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40000000007

第7章 自己就是所有的规则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因此,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可能时时受到世俗的制约。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规则或法律都不能保证在各种场合均能适用,或取得最佳效果。相比之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应成为我们生活和行事的准则。然而,你可能发现,违反一条不适用的规定或打破一种荒谬的传统却很困难,甚至不可能。顺应社会潮流有时的确不失为一种生存的手段。

对于个人来说,盲目服从可能比违背规定更为有害。

林肯曾经说过:“我从来不为自己确定永远适用的政策。我只是在每一具体时刻争取做最合乎情理的事情。”

宿命论者以及相信运气的人都属于外界控制型。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命预先安排的,自己只能听天由命地生活。他们拥有消极的心态,从来不会主观努力去改变什么。

每当你不愿为生活中的某件事承担责任时,你都可以求助于抱怨责怪,这正是外界控制型人的护身法宝。

你如果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人身上,就有可能走向另一极端———崇拜偶像。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价值观念可能由他人来确定。偶像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否定的表现形式,当你注重他人而否定自我时,你无形之中在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并且将自己的生活依附于外界事物。其实,这对你来说毫无用处。

切记,你所崇拜的每一个对象都是人,都是同你一样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们每天同你一样做着各种普通的事情。他们也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身上也会感到发痒,身体也会生病。所以,偶像崇拜实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在生活中,你所崇拜的人物并不会使你本身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他们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你更为高明。看看那些政治家、演员、运动员、歌星,或者你的上级、老师、爱人等,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其工作领域颇有作为,也就仅此而已。

只有愚蠢的人才会把外界因素作为解释自己感情的方法。

你可能会认为,错误的思想是不好的,甚至根本不应提出来,应当鼓励正确的思想。你或许会对孩子、朋友或妻子说:“不对的话不要说,不对的事不要做。”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这种对与错、是非曲直的标准应该由谁来确定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肯定回答的问题。法律只能决定一件事是否合法,却不能决定它的对错。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曾指出:

“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我们所压制的是不是错误的意见。即使我们压制是错误的意见,压制意见的做法比错误意见本身更为邪恶”。

我们通常所说的“必须性”是借以描述人们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心理。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学家曾指出:各种所谓的“应该”标准必然给人造成精神压力,越是努力遵照这些“应该”标准行事,人们所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对你而言,“应该”标准是否在你的生活中占据主导位置?你是否觉得自己:

应该对朋友以诚相待;

应该照顾妻子;

应该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应该努力工作;

应该助人为乐;

??

这些“应该”标准或许并不是你自己制定的。假如这些标准是别人的发明,而你仅仅是搬来用,你就是陷入了“必须性”误区。

实际上,同“应该”的框框一样,“不应该”的框框也是数不胜数的,比如:

不应该粗鲁;

不应该发脾气;

不应该马马虎虎;

不应该过于幼稚;

不应该太有个性;

不应该没羞没臊;

不应该举棋不定;

不应该唐突无礼;

??

其实你没必要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不能保持冷静或不善于理解人都是正常的。你只要愿意,就完全可以不去顾忌脸面的问题。没有人会给你打分,你不按照别人的意愿说话办事也不会受到惩罚;更何况强迫自己做不情愿的事情肯定难以持久。给你造成精神压力的并不是你的不庄重、不顾他人、轻率随便等行为,而是外界强加的各种条条框框。

你不妨回顾一下那些毫无意义的规矩,当你很小的时候,大人们是否告诉你:

出外吃饭要等女主人先动手;

到教堂参加婚礼时要坐在教堂的右边;

在为双方做介绍时,先将男子介绍给女士;

什么场合下应该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

社交场合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笑的姿态?

??

所有这一切都向你明示,不要自己去思考判断,看看书本,听听大人教训就行了。讲究礼貌是合情合理的,人人要尽量为别人着想。但实际上,你根本不必机械地遵守这些死板的规则,只要不妨碍他人,你认为怎样做合适,就可以怎样做。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如何为人做介绍,何时给小费,穿哪种衣服,说什么话,坐在哪里,怎样吃东西等等。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中以自己为核心,作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否则,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需要不通常理的人,而不要事事顺应潮流、听天由命的人。人们可能会说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正常”人可能不赞许你,甚至会孤立你。

我在这里绝不是鼓吹无政府主义。我并不希望破坏社会秩序,只是希望在维护社会秩序的情况下,挣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必须”、“应该”的条条框框,使个人得到更多的自由。

其他人如果愿意听任摆布,与你没有关系。他们要这样做完全可以,但于你是不适宜的。为这种事而大吵大闹往往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愤怒,并且会给你自己造成更多的障碍。在日常生活的许多问题上,你将发现悄悄回避一种规定要比公开对抗来得容易一些。你或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或可根据别人的要求生活,———这得由你来选择。

只要我们随意留心,就不难发现下面这些最常见的典型行为:

认为什么东西都要放得有条有理。否则,你就会觉得不自在,这便是一种过分爱整洁的嗜洁癖。

经常问别人:“我该穿什么?”仿佛只有别人才能确定一种合适的时装。

总是把自己的过错推给别人。“的确是她们的过错,要不是她,我们是不会迟到的。”“不要怪罪我,这是他干的。”

到时间就上床睡觉,而不管自己是否感到困乏。

外出度假期间,给亲友发明信片问候,同时又厌恶这种做法,你之所以发明信片,是因为别人希望你这样做,而且你一直是这样做的。

总是对“他”是否适合于自己感到怀疑,并且总是在困惑地寻求着一个合适的人。

无论是否有意义,都同自己的伴侣在一起,因为照理应该如此。然而在某些时候,你们两人可能希望到不同的地方做不同的事情。

过于重视奖励、奖章、勋章、头衔等荣誉象征,并且将这些东西看得重于你对自己取得的成就的评价。

你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电影,但仍然跟着别人一起喝彩。

下面将详细提出一些促使你坚持各种“应该”标准的原因。

你如果听话、守规矩,就会被人视为“乖孩子”。你可以赞赏自己的顺从行为。

只要遵守外界的“应该”标准,那么即使自己毫无长进、一事无成,也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外界。

当你缺乏自信时,求助于“应该”标准是一种很容易的解决方法。当自我形象下降时,“应该”标准成为一种防御系统。

如果你总是以别人为中心,总是通过别人的成功和失败来体验生活,你就无需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其实,这些都是些错误的观念,以别人为中心,就永远没有自己。因此,为了自己,我们应该鼓起勇气,敢于冒险。下面是一些有助于克服“必须性”习惯的方法。

首先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背这么多的“应该”袍袱。仔细想一想自己是真的相信这些“应该”标准,还是仅仅习惯于这种行为方式。

建立起自己的传统。例如,你过去总是在圣诞节前夕装饰圣诞树,而实际上你希望三天之前就开始布置,那么你就可以从现在起建立一个圣诞节。

下决心冒点风险,改变你所不欣赏的一种规矩。然而要做好思想准备,不要因自己的行动后果而产生消极情绪。

不应将各种决定分为对错两类,应当看到不同的决定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在做决定时,要摆脱对与错的概念,因为做了哪种选择只是最后的结果不同而已。要确信你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而不要总是从外界求得保证。

努力生活在现实之中,根据眼前的具体情况确定适用的规则和标准。世界上很少有放之四海皆准的规矩,应当认识到,任何标准都仅仅适用于其特定环境。

不要在生活中勉强扮演某种角色。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要因为自己是男人、女人、中年人??就去做按常规应该做的事情。

不要再期待别人做出改变。应该承认每个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即便是你所不满意的选择。

爱默生于1838 年在其《论文集》中写道:人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些陈词滥调,然而,一旦他们冲破传统的束缚,开始积极思考便会创作出大量诗歌和故事,显示出极大的智慧、希望、美德和学识。

同类推荐
  • 人物志一日一品

    人物志一日一品

    该书首先论述了人的才能的实质,提出从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等九个方面的外在表现,并由外及内,再由内到外,来察知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征。该书认为人的素质以“中和”为最可贵,主张神必须平淡、精必须坚刚、筋必须劲精、骨必须植固、气必须清和、色必须愉悦、仪必须肃正、容必须端直、言必须缓和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才能的人。
  •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诚信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诚信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饱含智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这粒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此刻,您手中的《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诚信》正是这样一粒种子,还等什么?快快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里吧!
  • 感悟生活

    感悟生活

    涂抹种种油彩,简单的生活变得异常复杂;越冠冕堂皇和理直气壮,生命的本真离得越远,越陌生;抬眉处,是一个个错失,一次次遗憾……躲进世界最黯淡的角落,就能掩藏同样黯淡的自己。隔着厚厚心门,却想倾听别人的心跳。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究竟如何才能接近生命的本相?不过是血肉之躯,却想超负荷承载。实则不堪一击。是生活错待了自己,还是自己错待了人生?竟然成为连自己都讨厌的人,是表演的需要,还是生活的需要?我们问过天,问过地,能不能在夜阑人静的时刻,再一次问问自己?
  • 蚁道

    蚁道

    本书阐述了年轻人在30岁前必须掌握的处事经验和成功哲学。内容包括:用梦想挑战未来;太过安逸是危机的开始;有计划的索取,有节制的消费等。
  • 108个江湖阅历

    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朋友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社交场等方面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
热门推荐
  • 至爱等于债—来不及说爱你

    至爱等于债—来不及说爱你

    一个乡下穷小子的江湖人生与坎坷情路的伤感爱情
  • 人王经

    人王经

    当一名富家弟子带着轮回眼来到这片世界会发生什么呢?看他如何纵横异界,成就六道之名。
  • 这是个玄幻世界

    这是个玄幻世界

    “天,那在马路上举着石头正与汽车赛跑的追风少年是谁?”“卧槽,那货是在天上飞?”“吗卖皮,那是哪位道友在劫云中度劫?”一觉醒来,周青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玄幻世界,连自己都变得不正常了,周青默默地触摸着眼前的光线。
  • 逐九陵

    逐九陵

    智慧的时代,愚昧的年头,混乱的时期,无情的世道,日夜的较量。
  • 都市最强战神

    都市最强战神

    世界级战神自强,拥有超百年的超级内功高手!回到了哪熟悉的大都市!本以王者归来的身份回归热闹的都市
  • 焚尽天下

    焚尽天下

    圣魔大陆武风盛行,纷争四起,杀伐不断,先天强者更是竖掌破山,跺脚裂地,可以飞行的存在。传说,在远古时代,大陆强者如云,飞天遁地,先天境界的修者都是只能充当炮灰的小脚色。消失的远古强者都去了哪里,是否已经陨落?冥冥之中到底谁在掌控着这一切?大陆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等的存在?
  • Samuel Butler-A Sketch

    Samuel Butler-A Sket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毫无联系,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如流星般闪耀着短短的光芒迅疾地冲迸了他们的使命的暗夜。他们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几乎从不接触现实世界。某种超乎人性的东西作用于他们内心,这种力量超越了他们自身的力量。他们感觉到自己完全陷入了它的控制中:他们不是听命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变成了依附奴隶,成为一种更高之力——魔鬼之力下的中魔之人。
  • 30未婚

    30未婚

    30岁,是女人的分水岭,完成质变的过程。在30岁以后是否还能拥有爱情,这是每个大龄剩女每天都在拷问自己的内心。婚姻不是选择题,也不是判断题,而是一道需要自己用勇气回答一升的综合课程。婚姻不是人生的终点,但为了奔向这个终点,生活中的男男女女用力奔向婚姻。
  • 超级吞食

    超级吞食

    吴还,一个游离在繁华世界边缘,被“吃”控制着一切的奇怪青年。本以为就要这样浑浑噩噩的活下去,世界却突然崩溃了!身体一次次变异,而吴还唯一强大起来的依仗,竟是一直困扰着自己的“吃”的能力。“饿了,就吃!”“不饿?想着法的弄饿了也要吃!”“兽可以吃,人也可以吃!咱不挑食!”秉持着这样绝对不变的信念,吃遍世界,吃掉末世,让食物们闻风散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