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几天的考查,方丈每天都对风颠有个新的认识。他感到风颠不但是个深明大义,深谋远虑,对社会、对佛教有独特见解,不拘小节的侠僧,而且是个慧根很深,能成正果的学问僧、智慧僧。
佛教以劝化度人为宗旨。灵空长老也是一个得道高僧,他曾经对佛祖许愿要教化一位可成大道的高僧。他遍观本寺僧人,似乎都不太中意。今日遇见风颠,他方知这便是缘分,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方丈决意助风颠一臂之力,让风颠在佛教理论和佛学知识上得到全面的提高。于是方丈要求风颠从此戒掉酒肉,认真修炼,无事足不出寺,认真总结三十多年的佛学心得,全面学习佛教知识,进一步提高佛学修养,争取早日修得正果,风颠一一答应。
接着方丈对风颠诚恳地说:“常言道人生如梦,瞬间即是百年;时问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钱塘潮水急涨骤落就是对世人的警示,不过清者自清,迷者常迷而已。你能闻潮而醒,观潮而悟,说明慧根不浅,希望勿错失良机,以免枉自断指。”
风颠听师父言语恳切,充满关爱,又点明要害,便斩钉截铁地向师父保证说:“弟子感谢师父点化,绝不辜负师父一片关爱之心,学不到佛学真谛,弟子绝不出灵隐寺!”方丈见风颠一点就通,更加喜欢,于是便为他布置了许多功课,让他一一钻研。
方丈首先向风颠介绍了灵隐寺的历史和建筑。灵隐寺位于西湖西边的灵隐山麓,寺庙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相传当年印度僧人慧观来到本寺对面的山上看了一阵后说:“此山乃天竺灵鹫山之小峰,不知何时飞到此地来?”后来人们就称此山为“飞来峰”。慧观又说:“佛在世上,多为仙灵所隐,俗人岂能认识?”后来他开始在此山下建寺,取名“灵隐”。
灵隐寺曾拥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一千二百多间房屋,三千多名僧人,后因战争创伤,烧毁不少殿堂。现存天王殿面阔七间,后面的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高十丈有余,殿内所供释迦牟尼坐像是用二十四块香樟木雕成,高五丈六尺。方丈引风颠又参观了东西两侧的联灯阁、大悲阁、云林藏室和北宋时期修建的石塔、经幢。
方丈说:“由于灵隐寺隐于西湖之畔,故而成为历代名人云集之地,寺内诗联丰富,碑刻精美。历代帝王凡游西湖者必到灵隐寺降香。当今圣上亦曾来灵隐拜佛。所以本寺除了传播佛教外,人们还会领略到历史文化遗迹。你是个文武俱全的僧人,平时可细细观赏品味。”风颠忙说:“弟子一定认真学习领会。”
回到禅房,方丈先向风颠布置了第一年的课程。
风颠前后在灵隐寺足不出寺地修炼了六年,方丈大师不断地为他布置新课,风颠对佛教的起源、传播与发展,对佛教的典籍与僧伽制度,对佛教在中国的演进、八大宗派及藏传佛教,对佛教的诸神、寺院与佛教艺术以及佛教名胜等方面的知识都进行了全面、系统、认真地学习和钻研。
由于风颠聪慧过人,不但能过目不忘,而且还练成了一目十行的本领,所以别人要用半生甚至一生所学到的东西,风颠只用六年左右的功夫就全部修完。加之他游历过无数名寺古刹,亲眼目睹了无数佛教名胜古迹,亲耳聆听了不少高僧的教导,特别是他在少林寺领略了大部分佛学经典,对每一个问题都能从自身所经历的事物中找到答案,很快融会贯通,所以不仅学习得快,而且领会得深,还有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
风颠在灵隐寺灵空长老的指导下,六年时间基本修完全部课程,并熟读了各种经书。他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过去那种疯疯癫癫、邋邋遢遢的样子不见了,一个沉着稳重、深思熟虑、生活严谨、语言沉稳的大师形象焕然而出。
一日清晨,风颠正在后院练习达摩掌和罗汉拳,灵空长老见风颠气宇轩昂,印堂发亮,知道他的功德日臻圆满,就想对他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查,看看他的修行程度究竟如何,然后决定他的去留。风颠见师父在一旁观看,便收功上前参拜。方丈微笑着说:“早斋后,你到禅房中来,我有话说。”
风颠不知师父有何要事,用斋后便急忙去见方丈。进了方丈室,见师父上坐,两旁还有戒律院首座、西堂和后堂的几个长老也分坐两旁。风颠不知有何大事,首先上前一一行礼拜见。
只听方丈师父说:“风颠,岁月荏苒,光阴似箭,你在本寺已经六年,众师父平日看你学习刻苦,苦修苦练,多有赞赏,但不知你对佛学的参悟程度究竟如何。今日请来各位主事长老,对你所学进行一次考查。你莫拘泥经书,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风颠知道师父要考他,便恭敬地合十答应。
方丈指指前面的蒲团,让他坐下回话,风颠便盘腿端坐,双手合十,毕恭毕敬。方丈见风颠认真严肃的样子心中喜欢,于是请各位长老开始提问。
戒律院首座首先开口说:“风颠,听说你悟性很高。你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风颠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世间布施最快乐,常常行善念弥陀。善能感动鬼和神,善能交结仙与佛。善能修性保长生,善能使人常和合。”并且举了一些实例米阐明自己的观点,首座听了满意地点头微笑。
只听西堂长老问道:“听说你出家后并未住寺,常在世上行走,一定见过不少君子与小人吧。你能说说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吗?”风颠回答说:“佛陀认为: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没有君子便无所谓小人,没有小人也显不出君子。风颠曾经见过不少君子和小人,总起来讲,君子好像水,其性冲、质白、味淡,可使不洁者变洁。若向沸水中投油,水沉下,汕浮上,油水相分不相混。倒水出瓶,干脆、利索,无半点拖拉,其品格犹如君子。儒家认为‘君子相交淡如水’,便是这个道理。而小人则像油,其性滑、质腻、味浓。它可使洁者变污。若向沸油中投水,必然暴烈不相容;若倒油出瓶,则拖拖拉拉,慢慢吞吞,一点也不爽快,若不反复洗涤,总不干净,其品格与世上小人无二。”又问:“如何辨别君子、小人呢?”答:“遇事每肯吃亏者为君子,爱占便宜者即小人。”几个师父听了频频点头。
只听灵空方丈说:“各位师弟还是多从佛学上提问吧,虽然大理相同,毕竟三教有别。”
后堂长老清了清嗓子微笑说:“修行者最怕心魔,你对心魔是如何理解的?”风颠答日:“佛云,欲降魔,先伏心,心伏则群魔俱退。俗云:‘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可见世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自己战胜不了自己,还如何战胜恶魔呢?《六祖坛经》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这就是强调心是人的一切行为的主宰。可见做人、修行都必须在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外力毕竟不能左右自己。假如自己心猿意马陷于迷惑而不能自拔,那就容易受到外来邪念的干扰。只要心静如水,就可收到‘百邪不人,寒暑不侵’之功效。所以修行之人千万不可忽视隐藏于心底的邪念,只有先制伏自己内心的邪念,才能踏上敬佛修德的光明坦途。”风颠说完还列举佛祖当年顿悟前如何战胜心魔的实例进一步说明了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心魔也就是最大的敌人的道理,说得方丈大师捋着长眉一直满意地微笑。
戒律院首座又问:“你对知足常乐究竟是如何理解的?”风颠答:“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道家的老聃在《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寓,死而不亡者寿。’《遗教经》中也讲:‘不知足者虽富亦贫。’一个人不论他拥有多少财富,倘若不知足,就会永远疲命于争权夺利之中,那种奔波忙碌、心劳日拙的样子跟穷人的愁苦并无差别。俗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欲壑难填的例证。人们要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就应‘知足常乐’,只有知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哪怕他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也觉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相反,人心不足,哪怕他富可敌国,位列公侯,依然梦想着要获取皇帝宝座,甚至当了皇帝还想吞并别国,或者妄图长生不老,结果反而因犯上作乱,或因误食什么‘仙丹’,或落得个身败名裂,或中毒夭亡。对比起来看还是知足常乐、居安思危者好。”大家听了俱点头称赞。
西堂长老接着说:“看来风颠不仅精研佛教,而且精通儒、道理论。当然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也可使佛学理论更为丰富。老衲想问你对佛家‘心静自然凉’的道理是如何理解的?”风颠答道:“佛家认为‘随心热亦凉,去思苦亦乐’。这就是说,要想消除酷暑炎热,首先要消除心中的烦躁不安。只要心静如止水,身体就宛如坐在亭台水榭上一样凉爽。要想消除贫穷也必须首先驱逐心中为贫穷而愁苦的情绪。只要能保持乐观心境,就好像生活在快乐世界中一样。所以‘心静自然凉’是佛门提倡的一种修行功夫。一个道行高深的出家人,不但要做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而且对气候的寒暑冷热也要修炼到毫无感觉的程度。佛经中言:‘安禅何必须山水,减却心头火亦凉。’佛祖当年经历了许多冻饿生死、寒暑冷热的磨难,只因他始终心静如水,无所畏惧,所以才成就了佛陀正果。”大家听了满意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