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就是宇宙各种万有的现象,包括一切人类生活的发展。宗教、哲学、科学与万有的现象都各有关联,互通的,也就是中文讲的“息息相关”,生命活着随时有关联。
“数”是数字,比如一个“零”,再到“一”,一加一,一直到九,到了十就是一和零,零像是没有,但也包含了所有。
“通”是能够知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
“变”是变化。宇宙万有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等于我们人,思想情绪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没有不变的道理。至于宇宙万有变的法则,明天会变成什么,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个规律的法则可以找得到,不过大原则是:物理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好,总而言之,没有不变的事情。刚才提到认知科学的基本也就在这里。
重点是,我们要能够首先认识怎么变。如果知道了变,跟着变,那就差一点了,没有智慧了;如果宇宙万有人类所有的变化已经过去了,自己在那里埋怨,忧伤,再想办法补救,那就是普通人,也没有智慧了。
所以认知科学和《易经》的关联就是首先认识变、能领导变,这才是智慧之学。现在我们这样讲,似乎太严肃了。先讲两个笑话给你们听,大概就知道了。
譬如我们等公共汽车,每人都想第一个上车坐前面的位子,有的人赶不上车,拼命骂汽车为什么不等我,气得不得了。第一流有智慧的人,算好时间车子一到,就先进车门了;第二等人是和大家一起挤上车去;第三等人排在最后,上不了车,车子一开,后面尾气放出来,只好在那里骂。
如果我们知道了世界怎么变,诸位自己要准备好如何应变。
第二个故事是英国人的故事:有两个好朋友,站在那里等公共汽车,很讲礼貌,都想让对方先上去。车子来了,两个人推来推去,你先你先,结果车开了,不管他们了。
第二次车来了,他们还是你先你先,车子不等又开走了。
第三部车来了,他俩都想把对方推上去。司机看到很讨厌,结果车开了,把两个人都压死了。
死后两个灵魂去投胎,因为感情太好变成了双胞胎。到生产的时候,两个人在里面还是你先你先。医师拿听筒一听,糟糕了,他们又在里面谦让,你先出,你先出(众笑)。
这个故事就说明,人类的智慧是要知道如何先行应变。不管宗教、哲学、科学,有两个重点要注意: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
不过提到这两个问题,又牵涉到科学了。究竟空间是时间造的,还是时间是空间造的,这个问题到现在还在争论,还不能确定。
事实上时间、空间左右了一切,我现在告诉大家,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把时空并用,它是一体的两面。
譬如我们人类的发展,刚才提到《易经》里的“理象数”之中数的重要。讲到这里,又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了,数理在中国民间叫“数理哲学”,世界上有没有数字?这又是一个问题了。
我们学数学,那个“零”是什么都没有,但又代表了不可数,无量数。也就是说,它又不是“有”,是“空”的;但它又不是“空”,也是“有”。
从零的开始是一,世界上万有是一,没有二。直到几千万仍然是一。所以时间空间一变,万有就出来了。
譬如我们诸位,一动念,要到亚洲来,到中国来,因为听了彼得·圣吉讲来讲去,就是这一念一变,变出那么多过程、那么多现象。
所以说,这个是数理观念,可是数字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则呢?当然有一个固定的法则;前面我们简单概括地给大家介绍,这也是属于科学的范围。
【评述】
多年来,《易经》带给世人极大神秘感。南怀瑾却认为它并不神秘,并用“理”、“象”、“数”、“通”、“变”5字概括了其要义。2006年10月,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给联合国的专家顾问,以及各国跨学术界的精英等讲学时,向这些在其工作领域均对人类有关怀精神的行业人士推荐了《易经》这本书,并认为它是一本关于治世的古书。
南怀瑾在讲座中指出,宇宙规律这个法则的大原则就是——“物理世界也好,精神世界也好,总而言之,没有不变的事。”学懂《易经》认识“变”,从而可以领导“变”,这是南怀瑾崇尚的智慧之学。他以两则乘车笑话,诙谐幽默地指出何为“变”、“通”,人类智慧要知道如何应变。他还指出,现代依旧争论不休的时间空间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在《易经》中早已有了解答——“时”与“空”并行,互为一体两面。南怀瑾主张做事前要先认识原则,再找出路,最终为个人的思想和修养定一个方针,并做出调整。
南怀瑾本身也是易学大师,所以对于世事的理解十分通透。在南怀瑾的一生当中,我们看到他的变化,总是在正确的时空里去做大的抉择,一生进退有度,这就是易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在大到国运预测和小到弟子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南怀瑾都显现出易学智慧对于商业乃至人生的重要指导意义。
第六节出版商的社会责任
下午我们讲到新闻出版这个文化传播事业,有一个观念,我们的新闻出版业在21世纪的中国,应该走文化先驱的领导路子,大家自己要认清这个任务。
比如讲著作、出版,我们自己出版界要反省了,现在的书出版,走的完全是商业路线。一个出版商只考虑这本书的市场如何,销路多少,赚钱多少,没有考虑后果;结果是越热闹越花俏越好,变成“哗众取宠”。这4个字还是好听的,换一句话说,是有害于社会。
再例如,我感觉到,这一代海峡两岸四地,澳门、香港、台湾、大陆,出的书都有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负责教科书出版的朋友们,更要注意了。
我当年在台湾,国民党的中央党部请我演讲的时候,我非常严厉的,等于是训了一顿“教育部”的人:现在的书出来,纸非常白亮,加上这样亮的电灯光,眼睛都搞坏了。像我现在90岁了,从小开始读书,那时没有电灯啊,炼油灯还是后来的,靠蜡烛一点点光,或者点一根灯草的油灯读书。我读的书,吹牛给大家听,光是武侠小说都看了数万卷,还不要说正统的书,全部是《大藏经》,《道藏》读完,《四库全书》差不多翻遍了。我到现在90岁,有时候,晚上看报纸还不戴眼镜。可是现在连小学生都戴上眼镜了,原因是什么?出版界要注意,负责教育的更要注意,纸太白,电灯太亮,字印得太小。
所以我告诉台湾当年的“教育部”,立刻下令,尤其是教科书等等,不要用小字,书纸要用米色的。一会儿我拿一本书来,告诉大家我们过去读的书是怎么印的。
现在印的书啊,是为市场而出版,没有为国家民族、为年轻人的文化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而用心,这是我们要反省的。每个家长自己也要考虑,这样对孩子的眼睛和脑,都有问题。
出版与教育,我都连起来乱讲一顿。讲出版,著书的人自己要考虑,是否对得起社会?我们看古人留下的书,一辈子的经验,往往只留下一本书。譬如我常说的管子(管仲),比孔子还早的,一个穷读书人出身,到了中年以后,帮助齐桓公称霸,所谓“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古书上只用8个字。“一匡天下”,在当时中国,等于是统治了全国;“九合诸侯”,九次召集“联合国”会议。管仲上面顶一个齐桓公,实际上都是他搞,他一辈子的经验,留下来只有一本书,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管子》。今天讲世界的政治哲学、政治的法则,都还跳不出他的范围。
孔子一辈子自己只写了《易经》后面的论文报告,写了两三篇,其他的文章都是与学生们的对话,自己很少写,别人给他作一点记录而已。老子嘛,过关时,被海关的关长抓住,不准出关,要他把学问留下,结果写了五千言。释迦牟尼佛讲了一辈子的学问,自己没有写一个字,都是口耳相传后来记录的。在古代,大的学问家留下文章是很慎重的。譬如诸葛亮的一生,不止政治好、军事好,学问也很好,留下来的文章只有几篇,前、后《出师表》,还有几十封的信,他写信都是很简短,是很漂亮的文章。
所以古人说,一个人著书出版,“但得流传不在多”。我常告诉学者们,告诉做文章出书乃至出版界的朋友,你看像我这几十年在海外,前后算起来,搬家大概几十次,每次搬家时讨厌极了,说今后决不买书,因为家里摆的都是书,搬来搬去,真可怜,只好丢。你想,搬家时书架上舍不得丢掉的书有多少?
一个著作,可以流传千古,才够得上是著作。假使随便出一本书,哗众取宠很热闹,只有半年的寿命。下午我报告过,报纸副刊的总编辑我做过,副刊的文章,我们叫“报屁股”的文章,3分钟寿命,看完了就拉倒。有时候一下子搞得名气很大,但这个文章不会流传的。譬如办报写社论的,在一百年当中,那么多报馆,那么多社论文章,出书留传下来的,只有一两个人。
做新闻出版的更要注意,这是一个教育道德、社会道德的责任,千万要考虑,电视上、报纸上一篇文章出去,影响太大。你看到好像没有关系,忙得也顾不了那么许多。我常告诉人家,世界上,政治、军事、外交,没有善恶的,世上没有是非,只有利害关系,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没有是非,但都是有因果的,乃至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因果的。
这个因果律是自然规律,科学、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医学、法律、建筑,乃至饮食男女,什么都逃不开这个法则。换一句话,有报应的,因果就是报应。这个道理是一个哲学道理,我们不深讲,只提醒出版界、新闻界怎么样自强自立,认清楚自己的现状和社会责任,以及历史责任。
现代传播业,除报刊、图书以外,加上了电视、手机和网络,变化越来越深远,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快,因果也越来越快。今后的前途怎么走?值得深思。
【评述】
2006年8月4日,南怀瑾应《文汇报》与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电视台的联合邀请,在上海美仑大酒店作了一次演讲。因为听众大多是海内外传媒出版界人士,所以在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中,南怀瑾面对现实,针对时弊,结合中华文化传统的理念,明确地指出现代出版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这段文字就是这次演讲的精粹。
演讲中,南怀瑾严肃批评当代的出版社“哗众取宠”的文化传播手段,否定了出版界的商业线路,认为该行为对社会有百害无一利。他列举管仲、孔子、老子,以及释迦牟尼慎重著书,谨于言行的例子,批判当代的泡沫文学,并认为新闻出版担负着教育道德和社会道德的责任,要在懂得应变的基础上顺应因果报应;在自强自立的基础上,认清自己的现状和社会责任、历史责任;在信息膨胀,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快的当代,看清以后的路。
对于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问题,在南怀瑾看来,不仅仅是出版业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忽略,中国内地现代教育中,在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教育中,没有修心和修身教育,儒学修身之道没能进入课堂,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抉择。
第七节企业、实业和事业(2007年)
今天,针对这次的主题,把范围缩小一点,换句话,关于我们现在这一代人,企业家个人应该怎么发展。今天把题目缩小到这里。
对不起,我这里首先向大家道歉,我不晓得最近在哪一次演讲中提过,因为有人提到现代企业家,我当时就否认,我说我们这一代中国没有企业家!我说哪里有企业家?
譬如说这个“企”字,怎么解释?依中国文化来讲,文化的基础在文字,文学的基础在文字。
要懂中国文化,先要把繁体字搞好。中国字本来没什么繁体简体。中国字体有正草隶篆,现在所谓简体字有些是从草书体演化来的。譬如我们过去写草书天下为公的“为”字,一点,然后这么一转就行了,这个变成现在的简体字“为”。
现在我们不是讲文学,讲到本题的“企业家”,我说现在没有企业家。中国字这个“企”,“人”字下面一个止或者一个“足”,为什么这样写?一个人站在那里,踮起脚向远方望,远远地看,眼光放远,准备做一件事影响后代,影响未来,这叫企望,不是希望。企望,看得远,看得深,看得大。“企业”,我们要做一番事业,有远大的目标,对国家社会有五十年、一百年以上的贡献,断定五十年、一百年后这个社会国家的发展,这叫企业。
那么另一个是“实业”,实业也是我们这一代的文化,这是满清末期,以日本的明治维新做榜样,以康有为、梁启超做代表,希望满清政府走维新的路线,进行现代化,做一点实际的事,就是实业,再出现“企业家”这个名称,很少用“企业家”。
另外一个名称“事业”。我们经常听到现在人碰面问,你老兄做什么事业?譬如我们陈老兄吧,人家说他是航空的创办人、老板,这是他的事业。事业跟实业、企业有差别,譬如航空公司,是实业吗?不是。航空业是个事业。真正的航空实业是发明及制造飞机,这个大事业叫做实业,实在的。这个是企业、事业同实业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