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78300000047

第47章 修书院胜过前辈 兴学风惠及后学(2)

朱熹回答:“格物如穷理未必尽是如此矣。穷理者,非谓必尽穷天下之理,当然又非谓只穷得一理便到,但积累多后,自当豁然有悟处。当然,格物,亦非欲尽穷天下之物,天下既大,就是尽穷,亦是徒然,但于一事穷尽,其他亦可类推。”

“是说如此,仲礼明达否?”朱熹说完,把目光紧盯着郑仲礼,然后又扫视了众生。

“然则,先生之为学,不若南轩之为学,亦不若象山之为学,先生不求诸心,而求诸迹,不求之内而求之外,吾恐圣贤之学,不如是之浅近而支离也,先生能否指点一二乎?”

郑仲礼见时间很晚,朱熹又有倦意,忙又改口说:“先生之言,至微至细,小生明达了!”

郑仲礼立身起来,向朱熹深深地鞠了一躬。此刻天色渐白,透过窗纸,却有了些淡白之影,远处岳麓寺的钟声划破了山麓的寂静,惊醒了山鸟,惊醒了岳麓山脚农家报晓的雄鸡,山鸟叽叽喳喳吵了起来,好像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又好像是要把经过一夜的编辑、整理而得到的完美的故事说给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晨雾慢慢地升了起来,把整个岳麓山捂了个严严实实,刚刚升起的那一丝丝的淡白的光明又变得模糊起来。

“看看,天都亮了,害得先生通宵未眠,真是罪责不轻了。”

郑仲礼谢过朱熹之后,自责起来。

“仲礼所谓‘为学’之事,实乃一时难以说清,待后再详答可乎?”

朱熹很歉意地笑了笑,立起身来,只觉双脚有些麻木,站立有些摇晃。郑仲礼一个箭步走了过去,用力地搀扶朱熹。

“可也,可也,只是打扰先生,多有不是。”郑仲礼一面搀扶朱熹,一面不停地点头。如此静立了一阵,朱熹竟宣布,以后学子儒生如有疑问,无论何时都可以向他提问请教,刺史府的大门随时向这些学子儒生敞开。

却说朱熹登上岳麓山,屈身寺观,向方丈道长代学子赔了礼,道了歉以后,回到山斋,却遇到了讨教的学子儒生,害得他一夜不曾合眼。本来,回到山斋,他是准备向黎昭文执事通报与方丈道长所谈情况的,要求黎昭文严加管束,无奈如此的一答一问,时间却是过得极快,天亮以后,他得返回衙门,那里尚有一大堆的政事在等待着他去批签呢!匆匆地用过早餐,在众多学子的陪伴恭送下,朱熹登船而去……

朱熹回到衙门,坐公堂办了政事,回到内室,本想强打精神,再读一读书,然而那上下的眼皮,却终究不听支配而打起“架”来。朱熹枕了太师椅竟是瞌睡起来。他没有沉睡,只是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此刻,他好像看到了张卡式向他走来,老远就向他作了揖。

“老兄不幸,先贤弟而去,万事犹可放心,独此书院,乃为兄心血所在,牵肠挂肚的,万望贤弟精心打点,不使‘讲论废弃,师道陵夷’。”

冥冥中张栻去后,却又见兵戈战火中丧生的学子儒生齐趋跟前,大哭火灾烧身难受,祈朱帅守祭祀亡灵,超度脱离火海。朱熹见了,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当年刘珙刘大人不是作文告祭了你们欤?”

“是啊!当年刘大人是告祭了我们,只是刘大人所依之礼,实实不是大道之礼尔!我等丧身火海,非大儒大礼难以救拔矣!”

说毕,这些浑身着火的学子,竟是向朱熹拥了过来,朱熹只觉得浑身着火,大声地呼喊“救命——”

却说朱熹,似梦非梦的,似睡非睡,却突然大呼起“救命”来,这把陆师爷吓了个半死。陆师爷很快地冲了进来,他真以为有歹徒行刺呢!

“怎么啦,大人,到底发生何事?”

陆师爷见朱熹满头大汗,脸色惨白,十分惊恐,立即吩咐仆人:“快,快请郎中。”

陆师爷把朱熹搀扶到床榻之上。不久郎中来了,探了脉,摸了他的额头,把郎中吓了一跳:“天啦,额头竟是炭火一般。快,打一盆凉水,拿毛巾来!”

朱熹却是十分迷糊,尽说着迷糊话,要么同张栻大争起来,要么却高呼“冲啊”,“杀金贼啊?”要么大呼“火、火……”郎中手忙脚乱地浇了凉水,在朱熹额头上捂了毛巾,换了又捂,总算让朱熹安静下来。

“大夫,帅守到底所患何疾也?却是如此猛烈,神志不清?”陆师爷很惊恐地问道。

“帅守所患之疾,其脉象浮而刚烈,似乎染了风寒,思劳成疾而引起火气攻心所致。”

“有何大碍?”

“只要精心调理,我看不会有大碍的。这样吧,我开个处方,你派人取了药来,暂吃上三剂,看看如何?”

朱熹患病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岳麓山,传到了岳麓书院。据说恩师自书院回归以后,却是病倒,这些学子儒生,很是牵挂,结伴渡江,前去探望,进了刺史府,正浩浩荡荡要进朱熹寝室,却被陆师爷挡驾。

“对不起,大夫吩咐,大人得精心调理,尽心休息,不能见客的。”

见陆师爷板着面孔,很是无情的样子,这些学子儒生竟是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有几个学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很自责说:“是我们害了恩师,是我们害了恩师啊——”

却说朱熹服了郎中的药,很是奏效,三剂尚未喝完,病竟是基本上痊愈,只是浑身有些乏力,懒于动作。卧在床上,朱熹听到陆师爷与学子的对话,又听到学子的哭诉,亦是暗暗地落泪。他吩咐师爷:“去,请他们进来,不碍事也。”

陆师爷无法,只得依了朱熹之言,请了这些学子进去,却把偌大的一间卧室挤了个爆满。“仲礼,仲礼过来。”见了满屋的学子,朱熹挣扎着半卧起来,满脸笑容,呼起郑仲礼来。“先生何事?”郑仲礼用力地挤到了朱熹的榻前,双眼流泪,向朱熹作了一揖。朱熹说:“你所提‘为学’一事,今天与你说个明白。”

“不,先生身体欠安,得静休为宜,小生过来,只为探望先生,并无他求!”

“不碍事也,不碍事也。”

见朱熹固执,众生力劝亦是无效,于是郑仲礼哭泣着跪了下来,口呼“恩师赐教”。

“敬夫之为学‘性’”也,象山为学‘心’也,其实人之为学,心与理而已矣。心虽主乎一身,而其体之虚灵,足以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物,而其用之微妙,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初不可以内外精粗而论也。然或不知此心之灵,而无以存之,则皆昧杂扰,而无以穷众理之妙。不知众理妙而无以穷之,则褊狭固滞,而无以尽此心之全。此其理势之相须,盖亦有必然者。是以圣人设教,使人识此心之灵,而存之于端庄静一之中,以为穷理之本,使人知有众理之妙,而穷之于学问辨思之际,以致尽心之功。”

朱熹一气讲了如此之多,不禁两颊绯红,有些乏力之态,他狠狠地喝了一口茶,顿了顿。见朱熹如此费力,郑仲礼觉得过意不去,恳求道:“小生知矣,小生已是甚明,恩师静休要紧。”

见郑仲礼复跪于地,哭泣恳求,众生见了,也如郑仲礼般,齐刷刷地跪了下来:“恩师——静休要紧。”众生齐呼起来。

“不碍事也!”

见郑仲礼大呼“小生已是甚明”,朱熹心知仲礼撒谎,却是冷笑起来:“仲礼甚明,甚明什么耶?为学最忌者,一知半解也。”朱熹说得郑仲礼两脸绯红,很是不好意思起来。

“心之物理,巨细相涵,动静交养,初则未尝有内外精粗之择,及其真积力久,而豁然贯通焉,则亦有以知其浑然一致,而果无内外精粗之可言矣。今必以是为浅近支离,而若藏形匿景,别为一种幽深恍惚,艰难阻绝之论,务使学者莽然措其心于文字言论之外,而日:道心如此,然后可以得之,则是近世佛学淫邪遁之尤者,而欲移之以乱古人明德新民之实学,其亦误矣。”

朱熹说完,把目光紧盯着郑仲礼,很是慈祥。“仲礼,可明达否?”

“谢恩师赐教,小生这回真是明达了。”郑仲礼由衷地说道。

同类推荐
  •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欢也飘零,悲也飘零:苏曼殊的红尘游记

    命运是一个残酷而又温柔的诗人,他一边谱写着人世间最曼妙的诗章,一边又在安排最悲惨的命运。这世上的人有千千万,命运喜欢给他们各自安排截然不同的人生。于是有人在乱世之中仍能游刃有余,有人生来含玉,一生快活;也有人从一出生就带着苦,带着痛,带着悲。命运是这样顽皮,那个被他赋予可怜人生的人却偏偏拥有一颗玲珑如玉的心。
  • 官场达人张之洞

    官场达人张之洞

    他一生都在升官,一生都没有闪失!他混得超级成功,他的成功比官圣曾国藩更完美更现实!学他混官场很靠谱,地位相当稳,必须的!精妙尽在本书中,看过后,你懂的……晚清另类愤青震撼发迹……
  •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记述了晚清著名佛学家杨仁山的一生。杨仁山生长在一个进士家庭,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战后跟随曾国藩参与南京城的修复建设,壮年随曾纪泽、刘芝田两度出使英法,回国后辞官不受而投身中国佛教复兴事业,一生融刻经、弘法、取经、教学、研究于一体,培养了谭嗣同、桂伯华、梅光羲、李证罡、欧阳渐等一大批门下弟子。该书揭示了杨仁山投身佛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杨仁山为佛教复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杨仁山从出生到去世75年中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细节。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读懂鲁迅

    读懂鲁迅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纯白的魔法使

    纯白的魔法使

    无限进化的极致,尽头即为神的领域!充斥着混乱与灾祸的时代。一封奇怪的书信,揭开了尘封的往事,掀起了一场残酷的生存斗争。那充斥着未知的奇异旅途,是一位天才魔法使的命运沉浮。
  • 平凡穿越路

    平凡穿越路

    睁开眼睛的一瞬间,头顶上的那些是什么东西?陈晨从床上坐起来,有点不太敢相信的看着周围“这是?穿越?”且看一个都市女人穿越后与心爱之人在重逢后相依相爱一步一步走到神界天尊的心路历程。非常感谢亲亲尉迟金姝封面,终于不用裸奔在点点了~
  • 一棵会开花的树:花开泪落

    一棵会开花的树:花开泪落

    我是荒芜的戈壁,是孤独的小岛,在夜空中不停的惆怅,你是会开花的树,是灯塔,是洒满大地皎洁的月光;我是飞翔的风筝,是精灵,在人间尽情的哼唱,你是牵绑的线,是曲谱,是人间的天空;我是游离人间的幽灵,是断线的风筝,在红尘的深处寻觅,你是森林,是草原,是梦幻婉转的归宿;我是水,是沙,在永不休止的追寻爱恋,你是雨,是风,是多姿缤纷的世界。
  • 帝子杀

    帝子杀

    同一天空怎会容下两颗至亮的巨星。同一帝国岂能并存两位绝世的皇子。他和他,一时瑜亮,为夺储位展开生死博弈。尔虞我诈,明争暗斗。重重陷阱,步步杀机。两位帝子注定是命中的死敌,一旦相逢,山虎云龙!本文为架空历史+玄幻
  • 待墨兰花开时

    待墨兰花开时

    一次意外,叶苏澜穿越到凤鸣大陆,这就算了,可气的是当天就差点被人掐死,这运气也是没谁了。好不容易拜师学艺安顿了下来,可她却又因技艺不精,被只臭乌鸦打下悬崖,差点丢了性命。这不,最后只得沦落成为侍从,主子吃饭,你得看着,主子睡觉,你得守夜,主子有难,你得挡在前头。真是同人不同命,难啊!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她为何却成了人人口中的香馍馍,每日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姑娘,你倒是很能跑啊,这次怎么不跑了。”…………
  •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之主宰

    我之主宰

    一个五行废体、修炼废材、巧合得到远古神诀,经过艰辛万难的历程,修出丛多分身,完善以身,不管他神如何,生生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世界多彩多姿,更是神奇无比,郑一凭借自己坚定的心志修炼得成自己的神奇世界,杀圣兽,诛异族,灭来犯之敌、、、、、、、、、、、、、为盘古报仇,女娲解恨、使得鸿蒙世界长成。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青莲子传奇

    青莲子传奇

    他曾是依附一株青莲上的一缕幽魂,想要找回盘古斧报师父重生之恩,犹如大海捞针。
  • 宗长在此不服来战

    宗长在此不服来战

    “你的梦想是什么?”“清仓央烂局,闯三界六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