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从根本上说就是科学,因为法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一切事物规律的。社会有社会的法则,自然界也有自然界的法则。我们常说要遵规守法,无规矩不成方圆,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些都是通俗朴素的法治思想。为什么我们提出要保护环境?要保护野生动物?因为不保护环境,不保护野生动物,就违背了自然法则,破坏了生态平衡,就要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为什么我们反复提出要以法治国?要建设法制国家?要加强法制建设?因为不以法治国,不加强法治,我们的国家就要出现混乱,经济就要崩溃,人民就要遭殃。文化大革命的那场大灾难,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法制很不健全,法制遭到极大破坏造成的,这对我们的教训是再深刻不过了。历史也反复地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证明,必须实行法治。
法治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有序,就是规则规范,就是公平正义、主持公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国家要法治,一个单位的管理要法治,就是干一切事情都需要法治。体育比赛没有规则、没有裁判,没有处罚规定那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就是搞任何游戏活动,没有游戏规则也是根本不行的。
魏书生的法治思想观念是非常强的,他是非常善于将法治运用于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虽然他的领导管理能力,他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非常强的,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力是非常高的,即使不实行严格的法治,他管理一所学校,当两个班的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也可以是轻松裕如的。然而,他却又是比一般的人更加重视法治,重视以法治语文教学,以法治班,以法治校。因为在他看来,法治要比人治强百倍,法治是科学的,而人治则是不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
法治首先是要重视立法的,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以,魏书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中,在学校管理中,都是非常重视立法,也就是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他一以贯之实行的“三个系统”,既是科学管理的“三个系统”,也完全可以看作是法治管理的“三个系统”。在“三个系统”的“计划系统”中规定的许多事项,实质上就是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给班级、给学校立的“法”,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是必须依法执行的,是任何人不得违犯违背的。譬如说学生语文学习计划系统中规定的,每个学生每天要做500字的语文作业,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天要进行口头作文,每天要抄写一条名人名言以及每周星期三练习写字等,那就是每天都必须做,一年365天,一天也不能缺。要是哪个学生缺了一天或几天,一经检查发现,那就必须补上,还要受到班规班法的处罚。
“监督检查系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法”情况的处罚处理。“总结反馈系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立法执法”的进一步完善。
在《魏书生文选》第二卷中有一篇文章题为《班规班法》,在这篇文章中,魏书生是全盘地向读者介绍公布了他们班的“班规班法”,文章前面这样写道:
我们班级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这里的班规班法泛指班内的规章、制度、计划、办法)。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
历届的班规班法中,有些具体的规定,尤其是有些处罚的办法,充满童真十分幽默风趣,有的甚至幼稚得令人发笑。例如:对犯了错误,挨批评时只顾流泪的同学,每滴眼泪写100字的说明书。又如,班上民主表决时,如发现由于情绪过于激动,举两只手以增加票数者,负责监督的学生要予以揭穿并让其双手举10分钟等等。
这个“班规班法”分为“岗位责任制”(按空间范畴制定)和“各种常规”(按时间范畴制定)两大部分,分为13个方面又共计102条,真是非常的全面,非常的细致,完全称得上是班规班法的典范和洋洋大观。仔细地阅读这部浩大的“班规班法”,给人的感觉却毫无繁琐之感,而是条分缕析,简洁明了,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如“常务班长职责”规定:
1、全面负责班级同学德、智、体、美、劳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及时传达学校及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要求,并组织同学将要求落到实处。
3、班主任老师在校时,及时听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意见,班主任不在校时,代行班主任的职权。
4、负责领导指挥班委会成员开展工作。凡通过竞选产生的班长,有权根据工作需要任免班委会成员。
5、负责指挥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6、通过竞选产生的常务班长,当任期届满时,负责组织并主持下一任班长的选举。
如“各种常规”中的“一日常规”共有19条,这里摘引前10条于下:
1、清晨入校,向校门口的值周老师问好,并虚心接受值周师生的检查指导。
2、每节课前三分钟要坐好,全身心投入课前一支歌的活动。唱歌时坐直,目视黑板中缝的中点,意念想象中出现歌词描绘的画面。
3、每堂语文课前,全心全意地投入口头作文的活动。说文时要解放自我,心无顾忌,声音洪亮,怎么想就怎么说。
4、语文课一般要经过“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
5、每节课的课间按照学校规定,戴班标在走廊、操场活动、不违纪,积极参加“无声日”活动。
6、第二节下课后,除值日生外,都到操场活动,10分钟后站队做课间操,做到快、静、齐。课间操必须按学校规定着装。
7、上午第四节课前做眼保健操,要求放松,入静,全身心沉浸在眼保健操的音乐里,取穴位准确,节奏明快。
8、中午放学路上,开展背一个单词活动,不准边走边不停地看书。不背英语,背其他学科知识点亦可,但决不许边骑自行车边看书。
9、在开展考试前“独往独来”的活动期间,路上自觉约束自己,不与别人往来。
10、中午两小时要求在家休息,不反对到校来。到校来的同学要安静自习,12点40分至1点20分之间关校门,为保证愿上自习的同学达到目的,在此期间内不许随意出入教室门,更不许出入校门。
从这里摘录的《班规班法》中的一小部分里,笔者已是感慨不已,深深体会到了魏书生的法治思想和法治精神。他是那样的认真,一丝不苟,又是那样的高妙。他真是深谙法治的巨大作用的。象上面“一日常规”中的10条,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我们一般教师有谁能想到立班规班法呢?能在口头上给学生说一下就很可以了,还有必要费时间功夫写成条文吗?但是,魏书生却是认真地这样做了。他这样做有好处吗?我们体会到确实有好处,好处很大。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以班规班法予以具体规定,就会使小事变得不小,就会使小事发挥出巨大的教育意义,就会使学生日渐养成守法的观念,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迅速得到提高。
法治要有法可依,但重要的还是有法必依,执法要严,要严格地按法律规定办事。我们也知道,严格执法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是很难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法不依,违法不咎的事也是时有发生的。然而,魏书生却是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咎”的,而且他做到了。
在魏书生的“法治管理”体系中,为了做到严格“执法”,他既有“监督检查系统”,专门负责监督检查执法的情况,又设有各种各样的处罚规定。如学生犯了小的错误,要给全体同学唱一支歌,或者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如果犯了较大的错误。那就要写500字、1000字或1500字的说明书,或者写“心理病历”,或者要写“个人法庭审判程序”等。这些“唱一支歌”,“做一件好事”,写“说明书”、“心理病历”等处罚办法,可谓是魏书生独具一格的发明,真是妙极了。这些处罚办法既对“违法”的学生起到了处罚的作用,使学生受到警示,又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促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又显得很“人性化”,很温馨,从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这些处罚都是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就得到什么样的处罚,不是随便的,执行起来是非常严格的。
实行法治,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咎,还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的人和事。这一点要真正做到又是非常难,但是,魏书生依然是做到了。他坚持倡导的原则就是:“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有了制度,大家都必须严格遵守,没有人可以例外。”他举例说,为了狠抓后进同学,他们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每人必须和一名学习后进同学组成互助组。“按照规定,每个学期每位教师都要交三份互助组工作情况汇报,并且都要按时交。
有一次我外出开会很多天回来,没来得及交我那份汇报,按规定得大会批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导处主任问我怎么办,我说一定按规定办。这样,在大会上这位主任对我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批评。”
魏书生不仅是校长,而且是全国教育界顶级大名人,他又是因为外出开会而没有按时交“互助组工作情况汇报”,按说完全是特殊情况,有情可原。然而他却是一点不讲特殊,一点不顾惜自己的面子,坚决让自己按规定受大会点名批评。其法治精神,严以律己的精神令人感动。
(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我的指导思想》一文中,魏书生这样写道:
我一直是在受着自己过去读过的一些哲学书的指导去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的、辩证的,比如就唯物这一点来说,我刚到学校教书,也接触一些教法,语文教法、教育方法等,也看过马卡连柯的《塔上旗》、《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当然,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使用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书和文章我也看过,但看了之后,我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怎么使用呢?
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而一切理论都要接受具体实践的检验,在实践当中不怎么行得通的时候,就完全可以推翻原有的理论。当然多走了一步就可能变成实用主义,但如果认真地分析当时的时空条件的话,我想还不至于走到实用主义的边缘上去。所以,我感觉到根据我这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像那样教效果不好;不好,就完全可以变一变方法。我也经常对学生说,一些学习指导,包括对学习成绩的追求,都要从你个人的实际出发,不要不切实际的比,不切实际的追求。像有些学生,包括现在所教班级的学生,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升高中、升大学。人们都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能从识20个字到识25个字,这就是胜利。应该从这个角度上去理解进步与不进步,理解你学到了知识还是没学到知识。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源头,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一切客观事物采取审慎的、研究的、科学分析的态度。这也就是陈云同志说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纵观魏书生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深刻地感觉到,他的实践性很强,创造性很强。他虽然读的书——尤其是教育学方面的书很多,但他从来不是从本本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