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2600000024

第24章 哥哥的逝世与安葬

1904年5月3日,安东·巴甫洛维奇从雅尔塔到达莫斯科,当时我还住在那里。他病得很厉害,一进门就躺在床上了。那年春天,他总是生病。很明显,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糟。

在莫斯科我们一块儿住了十来天,中学放暑假后,我于5月14日动身回雅尔塔。安东·巴甫洛维奇的脸色很不好,在这种情况下离开他,我心里很难过。可是,我得走,因为哥哥已经对我这样说:

“你为什么不走呢?母亲孤零零一个人在雅尔塔……”

我万万没有想到,那天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哥哥,最后一次跟他告别。我心里想,他躺一躺,治治病,就会好起来,一切还会照旧,因为那几年经常如此。再说,他还准备按在莫斯科一直给他治病的陶贝大夫的劝告,再次出国疗养呢。

可是这次,哥哥的病却拖了下来,他一直躺在床上。他从莫斯科来信说,他一次也没有穿上过外衣走出房门,我和母亲得知后十分伤心。要知道,这年克里米亚的春天美极了。哥哥栽种的树木枝繁叶茂,花园里绿树成荫,所有的花都开了,格外馥郁芬芳。果树已经果实累累。就在那年春天,我用自己家种的各种樱桃做了不少果酱。最使我懊丧的是,这一切哥哥竟没有见到。我写信给他,盼他快些恢复健康,早日返回雅尔塔的家园。

5月31日,安东·巴甫洛维奇在莫斯科才第一次到户外活动。6月3日,他和克尼碧尔离开莫斯科去德国。他们住在德国南方与瑞士交界的什瓦尔茨瓦尔德省巴登韦勒城,那里是疗养胜地。

不久,哥哥伊万·巴甫洛维奇到雅尔塔来看我们,他说,安东·巴甫洛维奇出国时瘦弱得吓人。我听了这些话,心情沉重,难过极了。

然而,哥哥从国外来信还十分乐观。他写信说,他的身体正在恢复,“体重不是一所洛特尼克一所洛特尼克地长,而是一普特一普特地增加”,他说只是巴登韦勒的生活太寂寞、太枯燥无味了:“这里德国式的寂静和规矩太多了。”总之,根据安东·巴甫洛维奇的信件判断,当时他的状况并没有什么不吉的征兆。

伊万·巴甫洛维奇看到我心情烦乱,为了让我散散心,便建议我坐轮船到高加索的巴统旅行一趟。我们的一个堂弟格奥尔基·米特罗方诺维奇·契诃夫那时在雅尔塔轮船公司工作,他给我弄到一张半价船票。我们打算花十来天进行这次旅行,在此期间,格奥尔基·米特罗方诺维奇如果收到国外有关安东·巴甫洛维奇身体情况的消息,将转寄通知我们。

6月29日,我跟伊万·巴甫洛维奇坐轮船去高加索。旅行一路顺利,不过我仍然心神不定。我们到达巴统以后,又从那里乘火车去鲍尔若姆,并将行止通知了雅尔塔的堂弟。我们在旅馆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要去游览市容,可是我还是先到邮局看看有无从雅尔塔来的消息。结果,我在邮局收到那封骇人听闻的电报:“安托沙逝世。”这封电报给我的打击太大了,我一生中还从未经受过这样的打击。

我不记得,我们是怎么回到巴统的。然后我们急忙去赶我们来时乘坐的那艘轮船,它正要返航。我们在鲍尔若姆便给船长打了电报,请求等我们一下。可是我们不知道他能否等我们。我记得,马车把我们从巴统火车站送到港口后,我立刻从车上跳下来,拼命地向轮船跑去。我跑着跑着,看到轮船还远远地停在那里。船长看到我们以后,在轮船上喊道:

“别着急,别着急,我们等你们!”

我和伊万·巴甫洛维奇刚刚登上船,轮船就起航了。

因为我们不在雅尔塔,格奥尔基·米特罗方诺维奇第一个得悉安东·巴甫洛维奇去世的消息,他知道弟弟米哈伊尔·巴甫洛维奇恰巧那天要来我们这里做客。于是他告诉米哈伊尔·巴甫洛维奇这个沉痛的消息,并给我和伊万·巴甫洛维奇拍了急电,只是没向我们的母亲透露一句。

我们返回雅尔塔以后,收到克尼碧尔打来的电报,电报说,她将把安东·巴甫洛维奇的遗体经彼得堡运往莫斯科。我们立即准备前往莫斯科。最后没办法,只得将真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失去了她最心爱的儿子,那种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我们乘火车到莫斯科去奔丧。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灾祸来得如此突然?

要知道,安东·巴甫洛维奇在去世的前三天,也就是6月28日,还给我写过一封信(我在雅尔塔收到这封信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了)。哥哥在这封信里,谈到他返回雅尔塔的计划,说他不想乘火车,因为车厢里又热又闷,还说“那样回家太快了,可我还没有玩够呢”。他想从的里雅斯特走海路到敖德萨,并且让我把轮船时刻表告诉他,看他们是否方便。他写信说,克尼碧尔那天到福列伊堡去了,为他定做一套夏季穿的法兰绒外衣。总之一句话,这封信充满了一个人最美好的希望和最具体的计划,他绝没有想到自己过几天就会去世。

他在这封信中的确也写着这样的话:“我吃饭很香,但是感觉不大好,时常反胃。这里的黄油我不能吃。可见我的胃已经坏得不可救药,除了节食,就是说什么东西也别吃,任何药物也未必能够奏效,算啦!医治气喘的唯一办法就是静卧不动……

“好啦,祝你健康、愉快,问妈妈、万尼亚、乔治、老太婆和其他所有的人好。写信。吻你,握你的手。你的安。”

哥哥给我的最后一封信就是这样结尾的。

后来才知道,安东·巴甫洛维奇发出这封信后,心力突然衰竭,每天夜里都发作。后来心力衰竭渐渐平息。可是,7月2日夜里零点十五分,安东·巴甫洛维奇突然又感到呼吸困难。为他治病的德国医生什维列尔也被请来了。当时安东·巴甫洛维奇看来也知道病已垂危……

据医生本人后来证实,当时安东·巴甫洛维奇平静地对他说:“医生,我要死了……”克尼碧尔后来也讲过,安东·巴甫洛维奇见到医生时,说了句德语:“Ich sterbe……”(我要死了)然后他喝了医生递给他的香槟酒,“静静地朝左侧躺下,不一会儿就永远沉默了……”

安东·巴甫洛维奇在生活和文学创作中,总喜欢简单明了。他的死也是那样平静,那样简单……

7月9日早晨,我们乘火车到达莫斯科。《大众杂志》的编辑维·谢·米罗柳博夫到库尔斯克火车站来接我们,他说,安东·巴甫洛维奇的灵柩早些时候已经到达尼古拉耶夫车站,送葬队伍正向新圣女修道院的墓地行进,现在快走到莫斯科市中心了。我们坐马车到位于瓦甘科夫巷的《俄罗斯思想》杂志编辑部,以便在那儿迎上送葬的队伍。

可是我们哪儿能等得了啊,于是我们朝着送葬队伍迎过去。为安东·巴甫洛维奇送葬的人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此时此刻,我亲眼看到了人民对我作家哥哥的真诚热爱。送葬者人山人海,然而却秩序井然。送葬队伍每经过一条街道,那里的车辆就停止走动,电车也停开,两侧街道上还拦着绳索。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大学生们在街上维持秩序。莫斯科的大学生和青年人手挽着手,组成一条长长的人墙,保护着送葬队伍,不让好奇的人们靠近哥哥的灵柩,以免造成混乱。起初他们也不让我们靠近灵柩。我们说我们是契诃夫的亲人,可是他们根本不听。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哭喊着冲向前去:

“让我到哥哥那里去,让我过去……”

最后,他们总算认出我们,放我们过去了。母亲和兄弟们也走过去。那是多么沉痛的时刻啊……整个送葬队伍都停了下来。

队伍又继续前进了。从火车站到修道院,一路上人们都是用手抬着哥哥的灵柩。走到《俄罗斯思想》编辑部大楼旁边(哥哥在最后时期曾在该杂志上发表过许多作品),队伍停下来进行祈祷。随后送葬队伍沿着兹纳缅卡、沃尔杭卡和普列奇斯坚卡几条街继续前进。当送葬队伍走到皮罗戈夫纪念碑旁边的医院门前时,又进行了祈祷。哥哥1897年吐血时,住在这所医院。

新圣女修道院外面也有许多人等待送葬队伍到来。很多戏剧界人士、作家、剧作家、教授和医生都等在那里,其中高尔基和沙里亚宾是赶过送葬队伍提前到达那里的,还有从彼得堡赶来参加葬礼的皇家剧院院长弗·阿·捷里亚科夫斯基、《彼得堡报》的出版者谢·尼·胡杰科夫,等等。

等队伍到了修道院墓地,秩序再也维持不住了,因为送葬的人都想参加契诃夫的葬礼。结果,葬礼过后墓地上的许多十字架被折断,墓碑被挤倒,墓栅也被踩坏。

使我难忘的是,随着哥哥的灵柩徐徐放入墓穴,成千上万的人一齐唱起送葬歌:“永垂不朽!……”

葬礼进行过程中,人们送来上百个花圈,放在安东·巴甫洛维奇的坟墓上。送花圈的有各报刊编辑部、各剧院、各社会团体,以及安东·巴甫洛维奇的朋友和崇拜者。花圈上的挽联反映出俄国各界人士对安东·巴甫洛维奇深切的热爱。一部分挽联上的内容如下:

敬爱的、永志不忘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千古 沙里亚宾痛挽祖国文学之光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千古《敖德萨新闻》敬挽敬爱的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永垂不朽 谢尔普霍夫县农民敬挽我敬爱的哥哥和朋友、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生活旅程就这样结束了。

同类推荐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本书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叶辛文学回忆录

    叶辛文学回忆录

    《叶辛文学回忆录》收录了当代著名作家叶辛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主要分为文学记忆、文学思考、文学创作谈三大部分,体裁涵盖回忆性的随笔散文、创作谈、访谈、序跋等。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神之科学

    神之科学

    无法修炼地球人,来到修士星球,用科学解释所有的一切神话,用知识武装自己。当科学也能让自己成神时,被剖析的体无完肤的神,只得腑下身躯
  • 浮生梦见浮光

    浮生梦见浮光

    一龙一花的爱情交响曲,不喜欢狗血的勿进。
  • 邪魂借道

    邪魂借道

    人说“成神可成就无上主宰!”神说“成神可成就无上主宰?可笑,真是愚蠢的人类。”魔说“神算个屁,一群伪君子。可悲的神啊,可怜的人。”天地初生,本是魔的天下,神还是不入流的修者,他们虚伪控制着人间,打压魔道,人的信仰使神一步步强大,终于将魔打入世间的黑暗,神的光芒照射着麻木的人类。人笑了,神也笑了。而魔哭了。魔界三十三位魔尊凝聚元神,化为玲珑宝塔,将神镇于塔中。世间无神无魔,只剩下麻木的人,苟活于世间,追求着无边神通。千万年时光匆匆而过,新神诞生,新魔出现,争斗不休。陆九,一名牌大学毕业生,本前途一片光明,奈何被一到雷电击中,来到玄天大陆,在这里,他将何去何从。陆九“靠,这还用说,窝囊了一辈子了,老子要爆发了,有挂在手,强者无忧。镇皇塔在手,天下我有。哈哈哈。。。。”
  • 三指禅

    三指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观心论疏

    观心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有人想抢朕的皇位

    总有人想抢朕的皇位

    自小在军区大院长大的冯悦,因为踩到香蕉皮魂穿异世界。冯悦表示穿就穿吧,为毛穿在一个女扮男装的皇帝身上?女扮男装也就算了,身边还有一群要抢她皇位的人,抢她皇位也就算了,为毛还有一个臭不要脸的国师还要凯旋她的美色?!冯悦表示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 穿越之无敌魔神尊

    穿越之无敌魔神尊

    【2019无敌玄幻精品】天降神灵,妖孽崛起!地球少年牧伏天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重生伏天魔神身上,吞神魂,修禁术,以无敌逆天之姿,碾压万族天骄!一滴魔血,染红亿万星域。一卷古经,逆转阴阳轮回。“从今往后一亿年,你们都会记住我的名字,牧!伏!天!”
  • 霸道神仙混人间

    霸道神仙混人间

    苦逼少年姜绅,因为意外得到神仙意志,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以后,他的生活不再平凡,变得精彩万分!
  • 白面丞相

    白面丞相

    偌大的天启皇城里到底藏着一段什么秘密,接连失火的阴华宫,扑朔迷离的线索,前朝公主的和亲之路,一本小小的《三番志》竟能决定整个西域存亡,姜归家手中的画笔有些颤抖……
  • 虎啸大周

    虎啸大周

    “穿成白虎就算了,可是给了个金手指却不能用是什么鬼?”被当成了祥瑞给装在笼子里的郑凡看着眼前的面板无语了。本书又叫我穿越了被当成了家养白虎然后凭着金手指平推了大周天下的故事。注:本书不是异类兽族小说,也不是兽宠文,主角老虎的身份大部分时间只是一个背景,把主角变成老虎只是为了让他合理的不开后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