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18700000001

第1章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从孩提到晚年,总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处理自己与各种环境要素的关系。由于存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人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成功地调整自己的心理,以良好的状态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因而在成长中、在恋爱时节、在婚姻阶段都会有太多的心理困惑。本篇主要针对生活中的情感心理问题,依附心理学研究中的“情感心理学”理论又不局限于这一理论,作较深入的探讨。

·学会摆脱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一些人尤其年轻人诉说自己的“几多忧愁”、“几多烦恼”,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浮躁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是焦虑症的表现,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心理状态。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病。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焦虑是无明显原因的恐惧、紧张发作,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紧张。焦虑症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焦虑发作和广泛性焦虑症两种类型。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不能适应紧张的环境,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张琴是一位20岁的漂亮女孩,现就读于某综合大学中文系。从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她就出现了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每到期末复习考试临近期间,就紧张焦虑,还伴有较严重的睡眠障碍。她学的虽然是中文专业,但却还要学高等数学等理科课程。在中学学习时,数理化就是她的弱项,所以才报考了文科,不料到了这个系也要学习数学,她感到负担沉重。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学初,她就因数学等三科不及格进行了补考。于是情绪十分低落。

还是在中学时,父母就对张琴抱有强烈的希望。老师也很器重她,所以只要市里,区里或学校里有竞赛活动,不管是什么竞赛,老师都要选派她去参加。为此,她的学习负担十分沉重。参加竞赛前老师要给她“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布置很多模拟试题叫她做,虽然这对她的学习有所促进,但她感到精神压力很大,简直不堪重负。老师当然是一片好心,她也认为应当对得起老师,因而深恐竞赛失利,对各科的学习都抓得很紧很紧。但在心底深处她对这种竞赛性的考试很反感,对数理化的竞赛更是头疼至极。而老师却总是对她说,这是莫大的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她的重视。要她一个不漏地参加所有的竞赛,她也只好硬着头皮强记强学强练。每逢竞考,“战前”的几天她都要死背硬背、苦练苦算到深夜。

有天晚上,她正在宿舍背书,强记第二天竞赛科目的内容,恰逢邻居在请客喝酒,猜拳行令的声音很大,吵得她无法看书。她又急又气,心中烦躁至极。就是从那个时刻,她心头产生了强烈的怨恨:一恨老师总让她参加各种竞考,使她疲惫不堪:二恨隔壁的人整夜吵闹,扰乱了自己的复习;三恨家长不该让她留在市里读这个使人疲于应付的重点中学。在这种焦虑怨恨的情绪状态下,她一夜也没睡着,第二天在考场上打了败仗。而且从此就经常失眠、多梦,梦中总是在做数理的竞赛题,要不就是梦见在竞赛时交了白卷。那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她全科失利,平均分数仅70分。

以后,只要临近考试期间,就总是焦虑、心慌和彻夜失眠,为此,她参加高考也告失利。只是由于她基础很好,所以经过复读后,参加第二次高考被录取到了现在这个大学。本以为进了大学的文科专业可以从此摆脱烦人的数理化了,不料仍要学习数学和物理,而且很有难度和深度,教学进度又很快,教师搞的是满堂灌,每一堂课讲的内容很多,学起来极为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有三科不及格,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这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于是,她经常感到心慌、焦虑、难以入眠。加上宿舍里的室友每晚熄灯后都要海阔天空地聊天,而她却只有在关灯后尽快安静入睡才能睡得着,所以经常是大半夜都睁着眼望着墙壁,无法入睡。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她的神经就绷得更紧了,越紧张就越难入睡。到了白天就神疲乏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也难以静下心来复习,所以考试成绩连续三学期都排名在倒数一二名上。但是,她也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感到紧张、焦虑,她在每学期的前半期情况都比较好,因为距离考试还有很长时间,压力不大,所以身心都比较放松。

张琴在中学那次竞考失眠以前,并不惧怕考试,因为她从小学习不错,记性好,深得老师赏识,过去的考试成绩一般都较好,考前也没有畏惧心理。中学的那一次竞赛失利与赛前受干扰而激起的种种怨恨情绪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她在心理上对考试产生了畏惧。进入大学后第一学期有三门功课补考,又强化了对考试的畏惧。因而张琴产生了强烈的焦虑心理。

应该指出,学习与考试焦虑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和性格内向敏感、学习方法不灵活的同学,更易产生此类问题。如果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的症状,矫治就更费力,需进行多方面、较长期的咨询和治疗。

当然,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作反应的一种状态。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发生焦虑反应。过度而经常的焦虑就成了神经性焦虑症。

治疗焦虑症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当然首要问题是,焦虑症患者应学会自我调整和治疗。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正面的角度看待事物,危机也可能是转机;保持乐观,缺乏信心时,不妨以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美好前景鼓励自己;在感到焦虑的时候,可以按摩肌肉以缓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按摩太阳穴舒解疼痛及松弛颈部的肌肉。此外还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包括听轻松音乐、打球、跳舞,能迅速减轻焦虑。

·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指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机能。典型的逆反心理有三种:超限逆反、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和禁果逆反。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有些孩子表现为明目张胆,有的孩子表现为消极对抗,不少父母悲哀地发现,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心理分析学家把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不可否认,逆反心理可能有积极的正效应。逆反心理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逆向思维,科学研究表明,逆向思维是符合科学思维规律的,曾在科学史上起过积极推动科学向前发展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积极的逆反心理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接受教育过程中最为宝贵的因素,它极有可能过渡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推动中学生在司空见惯的许多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逆反心理更具有负面效应,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小王今年16岁,是某学校的高一新生,最近他与老师的矛盾有些激化。初三时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结果考得不错,进了重点高中。只是因为刚进高一想稍微休息放松一下,所以目前成绩有些退步。他觉得老师对他一直心存偏见,并认为与他当前的成绩不无关系。

小王自认为是一个比较直爽的人,如果觉得谁说的不对或者没道理就会提意见,否则憋在心里很难受。一次课上,老师让他们背诵历史年表,他就想:这些东西一查书就知道了,把它们全部背下来,不是很傻吗?小王跟老师表达了想法,老师坚持说他在故意捣乱,老师越是这样说,小王就越要跟老师争辩一下,何况他认为同学们也很支持他。班主任没少跟他谈话,他几乎天天都要在老师办公室里呆上一段时间……回到家后,父亲把小王叫到跟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说是老师向他反映了情况。小王一听就火了:“爸爸,你咋那么多事啊?你别管这事了,我并不是老师所说的那样,他只是看我不顺眼,故意找我的茬!”父亲一听小王的话,一看小王的态度,很生气……在这个案例中,小王非常迷信权威,只顾自己的痛快,没有考虑过尊重其他同学上课的权利,没有考虑过老师的苦心,也没有照顾到父亲的感受。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小王表现出来的是典型的逆反心理。

其形成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从主观而言,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感成人把自己当“小孩”,为表现自已的能力,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从客观方面而言,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会导致逆反心理。

那么如何消除逆反心理造成的负面效应呢?

(1)要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口罗嗦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认识不全面、犯错误、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冲动。

(2)要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这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带来交往中的双赢。可以尝试更合理的方式,比如单独与老师聊一聊,写一封短信表达你的意见等等。

(3)要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

(4)要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同时为了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应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个性的人学会交往,发展兴趣,展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对待嫉妒要持从容的态度

在生活中,当你发现别人比你优秀时,也许会产生羡慕乃至嫉妒的情绪;当别人发现你太优秀时,也可能会对你心生嫉妒。面对嫉妒,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嫉妒情绪,也要学会从容应对别人的嫉妒,更加奋进。

从容,即舒缓、平和、朴素、泰然、大度、恬淡之总和。自古至今,对于太多的人而言,都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和气度。从容,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度、修养、性格和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节律的、和谐、健康、文明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因为从容,才让我们这个世界的每一天多姿多彩。多一份从容,我们的每一天不再有狂风暴雨;多一份从容,我们才能听到风柔和的声音;多一份从容,我们才能感受到蝶儿穿梭在花丛中的那份惬意;多一份从容,我们才能欣赏到生活的精彩。

小玲的真情告白:“我是高二的一名普通学生。最近我碰到一件很心烦的事情,大家都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议论我,我的压力很大,如果再这样下去,将会影响我的生活。我是班级的生活委员,负责班级的班费以及安排班级的卫生劳动,我觉得我对工作是很认真负责的,老师虽然没有经常表扬我,但是对我的工作是肯定和认可的。下个星期,学校里要进行升旗仪式,老师推荐我代表班级发言。要知道,每个学期每一个班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而我光荣当选,我的心情当然是无比高兴的。但是还没等我高兴多长时间,我的好朋友就偷偷告诉我,班里有些同学很不服气,他们觉得我对班级的贡献不够大,学习成绩又不是名列前茅,没有资格代表班级发言,并以为我被当选,肯定用了一些小手段、小动作。

“我知道,这些人这么说是因为这次重要机会没有轮到小燕子,她们跟小燕子关系很好,小燕子心里不开心,她们肯定很想帮忙,但是同学一场,把话说成这样太令我伤心了。我回家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她建议我跟班主任说说,希望班主任找同学谈谈,做做大家的工作。我胆子比较小,没好意思去跟老师说。但说实话,被人误解、背后说闲话的滋味真不好受。下星期就要举行升旗仪式,我真的不想退缩、放弃这样的机会,但是应对流言蜚语,我又觉得无能为力。”

中学时期往往是人的情感最敏感最强烈的时期。一方面,随着年龄的长大,知识的增加,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尊要求明显加强;另一方面,青少年思想还欠成熟,对事物,包括对别人议论的评价能力比较薄弱,所以外界不强的刺激,也会引起比较强烈的情绪波动。小玲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但是工作很认真负责,她特别渴望自身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得到肯定,被集体认可,所以他人的不理解甚至误解会使她更觉伤心。目前她所缺乏的正是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尊重(自尊)的需要。

其实,遇嫉而进,更加努力的发展和提升自己,以更高的素质赢得别人的尊重是一种满足自尊的最佳方式。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别人最终会折服于你的从容气度。

切记,路有升沉进退,人有悲欢离合。从容是一种对人生的透彻把握,不管是谁,只要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一切,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必能摆脱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也只有这样,才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人生,善待生命。

·学会摆脱空虚

在生活中,空虚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侵袭人的心头。有空虚感的人起床后觉得今天也不过如此,明天也不过如此,也许以后都会如此。空虚就像飘在夜空中的最后一层浓雾,不能驱散,四处弥漫。空虚没有味道,没有颜色,就像空气一样永远存在,一深呼吸就充溢整个胸腔,使人的内心会隐隐的痛,虽不锥心刺骨,却如同菟丝花慢慢地让你越来越心神不定,无论被外界怎样刺激也无关痛痒。

小白的真情告白:“刚读高中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忧愁,可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无论何时何地我总会感到一阵阵烦躁,烦躁的原因有来自生活上的,也有来自学习上的。”

“在学习上我一直是中上水平,可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大概是几次考试失利的缘故吧,我感到学习特没劲,成绩也落后了,班主任找我谈了几次,我也没什么变化,我对什么都无所谓了。想来想去,觉得生活没意思,真的没意思。同学们都在那里学习,可学习好了又有什么用呢,究竟为了什么呢?成绩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学校有时也搞一些活动,但内容几乎和小学生一样,各种各样的评奖只不过是些幼稚的活动,我真的觉得很无聊。家里,爸爸每天出入花鸟市场,炒股票,打麻将,对我的学习一点也不关心;妈妈除了做家务,只会每天盯着我,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一会儿说我头发长了,一会儿又数落我东西没放整齐……事无巨细,她都要唠叨一番,我都替她累。有时夜深,独自坐在书桌前,望着一大堆功课,我会想很多:活着真没劲,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也不知有什么结果,真想离开这个灰暗的人生,有个新的开始……”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年轻人会不停地追问生命(生活)的意义,其实答案是很丰富的。但是如果碰巧接触生活的很多阴暗面,得到的是“生命本无意义”的答案,他们往往就会感到痛苦、无聊,甚至觉得生活没意思,相应地就会产生空虚感。我们常说,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即使当生活的硬币翻到消极的一面,也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用另一副“眼镜”看世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他们或是消极失望,以冷漠的态度对待生活,或是毫无朝气,遇人遇事便摇头。为了摆脱空虚,他们或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或无目的地游荡、闲逛,耽于某种游戏,之后却仍是一片茫然,无谓地消磨了大好时光。空虚带给人的,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摆脱空虚感呢?从下面的寓言中我们或许能感悟到真谛:

神孜孜不倦地造人,一个一个地造出来又一个一个的被魔吃掉。有一天,魔终于忍不住了,暴怒地对神吼道:“你不要再造人了,再造人,我连你一起吃了!”神的眼里淌出了泪,说:“可我总得有事做呀!否则我会很寂寞的。”魔沮丧地垂下了头,低声说:“我也是。”

我们每天重复地做着许多事其实就是为了逃避空虚。

空虚是无尽的黑暗,是纠缠的恐怖,是没有血肉的空空袍袖,是理也不清,断也不断的蛛丝铰结的网。所以要逃离空虚,于是,有人一圈圈孤独地散步,有人拖着鼠标在网络里游荡……现实生活中,摆脱空虚感可以采用以下5种方法:

(1)调整需求目标。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求得社会支持。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获得社会支持,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3)博览群书。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4)忘我地工作。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5)目标转移。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当你和空虚顽强斗争的时候,请记住普希金的这句诗:“生活不会使我厌倦。”

·不要总是活在过去

李某,男,19岁,某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两个多月,已请假回家数次。主动找到咨询老师诉说自己的烦恼。他说他总是想家,留恋过去的生活环境,留恋中学生活。李某的这种心理属于典型的回归心理。

“回归心理”也是恋旧心态,患者渴望从对过去的回忆中寻求慰藉,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会造成学习上的不安心,甚至象李某一样魂不守舍,形成阻碍学习的心理压力。因此,不能忽视大学新生中存在的这种心理不适,应引导他们尽快地熟悉新环境,克服“回归心理”带来的影响。

裴萍是某校一位普通的学生。她曾经沉浸在考入重点高中的喜悦中,但好景不长,高一开学才两个月,她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连续两次数学考试不及格,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没有一门功课的成绩能令她满意,她对自己失望透了。

她自认为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很少有被吓倒的时候,但她没想到高中开学才两个月就对高中三年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她曾经安慰过自己,也试着无数次的让自己抱以希望,但换来的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以前在初中时,几乎所有老师跟她的关系都很好,很喜欢她,她的学习状态也很好,学什么像什么,身边还有一圈朋友,那时她感觉自己像个明星似的。但是进入到高中后,一切都变了,人与人的隔阂是那样的明显,学习成绩也如此糟糕。现在的她很无助,她常常这样想:我并未比别人少付出,并不比别人少努力,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却不能呢?她觉得明天已经没有希望了,她想难道九年的拼搏奋斗注定是一场空吗?那这样对自己来说太不公平了。

心理学认为,进入一个新的学校环境,新生往往会不自觉地与以前相对比,而当困难和挫折发生时,产生“回归心理”更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裴萍在新学校中缺少安全感,不管是与人相处方面,还是自尊、自信方面,这使她长期处于一种怀旧、留恋过去的心理状态中,如果不去正视目前的困境,就会表现出更加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建立新的自信。

咨询老师对来访学生克服“回归心理”提出如下建议:

(1)要多与同学接触。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再要好的朋友,开始也是陌生人。人际交往有“自我循环”特性,越是敢于同陌生人接触,陌生感越是消失得快。特别是与同学交往中,互相交流一下初到大学的感受,你会发现,很多情感、心理活动是一样的,包括“回归心理”的产生。一个人来到举目无亲的新环境,一时的不适应是很自然的,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心理上的沟通,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从不适应到适应,人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2)要培养业余爱好。整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会使人感到生活的单调乏味,培养一下业余爱好,如下棋、武术、音乐、书法、球类等等,参加相应的社团活动,不仅能调剂枯燥的学习生活,还可以同周围同学更快地熟悉起来,从而结交一些新的朋友。在周末或假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消除孤独和寂寞。

(3)要通过书信或电话与老同学、老朋友或家乡的亲人及时交流信息、沟通思想、介绍新环境中的人和事,可减轻思乡、怀旧的情绪。也可主动与学校里的同乡同学谈心,当思乡心切,或在节假日感到孤独的时候,可以找他们聊聊,拉拉家常,谈谈家乡的变化和儿时的趣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你的思乡心境。

·帮助孩子走出恋父情结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一般源于3~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基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所谓“恋父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的发生,只要留心,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端倪。比如有的孩子将父亲常用的东西(如雨伞、打火机)带到幼儿园,吃饭、睡觉、游戏都抱着他,老师一旦乘她午休时将其拿走,儿童就会大哭,有的甚至用头撞地,直到昏死过去。对于其他人的同类物品,她并不接受。这个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如若不然,待年纪大了以后,那种情结有可能变得更强烈,难以控制。

小兰今年12岁,小学就要毕业,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好,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说她很懂事,可是,她在家里却不时出现一些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一次,家里来了朋友,小兰对朋友的小孩不够礼貌。客人走后,妈妈批评她几句,她竟冲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当父母发生争执时,特别是当爸爸责斥妈妈时,她就幸灾乐祸,扮鬼脸。

有一次她爸出门她不让她爸离家,她爸刚一走,她就丧魂落魄,坐立不宁,茶饭不吃。妈妈关心她,她就冲妈妈喊“讨厌”。她爸一回来,她一切恢复正常。她爸给她买了东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搂着她爸亲个没完。当她发现她爸爸也给妈妈买了东西,而且比给她的贵重时,她竟歇斯底里般地哭嚷,弄得父母俩目瞪口呆。

另外由于小时候小兰的爸爸给她洗澡,她爸洗澡时也带她一道洗;后来,一年大一岁,她仍坚持要爸爸给她洗澡,爸爸洗澡时她非进去不可。弄得现在她爸怎么也不敢在家洗澡,到她洗澡时她爸就得躲开。”

在这个案例中,小兰有亲父反母的倾向,小兰的行为是典型的“恋父情结”。这种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对父母的生活造成妨害,更重要的是影响小兰今后的身心成长。

那么又该怎样应对“恋父情结”呢?首先是要进行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铺垫。其次是要行为配合。孩子的“恋父情结”,主要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帮助孩子走出恋母情结

俄底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亦称“恋母情结”。此说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渝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渝,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根据这个故事,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现代心理学认为:所谓“恋母情结”是指男性的一种心理倾向,就是无论到什么年纪,都总是服从和依恋母亲,在心理上还没有断乳。所谓“情结”是指情感上的一种包袱。

胡某,他妻子比他小十几岁,他不能从她身上获得母性的关爱,反而她对他的依赖更像他的一个孩子。他说:“我现在等于抚养有两个孩子(还有他女儿),特别累。”他很想能找一个年龄大点的女人做朋友,把工作中遇到的烦恼、麻烦向她倾诉,因为他不能对他的小妻子说,她不理解他。他很想有一个在思想感情上更成熟的女朋友,能够倾听、理解和安慰他。他需要的恰恰是母性的情感。他为此感到苦恼,怀疑自己道德上是不是出问题了?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道德问题,是某些男人的正常心理。中医讲“缺什么,就补什么”,人的心理的缺失,也是这样。有的男人希望找年长女人做妻子,中国有句老话“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过母”,就跟男人的这一心理有关系。许多缺乏安全感的男人都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大的能像母亲一样照顾自己的女人。

小古在很多女性眼中,既是一个有魅力的情人,又是一个玩情弄爱的坏人。因为小古喜欢“主动送上门来”的女孩子,就算是约会,他也会让女生主动来找自己。若有女孩子“送上门来”,他先是被其所感动,可相处一段时间,每当坠入情网,便开始有意逃避。当女孩子以各种方式暗示他要负起责任时,他就开始产生逃跑的念头。

但是小古对每一次的恋爱都是用心的,看到小说里的浪漫情节和忠贞不渝,便深深忏悔于自我的“卑劣”。

小时候,人人都说小古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在他快上小学时,父母的关系变得恶化,爸爸总不回家。所以,只能由他来陪妈妈一起买菜,买煤,聊天……他多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快点懂事,能保护妈妈,也能真正分担妈妈的重担。他一直把妈妈看得太重要,他想早点娶个老婆,帮助妈妈。可是当年纪大了后,竟痛苦地发现自己对比自己年幼的女人没有兴趣。

无论是胡某还是小古,都怀有典型的恋母情结。那么恋母情结又暗示一个男人怎样的心理特征呢?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很可能是一个没有主见,缺乏进取精神的男性,因为这种男人非常害怕失去母亲的爱,所以一直是窥测着母亲的脸色,抑制自己的主张,为了获得母亲的满意而生活着,由于过于依附母亲,其思维方式和言谈举止都容易女性化。带着这种生活态度进入社会,也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别人的指令,就不能行动,缺乏自主意识,精神容易慢性萎缩。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习惯于单方面获得,不懂得自己应主动地去为他人服务。有一个小伙子,到医院探望母亲时不但没给母亲带一点东西,反而竟把别人给母亲带去的点心和水果给吃光了,然后就倒在母亲的病床上呼噜呼噜地睡起觉来。在他心里,接受母亲的爱就等于爱母亲了。

要克服恋母情结,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对母亲的态度,即不把母亲作为依存和撒娇的对象,而是作为被照顾的对象;不是让母亲听自己诉苦,而是听母亲的诉苦;不是向母亲要零花钱,而是高兴地把自己的钱送给母亲花。总是被别人体贴、宽容,就永远长不大。

·不要让孩子把压力带到梦中

睡觉以后做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常有的事。有的时候在梦中,我们还能见到光怪陆离的世界,感受不可捉摸的离奇经历。梦中的绚丽让我们感觉很幸福,梦中的痛楚让我们感觉很压抑。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种种的梦境都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梦中的所作所为也能反映人的潜意识。

张慧是一个显得很文静、懂礼貌、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的女孩,属于那种非常漂亮而安静的乖乖女,只是在学校学习成绩很一般。女孩的母亲是一个看起来温柔、贤惠、顾家的女人。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全部的家务和教育孩子的担子就落在了母亲身上。女孩正面临升初中的压力。

张慧最近经常做噩梦,都是一些有关生病的梦。而实际上,她从小身体就很健康。她这样陈述了自己刚做过的一个梦:

早晨,我走在大森林里,背着书包,突然昏了过去……被人抬到学校,班主任陈老师(女)在路上一直不断对我说:‘迟到了……迟到了’,我醒了。

来到学校,铃声突然响起,我感觉已经迟到了。来到教室门口,眼睛变绿(景物模糊不清),才知道已是第一节课下课,自己呆呆地站着,直到第二节课上课。陈老师问我是否知道已经迟到,我回答说:知道!于是陈老师开始凶狠地责骂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羞愧难当,感到脸发红,同学们——包括我的两个很好的同学——他们都死死地盯着我。我忍无可忍,抽了老师一耳光!老师呆住了……回办公室去了。

一会儿,老师又来了,态度变得很好,问我感冒吃不吃药,显得无微不至,对我好得令人恐惧……陈燕同学(女,和我最近关系不错,成绩不很好)突然对我很好,好得近乎巴结我的样子,还帮我复印考试卷子。我觉得有问题,反复追问,她说是陈老师指使她干的。询问老师并和老师深入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我得了什么绝症,他们想帮我。我听后非常难过,于是哭了起来!

实际上,张慧的班主任陈老师对她非常温和,很少批评人。

健康的孩子为什么会老做这种生病的梦?孩子的主要问题是因为面临“小升初”的考试,学习压力太大,身心疲惫。

那么怎样解释这个梦境呢?在这个梦中,陈老师就是张慧母亲的化身。

“我一个人背着书包到学校,我多么想不去学校啊,于是我昏过去了,可还是被人抬到学校,母亲在旁边不停的催促我:快要迟到了!”这就是女孩第一段想说的意思。或许在生活中她母亲就是这样做的。这个梦是在孩子起床前做的,她想再多睡一会儿,不想去学校,就巧妙地制造了让自己昏了过去的梦境,来抵制母亲的催促。

再看第二段:来到学校,发现已经迟到了一节课,老师凶狠地责骂,表达了女孩对上学迟到的极度焦虑和恐惧。老师不留情面的训斥态度让孩子无地自容,忍无可忍。这是一个伪装,反映了张慧的母亲在批评孩子的学习时可能有不留余地、不顾孩子面子的一面。只不过这里使用了一个“替代”机制,即将她的母亲换成了班主任老师。孩子为什么不直接对母亲发火,道理很简单,老师与母亲都是压力的来源,但是在孩子的意识中,对自己母亲发火是母亲不能接受的,也是大多数听话的乖乖女不应该做的。

另外,老师在被学生打了一耳光后,态度变得温柔起来,关心孩子吃药没有,问寒问暖,真是老师的话,就很不符合常理,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梦的结尾是孩子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得了绝症!这是孩子对学习压力的消极回避,也是潜意识在进行自我减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绝症显然是与学习有关的病,那就是“对学习考试彻底地丧失了信心”,孩子因此从而感到伤心和绝望。

这种解释得到了张慧母亲的高度认可。

在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怎样,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放弃对孩子的斥责和督促,多给予鼓励、肯定、理解与情感支持。另外,孩子在父母面前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直截了当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做听话的乖孩子,对于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本书从38个方面为你开列了克服心理危机的有效“处方”,旨在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方案,让你在短时间里铲除自己的心理危机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人!有道是:变则通,通则活。在心理危机面前束手就擒,不善于及时应变,显然毫无出路。幸福生活源自快乐的心灵,其实世界和人生的庞杂,早已超离了我们的想像。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真诚地面对世界,真诚地面对旁人,也真诚地面对自己,给自己创造一片心灵的乐土。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读本书介绍给你的变化之道,它们一定有绝妙之处。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

    《听心理学家讲述修心智慧》一书带领读者跟着心理学家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掌控自己的情绪、让快乐生活从心开始、养身从养心做起、对人口下要留情、掌控自己的情绪。在他们的指引下,让自己进入一个智慧、理性、快乐、健康以及充满爱的世界中去。
  • 家庭和睦心理学

    家庭和睦心理学

    本书围绕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视角阐述了爱情、婚姻、培养和教育子女、孝敬和赡养老人等一系列家庭问题,分析了家庭角色的微妙关系,并提出了许多自我调适方法。
热门推荐
  • 封神榜之神道

    封神榜之神道

    摘星台顶层,一个赤裸着上身,仰卧在一张长椅上的精壮男子正出神的看着天空,而他旁边一个近乎绝色的女子依偎在他身边,这男子便是商朝的现任君王殷纣王——子受,而他身旁依偎的绝色女子便是被坊间称作令一代明君变成暴君的罪魁祸首“苏州候”苏护之女苏妲己。
  • 异洞怪谈

    异洞怪谈

    关于仙人洞历来流传着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带着种种迷惑,四个年轻人几经周折踏上了冒险历程,可谓遭遇重重险阻,曲曲折折之后,终于进入神秘洞穴深处,然而命运给大伙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到底是冥冥之中注定还是突如其来的种种巧合?摆在每个人面前一条路,这到底是充满正能量的金光大道还是黄泉路上的奈何桥?让我们慢慢去揭晓……
  • 公主黑化手册

    公主黑化手册

    她的人生就像是个笑话,9岁国破家亡,等着16岁活埋祭祀。一个没有灵魂的玉娃娃,终于有了心,却要再次鲜血洗礼失去一切。小公主,你也该成长了。所有的失去都归咎于当事人的能力不足。所以我要变得足够强,强大到能够亲手杀了他们。嗯“我???真的???能杀掉吗?”七年后的再次归来,再次崩溃,最后的蜕变,成就了妖后的传说。蓦然回首,再也不是当年的小公主,失去了待在他身边的资格,就让这一世随风而去吧!一生悲剧的写照,这是一个小白兔变狼的故事。
  • 圣光之上

    圣光之上

    若问家来家倒有,若问无名也有名。不叫人在名不在,莫道名在人无形。 又哪知?世逢灾变,惨入坟灵。冥域征战整六月,梦醒王城化死城。心携高志身背预言承载万千救世憬,从善如流拥揽挚友文修武备人间行。什么叫女伯爵化作朝中大奸狡,哪又叫克老贼率天灾为祸苍生。何谓巨魔精灵不两立,暗夜兽人决战歌。三次战争成往事,尸山血海已堆成。谁是古神代言者,疯狂泰坦何日能相逢。化禄天机层林金染透,哪有恶人不足与为谋。咚不隆地咚,咚咚咦咚咚。。。仓朗朗敲罢了三通鼓儿响,眼前分不清了神与魔。幻想家们认为,时间可以被形容成线,每一条时间线相互交织,时而到达交汇处,但更多时候却都大相径庭。 本篇陋文便是讲述一个在平稳行进的时间维度下运转的且不为人知的艾泽拉斯世界英雄传。
  • 快穿之反派太难缠

    快穿之反派太难缠

    【1v1双洁甜宠文】#没心没肺小可爱vs偏执的护妻狂魔#苏初绑定了一个二货系统,去撩反派大佬。本以为撩完就可以拍屁股走人。结果——苏初鬼迷心窍地跟着美男跑了,留下生无可恋的系统。系统:“嘤嘤嘤,我怎么碰上了个这么没心没肺的宿主!”
  • 少年郎之鹤起

    少年郎之鹤起

    作品原名《少年郎之年少有为》 “我们大昭皇室尚有男儿在,何时轮到一个女人来治理朝政了?”“既然不需要女人,为什么在国家最危难之际,被推向火坑的,却是一个女人呢!?” 帝皇殿内,如雷贯耳。没错,她是一介女流,可她就要受制于人吗?不!她不服!
  • 他是我的青春

    他是我的青春

    【注:本书并还没有完结,还在更新中!】一出生就不常见到父母的童紫嫣,从小居住在父亲的哥哥的家中。父亲的哥哥家境不算好也不算差,生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在家乡欠下了很多债,父母怕自己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女儿,于是,父亲便与自己的哥哥签下合约:三年后,他会来带走童紫嫣,并且还会把家乡欠下的债还请,以及童紫嫣在哥哥家中的吃,喝,用,穿,一并还清。只是,那年父亲的哥哥家中越来越贫困,只好把童紫嫣丢弃。被丢弃的童紫嫣该怎么办………
  • 狐妖的穿梭人生

    狐妖的穿梭人生

    跟个人类谈了好几世恋爱了,不谈了,成仙吧!你以为成仙就完事了?并没有!天界崩溃了!那怎么办?那到地府去吧,听说那里也不错。那个人类还记得我。。。好朋友无处可去!自创空间来得爽!这回该完事了吧?你快醒醒,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我之前是个实验体?
  • 万界降临

    万界降临

    当我们遭遇不顺的时候,盼望拥有法术让我们心想事成;当我们被人欺负时,梦想拥有超能力让敌人满地找牙;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候,期望拥有神奇力量化险为夷;当我们生病受伤时候,企盼能有灵丹妙药让人获得健康……当有一天,人类创作出来的小说、电影、游戏各个世界全都变现成真,我们获得了我们希求的力量和仙药法宝,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是里面的各路神仙妖魔也都纷纷降临到地球上……本书所有功法人物事件都是本人编的,全是假的!千万不要照着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