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6800000013

第13章 国歌(2)

讨论中,有不少人对《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词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新中国即将成立了,帝国主义反动派被赶跑了,而原歌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法显然过时了,主张修改歌词。但这个问题须由筹委会常委和主席团讨论决定。于是大家又推荐郭沫若等人修改出几份歌词,供常委及主席团研究参考。郭沫若修改的歌词为三段,于9月13日印了200份发到小组成员和常委手中。

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丰泽园召集各界代表18人讨论国旗、国歌事宜。在讨论国歌的时候,毛泽东说:“大家认为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意见比较一致,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马叙伦说:“我们第6小组都同意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完全赞同主席意见。但有个别人要求修改歌词的某些内容。”周恩来接着说:“要嘛,就要旧歌词,这样才能激励人民的激情,修改了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感情。再说,有人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词已经不适用了,我看,我们面前还有帝国主义,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帝国主义越加嫉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就不危险了吗?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好。”

代表们认真讨论,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仍具有现实意义,它会激励我们居安思危,胜利前进。最后,毛主席综合大家的意见,总结说:“大家都认为《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最好,我看就这样定下来吧。歌词不要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过时了吗?我看没有,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胜利了,但是还受着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原词好。”

说完,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会议结束时,周恩来提议全体起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关于国歌的决议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0月1日下午3时,新中国成立大典开始,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礼炮隆隆轰鸣中,军乐队同时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庄严的乐曲传遍神州大地。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激昂旋律,在重要庆典和政治性公众集会场合,在外交场合和重大国际性集会,在国际性体育赛场回荡……

十年动乱期间,由田汉、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一度被禁唱。1978年3月5日,在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又作出了修改原国歌歌词的决议,决定采用《义勇军进行曲》原曲,而由集体填写新词,对国歌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歌词内容是:

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前进!前进!前进!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前进!前进!进!

1979年,田汉同志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社会各界要求恢复国歌原歌词的呼声很高。1982年5月,在全民讨论宪法修改草案的过程中,许多地区和群众纷纷要求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认为这首歌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原歌词中本身所蕴含的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思想,长期以来已深入民心,她不仅是战争年代中华民族争取胜利的号角,更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精神动力。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出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的原歌词,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时撤销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关于国歌的决定。

歌声传遍世界

国歌——世界反法西斯的战斗号角

日本法西斯强盗大举入侵中国,中华大地上燃起了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火。

为了唤醒民众,鼓舞革命士气,受左翼文艺运动影响的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了一部片名为《风云儿女》的电影。该片反映出国民党统治区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剧本由田汉执笔,其中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由田汉创作,聂耳谱曲。

1934年,“百代”公司首先将《义勇军进行曲》灌制成唱片出版发行,由袁牧之、顾梦鹤演唱,很快在全国传唱开来。

1935年1月,《电通画报》第一期出版,刊登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写谱。同年7月,电影《风云儿女》正式上映。从此,《义勇军进行曲》在救亡运动的热潮中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播的过程中,基督教爱国人士、音乐界进步人士刘良模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四处奔走,满腔热情地给广大群众教唱,组织指挥歌唱。

1936年6月30日,刘良模在上海公共体育场指挥近万名群众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气势雄壮,盛况空前。

不久,刘良模先生把《义勇军进行曲》带到美国,开始在国际上广为传播。在美国,刘良模结识了着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

保罗·罗伯逊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向往已久。他在其艺术研究中很早就发现,中国文化与非洲文化有不少共同之处。1935年,他在接受一家英国报纸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希望更多的黑人学生到中国去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以促使非洲文化重新繁荣。

罗伯逊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表示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当1940年刘良模来到美国时,罗伯逊从他那里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歌,并被其激昂雄壮的节律所深深打动。

一次,在纽约的一个露天音乐厅里,他特地用汉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宣传中国人民反抗法西斯的伟大斗争精神,对中国人民表示由衷的敬意。第二年,他与刘良模合作,灌制了一套中国革命歌曲的专题唱片,片名叫《起来》,宋庆龄特地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由于保罗·罗伯逊的演唱和唱片的发行,《义勇军进行曲》很快传遍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战斗号角和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以后,保罗·罗伯逊一如既往地关注并高度赞扬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他把中国看作世界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楷模。1950年,他在“争取黑人权利全国劳工大会”上发表讲话说:“在每一片受外国统治的土地上,在每一个尚未取得独立的地区里,亿万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正在注视着东方升起的一颗新星。他们已经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勇的人民和坚强的领袖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1952年,面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奉行种族歧视和对新中国的仇视态度,罗伯逊无畏地宣布:“我正在继续研究中国人民的语言和高唱中国人民的歌曲。现在,中国已获得自由而非洲正在奋起反对白人至上主义的统治,我期待这两大文明重新繁荣,给人类带来艺术和科学的新的财富。”保罗·罗伯逊因《义勇军进行曲》与中国人民神交多年,一直想访问中国,但他不幸于1976年去世,这一遗愿终于未能实现。

除了刘良模之外,另一位传播者是当时左翼音乐小组的任光先生,他把《义勇军进行曲》带到了南洋和法国。

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中国后,把魔爪伸向了南洋群岛,南洋各国和地区人民在反抗日军的斗争中,也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激励战斗意志的精神武器。

新加坡电台将这支战斗歌曲作为“开始曲”天天播放。

在印度,德里广播电台,每天5次对华广播节目,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前奏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美国着名的广播音乐指挥家伏尔希斯,向美国国务院建议,在盟军胜利之日,电台应有预定的音乐节目进行广播,以作为各国反法西斯军队的凯旋之歌。经国务院批准,美国国务院文化关系科代科长皮格拟定了一份演奏各国代表歌曲的节目单。其内容包括:

中国: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

苏联:肖斯塔科维奇的《联合国歌》,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和《第六交响曲》;

美国:巴特斯的《美丽的美利坚》,皮林的《老旦》、宅泽鲁滨逊的《美国人的山歌》,潘尼的《甜蜜的家乡》;

英国:亨德尔的《哈里路亚合唱》,英国作曲家普赛尔·埃加或沃恩-威廉斯等同一类型的合唱曲;

法国:赛萨费兰克的《英雄曲》,李尔的《马赛曲》,皮奇特的《神羊祈祷曲》,倍尔里威的《安魂曲》。

曾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的庄明理曾经谈到:“《义勇军进行曲》不仅中国人会唱,外国朋友也会唱。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在东南亚,马来人、印度人和我们一起唱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示威游行,开展斗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义勇军进行曲》评价道:

“这种类型的歌曲,只要听到一次就会终生难忘。它那急促而充满胜利信心的词句,像是一位紧张得喉咙沙哑的指挥员在战斗打响之前作动员报告。”《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普遍喜爱。

国际体坛高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际体坛,是各国体育健儿竞技争雄的场合。体育水平的高低,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水平、经济实力和民心士气。在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中,当运动员走上领奖台捧杯时,都要奏响他的所在国国歌、升国旗。

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衰微,中国人完全与国际体坛无缘,被人耻笑为“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1952年6月20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成立,毛泽东亲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953年8月,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在布加勒斯特举行。在体育比赛中,中国游泳运动员吴传玉,以1分8秒4的成绩夺得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在国际体坛奏响,五星红旗也第一次在国际体坛高高升起。站起来了的中国人,以崭新的姿态开始走上国际体育领奖台,令世人刮目相看。

1956年6月7日,中国举重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中苏举重友谊赛上,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的132.5公斤的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1957年8月。陈镜开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青年联欢节友谊运动会。开始,成绩落后于苏联运动员15公斤。竞赛主持者未等比赛结束,便将苏联国旗挂在第一名的位置上,等待升起。为了祖国的荣誉,陈镜开毅然向裁判要了140公斤的杠铃,大大超出他个人137.5公斤的好成绩。当他将杠铃高高举过头顶时,全场一片欢腾!预先挂上的苏联国旗立即被换下,五星红旗骄傲地升起,同时也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陈镜开是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在以后的国内外比赛中,他先后9破举重世界纪录。此后,中国运动员开始陆续向各个体育项目的世界纪录冲击,逐步显示出中华体育的水平和风采。

1959年4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举行。在男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容国团以3∶1战胜9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匈牙利选手西多,荣获世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世界乒坛。从此,中国开始称雄世界乒坛。1961年4月,第26届世乒赛在中国北京举行。来自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优秀选手进行了精彩的比赛。中国男子队获得团体赛冠军,女子队获得亚军。庄则栋和丘钟惠分别获得男、女单打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响起。中国人的成功使国际乒坛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胜利是令人信服的,使人们在运动场上看到了旭日东升般的新中国。”

继60年代初,乒乓健儿荣登世界冠军宝座之后,80年代初,中国又开始向足球、篮球、排球的冠军冲击。1981年11月,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日本举行。面对上届冠军日本队、奥运会冠军苏联队、世锦赛冠军古巴队,以及排坛劲旅美国队、保加利亚队、南朝鲜队和巴西队,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毫不畏惧、奋力拼搏,终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赢得了世界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奏响在世界排坛。中国女排的胜利,打开了中国体育事业向三大球金牌进军的第一个突破口。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运动员不仅可以在小球上取胜,而且有能力在大球上夺魁。1982年9月,第九届女子排球世锦赛鏖兵秘鲁。中国队在首场以0∶3负于美国队的情况下,抖擞神威,一鼓作气连续取得8场3∶0的成绩。决赛中又反以3∶0战胜美国队,再登冠军宝座。1984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一路夺关斩将,首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实现了“三连冠”的宏愿。1985年11月,在第四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队力挫群雄,以7战全胜的成绩蝉联冠军,荣获“四连冠”。1986年8、9月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展开激战。中国女排以全胜的成绩摘取桂冠,以明显优势荣获“五连冠”。中国女排用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中国体育史上的新篇章,打出了中国人民坚忍不拔、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一定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恢宏志气。

中国体育自从健步走上国际体坛,不断显示出强劲的实力,逐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亚洲体育强国。1986年在韩国汉城第十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队共获得94枚金牌、82枚银牌、46枚铜牌,蝉联亚运会金牌数第一名。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这是亚洲各国运动员一次空前的盛会。在运动会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夺得金牌183枚、银牌107枚、铜牌51枚,共计341枚奖牌,名列本届亚运会榜首。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范围最高水平、最具权威性的运动大会。自1896年创办奥运会以来,在奥运赛场上竞技夺标,成为各国运动员向往的崇高目标。

中国的体育组织早在1932年就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但当时腐败无能的国民政府既不愿意也无能力组织一支像样的代表队参加奥运会比赛。只有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在爱国人士捐助下,只身远渡重洋,在外国人轻蔑的眼神中参加了比赛。刘长春远远地落在外国人的后面,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的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体育总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唯一合法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1952年7月,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由于国际奥委会的某些人作梗,拒不邀请中国奥委会参加。经过斗争,赢得了世界舆论和国际奥委会中正义人士及东道主芬兰朋友的广泛支持,终于在运动会开幕前两天,国际奥委会作出了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决定。

同类推荐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大家家风

    大家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上,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新时代的父母,又该如何树立家风?迷惑之时,我们总能在过往的历史中寻到一些痕迹。民国时期成长的大师、名家,多有其家风渊源,那时的社会,可说是“藏智于民”,许多家庭是文化世家,有深厚的学养。虽然彼时的民国,翻天覆地的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传统制度崩塌,新生力量正在萌芽。新旧碰撞中产生不少智慧的火花,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涌现出来不少杰出的人才,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中很多人来自同一个家族。无论是梁启超“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家教传奇,还是宋氏家族中宋氏三姐妹的高雅仪态和成功教育,或是钱氏家族文学大家、科研专家的培养,或是合肥张家对四姐妹的教育,都是值得探究和学习的。本书将讲述那些名门大家的家风传奇,破解世家望族那不为外人所知的传承密码,为今时的家风教育点亮一盏灯火,让迷惘的父母们在这些历史的痕迹中领会家风教育的智慧。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家庭万宝全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几方面家庭生活窍门:购衣穿着、洗涤熨烫、服饰收藏、食品选购、食品加工、食品贮藏、美食烹调、饮食保健、厨房用具、购房居家、居室清洁、家电购买、家电使用、用品维修等。
  • 格言联璧全鉴(典藏诵读版)

    格言联璧全鉴(典藏诵读版)

    这是一部格言书,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后人。其中不乏为人处世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至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深入理解《格言联璧》,作者在本书中对原典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和悖凶类这十一个大类的内容逐句进行翻译,对难解的字词进行解释;对文中的名言名句进行了精彩解读,进一步让读者体会本书的内涵。
热门推荐
  • 琼困

    琼困

    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说的,难掩的爱意也会通过行动表达出来,重要的是你的行为,而不是你所说的甜言蜜语
  • 万古兑换系统

    万古兑换系统

    少年叶凌,偶得万古以来最为强大的兑换系统,一路开挂,吊打一切!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敌人趴下,众生,在我脚下!
  • 学校美术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学校美术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上)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山河舒锦绣

    山河舒锦绣

    文笔超坑,不喜就不要喷嘛~这本小说是女主穿越各个朝代的故事,不改变历史哦~~~(这本小说我感觉应该是没有CP的)
  • 菩萨戒本

    菩萨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娇宠悍妻,霍少请节制

    娇宠悍妻,霍少请节制

    前世,她瞎了眼竟是没看出他是披着羊皮的狼,为了能够迎娶豪门千金,竟是害她惨死片场。重生醒来,她是岳家二小姐,明明是原配所生,却顶着私生女的名头,为保清白而跳水自杀。一场商业联姻让她和霍家那个有着窝囊废之称的花花公子霍老四绑在了一起,岳沐沐要求很简单:踩死渣男,踢死贱女,只要这个窝囊废不挡她路就好。只是为什么这个看起来面团似的很好糊弄的老公竟有些深不可测?看霍岳夫妻档强强联手,活跃无敌在全世界面前虐渣、虐贱、虐死单身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霸少的影后甜妻

    重生之霸少的影后甜妻

    前世夏安馨爱上渣男为渣男伤害了所以爱自己的人,包括那个把自己命都交给她的男人,在临死前才知道哪个男人是多么的爱他而她却....重生一世她决定改变自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 霍格沃兹的旅法师

    霍格沃兹的旅法师

    穿越成为霍格沃茨学生的诺兰,本想着当个三好学生拿拿奖学金、毕业之后买买小药瓶什么……但是没想到三年级的时候,在回校的火车上遭遇了摄魂怪……有惊无险地回到学校后,却在进入有求必应室之后,诺诺兰却莫名其妙地来到了权游世界……“龙妈,你的龙崽子不听话,我帮你管教一下吧。”“布兰,哥哥帮你治下腿。”“琼恩,你不可以跟丹妮在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之歌

    本书第一章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全景展示———每个志愿者送上的奥运寄语;第二至第五章分别是场馆志愿者、媒体运行服务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媒体村服务生自己写作的岗位服务事迹与心理成长轨迹记录;第六章记录学校的条件保障团队在志愿者背后默默地付出;第七章是对奥运志愿者的特殊组成成员的访谈;第八章是“奥运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课题组的一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