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07800000003

第3章 前门大街买书记

“前门楼子九丈九”和“有钱您买前门搂子”,是我从小就听到的北京俗话。这前门楼子,指的就是现今天安门广场之南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前门”实际上是一个“俗称”。高42米的正阳门和高36米的箭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距今已有572年历史。老人说,前门曾经是由城楼、箭楼、瓮城、正阳桥和五牌楼组成的建筑群。从箭楼往南,一直到天坛路,南接永定门内大街,长约1600米的一条南北大道,就是我们熟悉的“前门大街”。

我从小是在前门外的“南城”胡同里长大的。地缘关系所至,前门大街一带也就成为我最早、最多光顾的北京闹市区;它周边的街巷胡同,几乎每一条都走过。不过那时候去前门大街,多是跟随着大人,各种店铺也都进过,但我只是一个被动的“游逛者”,兜里没有一分钱,自然是什么东西也不会买。炎夏里,若是家长从街边的小车摊给买5分钱一根的奶油冰棍儿或者3分钱一根小豆冰棍儿、红果冰棍儿,就心满意足了。独自去前门大街,始于1961年的初中二年级下半学期。那时家长每月给我2块买一张公共汽车月票和1块零花钱,那时我开始迷恋图书。

我最先和经常光顾的是前门大街临街的一家旧书门市部。鲜鱼口西口往南,也就是前门大街路东,有一家临街的旧书门市部。市部里的东、南、北三面墙前都摆着装满书的书架,屋里的还放着几张大桌子,上边铺满了让人翻得横七竖八的书籍,文学类的居多。乍见这么多的书,砰然心跳,恨不能把它们全都搬回家。虽然都是折价旧书,价码很低;但1块钱的家当,再便宜也满足不了我的需要。自然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找便宜的和自己最想看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分上、下册,每册5角—钱倒是正好,但只能买一种了。可是一本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更吸引我,书后标价7角2分。还是贵了点,因为我又发现了《雪莱诗选》《海涅诗选》《彭斯诗选》,还有惠特曼的《草叶集》、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

银子太少了,我开始打2块月票钱的主意—听说大画家齐白石就有“三百石印富翁”的刻章,零花钱加月票钱,我不就是“300分钱富翁”了么?不买月票就得走路上学,家距学校4站地,上学、下学就是8站地,还有中午吃饭的往返呢,那就是16站地了。走路我不嫌累,只是午饭时间就紧了。买书心切,顾不了那许多—中午放学回家,扒拉几口饭就得往回返了。吃饭快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但过了两个月母亲发现我穿鞋太费,追问起来,我只好如实交代。那月家长又给了2块钱让我去补办月票,由此我又回到了仅有“一块钱家当”的境况。

个人“买书史”上,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在前门大街旧书店里发现了三册本的《格林童话》全集。但我只拿到了第三册,左找右寻,第一册、第二册就是不见踪影。忽然间,我发现那两册书被拿在一个中年男人的手中。屏气凝神,左右不离,我只能等那人放下不成套的书。他也在左顾右盼,肯定是在找第三册。等了许久,我终于沉不住气,走到那人身边问:“您要这书吗?”他斜睨地看了我一眼,用坚定的口气回说:“要!”。我无可奈何,又耗了一会儿,只好放下手里的一册书,转身去了。回家跟哥说起这事,哥说我傻,“你干嘛问哪?不问,他找不到后一本,也就把手里拿的放下了。”后悔也没用,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

日积月累,我的小书架渐渐丰满起来。其中有鲁迅先生的《彷徨》《呐喊》《野草》《朝花夕拾》《二心集》等,有巴金的《家》《春》《秋》《雾雨雷电》,有《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及他的《怎么办?》;有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郭沫若的《女神》;有巴尔扎克的《邦斯舅舅》、哈代的《还乡》、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乔治桑的《小法岱特》、勒萨日的《瘸腿魔鬼》、伊巴涅斯的《血与沙》、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

1965年底,我参加了工作,每月工资33块6毛6.终于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买书了,可是没多久“文化大革命”爆发,别说旧书店关了张,就是新书店里也看不到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了—都被划作“封资修大毒草”了。由日积月累而攒下并放在家中唯一的一个小书架上的书,一度使我担惊受怕。

经过几年的“如火如荼”,看文学书的欲念又开始在我心中萌动,于是私下里向知根知底的可靠朋友借书,互通有无。1971年,忽听郭沫若的新作《李白与杜甫》出版了,买书的冲动竟然还那么强烈,我兴冲冲地奔上了街头。前门大街临街的那家旧书店早已歇业,我最终在大栅栏里路北的一家新华书店里发现了目标,内心免不了有几分欣喜。虽然这书是“褒李贬杜”的,但一个“诗仙”、一个“诗圣”的地位并没有在我心中动摇。

1980年,我在报社副刊当编辑,多次到北纬饭店看望复出的大诗人艾青。我在青少年时代就看过艾老的名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也曾在前门大街的旧书店里买过他的《诗论》;和心目中崇敬的诗人见面,自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一天,我走进艾老的房间,发现屋里还有其他客人。艾老站起身来说:“来,小刘,我给你介绍一个人。”说着,他指着身边的一个中年人说:“这是诗人孙敬轩。”握着手,我对孙敬轩说:“我看过您的《海洋抒情诗》。”很显然,孙敬轩吃了一惊,然后很激动地把手握得紧紧的,不住地摇。这诗集是他的第一部诗集,在1957年初出版,当时他才20多岁;但不久他便被划“右”,书也被下了架,从此失去写作的权力。“文革”后他才复出,自是万万没想到在二十多年后还会有人看过并且能记住他的诗集。我是在前门大街那家旧书门市部的书堆里发现《海洋抒情诗》的,当时捧在手中读过,想买,但因钱紧而不得不放手。我自己也没想到,将近二十年前匆匆读过的诗集的书名,怎么会在瞬息间在脑海里涌现出来。后来才发现我习惯于“单向记忆”—凡是感兴趣的,看一次或听一次大多经久不忘;凡是不感兴趣的,记几次都会转眼间忘于脑后。

一年以后,诗人孙敬轩又一次来北京,还特意到报社来看我。那时他已经出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依旧很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孝存哪,跟我到四川去吧!”几年以后,我在一家文学杂志工作,到成都去组稿,孙敬轩得知后,热情邀请我到他家中叙谈、吃饭。

说起往事,熟悉前门大街的老人告诉我,在20世纪50年代,从正阳桥到珠市口的前门大街上,有四家新华书店的面脸儿。是吗?我很惊奇。老人如数家珍地说:路东从北往南,单说名声大一些的—大北照相馆、正阳德食品店、永义合乐器店、庆林春茶叶店、天盛号酱肉铺、通三益海味店、庆颐堂药铺、力力川菜餐厅、天成斋鞋店;在崇文呢绒服装加工部和都一处饭馆之间,就有一家新华书店。再往南数:正明斋饽饽铺、便宜坊烤鸭店,在老正兴上海餐厅和普兰德染洗店之间,又是一家新华书店。再往南走,亿兆棉织百货商店、前门理发馆、北京钟表厂门市部,在前门邮局报刊门市部和耀华诊所之间,还是一家新华书店。听老人这么一说,我常去的旧书书店,应该就是前门邮局报刊门市部旁边的这家,大概是在其后改为“旧书”门市部了。“还有路西呢。”老人说,从北往南:月盛斋酱牛羊肉铺、华孚钟表店、庆颐堂药店、一条龙羊肉馆、盛锡福帽店,在谦祥胶鞋店和洪盛兴竹柳什物店之间,也是一家新华书店……一条繁闹的商业大街,原来也充溢着浓郁文化气息。

北京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啊!你不仅在我饥渴的青少年时代给我提供了“精神食粮”,而且还给我带来了与此相联系的友情和亲切的回忆……

链接:

明代北京的书肆,多在大明门(清代“大清门”,民国时期“中华门”)之右,即后来被称为“棋盘街”的右侧。著名的书肆,有“金台书铺”等。东城的灯市和西城的城隍庙(复兴门内成方街)的书摊,则属于应节和赶庙会式的。

清初的庙会书摊,设在广安门内大街慈仁寺;康熙以后,因地处偏僻,慈仁寺书摊被琉璃厂书店和春节庙会书摊所取代。内城庙会书摊,则设在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清末,卖唱私刻唱本的用蓝布包裹背到庙会或市场去卖。到庙会的,先把包裹皮儿铺在地上,再将唱本平铺于上,就地“划锅”。有的自带“节子板”,或以瓦片当“竹板”,边打板边唱,以作吆喝。买唱本的,可以与卖唱本的学唱。书铺则在铺门前挂字号“匾”,如清同治年间创办的“宝文堂”;该铺在前柜卖书,后柜木印、装订,编辑、校对、出版等事务则在楼上做。

民国时期,中轴线上的书摊有地安门外大街义溜胡同口外的徐文玉书摊。此外,还有设在东安市场东南角丹桂商场和南端南花园的书摊,及东安市场北门内梢东的书摊。西单商场的书摊,多设在商场南端。安定门内大街谢家胡同口外,有刘振海书摊。隆福寺书店,有“宝会斋”“粹雅堂”“三友堂”“带经堂”等。30年代初,琉璃厂最大的新书店为商务印书馆及中华书局门面。从琉璃厂到杨梅竹斜街,还有上海世界书局分店、大东书局分店。著名旧书店有“来熏阁”“邃雅斋”等。隆福寺旧书店有“修绠堂”“东雅堂”等。

旧时书铺、书馆、书局,不仅售书,还自行刻印书籍;一些书摊除卖书外,还以租赁书籍为副业。

新中国的20世纪60年代,老北京中轴线上的旧书书店有:前门大街鲜鱼口西口往南临街的旧书门市部、地安门大街路东的旧书门市部。其他旧书书店,有:大栅栏街路北新华书店二楼、东安市场内靠近北端的书摊、隆福寺街路北门市部、琉璃厂中国书店旧书门市部等。

同类推荐
  • 2018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8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8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一生要读的国学经典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那些传承下来的古书,凝聚着众多大家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本书推荐的古书,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清末,类型多样,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巨著;《诗经》《漱玉词》等诗词集;《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窦娥冤》《西厢记》等戏剧作品;《文心雕龙》《艺概》等文艺理论著作;也有《水经注》《齐民要术》等科学巨著。读者在了解其思想精髓的同时,也可以选取一些适合自己或者感兴趣的书来细细品读,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 鸿爪心印

    鸿爪心印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花朵,多少文人墨客为事而唱,为情而歌,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华章代代相传。作者的许多作品,用精巧的语言和真摯的情感艺术地再现了时代风貌。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3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热门推荐
  • 鬼痴绝恋

    鬼痴绝恋

    陈浩天与云梦相恋,无奈其父母反对,于是两人被逼分手。而分手当天失魂落魄的陈浩天竟然出车祸身亡。陈浩天一缕阴魂不散,在云梦的住宅处徘徊。恰遇大学同学刘梦吉。梦吉的师父是一位修道的警察,被其情真所感,于是施展“金身还魂术”助他完成最后的心愿,与云梦见面……(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荷塘趣事

    荷塘趣事

    人生道路犹如山势陡峭见崎岖,峰回路转,颇具“山路十八弯”的意味。只有意志坚强、不辞劳苦的人才能来去自如,宛如来到神奇的仙境。
  • 林一一的种田日常

    林一一的种田日常

    林一一,一个上得厅堂下的厨房的美少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也无所谓,反正只要人厉害,在哪都可以发家致富。……林一一发现,发家致富她是做到了,可是为什么多了一个小尾巴?
  • 剑惊其艳

    剑惊其艳

    谁念谁夜雨失眠,谁为谁孤灯拭剑。千百年神仙眷侣,自古今英雄佳人。不过宝剑会锈,江湖会老。唯独情之一字,亘古长证。ps:本书背景纯属虚构,和史实没有任何关系。
  • 恶与可怜

    恶与可怜

    世上每天都有人扮演恶人和可怜人的角色。只是究竟谁是真正的恶人?谁真正可怜?
  • 网游兮兮猫

    网游兮兮猫

    喵~咦?我怎么变成猫了?喵~大哥,我是你的妹妹兮兮啊!喵~大哥,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我……腿抖喵~喂!你们的手放在哪里?!!不要乱摸啊!!
  • 带着妹妹在源世界生存

    带着妹妹在源世界生存

    “跨过长夜,你终会明白,我既生死之刃!”
  • 战神:奎托斯传

    战神:奎托斯传

    这是一部游戏小说,它是根据PS2平台开放的动作杀戮类游戏改编的一部主视角小说。小说的主角当然是《战神》游戏中的主角奎托斯。我们可以在这部小说看到战神再现的身影,虽然战神系列的游戏已经完结,但它带给我们的回忆却是极度深刻的。带着回忆,带着期待,我们再度遨游《战神》世界!!!
  • 血族公主饲养计划

    血族公主饲养计划

    本小说根据日系动漫风格所写,希望广大漫友支持。。。世界崩坏前夕,仙灵终于意识到了逐渐被忽视的恐怖存在。在这个昏暗的世界,你我都无法看清明天。虚无少年与血族少女的邂逅,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必然?虚假的神灵,虚伪的现实,终将葬送在长戟之下。充满硝烟的战场充满欲望的人心,终将化为虚无……爱情、亲情、友情,这些至高无上的感情,在世界崩坏前夕得到了考验。时空的穿梭见证着守护之力。即使横越千古,你仍是我的唯一……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