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64000000003

第3章 怀乡集(2)

又例如,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果真这样吗?在美国奋斗的中年人怎么样,“美国梦”是什么?美国老年人实际生活怎么样,真的有如在“坟场”吗?

美国人的食、住、行以及社会观念、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美国的移民、宗教、等等。大凡国人对美国关注的,这本书里都有涉及。

《走进美利坚》这本书直述的是“美国那些事儿”。选择的着力点,在于传递一些方面的对比,这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也许会有所启迪!

我写美国的社会管理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没涉及国家政体、政治、外交等等。全书专注的是美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

事实上,世界各国无不关注美国。从国家层面上,是因为美国的外交、军事、金融、贸易无不关系他国利益甚至安危;民间老百姓关注美国,一是中国许多家庭、许多个人与美国有着直接或潜在关联。对美国的教育、就业、移民、信仰、社会福利、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乃至治安犯罪等情况必然颇感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温家宝最近说:“当我们进入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时,充满的是忧患意识,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理由。只有更加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只有更加发奋努力地工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有国家美好的未来”(2012年4月24日晚,访问瑞典在斯德哥尔摩的讲话)。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当然包括美国。我们正在“摸石头”过河。“摸不准”、“摸不着”的一些事,可以从那儿得到某些参考与对照。

就具体内容举几个例子:

美国的义务教育。美国儿童、青少年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是“真正的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一方面要求州、市政府提供完全的免费教育;另一方面法律规定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教育,否则监护人属违法;书中从校车接送学生讲起,很有代表性。

不但教育问题,其它方面也一样。美国跟我们差异点之一是“政令”畅通且执行效率高。法律规定了的,就得办,钱不够政府借债也得办。而我们却常常有所谓“政令难出中南海”;因为整个社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成了“潜规则”!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少地方就有许多“走样”。

再如美国老人、穷人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只要是法律确定了的,能直接到人。哪类人享受哪些、该得多少,政府都得兑现(举例)。所以,所谓美国的“国债危机”如果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其实是人家极度重视民生的结果!

(二)这本书通过讲述美国社会管理,传递着深层社会内涵:

《走进美利坚》一共讲了十一个美国社会生活领域。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概括起来,重点之一是社会财富或曰社会资源分配(分配及其分配管理)。

中国眼下社会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归结起来无非两个字“维稳”。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的是“稳定压倒一切”!

需要“维稳”是因为不稳,不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稳?原因有许许多多,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整个分配系统的故障与问题。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社会分配一般经由三个渠道:一是基于市场法则的分配。如利润、工资、股息、资产收益等等;二是基于政府的规定和由政府操作的分配。如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也包括财政拿钱办教育、办科研。国家通过税收把集中的社会财富,由各种渠道返还到社会、落实到社会成员;三是基于道德因素驱动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财富转移。这不是强制性的,但在美国,经由这一渠道集中和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巨大。

除了上面正常的财富分配,非正常的是社会财富“被抢劫”、“被略夺”、“被浪费”等等。包括贪污盗窃、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私自瓜分、大吃大喝、公歀消费等等,经由这些,使社会财富非正常地落入一些人口袋。这属于法治管理问题。

我认为,这样一类关系国家社会安宁、政权稳固的大事,在美国社会,人家怎么做的、成效怎么样,我以“眼见为实”、在细说漫谈中,似乎大多都提到了。总的看来,它们做的比我们规范而有成效,许多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受启发的。比如他们的社会福利向儿童、老人、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而关呼第二次分配的基础,税收则重点来自社会富裕阶层(1%的大富豪交个税38%,40%的富裕阶层交个税的98%)。

另一个重要点是,社会弱势群体个人该得到的不是虚拟地经由“对某部门、某阶层拨付”,而是那些个体能直接得到明确的数额(举例)!美国“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残障者、失业者等等,法律规定他们从各个途径的所得的都是一个实数。而不是如我们那样,文教事业划拨百分之几,科技事业划拨百分之几……

有人讲,贫富差距是我们国家社会隐患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完全赞同。一是贫富差距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非常普遍的现象,美国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二是差距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包涵很大一块是权势利益集团贪污盗窃、非法夺取,基于非正常的“社会分配”。社会群众不满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公,而是管理群体的腐化堕落!

在美国社会无需将“维稳”当作重中之重(一度把打击“恐怖活动”当重中之重是有的,那是应对来自外界的“恐怖主义”),他们只有正常的社会管理。我认为是他们社会财富分配、管理较之我们成熟。在这类问题上,我们不应简单地看成“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加以否定,应当实事求是地对比剖析。我在书里面细数了许许多多。有些是我们“摸石头过河”一直在“摸”的社会问题。只要不抱成见,对比美国,许多方面我们不“摸”也能看得很清楚!

当然,美国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行政立法。与长期构建的社会观念、社会舆论、文化信仰,特别是法制规范有着密切关联。例如美国的慈善事业,它既不是法律规定,又不是没有规矩地随意在街上撒钱,有它深沉的文化背景。

(三)235年历史的美国,社会管理经历了渐进式改革的实践过程,现在他们还在不断改进。

这种渐进式变革,美国有美国的做法,就是民主运作(选举)而不是以“革命”方式。革命是“与传统决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这是我们一度高喊过的口号!现在,我们之所以要“维稳”,实际上是要避免“革命性变革”,希望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达到“过河”的目标。

本书的最后一节,谈及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看似“剧烈的群众运动”,其实它并不是以推翻美利坚宪政为目标的“革命行动”,那是群众变革金融管理的诉求。即算那样激烈的活动,美国也没把它当成国家“维稳”课题看待,这就是美国。

我写这本书,并没有“美国社会管理一切都好”的意思。他们成功地方的不少,不足的也很多。一些原本好的传统做法,如果没有“度”的把握,就可能走向反面(举例)。所以对他们有些方面的介绍,也是为我们引为警觉。例如移民问题、国债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总之,我力图介绍的是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作为一个国家,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要去介绍它、评论它,谈何容易!现有的虚拟网络、平面媒体资料数不尽数,即令那样,也不能说对美国讲清讲完了,何况我这本区区十多万字的小集!

我是本着“特殊中包含普遍、个性中可探求共性”这样的认识论原则,希图经由点滴来反映整体。

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2012年4月28日于长沙

给周伯华、谭仲池的信

伯华同志:您好!

这样称呼您不介意吧?按理应叫你“省长”或“局长”。但我以为还是叫同志更亲切些!

我们之间久违了!自2000年底我退休后,不论您在湖南或去了北京,就再没见过面,您是大忙人,我也探亲去了美国。

这次贸然写信给您,没有任何个人诉求,更不来京找您,就是一封信、一册书。也许因为忙,这封信您也许只看几个字又有事了。没关系,只要你能把信留下来,闲时再看也无妨!

我退休十二年了。其间一直在长沙--上海--纽约(新泽西)等地跑,多在外地,至今没完全安顿下来。儿子、媳妇、孙子在美国定居;女儿、外孙在上海(女儿是深圳华侨城派出的高管),单位在长沙(现改成了“有色局”,这您知道),孙子在美国上大学。公务、家务都了却啦,是闲人一个,身体尚好。

言归正传,这次一个人回国到长沙,是为在美国写的这本书回国出版发行。特地寄一册给您,顺便从这本书谈起。

您知道,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商务人,是个退休老干部,今年七十二了。写书既不是为名更不为利。是一颗关注中国社会的“爱心”与“忧心”使然!我写这本《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更不是出于“崇洋媚外”、崇拜美国,仅仅是如实介绍!

2001年上半年带着妻子到美国探亲,其后往返十来次,累计在美国、在大纽约地区生活了五、六年。以一个中国老年人的眼光观察、审视另一个社会,体察了“9·11”以来大变动、大震荡的美国社会。在“9·11”十周年后,冷静地写下这册书。人还在美国(今年四月上旬之前),有人把书稿送给谭仲池同志,他二话没说,热诚给我写了《序言》,至今还没来得及面谢!

我写的是美国社会的“民生”。没去碰“三权鼎立”的政体、美国军事外交,也少谈及敏感的“普世价值观”等等。对那些我既不熟悉,对国人也一时还难接受,虽然从长远看可能是不应廻避的。

我谈美国社会民生,包括他们的吃、住、行;基础教育、老人及社会福利、华人“美国梦”、移民、宗教、老百姓的社会价值观、治安、犯罪及美国金融国债危机等等。谈这些的含意,在于看看人家如何维系社会运转、保持社会稳定;既谈成功一面,也说了许多“过犹不及”之处,一些“失度”所带来的后患与问题。

这本书对有望赴美求学、探亲观光;想深度了解美国的家庭、个人也许有直接参考价值。但我的本意却在于引起国家管理层的某些思考。虽说难有此影响力,就一份心意跃然纸上。寄给您,当然不在前者,您有非常优秀的女儿,在国外读过书,您自己多次去过美国。

最近为书出版我参加一次长沙“文化沙龙”座谈,就书演讲,说了如下一段话,请别嫌我啰唆,自我引用一下:

《走进美利坚》一共讲了十一个美国社会生活领域。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概括起来,重点之一是社会财富或曰社会资源分配(分配及分配管理)。

中国眼下社会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归结起来无非两个字“维稳”。从中央到地方,强调的是“稳定压倒一切”!

需要“维稳”是因为不稳,不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稳?原因有许许多多,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整个分配系统的故障与问题。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社会分配一般分三条渠道:一是基于市场法则的分配。如利润、工资、股息、资产收益等等;二是基于政府主导、或由政府操作的分配。如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也包括财政拿钱办教育、办科研。国家通过税收集中社会财富,再经各种渠道返还到社会、落实到社会成员;三是基于道德因素驱动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财富转移。这不能是强制性的。但在美国,经由这一渠道集中和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巨大。

除了上面的正常财富分配,非正常的是社会财富“被抢劫”、“被略夺”、“被浪费”等等。包括贪污盗窃、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私自瓜分、大吃大喝、公款消费等等,经由这些,使社会财富非正常地落入一些人口袋。这属于法治管理问题。

这样一类关系国家社会安宁、政权稳固的大事,在美国社会,人家怎么做的、成效怎么样,我以“眼见为实”、在细说漫谈中,似乎大多都提到了。总的看来,它们做的比我们规范而有成效,许多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受启发的。比如他们的社会福利向儿童、老人、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而关乎第二次分配的基础,税收则重点来自社会富裕阶层(1%的大富豪交个税38%,40%的富裕阶层交个税的98%)。

另一个重要点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个体该得到的不是虚拟地经由“对部门、对某阶层按比例拨付”。而是每一个体直接得到一个明确的数额(举例)。美国“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残障者、失业者等等,法律规定他们从各个途径的所得的是一个明确的实数。不是我们那样“社会保障划拨百分之几、文教事业划拨百分之几,科技事业划拨百分之几……”

有人讲,贫富差距是我们国家社会隐患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完全赞同。一是贫富差距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普遍现象,美国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二是差距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包含很大一块是权势利益集团贪污盗窃、非法夺取;那是非正常的“社会分配”。社会群众不满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公,而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巧取豪夺、腐化堕落!……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文化散文经典系列(套装共4册)

    文化散文经典系列(套装共4册)

    揭开尘封历史的印记,探寻古人的真实命运 在娓娓道来中还原历史真实,绘制历史人物精神图谱以人物命运切入,折射当时社会状况,全方位揭示历史文化之谜温情与激昂并存,用朴实厚重的艺术风格,带给你愉悦的审美体验
  •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

    迟来的告白:我和我妈妈

    如果你喜欢《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那么这本书不容错过。2017年,台湾导演黄惠侦凭借《日常对话》获得第67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而这本《迟来的告白》则是对《日常对话》这部影像作品的记录和补充,书中讲述了黄惠侦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因父亲家暴,她很小就跟随母亲离家出走。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里,黄惠侦却常常感到自己和母亲之间隔着一堵墙,无法走进彼此的内心。她的心头一直盘旋着一个巨大的疑问:妈妈爱我吗?直到四十年后,黄惠侦终于鼓起勇气走向母亲,亲口问出。不被(父母)爱,这或许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猜想,诚如盛可以在评价这本书时所言:“总有些秘密生长在幽暗潮湿之地,自我囚禁。阳光本是平等之物,勇敢是战胜一切不平等的勋章。这本书讲述母亲,也剖析自己,朴实真诚,远比华丽虚伪的煽情深入人心。”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艾莉物语

    艾莉物语

    人类从1000年以前就已经灭绝了,残存下来的人类重新建立起全新的王国。究竟是世界的救赎还是病态的残留,存在与灭亡,期望与绝望。我,身份不明,在动荡和战乱之中失去了所有。当我醒来时,自己身处一间破烂不堪的小木屋。死亡迫在眉睫,迎接我的是死亡还是传奇……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

    本书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爱国主义教育歌词集是按三字歌、四字歌、五字歌......分类。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全能千金重生记

    全能千金重生记

    前世,她在别人的算计中活了一辈子,家人惨死,自己也落得死不瞑目的下场。渡劫成功,她得以重活一世,还获得了异能。伯父无情,伯母狠毒,堂姐妹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来害她,哼,别急,我们来前世今生一起好好算算。古代武功助她不受欺侮,现代技术助她大放光芒。今生,她要护住前世惨死的家人。对她好的人,她将万倍的回报;敢动她一根手指的人,就要做好生不如死的准备!等等,这个男人是从哪冒出来的?喂,我走到哪你跟到哪是想闹哪样?某女:我才五岁,你不会有恋童癖吧?某男:没关系,我也才九岁,我们正好相配!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无虐,喜欢的朋友敬请入坑!【鼓掌】【撒花】
  • 终极VR之大脑穿越

    终极VR之大脑穿越

    拳坛新星在遭受了一次感情重创后,对人生、人心彻底失去了信心,就在其人生最低迷的时期,机缘巧合的成为一项虚拟大脑穿越游戏,的第一批体验者,经过一次次的大脑穿越后,使其从中感受到了人生百味,从而悟出了他的生人感悟,渐渐走出阴影,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关乎全人类安危的惊天秘密…………
  • 神秘照相馆

    神秘照相馆

    我叫墨言,我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能力,那就是能够看穿世界上所有的谎言。但我从不轻易拆穿,即便我讨厌虚假,但也不意味着我追求人人真实。直到一只躲在镜子里的怪异告诉我,用相机把它拍下来……我知道它在对我说谎......
  • 天台生命

    天台生命

    我这一生有一憾,生前未能见到她。我是不被阳光眷顾的玫瑰,后来自私的奢望了一缕阳光。“没有门的天台,她在叫我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剑江湖路

    御剑江湖路

    天劫来临,天现九月,地劫降临,地现诸神,剑未出鞘,谁与争锋!他是天下第二个拥有奇经九脉的人,他继承着天下第一剑客的意志,他向往那充满神奇的遗忘之地。沧海桑田十年约,江湖夜雨十年梦,那里是世上最肮脏的地方,也是世上最美丽的地方。
  • 暗月纪元

    暗月纪元

    辉煌前文明一夜颠覆,诡异的紫月升起时,新的紫月时代开启。 该死,这是什么生态圈?进化如此紊乱,兔子都能咬人,植物也不好惹,要怎么混?进化为紫月战士?这和紫月能扯上什么关系? 这是什么地图?安全区?悬空之域?黑暗之港?风暴航行?正京城? “恐怖摇篮曲”名单?地下种族复活,地下城兴盛?遍布世界的混乱黑市?血腥之路? 最重要的是,做梦也会陷入厮杀,进入梦之域?好吧,这该死的时代。书友群:627900916,vip群:72538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