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因为在碧落宫的学习,而感到生活的充实满足。这一充实满足在他们十岁那一年被打破了,因为张父跟李父已经不满足于村上的王秀才教导自己的两个孩子了,决定把他们两个送到黑山县去读书。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唯有学习,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这一途径了。如果不接受好的教育,以后也只能在这个村子里待一辈子,种田,干苦力了。李父跟张父再商量了一晚后,终于做出了这个决定,把两个孩子送到望远书院去学习。对于两个个穷苦农民家庭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无疑是艰难的,这意味着两家要承担比现在多出一倍的劳动。而对两个孩子来说是要在小小年纪去陌生的地方求学,自然也是百般不愿意,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不得不离开碧落宫,离开张道长的教导了。这对于两个已经习惯了去碧落宫学习的两个孩子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李太极跟父亲李文远第一次发生了较大的争吵,一个十岁的孩子按理说能有什么自己独立的见解呢。可是李太极当然不能按常规的十岁小孩看待了。这一世的李太极父亲并不跟想象中的一般穷苦农民一样,只知道耕田劳作,不识几个字,只知道逆来顺受,而且还目光短浅。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无奈家中贫穷,读了几年就荒废了学业。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李太极身上。看来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也不分古时候的,跟现代的了。做父亲的没有完成的心愿,都把他寄托在自己的儿女们身上。这使李太极想到了自己曾经为人父的时候,不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成才吗。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李太极跟父亲说道:我觉得我还是不要去县里读书,咱家的情况不允许呀,我到村里跟王秀才学习也行,一样可以学好,考取功名。李文远道: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你应该去县里,接受更好的教育,至于其他问题是我来考虑,你只要认真努力学习就行了,不要想其他问题。李太极道:可是我不想去。李文远怒道:哪里由得你不去了,你必须去,不要再说了。就这样结束了两个人的谈话。
满天星光,晚风阵阵,远处不知名的虫叫声偶尔传来。李太极慢慢得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父亲的决定让他陷入了两难。再跟父亲争吵无果后,他知道去望远书院读书已是势在必行,他小小年纪已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了。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张君宝,只见小君宝一脸气愤的在路边走着,还不停的踢着路边的石子,嘴里念叨我就不去,我就不去,看你能那我怎么办。李太极喊了声:君宝。张君宝抬头大声叫道:太极你父亲是不是也让你去望远书院学习,他们两个肯定是商量好的,我们怎么办呢,我还要跟张老师学习道家功法呢,要是咱们去了望远学府,碧落宫怎么办。我不想去呀,你去不去呢?李太极道:哎,我看是不去不行了。我跟我爸爸吵了一架,还是非让我去,没办法了。张君宝道:我也是啊。两个小孩沉默了。李太极心里默默想到,难道那真是唯一的出路吗?张君宝忽然道:还有几天就要去了,明天我们去碧落宫跟张老师说一声吧。李太极道:好,我们明天去。
碧落宫,这是他们两个学习了三年的地方,他们最喜欢的地方,可是他们如今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当他们把自己要去望远学府的事情跟张云庵说了以后。张云庵道:这是好事对于你们两个来说,你们一定要去。至于这里,你们每个月来上一次也是可以的,没有什么耽误的。张君宝急道:可是我不想去,我还想留在这里继续读道家经典,让你交我呼吸吐纳之法。谁要去什么望远学府。张云庵笑道:你小小年纪懂什么,这望远书院是我们这里最好的学府,出过很多大才子,你们的父亲既然把你送进去读书,看来对你们的期望很大的。李太极道:可我们不想碧落宫的学习半途而废。张云庵道:这三年来,我把我会的已经都交给你们了,那些功法,呼吸吐纳之法你们也都会了,只要每日勤加练习,到哪里都是一样的。置于这些道家典籍,你们去望远学府学习,回来在看会对你们更加有帮助的。可是我们两个人不想离开你呀,要是我们两个人都走了,谁来陪你呢。张云庵道:我老头子一个人都习惯了,有没有人陪都一样的。倒是你们两个,去了望远书院,万不可辜负了家里对你们的期许。张君宝道:他们只顾着自己的想法,也不考虑考虑我们是怎么想的。那些期望只不过是他们的期望罢了,未必就是我们的期望。张云庵道:不管怎样,他们也都是为了你们两个好,这样的机会不要白白错过了。我这里你们有的是机会来,不必太过在意。李太极道:我们已经无法改变父亲的想法了,这次能让我们两个人都去,父亲肯定也是废了很大心血的。
看着两个孩子下山去了。张云庵自言自语道:这小小土城子村,怎能留住你们两个人,我这碧落宫只不过是你们起点,你们终究是要去外面的天地施展一番的。
早在一个月前,张云庵就去过望远书院了。他曾经帮助过的一个人在望远学府很有地位。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李太极,张君宝这两个孩子。他一早就看出是两个孩子终非池中之物,迟早有一天会一飞冲天的,应该去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能耽误在这山野乡村。所以他来道望远学府,找到了曾经帮过的那个人,请他把这两个孩子招来,让他们来这里学习。要不然一个农村家里的孩子,怎么可能来到这等地方学习。就算是花钱来,未必也能进入望远学府。当然这些李太极,张君宝是不可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