登陆注册
30220200000002

第2章

疏。利谓十利者。具如瑜伽三十五六。不可全引。但取大意略言也。十种如次合为五对。一所利差别对。二利体不同对。三利时现未对。四此世他世对。五真妄分别对 论中初对二义合释。学者难悟。今别辨之。余依论次。一纯自利利他者。谓专为己或但利他事不两兼故名纯也。就纯自中有断有修。若违越不顺菩萨仪则。谓为己乐求财受用。或为生天持戒精进修习定惠。或为利养恭敬供诸佛等。此等自利菩萨应断。若不越随顺菩萨仪则。所有自利与上相违菩萨应修。纯利他者亦断.修二。谓以邪见修行施等。无因果见毁犯尸罗远离正行。为他说法此等应断。若诸菩萨已超下地。由悲愿力舍诸静虑。随其所乐还生欲界。又自事已辨遍于十方无量众生。能作无量大利益事。此纯利他菩萨应修 二共自利利他者。为自逮物为物及自。行能兼齐故称共也 于中亦二。一自利共他。若诸菩萨或悲为首。或为回向无上菩提。于一切时修施忍等。当知是名自利共他 释智以施等能得菩萨。悲兼济物。故名自利而共他也 二他利共自者。又除如前所说诸相。其余一切所有利他 释除纯利他应断之者。彼由邪见无二利故。或除纯利他中所应修者。无自利故 三利益种类自利利他者。谓于一法而自行之令他亦行。自他一种行一法故。自他行同名为种类。或此利益有五类故故名种类。种类言显非一相似 其五类者。一无罪相。若诸菩萨所有自能少多摄善增长善法。令他亦尔 释由摄长善离诸过患故名为无罪。无罪即相。相谓相状.体相。下皆准知 二摄受相。若诸菩萨能引自他无染污乐.或众具乐或住定乐 三此世相。四他世相。若诸菩萨自利利他。或有此世能为利益非于他世。或有他世能为利益非于此世。或此他世俱为利益。或此他世俱非利益 五寂灭相。若诸菩萨所有菩提及得菩提世出世间菩提分法。是名菩萨利益种类自利利他 四安乐种类自利利他者。与前第三名相似也。利益.安乐两名有异。种类之言义意同也。此有五种。即疏所明五乐是也。故不引之 五因摄六果摄自利利他者。因果相顺论一处明。于因果中皆有自利利他行也 有三因果。一异熟因果。二福因果。三智因果 异熟果者谓略有八。一寿量具足。谓长寿久住。二形色具足。谓形色端严。三族姓具足。谓生贵家。四自在具足。谓大财.位.明.属。五信言具足。谓言无虚妄。六大势具足。谓大名过人。七人性具足。具丈夫分成就男根。八大力具足。谓少疾有堪能 异熟因者。不伤害物是长寿因。惠施光明鲜净衣物是端严因。舍离憍慢是族姓因。乞丐随施是自在因。所言诚谛是信言因。供三宝等。是大势因。乐男厌女人姓具足因。助诸众生如法事业施他饮食是大力因 福智因果论一处明。聚杂难知今者别释。所言福者。谓前三度.勤定一分.四无量等。言福因者总有三种。一者于福能得.能住.能增长欲 释一于未得能得乐欲。二于已得能住乐欲。三于已住欲常令增长。二者于福善能随顺无违背缘。三者于福先已串习。

言福果者。谓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所言智者。即惠度全.勤定一分.及十力等。智因果者同前福也。于彼文中唯去福字置于智字。即智因果 七此世自利利他者。文有二种 一现自利。谓诸菩萨以如正理工巧业处积集财物。即于是财知量受用。又先所造可爱乐业异熟。于现法中受用彼果 二现利他。如诸菩萨现法自利。如是菩萨所他有情。由此获得现法利益 八他世自利利他者。若于欲界能获他世财宝具足自体具足。色.无色界获他世等亦复如是 九毕竟自利利他者。若诸烦恼一切永断八支圣道。若此为依获得一切世间善法。由三因缘应知毕竟。一由自性究竟菩提故。二由不退八支圣道无有退故。三由受用果无尽故名为毕竟。

十不毕竟自利利他者。谓于欲界财宝具足自体具足。若因若果世间清净。若因若果由三因缘知不毕竟。一由自性一切有为故。二者由退善有漏法由有退故。三由受果有终尽故名不毕竟。

疏。一因乐等者。五乐之义具如本论。今对一一略辨名体。为因生乐之因故名为因乐。体即四法。如疏所列。言乐相应者。即顺乐受触等心法。言所发业者。谓于乐果而起于业名乐所发。由此善业得可爱果名为因乐。或乐相应思名所发业。所发业能感当乐果名为因乐 详曰。前正后非。非乐相应思皆能招乐果 故瑜伽云。若诸所有现法当来可爱果业名为因乐 意云。随得现.未爱果之业名为因乐。疏取斯意云所发业。

疏。二受乐等者。受即是乐。喜.乐.舍三而为其体。三种皆有调畅义故总名为乐。不尔云何言通三界。云非唯受中乐者。非五受中唯一乐受名受乐也。云是乐自性者。体是受数。简异前后因乐等也。

疏。苦对治乐等者。诸苦息灭位有乐觉生。对治之乐名对治乐。体性四释。一云漪乐为体。二云以能息苦衣.食等物而为其性。三云以喜.乐受而为自性。与前受乐义分二也。若顺乐受根.境所生名为受乐。若苦息时身.心适悦名对治乐。四云苦息之时有惠能觉。即此能觉惠为体也 详曰。前三难据体若漪乐。散心.散地岂无此乐。衣等为体。与彼因乐而何别耶。若喜.乐者。岂苦息时总生喜.乐无舍受耶。舍受若有。何非其体而不取耶。又瑜伽云。此中受乐乐自性故。说名为乐。苦对治乐息众苦故。说名为乐。非自性故。若体喜乐。云何论言非自性耶。第四义通。

疏。受断乐等者。受等不行名为受断乐。即灭定。受断之乐依主立名。体即灭定 问瑜伽论云。住灭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当入定时唯灭无漏心.心所法。岂无漏法名胜义苦 答非非想地舍受等法名胜义苦。由入灭定远加行时而能灭彼。据远加行所灭之苦也。

疏。无恼害等者。烦恼等类名为恼害。出家等四离此恼故名之为乐。无恼即乐 出离乐者。信.戒为体。或离迫迮身心适悦喜.乐为体 远离乐者。初禅喜乐。或总五支以为其体 寂静乐者。第二禅上随以四支.五支为体。或唯喜.乐随应为体 详曰。论既不云乐自性故名之为乐。故知不必喜.乐为体。如次信.戒总以禅支为体无失 觉法乐者。根本.后得二智为体。更有多释广辨如余 四乐如次。离家迫迮。远欲不善。由无寻.伺粗动之法。烦恼.所知如实等觉故立四名。疏配后二名为涅槃及菩提者。不依瑜伽取婆沙意。不尔违论 问前三云何名无恼害 答瑜伽论云。诸余所有无恼害乐。于最后乐能随顺故。是彼分故。能引彼故。当知亦名无恼害乐。

疏。要具四缘方应造论者。按彼论云。要具四德方可造论 一于昔诸师应离憍慢无如是心。古昔诸师尚能造论。况我今者当不造耶 二于有情类当起大悲作如是观。若不造论无量有情于诸善法定当退失。有余情类堕生老病死。是诸有情因我造论。若能解了乃至一句善说妙义。如是如是当奉行者。彼于长夜必获大义利益安乐 三于同法者深生敬爱作如是观。若不造论为欲利他。诸同法者于利他事定当退失 四不欲彰己有胜伎能无如是心。当令世间咸谓于我聪睿明哲能造论者开阐义者深生净信。因此多获利养恭敬。但为自他善根增长。以无染心乃可造论。

疏。明本论主造论之意等者。有义安惠等说。生正解者谓生唯识真俗二智。次火辨言。如实知者为生真智。后护法云。得如实解为生俗智 详曰。据相显言少有其理。若以实论。三文皆通真俗二智。故第三云。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岂深妙理唯是识相非识真理。又知识相名如实智亦何爽理。故皆通二智。

疏。作论名造者。问唯识之义经中先明。论何言造 答三十颂教经中先无。据此名造。

疏。此上即是发端等者。略为四释。一云上字误也。应为者字。二云此.上等言皆是发端。意虽明此兼言上也。三云今造等言皆标举等。在此字上故言此上。四云今造此论一句之言。是是发端等。由前别明今造等讫故。总指云此上。即是发端等也。然四释中初解省过。思之可悉 有云。今造此论四字之上。一一皆具发端等四。又发端等一一别配今造此论 详曰。若自释论理犹差别可。若辨疏意全乖本旨。细寻可知。

疏。今说为生等者。问人我不遍所以见除。生言既宽何乃今取。如名众生滥无情故 答世界有计无情为我。生摄无情无大宽失。如计色我。发爪等类亦在所执。此岂非计无情为我 问我通诸趣何不许言 答法亦名我。若言我空而滥于法。故亦除也 问众生执有。以空为门破病显理。众生执空。应有为门遣执明理 答若破空病说有能除。若论显理要资空观 问有观有相即不显理。空相不遣岂得理耶 答由空为门遣能所取。方泯二相而能证理。从所由门名空显理。理亦无失 有云。若也执空亦说为有。从多执有此说为空 详曰。难意令有以显于理。答言对空亦说于有。岂可有观能显于理耶。若言不说有显理者。即答前难有不尽失。

疏。前四通取断二障者。问生死沉没皆由烦恼。何关智障堕三界等 答生死有二。由所知障堕于变易。变易即是化生所收。亦三界摄。又所知障非亲灭生。为烦恼依言难越等。并无失矣。

疏。即根本沉下名之为重者。释第五解为重之义。有义对业果故。贪等自性能引业果。众苦本故。故名为重。

疏。何故障理但说二空等者。举初障理难后重障不应兼余。

疏。重唯二执等者。举后断重贪等亦除。难前障理不唯我法。

疏。此依见道至我见亦尔者。如枢要说 有义而言证空障随断者。依断种说。故第四地身见但伏。害伴等障后地犹有 问我执可然。法执种断。如何余障犹得现起 答但断少分。所以余障犹得现行。花严经说第七地中菩提分观方最胜故 详曰。依断种言不逾本疏见道等也。岂见道等种不尽耶。又言四地断第六识法执少分。理恐有乖。按彼佛地.唯识等论。皆云四地便永断灭。准此等文岂唯少分。花严但言七地中胜。不言其执七地方尽。何得为证。以第四地初学二乘。五.六两位犹效于彼。第七超彼名胜何失。更思。

疏。又总解等者。不须别说我之与法。二合释之。前解不尔。寻之可悉。

疏。无有少障不依执生者。问岂不许有独行贪等 答虽有独行亦远由执起。如害伴等名依执生。故无妨矣。

疏。总四句答第二问者。详曰。初之二句答我法执为障所由。后之二句释断亦兼贪等所以。理亦无失。

疏。问烦恼障至茎叶亦尽者。问此问何师。复何师 答问答俱通安惠等师 问若是护法。护法智障数同烦恼。执障复别。何言但执殊无品类。意识亦有障非执者。何故答中但以五识爱.恚等法为等流耶 答所知障数虽同烦恼。名品不殊云无品类。答中既云五识等中等意识也 问若安惠者。问即无违。答亦有过。以所知障障.执无差。何得根叶本末有别 答虽障即执。然约诸识执有浅深。义分本末亦无有失。具如枢要 有义执障相望得有两句。一但障皆执。二有执非障。谓善.无覆无记心等。复云执.障无有宽狭。诸障自性皆名执故。诸是执者皆名障故。应知安惠但有漏法。唯除第七一切皆说名所知障。皆名执故 详曰。初义全非。后义有滥 初义何过 答所知障者。覆所知境无颠倒性令不显现名所知障。岂可是执不覆理耶。后义滥者。言障皆执但有漏法皆名执故。斯言有滥。佛地论云。障所发业及所得果亦名为障。此之果.业岂皆执耶。由斯总对所知障性及于业.果而为二句。一但执皆障。谓障自性及业.果中心.心法者。有二分故。二但障非执。即业及果非心.心所者。无二分故。

疏。修禅定时受为胜障者。此通熏.修二义。若不熏修殊胜定故。胜定之障。若受胜能障修于定。胜即是障。后解为正。

疏。一切烦恼皆能续生等者。界界全惑各续自界。按瑜伽云。当言全界非不全界。何以故。若未离欲。于自生处方得受生。非离欲故。未离欲者诸烦恼品所有粗重随转自身。亦能为彼异身生因。由是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能续生 释若现起润则非一切。若据成就助业受生故言全界。举离欲尽即不受生。返显未离即一切惑皆续生也 或据起现名为全界。故彼论云。将受生时。于自体上贪爱现行。于男于女爱恚互行。又疑男女今为与我共行事不。又我见慢等法亦现行。由此当知一切烦恼皆续生。故知据现名为全界。二解任取。

疏。乃至有顶诸惑暂断等者。得于初禅上至有顶名至有顶。由得彼定能伏诸惑名惑暂断。伏有顶下诸地惑也。非有顶惑亦能伏之。无欣上故。

疏。彼分涅槃者。略为二释。一而伏烦恼所显之理。是真涅槃之少分故。故名彼分。二云即四禅等所有净定。由伏烦恼有寂静义名为涅槃。以是有为故名彼分。分者相似流类之义。据无惑边有寂静义。与真涅槃稍相似故。故名彼分。故瑜伽论第十二云。四静虑者或复名为彼分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后解为本。前虽无文理可通也。

疏。住此二中非为不住者。有无余依名之为二。乐住二中云非不住。致此言者。明无住处名真解脱。彼既乐住。故非真解脱。

疏。所知之障者。问此障之体亦是所知。何非持业 答漏.无漏法皆是所知。若持业者岂无漏法亦名障耶。由有此过故从依主非持业。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小警员和女大佬

    小警员和女大佬

    小警员晚上下班回家的途中在路边捡到一个受伤昏迷的美女,却没想到她是有名的黑帮大佬,就连最最顶级的上司都畏惧的“毒皇后。”醒来后的女大佬以一种非常强硬的姿态要求和小警员“同居”,目的就是为了躲避追杀,小警员在不知道“具体情况”的情况下,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嘿嘿!同居咯!一个很简单很轻松很纯的小故事!
  • 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西北少数民族风俗风情

    本书从服饰、饮食、建筑、节日、人生礼仪等方面,对西北少数民族中上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多角度的描述,使读者能从中感受到西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进而增进对西北少数民族的了解,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 侠道神机

    侠道神机

    修仙究竟修的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修的是性格,主角从桀骜不驯—受尽挫折—自卑自怜—领悟智慧—外谦内坚;齐家齐的是感情,主角从情窦初开—懵懂无知—坚定追逐—情比金坚;治国治的是民心,主角从家仇国恨—看破权势—领袖风采—四大皆空;平天下平的是罪孽,主角从仙道翘楚—魔道嗜生—三界皆恶—万法从善。如此修仙,方能从心智,行为,仙法,道行多方面修成正果。且看没落家族后裔如何在修仙途中一步步领悟万法真理。
  • 我的世界穿越

    我的世界穿越

    MC玩家赵羽林和MC高手董辉在睡了一觉后穿越到了我的世界里他们各自有了特殊技能将统治MC世界可也许这一切都是阴谋
  • 大柴刀

    大柴刀

    瓦尔多大陆公历1900年。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所有的生灵,无论是人类还是兽人,精灵还是魔兽,所有的智慧生物全都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悲伤与心悸。这突然而来的悲伤是如此的强烈,带来的冲击让所有的生物停滞。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按下了暂停键。人类眼眶泛红,兽人掉下眼泪。精灵捧心而立,魔兽双膝下跪。短暂的悲伤过后,这股情绪如同他来时一般诡异的消失,仿佛是造物主宣示自己存在所开的玩笑。末日的谣言在四处升起。然后一年过去,两年过去,瓦尔多依然平静。
  • 灰姑娘的千亿保镖

    灰姑娘的千亿保镖

    千亿继承人冷语豪,不好好在家吃香喝辣,却屁颠屁颠地做连饭都吃不起的周芸熙贴身保镖?是阴谋诡计还是闲得蛋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穿越历史去修仙

    穿越历史去修仙

    李欢庆不小心被落雷劈中了头顶,而后便穿越成为了赵岩,回到了一个充满了神话色彩的春秋战国时期。李欢庆本以为自己是来当主角的,谁知道标准配备的金手指竟然只给了他半根。于是悲催的李欢庆便开始了在这陌生又熟悉的世界,开始了一条全新的修仙之路。最终重生为赵岩的李欢庆会在历史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的登顶仙途,回首再看只留下颇多感叹。
  •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鬼妃系列2:太子的鬼妃

    继第一部鬼妃完后,颜兰又为大家推出一部有关鬼妃的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苏小暖,阴曹地府里的一女鬼,将地府搞得鸡飞狗跳,一个头两个大的阎王只好让黑白无常将此妞丢到阳间去。南若轩,南月国的太子,表面斯文如绵羊,内心腹黑如灰太狼,但是,他有一只天眼,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哪来的刁女?拖出去斩咯!”“你说你是鬼,那好,你把你的头摘下来给我踢!”……“你丫的,老娘好不容易找了个身体做人,你丫的一句话就想把老娘打回原形,老娘跟你拼了……”苏小暖讲某人扑倒。“我真的是鬼,你信我啊!”……时而捧腹大笑,时而泪流满面,男女主角演绎一段不同寻常的人鬼恋。
  • 自由多美好

    自由多美好

    突然被扔到不知名的历史朝代里的钱多多,人如其名,爱钱如命,最经受不起钱的诱惑,本想赚个盆满钵满就去自由自在的快意江湖,纵情山水,但谁知道赚钱计划一再的被打乱……最终打乱钱多多自由计划的是谁,是风流倜傥的王爷、冷酷骄傲的将军、潇酒不羁的侠盗还是阴柔多情的商贾才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翰然一梦

    翰然一梦

    此文,是献给梦的一封长情书。有人说,梦是大脑在最不设防的情况下放飞自我的结果。所以孟笙笑话肖燃,肯定是日有所思、爱上了当红明星林翰,所以才不断梦到他。肖燃自己也清楚的知道,她爱的,真的只是一个梦罢了。可是,当梦里的人真实出现时,肖燃除了慌乱,还有一丝可耻的心动。我爱上的,是那个梦、和那个梦里的人。此文无任何原型,纯属脑洞大开之作,如有雷同,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