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5900000014

第14章 一封信的路途(7)

“那条街道并不长,它的长度与我的童年相等。在街角,有一个饺子摊,我们一家人差不多每个星期都有两个早餐选择在这里。我母亲异样地喜欢吃饺子,而我喜欢吃清汤。煮饺子的是一位婆婆,包饺子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叔叔,负责洗碗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摊点摆在弄堂里,房子与房子形成的夹缝给人压迫的感觉。墙体污浊,竖立。不知道在哪一年,这个饺子摊消失了,或许是因为煮饺子的婆婆年迈故去。记得我坐在我父亲的大腿上,父亲左手抱着我,右手用勺子把清汤舀起来,低下头,把勺子里的热气吹散,送进我嘴里。下雨的时候,我父亲会抱我上幼儿园。那是一个温暖厚实的怀抱,我记忆中的和蔼的父亲与这个怀抱有关。我把自己的头贴在父亲的脸上,用小手环绕着父亲的脖子。我能感受到父亲的温度和浓烈的气息。我年幼时期的幸福来源于此,并扩散至我一生。”假如在很多年之后,骢骢回忆她的童年时,或许会这样写道。现在,我女儿六岁。煮饺子的婆婆还是五十多岁,头发麻白,宽阔的脸有一种生活积压的沉郁。火炉上的蒸汽弥漫在弄堂里,酱油和醋的气味游离在久久不散的风中。她的老头已经两鬓斑白,腰开始佝偻,其实他六十岁还不到。这是一个没有声响和笑容的老人。他穿一件白色的工作服,忙于收拾桌子和洗刷碗筷。无事可干的时候就坐在角落里抽烟。烟笼罩了他的脸,显得虚幻。老人的儿子戴一顶白帽子,站在案板前,低着头,眼睫毛黏着飞散的面粉,手不知疲倦地和粉、擀团、包馅。他的姿势仿佛从来不曾改变。我每天从他们身边经过,停留,但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我很少听到她儿子说话和微笑。我付钱的时候,她儿子用手套一个白色塑料袋,伸进红色塑料袋里,把钱找给我。我说,买五块钱的饺子。他就“刷刷刷”地把饺子分好,把钱收进红色塑料袋里。有时他没听清楚我说话,用眼光在我脸上停留几秒钟,我又补充一遍。水饺的价格是,前年一块钱十个,去年是一块钱八个,今年上半年一块钱六个,现在是一块钱四个。我不吃水饺,因为我只吃皮不吃馅,浪费太大。有一次,我听到婆婆和她儿子激烈的争吵,她儿子脸憋得通红,拿着擀面杖的手高高地举起,浑身颤抖,说:“每天早上六点就做饺子,要做到晚上八点,我的生活除了饺子,什么都没有。”婆婆说,饺子就是你的命,你有能力改变你的命嘛。地上是白花花的面粉,葱花和破裂的碗。她儿子的喉结在滚动,泥浆一样的声音喷射出来,说,总有一天我要在饺子里下老鼠药,大家死了干净。他母亲说,生活没有忍耐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呢,你看看我,我做饺子头发都做白了,我已经做了快三十年了,还要做下去,你以为我愿意做饺子嘛。她用手捏着自己的喉管,又指了指洗碗的老头,说,都是你没用,废人一个,煤烟把我糟蹋了,也要把你儿子糟蹋了。老头“哗哗哗”地哭起来,跌坐在地上,用头撞墙,“咚咚咚”,说,我为什么不早死啊,不早死啊。阳光白白地照在墙上。

街道是蠕动的、黏湿的,像一根大肠,直通生活的胃部。一个城市,它是通过街道,把人群消化和排泄的。我和一个朋友讨论街道这个话题时,他否认了我的观点,说,街道事实上是一根鞭子,驱赶我们外出奔波劳碌。作为街道的外延,有路灯、街树,有秘密约会的情人,有拦路抢劫。而这条街没有树也没有路灯,密匝匝的店铺相互挤压,有粮店、煎饼店、榨油坊、川味卤菜店、水果店、瓷器店、有门诊、快餐店、洗衣店、擦鞋吧、人体彩绘坊。夜晚,整条街都是黑漆漆的,灯光被关在门里—它就像一个被遗弃的人。我经常深夜回家,牌局结束,我抽着烟,太阳穴发胀,干咳的声音打破街道的寂静。街道上,仿佛落满时间的灰烬。积水,还没有消散的汗味,腐烂的菜蔬的青涩气,店铺里“噼噼啪啪”的麻将声,病人此起彼伏的、低低的哀叫声,长条形的天空里时隐时现的星辰,在一个不经意的夜晚,全部呈现在眼前,仿佛水渍里驳杂的梦境。

楼上的窗户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罐头瓶一般,结实,密闭。黑色的铁栅栏里,有的晾晒衣服,有的摆着植物,有的挂着鸟笼,有的空无一物。傍晚时分,一个脸廓并不分明的面容会出现在窗户上,或许是一个老人,或许是一个小孩。铁栅栏分割了隐在窗户后的脸部。我这个单元的一个老头,差不多有一个月没有下楼了。他说,楼太高,街上人太多,可我谁也不认识。他空落的干瘪的嘴巴里,不时灌入冷飕飕的风,“呜呜呜”。他又说,我每天晚上都会站在窗台上,看楼下来来往往的人,有的独自走路,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拖儿带女,他们在忙些什么呢。他有时会来我家坐坐,唠唠叨叨的。我也陪他坐。他是一个孤寂的老人,偌大的城市,除了自己的家人,他就再也不认识他人了。他仿佛是生活在一个孤岛上。他的内心堆积着岁月深处的灰暗。在窗前,老人看到的与我女儿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物。我女儿在婴幼期,对窗户有一种新奇感。即使她哭得落花流水,只要我抱她站在窗前,看街上的灯光,她就不哭了。窗户,把天空的花园搬到了她的眼前。她认识了月亮、星辰、云朵、瓦蓝的天空。她还认识了雨、雪、闪电、更替的四季。“太阳眯眯笑”,是女儿两岁时说的一个拟人句。“月亮长了好多绒毛”,是她三岁时说的一个暗喻。窗户,是她人生开篇的第一个章节。站在窗前,女儿知道,右边的街道通往火车站,左边的街道通往广场。她说,广场拐一个弯,到了外公家。今年四月,我买了一钵栀子花,摆放在阳台上。栀子花有十一个花苞,这是女儿数出来的。花苞有大拇指般大,紧裹着馥郁的香气。花期持续了一个多月。女儿每天起床第一件事,站在板凳上,给花浇水,放学回家,也要看上几分钟。只可惜,我也不会侍候花,到了七月中旬,栀子花整个身子都枯干了。或许,窗户并不需要繁花似锦,不需要修饰,它越简单越能揽括窗外的景色。

我女儿很讨厌走这条街道,每次走,都用手提着裤脚,踮起脚尖,说,爸爸,我的鞋子都要进水了,我们往水晶宫走吧。水晶宫有一条弄堂通往幼儿园。确实是,贩夫走卒的街道,有一种洪水过后的杂乱。街边上蹲着卖菜的村妇,提着大篮子,吆喝:“土鸡蛋,一块钱一个。”卖鱼的,守着满满一大脚盆的鱼。鱼是一些小鱼,肿胀着肚子,地上是黑黑黄黄的鱼肚子,苍蝇赶走又飞回来。活鱼则放在水箱里,孵氧器“咕咕咕”地孵出一堆堆的水泡,鱼挤挨着,尾巴优雅地甩动,水给了它们暂时回到河流里的错觉。我只买鳜鱼、鳊鱼,却必须是活的、河里的,一斤左右一条,适合小女吃,少鱼刺。几个卖鱼的人我都认识,其中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妇鱼摊,我是光顾得最多的。我只要往他们的鱼摊一站,女的就从篓子里拿出鱼,男的则用手指摸摸菜刀齿轮般的刀口,深深吃进鱼腹,一只手按住鱼头,一只手伸进鱼腹,掏出鱼脏。鱼放在食品袋里,还在扭动。有一个沙溪的妇女,我买一次,骂她一次。她个矮,有些肥胖,有黑黑的胡子,像是从来不洗脸。我说,你怎么不杀鱼呢。她说,你自己杀吧。我说你干什么的。她“嘿嘿”地傻笑。把鱼杀好了,包进袋子里。我说,你怎么不去鱼鳞呢。她去了鱼鳞,说,可以了吧。我说,鱼鳃还没有去呢,你跟你老公干活是不是也这样,干到一半又要去上厕所了。“这种事,你也知道。”她说。我哭笑不得。

我并不知道这条街叫什么名字,我们习惯称八角塘。其实,我完全可以往广场或步行街走,送女儿去幼儿园,或上班,路程也相当。但我喜欢八角塘的气味:流动的、庞杂的、世俗的。这是生活分泌出来的体味。生活像一具奔跑后极度疲倦的身体,浑身都是汗液,满脸尘垢,毛孔张大,刃口缺裂的斧头,沙哑的号啕大哭的电锯。在街边,五个青壮年的男子正对一棵树进行肢解。树横在马路中间,交汇的车辆排着队,“吧吧吧”,一个不耐烦的司机把头探出窗外,狠狠地骂道:“杀一个人也比你处理得快,砍一棵树又不是做伟大的工程。”树蔸有好几圈不规则的斧口,电锯的横切面像一块面饼,贴在斧口上。

我一般是送女儿进了学校,在返回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好菜买。我说的好菜,是指野兔或淡水野生虾之类的。在街角,有一矮小的皂头佬,常年干这样的活:从乡下搜索来土鸡、田沟里的泥鳅、青蛙、蛇、鹁鸪、竹鸡(一种鸟,外形与鹁鸪十分相似)、野兔,高价贩卖。有一次,我的乡下同学送了五斤石鸡给我,让我犯难。因为我不敢宰杀动物(除了鱼)。我老婆更是束手无策。我提着蛇皮袋,找到皂头佬,我说,给你两块钱,帮我宰杀一下。边上卖鹌鹑的同伴说,宰杀要不了什么时间,就不收钱了。皂头佬说,不收钱,不收钱。皂头佬拿出没有刀柄的菜刀,边杀生边说,你是我见过的,最舍得吃的人。我说我只不过侍候好自己的胃而已,谈不上别的。石鸡个个拳头大,刀从脖子上下去,“吱”的一声,四肢张开,抽搐,黑色的液体流出来。“头和内脏要留嘛?”这个满嘴烟味的人说。我说,谁会要这个。“你不懂,在下节街做生意的浙江佬吃青蛙,说内脏最好吃。他来买青蛙,皮,内脏,头,全带走,一点也不浪费。这些石鸡的头和内脏,你不要,我带回去吃。”他的衣袖沾满动物的体液和血迹,他的语气不容置疑。我说,你天天杀生,晚上睡觉会不会做噩梦?皂头佬露出黑黑得牙齿,咧嘴说,你天天吃都不做噩梦,我更不可能。那你干的活可能是世界上最残忍的活了,我说。皂头佬说,你贪吃,又贪生,是个伪君子。我说,你等同杀人灭口,我等同埋尸。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杀好石鸡,我摸摸口袋,没有零钱,给了他十元。皂头佬接过钱,摸摸钱的水印,说,算是一包烟钱吧。到了秋季,皂头佬不知从什么地方,搜了许多鹁鸪和竹鸡,每天都有十几只,十五块钱一只。鹁鸪和竹鸡笼在一个圆形的网蔸里,挤挨着,头四处张望,眼睛好像很容易吹进风沙,指甲般的眼睑时不时地闭合,睁开。睁开的时候,小小的眼球流溢出蔚蓝色,仿佛有天空的倒影。有客人要鸟,皂头佬就从网兜里摸出一只,放在脸盘里,用水浸湿,用两个指头嵌住鸟脖子,把鸟头弯在大拇指处,闭住鸟的呼吸。鸟没有丝毫挣脱的迹象,翅膀来不及拍打两下,哪怕象征性的,都没有。毛三下两下就拔光了,红褐色的身体显得干瘪,肉少骨多。尽管食物丰富,鸟大多仅限于填饱肚子,更多的时间是放在嬉戏和飞翔上。据皂头佬讲,这些鸟是乡下人用渔网挂在山上,鸟飞过的时候,网住的。一次,我女儿看见杀鸟,她紧紧地拽住我的衣角,脸躲在我的臂弯里,对我说,爸爸,你叫他们把鸟放了。我从来没有买过鸟吃,不是不爱吃,而是不忍。有一次,皂头佬搜来了四十多只,两大笼,我送了女儿,就给林业公安打电话,说,有人贩卖鹁鸪。接电话的人说,鹁鸪是野生动物吗?我说,是省级保护动物。接电话的人又说,鹁鸪会不会是家养的呢?我火冒三丈,说,你是不愿出警还是业务不熟悉,鹁鸪鸟是一种很脆弱的鸟,是很难养活的,更别说养殖啦,你不愿出警,我就打电话给你局长。

过了一个星期,我问皂头佬,你上次罚了多少钱。这个三十多岁但看起来像五十多岁的矮个说,没收了,没罚,关了一天。“那还好。”我说。隔了半个月,他又开始卖鸟了。

同类推荐
  • 谁看透了我们

    谁看透了我们

    入围中国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庄重文学奖,著名东西的首部散文随笔集。每一个人都有极其隐秘的心理,它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我把它称为“秘密地带”,我们的邪念、我们的脆弱全部藏在“秘密地带”里,一般不会被人察觉。但有人偏偏要挖开这个地方,让我们面红耳赤。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经典)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经典)

    伟大文豪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脍炙人口莎剧经典,备受推崇诗体译本。莎士比亚的杰作是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莎士比亚最著名的爱情悲剧作品,是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本书的译本是著名莎学家和翻译家方平先生潜心于莎士比亚研究、以诗译诗的重要成果,充分满足读者研读莎剧、图书收藏的需要。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邱华栋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邱华栋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缓步足音

    缓步足音

    文斌集结近年来发表于各报纸、杂志上的散文、随笔,准备出版一本叫《缓步足音》的集子,邀我作序。利用闲暇时间细细品读,甚感欣慰。通观这些随笔和杂感,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较浓,或质朴,或纯真,或稚嫩,渗透着作者对生活点滴的思考和内心情感的宣泄。温家宝总理勉励年轻人,我们的民族应多些仰望天空的人。文斌算是这样的人,满怀理想,才情深蕴于心,用童稚的心灵看待世间百态,用诗意的笔调描绘山川风物,用感性的语言诉说人情世故,可嘉可赞。
热门推荐
  • 霸女求爱

    霸女求爱

    男友劈腿,她冷漠旁观,意外放纵,却瞄到帅哥一枚!堂堂霸女,见帅哥怎能不采之,谁知帅哥没采到,第二天去学校却发现他居然是自己的学生?这也就算了,为嘛他心爱的女人居然还是她劈腿男友的现任女友?尼玛,她誓要他们好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神渊

    万神渊

    忆梦风寒噬苍穹,万火焚天破虚空,千花落叶倾苍生,圣天玄雷审天地,裂地魔龙撼大地,残月星阳斗苍天,星语天轮窥命运,寒兔迷雾雪域风,海蛟天歌寄永恒。
  • 诸天最强模拟器

    诸天最强模拟器

    推荐自己的新书《背靠诸天当神棍》 模拟不切修炼辟邪剑法……模拟完整版长生诀修炼方法……模拟以力证道…………模拟…………穿越异界,命如草芥,好在能穿梭万界,还有修炼模拟器。只要有足够的气运,诸天万界,无尽力量尽可随手掌握。
  • 校草大人恋上话唠小姐

    校草大人恋上话唠小姐

    当季雨凉第一次遇见帝南霄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一定很危险。进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为民除害,收了这个祸害。当三十岁的季雨凉靠在某人怀里,望着某人微黑的脸色,“听说,夫人甚是喜欢秦家二子,还觉得他帅,嗯?”“不不不,他怎能有我家宝贝好看,宝贝你就别乱听说了……”婚后的季雨凉过上了幸福生活。
  • 徐迅散文年编:鲜亮的雨

    徐迅散文年编:鲜亮的雨

    本书为徐迅散文年编第三卷,收入了作者1985到1999年创作的一百余篇散文随笔,其中以有写景、忆人、读书、追怀往事、怀念故乡为主题的作品,以及为他人撰写的序言及书评文字。文字清新温暖、朴素清新,写景的趣味盎然,抒怀的深刻隽永,导向积极,记录与友人交往的文字可见作者亲切真挚的为人。
  • 临沣寨

    临沣寨

    作者历时近10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临沣寨》讲述了临沣寨在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的风云变幻及朱家三兄弟等人物命运大起大落的悲欢故事。
  • 古堡探秘

    古堡探秘

    本书对世界古城堡的历史事件做了介绍,包括:情人之泪、王室悲命、旷古传奇、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皇后等。
  • 凌云录:嫡女妖娆

    凌云录:嫡女妖娆

    前世,是绝色雇佣兵的她,天价身份,却被人背叛而被杀害。今世,是宫家的废物三小姐,惊世背景,却被人嘲讽耻笑。如今,她历艰辛,经万苦。势要再次成为这主宰世界的王者。斩妖魔,遇美男,解封印,弒仙神。修习之路尚不难,炼情之路有些难。“无论前路怎样,谁敢阻我,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别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我偏要逆天而行!若是天不容我,我便破了他的天!我看谁敢阻我!”“你的意思是....我是魔?”惊天背景给带来的是福是祸?王者之路,绝非简易。坎坷众多,王者不俱。
  •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

    《季羡林美文60篇》是专为广大喜爱季老散文的读者们编选的选本。季老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学者散文特质,兼具学者特有的理性思考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反思,同时又不乏散文的灵动与语言文字的优美。与以往季老的散文选本有所不同,《季羡林美文60篇》根据季老散文题材的特点,对不同题材进行分类,以便读者朋友们更好地鉴赏与学习。
  • 韵石斋笔谈

    韵石斋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