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20200000030

第30章

论。证得十种平等性故者。如佛地论一一具明。今牒彼经略引论释 经复次妙生平等性智者。由十种相圆满成就 论应知即是十地修果。一一地中略说。各证一平等性修习圆满成就佛地 经证得诸相.增上.喜爱******性 论谓诸大士相.及诸随好相差别故皆名为相。如是诸相远离遍计所执自性说名平等。增上者谓富贵自在。色等诸蕴各别皆非富贵自在。和合亦非富贵自在。离计所执说名平等。喜爱者由遍计力于顺彼法发生观喜。于违彼法发生忧戚。遍计所执诸法无故。于计所执喜.爱亦无说名平等。达解如是所说诸相.增上.喜爱******性故名证得。初地菩萨最初证得。后后地中渐渐方便修合增长。最后佛地圆满成就 经证得一切领受缘起******性 论缘起有二。谓内.及外。内缘起者谓无明等十二有支。外缘起者谓种.芽等一切外物。此二缘起一切皆由因有故果有。因生故果生。无作用义。空.无我义。无补特伽罗义。是缘起义。如是等义缘起自相是所领受。故名领受。缘起等义离计所执说名平等。达解如是所说一切领受缘起******性故名证得 经证得远离异相非相******性 论色等诸法变坏等相。不相似故名为异相。远离如是各别异相即是共相。如是共相以何为相。非相为相。如契经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谓非相。非相即是******性。达解如是计所执法毕竟永无******性故名证得 经弘济大慈******性 论慈有三种。谓有情.法及无缘慈。由此三种平等救济一切有情。不同凡夫及二乘故。故名大慈。救度一切长时积集福慧成满故故名弘济。如是所说弘济大慈。遍一切处无差别转。故名平等。弘济大慈******性为所缘故。就境说名******性 经无待大悲******性 论声闻等非不能拔济一切有情。小分行相暂时而转。如来大悲普能拔济一切有情。通缘三界遍满行相恒时而转。无所观待恒救不舍。随其所应拔济三界所苦有情。无待大悲无差别转。故名平等。此即法性。或缘******性为境 经随诸众生所乐。示现******性 论随诸有情乐见如来色身差别。如来示现如是色身。如是示现一切如来形相平等。如是平等即是法性。是故说名******性 经一切众生敬受所说******性 论若有如是种类语业。能令有情善根成就。闻生欢喜得净信乐。如来便现如是语业令彼得闻。如来所出一切语言称机宜故。诸人.天等皆无违逆故名敬受。虽有众生不顺佛语此是化作。或当有益后必信受。就总为语故言一切敬受所说。如是语言由前道理诸佛同现。故名平等。如是平等即名法性 经世间寂静皆同一味******性 论有漏五蕴说名世间。念念.对治二种坏故 释一有为故念念坏。二有漏故对治坏。唯苦.集二具斯二坏 论即彼息灭名为寂静 释彼苦.集二 论由此于此而寂静故。即是圣道及以涅槃。依他起性世间寂静同归真如圆成实性。故名一味。此即名为******性 经世间诸法苦乐一味******性 论世间诸法略有八种。谓利衰等。如是八种总有二品。四违名苦。四顺名乐。生欣.戚故。圣者居中恒常一味。得利不高。遇衰不下。如是乃至乐而无爱。苦而无恚。由彼远离遍计所执世间八法。于一切处皆同一味。即此说名******性 经修殖无量功德究竟******性 论功德即是菩提分法等诸功德。熏修长养成就解脱说名修殖。平等性智虽无分别。由佛.菩萨智增上力。如如意珠令异身中功德生长成就解脱 言究竟者能得三乘般涅槃故。如是智名******性。远离遍计所执性故。

疏。其实思量但是行相者。识自体分实非思量。今举见分思量行相显彼自体 问云何显耶 答是思量体名为思量。举末显本。如花果树。

疏。其体即是识蕴摄故者。问岂彼行相非识蕴耶 答虽亦识蕴遮彼外难而有此言。为外难云行相思量与思何别。故今答云。行相体者既是识蕴。相亦同之。思即行蕴。故不相例。

论。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者。心.意.识三皆有通别。若缘虑名心。依止名意。了别名识。此即通名。八识皆有此三名故。若积集名心。思量为意了粗名识。乃是别名。如次别属第八.七.六 问心行相者而是阿赖耶 答缘虑是也 问何故意以别相为行。心通行耶 答有义虽标总称即是别名。如十一色色得名故 详曰。此不为例。色无余名不同香等。故取总名以标别称。心有别号何得例同。故今解云。行相何要取别相耶。取总何失。前解第八了别为行。亦取总也。故不须例随应说故。

论。未转依位至无我相故者。按瑜伽论六十三云。问若彼末那于一切时思量为性相续而转。如世尊说。出世末那云何建立 名假施设不必如义 又对治彼远离颠倒正思量故 释此中难意。若四惑俱恒思量者。即出世位而无四惑。复不思量。何名末那。初答意云。夫立名者但假施设未必称义。故出世意虽不思量亦得名意。与疏稍别。

论。此四常起扰浊内心者。内心之义传有两释。一云内心体即第八。由第七识相应四惑缘第八识令成有漏故名扰浊。二云内心即第七识。由相应惑而成染污名为扰浊 详曰。今同后释 所以者何 答言扰内心令外转识恒成杂染杂染者不由第八第七能故 又别释者。内心通取七.八二识。第八由之成有漏故。

疏。说四种爱至七慢分别者。相摄如灯。具明四爱如法华摄释第三.第四。

论。瑜伽论至宁不相违者。按五十八云。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心高举。是故贪.慢更互相违。捡两本论皆五十八。疏云五十五捡文者误。

论。分别俱生至义乖返者。按五十五。贪.嗔互相无。此惑与慢.见。谓染爱时或高举或推求。慢之与见或更相应。谓高举时复邪推构 捡两本论。并五十五。疏云五十八亦恐捡错。又按对法第六云。谓贪不与嗔相应。如嗔疑亦尔。余皆相应。故知贪与见.慢相应 又云。见慢皆不得与嗔.疑相应。不障见.慢自相应也。

疏。文与前别者。与前第三所明文别。

疏。与第八识所简乃同者。同彼简去别境.及善.随惑.不定。

论。定唯系心至刹那别缘者 问若据有为定境不一。依相续说八非间断。如何说七刹那别缘。七系于八。由八而有似一常故 答定有专注一境之相。境对称一。第七不尔。据境有为故云别缘而非第七作别缘解。而似一常依相续说 若尔本智相应无定。无一相故 答一解虽无。有深专义有定无失。诸师上下或云别缘。或说缘一。准此应悉。

疏。问如定变化障者。依定得通能起变化。由彼硬涩无堪任性。能障于彼变化等事。变化之障。依主得名。

疏。或父外意者。瑜伽文外。彼论不言世俗有者有实体故。

疏。然忘念一至不别说者。与别境念行相相似。念前说无。忘念同念故不说也。有义若尔不正知亦尔何须解之。故此但是论主遗忘 详曰。疏若断云忘念别境念分摄故不说之。可如所责。疏捡行相有似.不似。故说.不说。一何辄斥。岂自不得论之妙旨。推过论主言遗忘乎。次前疏云是别境故此不说者。对邪欲解摄相说也。此方悉陈。

疏。耶欲耶解至故此不说者。有义非由别境。但依二十故不说之 详曰。五遍染家亦不说言而依二十随烦恼说。如何简略依二十耶。若言虽不说依二十。二十随中有不遍故故须简者。若尔二十二中亦有不遍。何不依简。故如疏说理甚无违。

论。要缘曾受境界种类等者。有义如等流五识所缘现境。虽非曾受而是率尔五识所得境之种类名曾受境。五识既尔意识准知。此之后心缘前类境亦得念起。今第七识唯缘类故。故说有念。所执赖耶是无始时曾受类故。缘现境故非缘曾受 问设缘过去。彼已灭故但缘现影。此即一切皆缘境类。如何曾受与境类别 答理实二境皆是现在。本质过去名为曾受。质若现在但名为类。七与五境质唯现故但名缘类。意识有时质久灭故。名缘曾受故有别也 详曰。现在等流五识之境。岂非过去等流识等境之类耶。若许是者何乃不言。若不许者有何所以。又现意识缘久灭境。境体既无何是曾受。故虽重释尚疏遗也。故今应云。是前率尔.等流识等境之类也。过去本质虽体实无。而变相缘。相似于彼名缘曾受。

疏。能发恶者等是者。释前师难。前师难云。不正知者谓起外门能发恶业。岂第七识能有此事不正知俱。故今会云彼约六识非据第七。

论。瑜伽论至三界系故者。按彼五十八云。云何名随烦恼。略由四相差别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谓无惭.无愧二通一切染污心起。谓放逸等。三于各别不善心起。小十随惑。若一生时必无第二。四善.不善.无记心起谓不定四。不定四法瑜伽亦名随烦恼也。放逸等十既云遍染。明知第七有不定惑。

论。诸疑理者至亦胜解者。问何故疑理事须印 答事理虽别然必相依。如于苦谛即有苦事.苦理.苦如。由此疑理于事有印。

疏。事决不生疑等者。此难意云。疑与胜解俱时而生境有理事。疑缘于理。胜解缘事。既不同取。便违同一所缘之义。

疏。理疑亦解生者。此释意云。胜解于彼所疑之理而亦解生。即所缘同行相有别 问疑所疑理而胜解生可同所缘。印所印事疑不缘之所缘还异 答事亦有疑。但相微隐。疏示一隅故不言备。

疏。前解但约事疑者。即前引彼五十八云。疑由五相至如何有欲胜解二数。此解约彼事疑为难。

疏。以疑理所引等者。外[跳-兆+屬]前难故此释之。外难意云。若缘事疑是烦恼者应非见断。见断唯是迷理惑故 答意易详。

论第五

论。违圣言故者。即违瑜伽第十一说诸禅出受。疏云十二二字误也。按彼论云。无相者经中说为无相心定。于此定中舍根永灭但害随眠。彼品粗重无余断故。非灭现缠。住无想定必有受故。于此定中容有三受。谓喜.乐.舍 释曰。无漏定心而缘真如名无想定。或相应舍被惑所杂。或为缘缚。能杂能缘舍根。惑种名舍粗重。断此惑种名断随眠。据此等断名断舍根。非断现受。余文可悉。

疏。若许喜乐等者。问前师但言喜受相应。如何牒言许喜.乐耶 答为二释。一依三受而以明之。二就理言喜粗.乐细。粗犹上有。细必不无。

疏。第七所缘至为境界故者。此释意云。随缘何地所引果识。第七俱受即与先世引业受同。何所以者。缘彼引业所感果故。疏云相应是随顺义。若与彼业受不随顺。即不能缘彼业之果。

疏。又地所有至与彼受俱者。此第二释。随所缘识所生之地。七与彼地第六意识增上受俱。俱者即是喜.忧等同。何所以然。由缘彼地引业之果。故与当地增上受同。如生恶处忧受增上。余趣准知。前据与彼能引受同。后同所缘当地增受。故二别也。有义随第六识增上受俱。如初转依随六增上。故受俱起亦随第六。

论。任运一类等者。如阿赖耶任运一类而无转易。不与思惟所引之受而共相应。此何不尔。何知以然 答按瑜伽论六十三云。阿赖耶识相应受于一切时唯是不苦不乐受。于一切识三受位中恒相续流。乃至命终无有断绝。所余二受当知思惟之所引发非是俱生。时时作意引发现前。以八例七七同唯舍。

疏。彼是自相别义者。异熟果相。种子因相。是阿赖耶识自相别义。摄持因果为自相故。

疏。欲界中不伏修惑等者。即欲意识俱生我见依不断问。依断家答。

疏。彼定心至为有顶依者。意明平等通诸地有。法观第六引彼平等智以为所依。生空第六即以随身界系第七而为所依。故云不定 问无漏第七与能依识即许同地。有漏末那而与第六地系许别。竟何意耶 答有漏末那而有二义。一随依系。缘彼依故。二非六引。故与第六地不必同。无漏亦二。一不系故。而随观察通缘理事。二由六引。故随能依而同地也。

疏。不可以因数等难者。不可以受因.果是同。便难因.果令似所等。

疏。此微细言摄论二本皆第一说者。按无性论牒本论云。此意染污故有覆无记性。与四烦恼常共相应。如色.无色二廛烦恼。是其有覆无记性摄。色.无色廛为奢摩他所摄藏故。此意一切时微细随逐故 释三界者有情所归所集之所。犹彼市廛。而梵云阿缚遮罗。

论。谓生欲界至应知亦然者。按瑜伽论六十三中明亦同此。故彼论云。随所生处是诸烦恼即此地摄 释随第七识所生之处。彼相应惑亦同地摄 又显扬十九云。若生此界中补特伽罗。当知此意相应烦恼。即是此界体性所摄 释瑜伽约地。显扬据界。粗细少差大意一种。

论。阿罗汉灭定等者。准瑜伽六十三中不言灭定。故彼论云。诸离欲者世间治道。若现在前。若不现前。此诸烦恼现行不绝。若诸有学已见迹者。出世间道现在前时。此诸烦恼不得现行。从彼出已还复现行。善通达故。未永断故。若诸无学此一切种皆不现行。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故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 释言此烦恼者。此第七识相应四惑。与此论别。会释如疏。

疏。八十八至不伏相似等者。六.七惑别。金刚断异是不同也。然俱世道不能伏之。名不伏相似。按彼论云。又见杂染得解脱时。亦能于余毕竟解脱。非余杂染得解脱时。即能解脱诸见杂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间道。乃至能离无所有处所有贪欲。于诸下地其余烦恼心得解脱。而未能脱萨迦耶见。由此见故于下.上地所有诸行和杂自体不观差别。遍计为我。或计为所。由此因缘虽升有顶而复退还。由出.世道先断一切萨迦耶见。后能永断所余烦恼。由此因缘无复退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无限之梦魇系统

    无限之梦魇系统

    在无限世界中,实力强者为王,弱者为寇。梦魇系统以人对宿主的负面情绪,进行对积分的加成。恐惧、憎恨、怒气、怨气进行加成,以及别人的诅咒都无效。轮回者们尽情对我恐惧呀
  • 盛世帝后

    盛世帝后

    当穿越小媳妇遭遇身为同道中人的婆婆,会是怎样的轰轰烈烈?当可疑情敌变成姨,又是怎样的啼笑皆非?一秒钟姨母变弟妹,诺诺只想弱弱地问一句:“老天,你玩够了没!”一切尘埃落定,才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爱,让不同星空、不同时空的你我相遇、相知、相守??????有限的生命注定了与你纠缠,那便缠你生生世世!本文无小三,无虐情,从一而终,绝对甜文,可能更新会慢点儿,但是绝对不会弃坑哦。
  •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这是一本当代最为传奇的诗人海子的诗传,主要讲述了诗人海子的一生,从他生命的开始讲到最后留有许多疑团的自杀。里面穿插了海子的诗,增加了此书的可看性和收藏价值。是每一个海子迷不可错过的传记。
  • 挽风悠悠

    挽风悠悠

    她说: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因为青春所发生的事情,这辈子不会再发生一遍。她说:青春是用来演绎的因为我们的青春的演员,这一生一世只能演一次。可我想说:我的青春是贯穿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她叫林笑,我想她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姓林,父母希望她一生无怨一生安康一生快乐一生自如所以就取了一个笑字吧。而我想说就是我和她的故事,这不是小说只是一个记录片,只是一段回忆,我希望我可以把这个回忆记录下来,献给那个我这辈子爱过的女孩,献给那个这辈子都不会回来的女孩,献给那个我会等她一辈子的女孩。
  • 快穿我的三观由五官决定

    快穿我的三观由五官决定

    系统:宿主,任务世界很好玩的。某女:不去系统:完成任务有超高的奖励哦某女:不去系统:.......系统:你的任务对象都是帅哥哦某女: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哪我就去嘛系统:宿主,先擦擦口水再说话好吗......(本文1v1,男女主身心由心情而定。)(女主好美色,但不傻白甜)
  • 她的身世

    她的身世

    她,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一个男生身上,享受他身份带来的敬畏感。在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之后,一次偶然,她知道了她竟然是这个男生的亲妹妹!!!
  • 守护甜心之紫蝶樱錵

    守护甜心之紫蝶樱錵

    亚梦与璃茉的事情。。为什么?唯世不相信亚梦?而璃茉却一直相信着亚梦,铃夏欣。。她们的姐姐,信任的人。。故事。。从着展开吗?
  • 丫头,少爷我要定你了

    丫头,少爷我要定你了

    穆小陶与樱歆本是青梅竹马,却因为一场意外使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慢慢的,樱歆身边的异性朋友越来越多,只为让穆小陶与她解除婚约。可穆小陶却对樱歆不离不弃,他坚信,只要他不放弃,两个人的关系一定能够回到以前!
  • 重生之绝美冷妻

    重生之绝美冷妻

    乔志欣,乔氏财团千金,过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公主般的童话生活,却有一个英雄梦,以D市刑警总队高智商谈判专家曾晓静为偶像,想要除暴安良,造福百姓,可因听闻曾晓静因公殉职,伤心过度,意外离世。重生的曾晓静借着乔志欣身份重回警队,不知是否是巧合,发现自己重生后所侦破案件居然总和茅山道士有关。诡异多变的棘手大案,神鬼莫测的警队新人,三生三世缘分未断的苦命鸳鸯,卧底犯罪组织的国际刑警一一登场。大婚当日,突然清醒的乔志欣,让一切尘埃落定的事情,变的扑朔迷离,难道乔志欣突然离世另有隐情?
  • 江山愿景

    江山愿景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也不负卿。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