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55400000012

第12章

其实,本谜采用了字形方位法,减损法和会意法三种法门。前句是说,如果“咖”字“东部”那个“口”出去了,余下“叻”,是译音字读lè,指新加坡。因为我国侨民称新加坡为石叻、叻埠,简称叻。后句是说,如果“咖”字“西部”那个“口”出去了,余下“加”,加则是加拿大简称。多伦多乃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安大略省省会,华侨甚多,是全国金融、商业、工业和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显而易见,以“多伦多”扣“加”顺理成章。本谜面句对仗押韵,通过东西夹击,分别扣合,从而将谜底牢牢锁定,排除了一谜多底的随意性,体现了灯谜扣合的严谨性。

一旦落后要挨打

谜底:旺

【趣解】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国家贫穷,民族羸弱,往往会遭到外族强国的欺凌和压迫,以至侵略和蹂躏。这是一条古往今来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的真理。

从成谜技巧来说,“一旦落后”暗示“旦”字中的“一”要落掉,余下“日”;“打”本是动词,意为打击,今应别解为数量词“一打”,亦即十二,而“十二”可合并为“王”。谜面的“挨”应别解成“紧靠着”,这样,“日”之“后”面紧接一个“王”,不就是谜底“旺”字了吗?本谜机巧之处在于将“打”字原来的动词属性偷梁换柱般地更改为数量词,猜者如能识破此障眼法,此谜便可迎刃而解。

让我们中华民族更紧密地团结起来,牢记国耻,发愤图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局面一去不复返吧!

从来何处觅仙踪

谜底:岢

【趣解】如果说《穆天子传》里的周穆王,《汉武内传》里的汉武帝,都是神话故事人物;那么,《史记·秦始皇本纪》明明白白记载着秦始皇派徐福人海求仙是确有的事。当然,神话破灭了,求仙也是徒劳:“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问。”地道的海外奇谈!“从来何处觅仙踪”,一语点破迷津。

然而作为谜却又另有一说:“从(视为两个‘人’)字一来,便可在“何”的处所再觅得“仙”字的踪迹。“可”加上单人旁,这便是“何”字;而单人旁一加,便和上半部的“山”组成一个“仙”字。只是这两个单人旁毕竟是想象中的,实际并不存在。就“岢”字而论,山并非虚无缥缈,可仙踪只能间“何处觅”了。如此成谜,自是异想天开。

厂要出头全凭干

谜底:岸

【趣解】谜面俨然是企业家治厂的至理名言。当今的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一个工厂要在同行业中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就得全凭一个“干”字,干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创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对字谜的增损离合技巧了如指掌,造语平而用意曲,天然巧成。不留痕迹,于不经意处巧设机关。“厂”要“出头”(出字的头部是“山”),再凭借一个“干”字,便妙构成底字之“岸”。面底丝丝入扣,水到渠成,于平易中见谜趣。由此可知,成谜无分雅俗,得趣为佳,天然为妙。

明月当空人尽仰

谜底:昂

【趣解】谜面语意玲拢,想象幽美,中秋月色,分外光明,千门共见,万户同仰。杜甫有“今夜膵州月,闺中只独看”句;唐人王建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句;宋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句。均面对皎洁的清辉,或怀念远人,或神驰千里,或寄托意愿。连《红楼梦》里的贾雨村也吟出“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借以抒其“不凡”的胸怀。

作者成谜,不从诗境上着意,而于字形处落笔。“明月当空”,“明”

是中心词,“空”作无所有之释,“明”而无“月”,此非“日”而何!”“人尽仰”,“仰”是中心词,“尽”为完了之解,“仰”而没“人”(亻)”,乃余“印”而已。“日”、“印”组合一起,谜底“昂”字自出。

此谜底面相扣,极见工整妥帖。题文字字落实,无一闲字,底字缀玉镶金,结构紧密。刻画有致,便见自然。

度此春秋可避秦

谜底:炅

【趣解】读此谜面,便使人想到谢枋得《庆全庵桃花》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面句当是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但作者另辟蹊径,以典布疑,扣底却完全抛开原意,只抓住“春秋”、“秦”三个字上作文章。将底面溶为一体。“春秋”二字可分为“夫、日、禾、火”四个字素,若避开“秦”字二个字素“、禾”只剩下“日、火”,于是可构成谜底“炅”字。至此谜面只释为“忖度此(炅)字,必是春秋二字避去秦字而成”,全谜分析清楚,字部显明,而撰面更显生动巧妙。

心儿牵目儿注两字相思织就

谜底:果

【趣解】吟哦谜面词句,仿佛是在读一段元曲小令。本谜表面似乎是在描述一对心心相印的情侣,此时正在脉脉含情地互相对视,并热切地互相倾诉各自的相思情怀。其实,作者在里面使用了一种增添法门而成谜。谜面实际上是在暗示:谜底之字,如果增添上一个“心”,一个“目”,便可变成“相思”两字。那么,这个字就非“果”莫属了。谜面句中的“牵”也好,“注”也好,无非是暗示要将“心”与“目”与谜底“果”字有机地交织起来,从而构成“相思”二字。作者高明之处,就在于将此增添手法做得十分隐蔽而自然,表现得婉转而含蓄。正如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所说:“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而这也是制作灯谜时必须要遵循的规律。

只缘利口人遭损话锋相对宜缄言

谜底:刮

【趣解】谜面仿佛是在规劝世人谨慎言语,是非烦恼皆因祸从口出。

“只缘利口人遭损”,作者巧运增损离合之法,先将“利口”二字合之,然后再去掉“人遭损”的“人”字,便得底“刮”字。“只缘”二字非闲字,“利口”二字全赖它起抱合作用。第二句“话锋相对宜缄言”,“锋”会意为“刂”,“宜缄言”意为说话不要多言,“话”去“言”得“舌”,二部字素合得谜底“刮”字。二次重复得底,当今谜界流行之法。此谜拟面似警世之旬,扣合严谨,拆字巧妙,成谜如此,实在难得。

东陵被盗珠玉散

谜底:邾

【趣解】东陵在河北省遵化县西,为清代皇室陵寝所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葬有清太宗皇太极以下的清室列祖列宗,顺治帝。

康熙帝、乾隆帝、成丰帝、同治帝以及慈禧、慈安两后都葬在那儿。帝王家奢侈享乐于生前,暴敛厚葬于死后,陪葬的稀世珍宝甚多,清统治时期,谁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军阀混战时,有人闯入禁区,干了“鼓上蚤”望尘莫及的惊天动地的买卖。其中细节人言人殊,无法深究,也无须深究。

谜面取材于此,犹如史笔直书,洗炼信实。成谜用减法:东陵被盗,去了陵的东部,留下耳刀;珠王散,珠去斜王旁,共同组成。在组合过程中,也做了点小手脚,陵的耳刀在左耳(阜的变形),邾的耳刀却是有耳(邑的变形)。但制谜不是研究文字学,完全可以不管。但有时也还用得着文字学:那个斜王旁本是玉的变形,散工成了擒王,道理就在于此。

这,惟我所需。只有具备驾驭文字功底者,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桂林宜人处不在林木间

谜底:佳

【趣解】桂林之所以成为世界级着名旅游景点,当然不是由于它有许多郁郁苍苍的森林公园,而是由于它山水秀甲天下。这一点似乎已是妇孺皆知。桂林风景的确如本谜谜底一样——“佳”,但从制谜手法上说,这“佳”却与风景搭不上边。那么,这“佳”从何而来?答曰:由别解而来。所谓别解,最通俗简单的说法是:不按本义而按歧义进行解释。这里不妨对照本谜面:我们可以先将“宜人处”三字搁过一边,暂不管它,再看看“桂林不在林木间”,试想想:如果“桂林”二字中间,“林木”

二字“不在”了,那么余下不就是“圭”字了么?这时,我们再将“宜人处”

拿过来,如果按望文生义的方法,“宜人处”也可谬解为:适宜于与“人”

字相处。那么,“圭”字与“人”字共处,不就成了“佳”字么?

从本谜制法来看,表面上似乎是谈论桂林风光,实际上是将增损离合法隐伏其中。

桂林风光佳,本则字谜亦佳,这是笔者的看法。

孤老不孤有人照顾

谜底:佬

【趣解】在旧社会有四种人属于特殊困难者。哪四种人?这就是“鳏、寡、孤、独”。何谓“鳏寡孤独”?据《孟子·梁惠王下》载:“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后来就用“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旧社会是怎样对待这些无人赡养的人呢?在《礼记·礼运》中提到对这些“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再加上残“废”者、重“疾”者要“皆有所养”。可是,千百年来,这“皆有所养”全然是一句空话。无人赡养者依然无人赡养,他们依然挣扎于痛苦生活之中。

可在新社会里,这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政府对他们采取种种优抚措施,使他们真正得到了“皆有所养”。这真是新旧社会两重天啊!

面句的“孤老不孤”,这第一个“孤”,是指无子无女、无依无靠、无人赡养,了然一身的老人。第二个“孤”是孤独、孤单之意。“孤老不孤”,充分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新社会新道德、新风尚。

此谜以“抵销法”将孤老之“孤”自行抵销;留下“老”,自有“人”来照顾。手法简炼,用词精要。该谜提倡精神文明,宣传新社会新风气,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并臻佳妙之作。

半天新月仰头看

谜底:侇

【趣解】初读谜面,仿佛在读古诗句,亦不由联想起李白《静夜思》诗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来。试看夜色深沉,新月如弓,挂在半天之上,仰头遥望远空,赏新月之清辉,发恩古之幽情,别有一番情趣!作者对此似深有体味,于是借此意境,化为谜作,妙手偶得,遂成此谜。

天字可分两半,上“一”下“大”,于谜截取下半;“新月”如“弓”,天然浑成;“仰头”则非立人(亻)不可。三者合而为一,直扣谜底“使”字。

前人有谓:“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谜面寥寥七字,结构严谨,无一落空,试再三诵味,当有无穷意境冲空而出。本谜又借孙仲毅先生画笔,为本谜配制意境画,把“仰头看”作了别解,使谜作更加有趣。

逃责避债王匿高台

谜底:侄

【趣解】周赧工,是姬姓王朝的末代君主。他在位时,周已分裂为东周、西周两个小国。他名为天子,实则长期寄居西周。作为国君,他竟欠了老百姓大量债务,无力偿还,被债主逼迫躲到高台之上,后人因称之为“逃责台”。《东周列国志》有所描述。虽是小说家言,却也有所依据,《汉书·诸侯王表序》“有逃责之台”,颜师古注引服虔说是最早的记载。责通债,逃责也就是避债。

谜面据此拟作。“逃责避债”,似嫌重复;但“责”读为zé作责任、责问解都可通,作索取解则更切。借通假字故弄玄虚,为的是从债字中消去责,企出单人旁。此犹是谜家常用手法。“王匿高台”则由王躲在高台之上转化为王字中藏个“台”的高处“厶”,企出“至”。两部合成底字。

这“至”的增损离合当属于首创,发人所未发。其中利用词义的转换,匿由躲藏变为隐藏,也见机巧。

千里秋波望欲断

谜底:阜

【趣解】一看谜面句,笔者的脑海里马上跃出一句成语——望穿秋水。秋水亦即秋波,秋天的水明净晶透,占文人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眼睛。望穿秋水则是形容殷切盼望之情景。谜面原意是指一个妇女由于其夫君(或恋人)在千里之遥,杳无音信,而焦虑得望眼欲穿。但一人谜,面句文字的含意却发生了脱胎换骨似的变化。“千里”从指路途遥远的本意转化为“千字里面”;秋波是眼睛,与“目”同义,“望欲断”则暗示“目”字须要断开变成“吕”;最后,将“吕”放于“千”字“里”面就组合成谜底“阜”字了。

本谜可谓曲折别致,一波三折:“千里”一折,“秋波”一折,“望欲断”

一折。经过如此探骊得珠,殊为不易。谜界有“字谜难制易猜”之说法,但对本谜而言,这个“阜”字即难制又难猜,如若不能灵机一动将秋波借扣“目”,并巧妙地想到将“目”断成“吕”,就算绞尽脑汁苦思三日三夜也枉然!

老师去后苦心留

谜底:阜

【趣解】十七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斯谜面系作者自撰,恐只有为人师者才能言出个中甘苦。“老师”

系指繁体“师”字,老师去后余“吕”。“苦心”为“十”;“留”作为抱合词;两部分字素配合乃得“阜”字。谜面语言质朴,却耐人寻味。手法白描,不仅吐露出老师之心声,还颂扬了杏坛育花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培养合格的“四化”建设人才,作为人民教师也应自勉。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愿为人师者皆铭之。

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

谜底:臾

【趣解】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西林,寺名,位于庐山七岭之西。此诗是他游遍庐山之后,作为总结性的题吟书于该寺壁上,是摄取远近高低全部峰岭的面貌在胸中构成整体形象写成的。

谜人截取该诗首尾两句为“臾”字谋面。用成句入谜一般仅用一句或连续的两句,截(集)句较少见。此面涵盖了全诗意境,取其当有,弃其不必有,紧扣底字,不蔓不枝。侧由旁边引申为向一边倾斜。作者把“臼”看成横山和倾斜的山联成一体,这便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那个“人”更是形象逼真地“身在此山中”了。一般会意笼扣谜,不要求字字有交待,“只缘”本可存而勿论。它在原诗作“只因为”解,谜中似亦可通。

人口增减,家家户户有关

谜底:舍

【趣解】控制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保护母亲和教养儿童,有利于增进人民健康,提高人口素质。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要靠全民自觉地实行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总是和家家户户有关。

面底扣合并不复杂,却很巧妙。把上下结构的“舍”,拆成上中下三个部件:上下的“人口”明企,而中间的“干”又析为“十”和“一”两个数学符号,“十”对应“增”,“一”对应“减”。应该说,前句四个字已经切扣底字了。可谜作者认为它还太单薄,又加上后面六字一句,从另一个角度挑明:舍的第一个义项便是房屋。在某些场合,家、户和合又可互相取代:会间说明的是我家,田舍指的是农户;在挨家挨户,打家劫舍这些成语里更是融为一体。有了这样一句补充,不仅内涵充实,又可避免多底。要不,“人口增减”射“佶”,又何尝不可呢?

闻笛声楼中佳丽春去也镜中人清瘦

谜底:籴

【趣解】显而易见,本谜为仿词谜。这类谜的面句与长短句相仿,故谜界称为“仿词”。优秀的仿词谜,既有词的风韵,又有谜的技巧;既使人领略到诗词的高雅意境,又感受到灯谜的妙趣横生。猜后常常令人如嚼橄榄,回味绵长。

下面不妨对本谜制法进行深一层剖析。首先通过“闻笛声”暗示谜底的字与“笛”同声(“籴”也读作dí,意为买粮食),然后再将“楼”的某些字素进行减损:“楼中佳丽春去也”,佳丽通常指“女”人,根据灯谜中四季与五行相互扣合法,“春”对应扣“木”,“楼”中去了“女”与“木”,只余下“米”。“镜中人清瘦”则暗示将“人”字照镜成反写的人亦即“人”,更令人拍案叫绝者,在“籴”字中“人”只占一半位置,与正常的“人”相比当然显得清瘦了。由此观之,作者在以仿词形式营造一个优雅意境的同时,又灵活巧妙地将谐音、借代、减损等多种制谜手法融于其中,谜面富有文采,谜内暗藏玄机,雅意、谜意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说本谜是仿词谜中的上乘之作,似非过誉。

同类推荐
  • 漫谈中国文化

    漫谈中国文化

    本书为南怀瑾先生于二〇〇七年应几方敦请举行三次演讲之记录,内容包括:新旧文化的企业家反思,国学与中国文化,漫谈中国文化与金融问题。本书从《管子》《货殖列传》《食货志》等中国古代典籍的财货观切入,分析讲述近一个世纪的金融、企业及管理体制的演进,化古为今,视野广阔。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的积淀。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获得了现实的收益。
  •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有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谓,篇篇在讲鬼狐仙怪,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这部《狐鬼启示录》是梁晓声先生解读《聊斋志异》的文化随笔新作。在本书中,作者不仅仅从《聊斋志异》的文本特点、文艺价值、人物及故事特色等方面进行评析,更是从这部作品隐约显露的文字和内容线索中,透析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百样情态和正史讳谈的历史真相,摹画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悲喜哀愁、在人性与道德之间纠结与碰撞,以及埋藏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野望。可以说是一部从微观视角切入,品评中国文化特点极富意趣而又有人文关怀和思考深度的作品。另外本书附有多篇作者创作的仿“《聊斋》体”的小说,再现了现代版《聊斋》故事的魅力和现实的荒诞奇诡,以求能从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不同事件的发展走向去臧否社会、反思现实。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战逐鹿

    逆战逐鹿

    一个原本是天界至尊之一,却被打落凡尘,不知道经过多少世才得以重回巅峰,但当站到巅峰时却发现以往所认为的极限只不过是坐井观天!修炼永无止境。天若阻我我便逆天,即便战至魂飞魄散。地若伴我,我便犁地,搅他个天翻地覆。人若阻我,即便差距再大,我也要想尽办法除灭与之相关的一切。逆战,如果不逆怎算修炼。逐鹿,只不过是手段而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本书作者收集了孕妇怀孕期间胎教常见的1个问题,并予以解答,以指导孕妇做好胎教,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 青青校园轻轻梦

    青青校园轻轻梦

    这是讲述一群落榜生在野鸡大学野鸡学院的故事,来自山区的程雁落高考落榜后被介绍进了江安这所野鸡大学,开始他和来自各地的同道中人开始长达四年的奋斗经历。这其中有校园爱情,有兼职被骗,有社团活动。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 凤逆天下之废材七小姐

    凤逆天下之废材七小姐

    她是现代最高层次的王牌杀手,却被最信任之人杀死。一招穿越,竟成了下层领域之中人人唾弃的废材之身,无灵力,修炼不得,被毁容,被退婚,身为王牌,岂是你们这些无眼之辈所能看得到的。七灵君子唯她马首是瞻,天下灵兽也尽收囊中,这个天下又会被掀起怎样的风雨。妖孽神王穷追不舍,只对她温柔以待,她又会作何打算?“为什么……对我如此温柔?”某女问,某男回答:“因为你是我心尖上的人,是我要宠爱一世的人。你若是不信,可把我的心刨出来看看,是不是真心……”他把她的手抵在心口上……某女撇撇嘴,“怎么会舍得……”某男笑了,他抱住了她,在她耳边轻轻的说:“我爱你,已经无法自拔了。”
  • 香浮

    香浮

    他,一代帝王朱棣宠妃所出爱子,纵使潇洒如风,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身份诡异多变,他背负着母亲的仇恨和嘱托,白莲教步步逼近紫禁城;他,在亲情与权欲之间挣扎徘徊,有所得,必有所失!一个来自现代西洋的女孩,三段纠缠不清的感情,她的抉择,是否会颠覆朱棣苦心营建的大明王朝?
  • 都馋老子的身子

    都馋老子的身子

    也曾于开天时起舞,那是我逝去地青春。在我面前,洪荒天道只是小辈,鸿钧没资格做我弟子,三清只能拾我牙慧。造化万千界,大道也不得不避让,要问为什么,盘古是我大哥!
  • 步步清风都是你

    步步清风都是你

    出入大学的男孩和女孩在一些看似机缘巧合的邂逅过后相识相知相爱。作为彼此的初恋走在了一起。在青春懵懂的年纪里留下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