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对抗“美元特权”,维护欧共体成员国的经济利益,1991年12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建立欧洲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同时决定最迟在2000年前实现欧洲统一货币。1998年5月3日,欧盟15国首脑会议一致同意统一欧洲货币,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元的诞生是欧洲人多年的梦想,但新生的欧元已有裂痕,给欧元以后的发展道路投下阴影。欧元启动,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的启动,也将对美元、日元产生强大的冲击,深刻地影响到世界货币金融格局。
(1)漫长的孕育
欧洲各国在战后的经济实践中深刻地意识到,欧洲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单一货币。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趋加深,各国、各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如果没有统一的货币将很难长期存在下去。
法国总统德斯坦和德国总理施密特精诚合作,于1979年3月13日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有:一、创立欧洲货币单位埃居(ECU);二、成员国货币建立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汇率浮动上下限为2.25%;三、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即“货币篮子”,成员国将其黄金和外汇储备的20%和相当数量的本国货币交给货币合作基金。欧洲货币体系建立后,汇率相对稳定,欧共体对货币市场的干预力量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同步性也增加了。但是,埃居毕竟是记账单位,不是现实货币,它仅在货币借贷市场和某些国际贸易中提供参照系数。
到了80年代中期,各国汇率调整过于频繁,欧洲货币体系已难以保持稳定,创立单一货币的要求提上了日程。1989年春,欧共体主席德洛尔提出实现单一货币计划。德洛尔计划提出后不久,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西欧国家对在欧洲中部将出现一个经济政治“巨人”甚为恐惧。因此,单一货币计划的提出,就多了一层政治含义,它成为拴住德国的手段。在德洛尔计划的基础上,欧共体于1991年12月11日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条约,决定建立两个联盟一政治联盟和经济货币联盟。在条约获各国议会批准后,欧共体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改名为欧洲联盟。1991年以来的7年,是欧盟为实现单一货币艰苦奋斗的7年。在欧盟经济形势低迷,复苏前景不明朗的形势下,为了在通胀率、财政赤字等五个方面达到《马约》规定的趋同标准,成员国政府顶住内部重重压力,实行紧缩政策,大多数成员国冲过了“达标”线,1995年欧盟马德里首脑会议给单一货币取名为欧元(EURO),公布了欧元纸币和硬币币样:1996年度柏林首脑会议通过《稳定与增长公约》,为的是确保欧元问世后,欧元区国家保持持久的“达标”状态,使欧元成为稳定坚挺的货币。
1998年5月3日,来自欧盟15国的政府首脑在布鲁塞尔做出一项历史性决定:统一欧洲货币——欧元。比利时、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成为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创始国(英国、丹麦、瑞典和希腊尚未加入)。分析家认为,这是迄今欧洲历史上发生的最积极的政治和经济变化;也有人称欧元是欧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与美国抗衡的一项“政治工程”。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2)强大的冲击波
欧元的诞生,实现了欧洲多年的梦想。有人说这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欧洲最有意义的事件;有人说欧元的诞生必将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随着欧元成为法定的统一货币,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改组为欧洲中央银行。从1999年1月1日起,参加欧元国家货币之间的相互汇率被锁定,各国汇率和利率政策的制定权上交给欧洲中央银行。从1999年至2001年为过渡期,各国在这一阶段将逐渐扩大欧元的使用范围。从2002年起,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逐步取代各国现行货币,各成员国的货币只作为辅币流通;半年后,参加单一货币的成员国全部使用欧元,届时,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盾等都将成为历史名词。
统一货币之后的欧洲联盟将以整体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由于减少了贸易成本,“经济共同体”得以名副其实,它将消除货币流通的障碍,大力促进各国的经济、贸易、旅游、资本的发展。
11国经济货币联盟的实现,使欧元区成为世界第二大单一货币市场。如果欧盟其余4个国家都加入联盟,那么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占到世界总额的31%,超过美国的27%,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集团。经济分析家评论说,货币的统一、利率的一致和共同的经济金融政策将使欧洲各国的发展协调一致,不但有助于稳定欧元区各国的经济,而且必将促进商品、劳动力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且,由于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集团,欧元的使用将很快扩大到全世界,促使欧元成为各国银行的储备资金,与美元分庭抗礼。
此外,欧元出台也会对亚洲股市带来影响。比如,欧元会进一步冲击日元地位,由此对日本和亚洲市场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再如,欧洲股市债市趋热,会吸引许多亚洲投资者将资金转投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