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63400000004

第4章 都市的咒语(3)

我省还有许多地方,乡间民宅不在院里建厕所。在村外特别划定的区域,集中在一块,各家修建各家的厕所。这样,大家日常起居就更加远离了厕所。

而在城市,或者叫做都市,楼房和烟囱都很高,烟囱里冒着黑烟,楼房贴了瓷砖与玻璃,炫耀着高度、俯瞰着乡村,这儿的厕所却令人不敢恭维。

前不久,城里还是大杂院多。“半种地,伙栽瓜,一个院里住两家”,在乡间就容易闹矛盾、起纷争。城里人没办法,居民密集,住房紧张,十来家挤在一所院子里。平凡的乡下,一般老百姓一家可以拥有的四合院,在都市里属于超级豪华住宅。人民的功臣与公仆才有资格居住。普通市民,只好挤大杂院。

本来是只为一家人设计建筑的厕所,此时要供十几家市民来使用。大杂院的厕所于是成为公厕。

这样的公厕,男女不分,业务繁忙。大家按点上下班,也基本上按时间用餐和排泄。这儿吃着饭,那儿就叽里呱啦弄出些厕所特有的声响,大家也只好听之任之。这一位内急,甚至是腹泻,到厕所门口咳嗽连天,打招呼;里边也连天咳嗽,有回应,像是对暗号。暗号照旧,里边那位却占着茅坑不挪窝。外边这位如同被困的部队呼叫援军,恨不得叫爷爷奶奶。

急着要进去,进去之后又恨不得不进去。污液横流,几乎无处下脚;臭气熏天,宜于使用防毒面具;苍蝇狂舞,翅声如雷;茅蛆横行,满地满墙。这儿假如不是十八层地狱,至少也够十六七层。

那种恐怖的刺激留存于大脑皮层,会让人做噩梦。好比考试的压力使人会做噩梦,在梦中你看不清题目、时间不够。上那种茅房的噩梦,恐惧程度不亚于生活的真实。梦醒来,你会庆幸自己原来平躺在床上。传统的说法和新版《周公解梦》都讲,做那样梦是发财得钱的征兆,中国贫困人口却居高不下。生活的真实与梦境的真实加倍地来折磨都市的居民。

典型的正宗的公厕,情形亦未见乐观。除了一样多的苍蝇茅蛆之外,这里往往另有一景:淫画满墙。即便是火车上的高等乘客软卧车厢的公厕里,也不乏业余画家们的此类作品。

这当然也是我们的公厕文化,文化之一种。

1960年,所谓三年困难时期,流传一首都市民谣:

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汉上茅房;茅房没有高级灯,高级老汉掉茅坑。

那是物质极度短缺时代,人们对等级制度的揶揄。在人们想象中的惩罚里,高级老汉掉到了都市最可怕的地方。

超级都市里,这几年能偶见一些超级公厕。其高级豪华的程度,只是更加强烈地反衬出一般公厕的低级落伍。

到都市里的公厕真正改变面貌,市民们才可能逐步减缓对公厕这一字眼的恐惧。到每一个市民不再做那种噩梦,都市的这条咒语才会解除。

医院

农村过去读书人少,因而乡下人格外敬重文化人。因为敬重文化而“敬惜字纸”,将带字的纸页收拾起来,放在火盆中烧化。事情近乎神秘,反映着对文化图腾般的崇拜。

早先,乡下人能够接触到的文化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员,一种是医生。

这两种人,村人都称呼他们是“先生”。

教书先生,即便是“错别字先生”,老乡们也一样尊重。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人家,隔一段时日要请先生来家里吃饭。这样的请客吃饭,成为一种乡间的时尚与美德。到合作化时代,生产队里依然继承着过去的老传统:开学放假,要派毛驴接送先生。很年轻而留着偏分头的教员,不惯骑驴,也得人模人样骑在驴上招摇过市。村口聚集些娃娃、老汉、风流女人来观看。

看病的先生,后来叫做中医。谁家有病人请先生来看,叫做“瞧先生”。相当于都市人讲的“看医生”。“瞧”,村人在这儿当“请”的意思来使用。谁家请先生,至少也得备一匹驴去瞧。有条件的,或者先生架子大的,还得备车去瞧。

先生来了,号脉诊病,要花钱,所谓脉礼,相当于医院的挂号费。先生开了处方,当然还得抓药。也得花钱。

农家贫苦,人们活得也粗糙,有病多数是拿命来抗。头疼脑热,哪里算什么病;孩子们爬树上山,摔得头破血流,打什么破伤风,小伙伴冲泡尿就是消毒,抓一把土按了伤口来止血;真正有病,就那么挺着,还得坚持下地上山,某年月日终于一命呜呼,人们还议论说:人家咋行好积善来,一下子就死了!

粗糙的生活磨炼出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超常的抵抗力与生存的自信心。最低我们还不曾听说乡下人减肥什么的。

而现代化,都市化,已经把人化得十分虚弱。

医院,成为现代都市最繁忙的场所。

医院,成为都市的一条威力巨大的咒语。

在现代都市,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医院出生的。甚至还在母亲的肚子里,胎儿就已经开始接受B超检查。孩子们然后在医院的产房出生,而且相当比例的孩子是剖腹产。城市的医院用催产素、产钳、侧切直至剖腹等药物、器械手段来帮助我们的女人生孩子,生育这人类最起码的本能因而退化,女人们不再相信自己天赋的能力。

医院出生的孩子,从此与医院结下不解之缘。孩子稍有不适,家长紧张无比,立即抱了上医院。我们的孩子因而不再有对任何疾病起码的抵抗力,而只有越来越严重的对药物的依赖性。肯吃药,成为孩子可爱的优点;不怕打针,成为孩子勇敢的标志。害怕打针的孩子,恐怖地哭吼:我不上医院!懂事而害怕生病的孩子,则主动强烈要求:我要上医院!

国营体制,公费医疗,又助长了人们对医院的眷恋。看病不花钱,人们何不无病呻吟、小病大养。身体健康不上医院的人,觉得好生吃亏。这一位成了心理有病。于是,有人没病,一定要在医院泡出病来。医生说他没病,他认为医生和他过不去。有人托关系、走后门,要赖在医院不出来。请他出院,等于要他上杀房。这些主儿,混成了病虫,任何高明的医生医术也对其没半分奈何。

真正有病上医院,发现医院却不是什么好去处。挂号要排队,瞧医生要排队;医生处方先要划价,划价在另一座楼;划价之后,该缴费,缴费得回这一座楼;缴费当然也得排队,取药就更得排队。还不说戴白帽子的小姐女士们脸色难看,聊天没完。这一套繁复的程序,使你小病急成大病,胃口疼急成心绞痛。

你只是有点伤风,想随便开点药吃,那可不成。医生们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尊重科学,相信仪器,不能光听你说。你即便久病成医,即便前不久刚因为伤风来瞧过同一位医生,医生也要将你从头到尾检查一回。量血压,听心脏;透视,照相;查尿,查血,查粪便;心电图,脑电图;B超,CT;磁共振,伽玛刀……医院凭什么来挣钱?反正你也是公费医疗,又不花你的钱,你急什么?急惊风还要遇着满郎中,何况你只是小伤风,你忙什么?本来两颗羚翘解毒丸、三包感冒冲剂就办事,单是检查费用就已经上了千。

况且公费医疗划分了严格的等级。据说叫做不同的待遇,已经形成制度。高级人士想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而不可得,好比首长们想骑自行车上班根本不可能。制度不允许。他们与群众接触一回,得专门安排,像是由导演编排的演出。

制度保障之下,小病因而大养。这一位的小伤风,检查费用如果不上千,他就可能爆发急惊风。医院里地动山摇,院长的乌纱帽要搬家。

都市的人们既然由医院接生到人世间,多数便也要由医院打发回阴间去。大丈夫马革裹尸,老百姓终死床箦,都市人得死在医院。普通农民,既没有西方的宗教意识,也不懂东方“生寄死归”的超脱生死观。他们怕死,但又看得开。老得不能动弹了,活着只是给别人添麻烦了,会觉着老天爷该收自己回去了。都市的人则不然。要在医院很夸张很铺排地来死。要吃遍几乎所有的先进药品,要试过几乎所有的超级抢救手段。身上到处切开口子,满管子。甚至已然成了植物人,也要在医院坚持下去。医生与患者共同为提高人均寿命平均指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经过种种反自然的医院里的现代化程序,然后才是太平房。人终究要死亡,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医院咒语到此时或许才得以解除。

然而不然。人体上切开那么些口子怎么办?得缝起来。尸体残缺,脸色难看怎么办?有人负责化妆。缝好口子画好脸之后呢?送往火葬场烧掉。

传统的农耕大国,人们生于黄土归于黄土不好吗?尸体分解,供养了微生物肥沃了大地不好吗?

不。医院的太平房通往火葬场。都市的咒语后边连着咒语。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遛脑

    遛脑

    本书是一部微博形态的获奖散文集,它文本简短、智慧、锋利,对当下生活进行了入木三分的介入,几乎撕开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现象,生动而令人吃惊。独特的视角,极具概括性的语言,让阅读者快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进行真正“用脑”的阅读和思考。这本书将有可能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开启走心微阅读的时代。
  •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 墨潭随想

    墨潭随想

    康泽宇的散文、诗歌、随笔里记录他感悟的文字,仿佛有了青春时光的答案。让人看了欣喜,也让人赞许,同时也被他的文思与激情所感染。很多文学大家都说,从他的文字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人感觉到“后生可畏”。
热门推荐
  • 夜影随行

    夜影随行

    第三代王权者的驾崩,使世界各处的魔物再一次开始蠢蠢欲动。也许“实力才能代表一切”才是末世生存的真理。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本书属于让人从书中走出来时会脱胎换骨的那一种。皮埃尔·阿多的所有作品皆属于这种类型,无论书里谈论的是马克·奥勒留或普罗提诺、斯多葛派或神秘主义,总是带着永远清澈的博学。这些著作表明,对古代人而言,哲学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生活的选择,是在探寻智慧道路上的一种修炼。在这部对话录里,我们将发现一个令人钦佩的博学的学者,他的作品滋养了众多思想家,在他时而讽刺、时而如格言般的判断里我们将发现一个隐秘、腼腆、朴素的人。跟随皮埃尔·阿多,我们将领会到如何阅读和诠释古代的智慧,为什么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尤其是马克·奥勒留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做哲学,即学习面向死亡”,要学会“活在此刻,犹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样”。
  • 今夕之下是华年

    今夕之下是华年

    纪予安从来没有想过要爱哪一个人,她只是单纯的觉得没有什么人是值得自己亲自去喜欢的。以至于后来,她遇见的所有人,都没能给她一个心动的瞬间。没有莺飞草长的故事,她永远都活的十分的清醒和理智。所有的感情就像是湍急的河流,无法泅渡,所以这一切也没什么值得挂念的。直到一个人的出现,告诉她,纪予安你可要一辈子好好抓牢这条链子。
  • 六道永仙

    六道永仙

    上下四方为宇,古今轮回为宙。永恒万道的诸天,弥漫千古的布局。六道者刹那芳华,璀璨者古今永恒!
  • 腹黑总裁:步步诱婚

    腹黑总裁:步步诱婚

    “大叔,你的胡子该修修了~”“大叔,你的下巴好丑~”大叔大叔大叔!沈墨渊整个人快要炸开锅了:我有那么老吗?五年时间只为她而憔悴,可是,当自己带着满满的自信回来的时候,小丫头却完全忘记了自己。他看到小丫头帅气的给劈腿男友和所谓闺蜜一顿迎头痛击时,沈墨渊为她心醉:五年未见,她却是长大了。在她落魄的时候,沈墨渊给了她宽大的胸膛做后盾,漂亮的反击了那对自负的男女。原以为自己可以开始浪漫的告白,可是,许暖确实摆了摆手:“大叔再见!”再见?沈墨渊的嘴唇微微上扬,大拇指轻轻按了按自己左手上的戒指:既然回来了,那就没有再见!这个大叔有够烦!许暖不懂为什么沈墨渊跟自己非亲非故却是要帮自己出气:渣男渣女无视就好,何必那么费事儿?若不是因为背后还有个无耻的大灰狼蹲守,许暖断然不会答应沈墨渊结婚。然而,这一结婚,她可算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大叔是老虎,就等着羊入虎口!啊啊啊,谁来救救她,赶走这只可恶的大老虎呢?抿嘴笑了笑,沈墨渊贼兮兮的凑到了许暖的耳边:“小肥羊,你跑不掉了!”
  • 我喜欢有你的世界

    我喜欢有你的世界

    我曾经无意间,去到了有你的世界呀,按我的想法来,是有点奇怪的。不过因为有你,一切都变得可以接受了。很奇怪啊,明明知道没办法跟你在一起了,仍然希望我在你的回忆里,不会只是一个肤浅的名字而已。少女的恋爱心事,就是这么奇怪对吧?
  • 邺中记

    邺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越人海终遇你

    翻越人海终遇你

    我原以为我这一生注定平平淡淡。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一个差不多的家庭再找个差不多的女生过完差不多的一生。“你好,我叫张研。”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注定开始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幸好遇到你。还好没有放弃。
  • 天晴夜夜心

    天晴夜夜心

    简介:“你到底有没有心?”眸底戚满伤痛,那是唯一一次从他眼里看到除了恨以外的东西。她惊恐、迷惑,她想不起这个男人,她想不起为什么会有这样深刻的恨……☆“我已经成为众人眼中的坏的女人,够了吗?你满意了吗?”“比起你给我的,远远不够!”“我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往,让你恨我入骨?”“很想知道,是吗?”“求你~告诉我!”男人唇边掠过一丝残忍冷笑,“好!喝了这个,我告诉你!”☆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首歌,我们一起听过。☆花花QQ群:184119873欢迎加入温柔滴催更良性互动,敲门砖:红袖ID(红袖用户名)!!(闲人勿加,谢谢!)好孩子看文要收哦~↓↓↓↓↓↓↓↓↓↓↓今天你收了没?动动小
  • 开局一个封神榜

    开局一个封神榜

    清末三十六重天崩塌,妖乱大地,人脉断绝两万年。高祖斩妖圣大鹏起义,据有九州,遂称帝,国号夏,史称后夏。至于一十三世,神都第一百单八次天外来客,陆越自遗弃之地穿越而来……当是之时,帝王与世家共治大夏,宗门林立,华夏穿越者暗建第四天灾。当是之时,妖族九圣临世,神裔高踞海外仙山,佛门犹隐居四梵天内,上古隐秘仍迷雾重重。这世界太乱了,陆越双手一摊,掏出掌中封神榜,“我摊牌了,其实,我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