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58000000009

第9章 放轻松,世界变得更辽阔

放轻松,世界变得更辽阔

别把静坐看作只是每天花20分钟做的一种运动,在所有的静心系统中,静坐具有提升意识及觉知度的功用。

当我们从静坐练习中恢复到日常作息活动时,意识会从由内凝聚转为向外开放,其实在静坐时,我们的心就已经敞开来了。

中国佛教对此有一段文字说明:

意识变得来去自如

烦躁和清醒不会互相干扰

这就像你驯服了心中的一匹野马

完全按照你的命令行动

静坐练习能让静坐者及其神经系统从粗糙状态进入精微状态,在静坐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延长放松感及均衡感的时间。在张开双眼前,花一到两分钟感受周遭的世界;然后张开眼睛,安静地坐一到两分钟,这总共约两到四分钟,只单单在经验“纯粹坐着”的感觉。接着,在保持清醒的状态下慢慢地伸开双腿,缓缓做几次呼吸,就可以起立去做其他事情。

动中禅

静坐所产生的清醒状态,应该带进每天的活动中。

就像卧式放松法可以成为日常生活习惯之一,你也要把这种均衡的感觉随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上菜市场、上班、搭公交车、从事田径运动、打网球、高尔夫球等等。

就像在静坐时如果心跑走要把它抓回来一样,当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任何一件事时,每一片刻都要全心参与,一旦分神,要立刻拉回到觉知状态。

这种静心练习在佛教称为“活在当下”,在禅宗称为“动中禅”,在道家称为“顺道而行”,在伊斯兰教称为“自我记忆”,克里虚纳穆提则称为“唯一的觉知”,在卡玛瑜伽、马丁·海德格的存在思想及柯林·威尔逊的持续性意念中,它也是重心所在。这些派别殊途同归,它们都在使人很清楚地觉知当下。

然而,最能彰显静心思想的还是佛教,尤其是佛陀本身。所以,在这里笔者最常用的是“活在当下”这几个字。

佛陀教导世人要“看清楚现在,活在此时此刻”。曼卡洛比丘称此为“收摄身心”,并说:“它十分简单,只要记得全心注意每个片刻的自己。”

一位写过《佛教观照法:心灵修炼手册》的僧侣尼诺波尼卡·斯若,对观照的定义是:“很清楚且全然地觉知所有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物。”我们平时并不常做这种练习,总是走马看花,没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他又说:

佛陀教导我们正确观照的方法……他提供我们最简单明了、最透彻有效训练自心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我们从贪婪、仇恨、迷惑当中释放出来……它适用东方以及西方,适用于所有人。

在佛教的八正道理论中,“正念”是第七要素,而“正定”是第八要素。

在巴利文经典《萨提帕塔那经》(Satipatthana Sutta)中,也有“观照理论及实践”一项,整段皆用下列的话开头与结尾:“和尚们,只有一条路使我们能够成为纯净的,能够克服所有困难、能够踏上正确的道路,那就是不断地观照。”观照的对象包括:身体、感觉、心灵状态、思考。身体的观照始于呼吸——前一章提到的静坐法。它的好处在巴利文经典中也有记载:“心神的专注要透过呼吸来达成,借着不断地注意呼吸,心灵便能平静及稳定,所产生的纯净与愉悦,就能使邪恶与不健康的思想消失于无形。”

正式的禅坐训练我们称为“主练习”,而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照练习,我们称之为一般练习。

一般人通常很难把觉知力持续地放在某件物体上,但如果把注意力融入生活中,去观照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每个意念与感觉,那就简单多了,但仍要借由一些练习才办得到,这在佛教里被称为“毗婆阇那”或“内观”。

在佛教观念中,自我是虚妄的,只有透过内观才有办法看清楚。慧可大师曾请达摩祖师替他安心,达摩祖师说:“把心拿来,我就替你安心。”真心是无相无形的,只有自我观照,才能了悟无常、苦及无我的真谛《清净法》。

活在当下可以化解自我束缚,减少生活的重重压力。尼诺波尼卡·斯若告诉我们:“即使只是片刻的观照也能给人们解脱的感觉。”

在小乘佛教或南传佛教中,内观法是很重要的练习,在本世纪初,由于一位缅甸法师乌·那拉达尊者(Venerable U Narada Mahathera)的努力才使得此法复兴起来。它把静心跟生活融为一体,提升了人的意识层次及觉知能力,与禅的精神十分相近。

生活禅

在僧院及佛寺中,出家人都必须劳动工作,他们要整理寺院、扫地及煮饭。这一切的工作都是修行:心灵仍保持均衡。并不是只有静坐才算禅,生活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禅。和尚们把所有用具都视为珍宝,任何东西都很珍惜,如果有些许浪费或不小心,就代表没有用心生活,连用餐时都要心怀感激。

禅蕴含于生活之中,存在于洗手、穿衣、吃饭,甚至睡觉中。

基督徒将自己所有的作为与贡献都归于荣耀的神,而《薄伽梵歌》中亦教导卡玛瑜伽行者要毫无目的地付出。

身心统整之后,不管是在工作或游戏都能很愉悦,也会很顺利地进行,根本不需要着急。

茶道中的本禅

日本文化受禅的影响十分深远,茶道的盛行就是一例。

一位曾在日本住过 30 年的葡萄牙籍神父赵·罗吉斯(Joao Rodrigues),对茶道的风行十分了解。他发现每套茶具都是“未经雕琢、完全真璞地反映出独特的个性”。而茶道就是训练人“产生谦恭、尊重、平静,使身心超脱外表的虚矫、狂妄,进而得以真实地面对一切事物”。对日本人而言,茶道也是一种专注力的练习:所有外表显现出的平静都来自内心深处的安定力。

如果有人从茶道中能领悟到训练专注力的重要,那他就已经窥见禅的一小部分了。

传统上来说,比较讲究茶道精神的人会尽量使用古董茶具,但要是你能用正确的态度去泡茶或喝茶,用粗制的茶具也无所谓,你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跟别人共同研习。

英国人对喝茶的重视也有久远的历史,他们虽然不像日本人发明许多名目,但他们经常在工作或情绪不稳的时候沏茶来舒缓身心的紧张,英国每个阶级都有自己一套喝茶的特色。

日本的武士,借着茶道的练习来镇定自己的身心,为征战做好准备。他们透过这种仪式来空无自己的心,进入禅中“无我”的境界。

茶道不只注重喝茶,也重视许多准备工作,沏茶、喝茶,同时轻柔地与茶友交谈以制造铃木博士所谓的“心理氛围”,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人们身处的品茶环境要尽量简单,房间不可太大,光线要微暗,参与者要轻声说话或安静地坐着,以便能够听到水开的声音,或者看到蒸气从壶口冒出的状态。轻啜一口茶,每一个片刻都是专注的。透过气氛与专注力的结合,人们会产生被动觉知,沏茶及品茶皆是一种禅。

发自内心的自在

禅是日本武士道的思想中心,跟剑道、柔道、合气道、茶道、花道有着紧密关系,它的魅力来自那种力与美的结合。

静坐可以帮助我们产生灵气,使人具有主宰自己并避免各种情绪缠扰的能力,更是帮助我们走向开悟的方法,剑道禅者就需要这种清明意志及随时随地的警觉力。

活在当下的这种觉知力,不需要经由任何判断或思考产生,它是直接、犀利且具震撼力的。克里希纳穆提反对任何系统性的静心法,而主张“亲自去经验那个无以名之的震撼”,也就是“绝对的觉知”,这包括观照内心。克里希纳穆提说,如果心灵具有绝对的觉知,就可以全盘地观照内心而变得十分宁静。

当人全神贯注时,那股聚精会神的力量就像一枝双头箭——一头朝外指着目标物,另一头向内指着自己,他并不是完全向外看而忘记自己的。

“全神贯注”也代表着一个人完全参与这一片刻发生的任何事情,而且能充分反应。在禅里面它被称为“无心”,跟克里希纳穆提所谓的“寂默的心”是一样的。这个现象在日本的剑士身上清楚地展现,建议读者参阅铃木博士《禅与日本文化》中《禅与剑道》的部分。

从无心更进一步,在长期身、心、灵训练之后,正确的姿势会自发展现,这并不是“机械化动作”,而是在意识非常清醒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行为。若是一个运动员的动作很机械化,就表示他的动作呆滞而没有生命。相反地,剑士在轻松而无心的状态下所做的动作,是很灵活敏捷的,这种状态含有一种领悟以及自由的感觉。

日本剑士除了要熟稔剑道技巧之外,还要接受禅的训练,以达到超越自我、忘我的境地。一个好的剑士会呈现均衡完美的仪态,全身放松却充满活力与警觉心。

在训练的初期,他被教导要注意丹田处,到了训练后期,就不需注意任何地方了,而是全身都充满敏锐感,因此他的手脚能毫不迟滞地同步移动;他是“全方位开放”的,而他的能量是流动的,如果他的注意力有片刻的闪失,就会被对手击败。

禅的一项定义就是,“心灵完全开放,毫不滞留在任何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把各式运动都名之为“道”——一种唤醒心灵的神秘经验。

铃木博士认为剑士的训练,基本上就是古代道家无为哲学的实际运用,道家最美的经典——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被视为一本均衡生活手册。

铃木说:“就像打火石互相敲击会迸出火花一样,禅的发生也在那具震撼性的一瞬间。”当禅师观察到一个弟子已经准备好要开悟了,他反而会很厉声斥责或给予当头棒喝。

开悟通常来自震撼性的声响或光耀缤纷的景色。所有禅的训练都是为了替心灵的圆满做准备,不管是坐禅或是行禅。

虽然好的剑士充满流动的能量,但他仍要以某点为中心,就好像虽然月亮倒映在潺潺流水上时会不停波动,但它还是完整、清晰、皎洁地挂在天上。

活在当下,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抛弃思考。任何念头,包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当脑里的杂音减少时,你会感觉一些必要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与建设性。

任何静心的活动或充满爱与感激的行为,其本身就是为了产生全然的专心。虽然结果是难以预料的,但通常是富含效率及创造的,那是因为你的意识里已经没有一丝紧张及“我必须成功”等想法来束缚自己。这样不管箭手能否射中目标,他都会充满感激,因为他了解“射箭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就像我们常听到美式足球评论家说:“这两个攻门员搭配得天衣无缝!”“现在他们(领先的一队)正呈现出流畅的球技。”

不论输、赢,深谙禅机的人总是表现出最轻松优雅的样子,因为他去除了压力的包袱,能灵活运用每一寸肌肉。

如果你对进一步发展身心均衡感兴趣,相信一定会被禅或道家的理论及运用吸引。笔者希望你能从上述的介绍中了解到,“无心”与“冲动”、“痴呆”的区别,晓得它是灵修之后绽放开来的一朵细致的花。

禅的自发与自由的特质,始终被一些忽略内在规范的人误用,甚至误解成随便或放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所产生的“反传统新生代”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他们多少表现了一些诗人盖瑞所说的禅的特质,但大部分只是标新立异与搞怪而已。

当你能正确地将禅融入生活中,所有的名相,如:无心、流动性、无滞的心、直心、当下、自发性、自由与无目的性等等都不再是被动、消极的象征,而是协助你走向放松与均衡的指南针,道与禅皆呈现了精神自由的美。在东方人观念中,太具有目的性的工作缺少了自由、美与内涵等要素,而艺术是通往均衡生活与开悟的道路。

发现生命的意义

只要用心均衡地生活,就会发现吃、喝、玩、乐无不具有意义。这种体验要每位读者自己尝试才领悟得到。

心理学者、心理分析师或心理治疗师,今日面临一项新的挑战:他们的病人大多数不是因为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压抑而求诊,今天的病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觉得生命失去意义。为了回应现代人层出不穷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领域出现的许多新派别,如存在治疗、人本治疗等,已俨然蔚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前二者是弗洛伊德学派与行为学派)。这些病因也经常受到讨论,包括:对科技文明的不适应、过度物化而忽略精神层次等等。

简单地说,今日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想得太多”。他们无法分辨言辞及非言辞两个层面的东西,他们不了解多半的脑中自我对话是不必要、非建设性、会破坏内在平静与愉悦的。还有,他们失去感官敏锐度的原因是,把一些非语言表达的经验用言辞加以评论。

哲初德·史坦写过一句话“玫瑰就是玫瑰”,语言本来就是人类一项最伟大的成就,形容一朵玫瑰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你是凭空想象它,而非亲眼看、亲自闻、亲手摸它并且全神贯注地感觉它,那些语言就不具意义。

也许你可以毫无杂念地欣赏一朵玫瑰花的美丽几秒钟,但如果把这朵玫瑰花换成一只茶杯、一枝铅笔、一片叶子或大拇指甲试试,刚开始你会很不容易把心定下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应该可以定个几分钟。这种不透过语言来感觉事物,是非常新鲜及丰盈的,你会立即充满能量、提升意识层次。

柯林·威尔逊在他的书中提及,他是借由盯着铅笔来发现生命的意义的。其实你不需要费眼力去盯住什么物体,眼睛本来就是让人尽可能地灵活观察所有事物,你只要看,只要全然地看、安安静静毫无评断地看。

把这种练习运用到身体其他部位,把观察的对象也调换一下。只要去摸,并闭上眼睛,再一次闭上眼睛纯粹地听。聆赏音乐也是一边听、一边体会作曲者的心情,以及音乐所带来的情绪反应;另外一个方法是闭上眼,不带任何念头地听,许多爱乐者发现后者较能产生新的体验。

这种纯然的感受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禅定的训练是一种心灵净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心理疗法。如果你一直被囚禁在文字及思想里,那么活在当下无法带给你全新的愉悦感;一旦你停止用过多的文字及语言包裹自己,你才会领悟到生活中大小事物的意义,包括欣赏一束投射到墙上的阳光、屋顶的一隅,甚至餐桌上的荷包蛋及罐头汤,都可以是美味可口的(这可不必具有任何艺术细胞才办得到)。

艺术的确给予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使生活不再平淡;透过小说以及诗句,我们得以看到生命绽放的光华。“地球老人”约翰·考柏·鲍伊习惯写关怀地球的文章,他特别提到,不管你是住在哪里,都不能脱离风火水土,他最重要的哲学之一就是“全心生活”。

柯林·威尔逊说他读鲍伊的文章时,似乎可以“听见安卡萨姨妈的编针在喀嗒地响”,他十分推崇鲍伊能够把这个世界描绘得如此生动。他在一本杂志中说:“当你吃早餐时,也许就是那一束投射到玉米谷片上的灿烂阳光,给了你所谓的巅峰体验。”就像蒲鲁斯坦告诉我们的,“生命并不只是一连串悲哀的事件与阻碍”。他在青少年时期也曾因生命晦暗而自杀过两次,但巅峰体验却使他的生命完全改观。

巅峰体验,较常发生在晓得如何凝聚专注力的人身上。凡是学习过如何放松肌肉及情绪紧绷的人,要凝聚专注力特别容易;紧张及脑中的自我对话都会影响专注力,而放松则可帮助专注力凝聚。专注力有种超然的特质,可以减少神经系统无谓的耗损并提高对压力的忍受力。

当你愈能多用非语言能力感受事物,便愈能提高专注力,同时给原本死气沉沉的生命注入一股新的活水。你将重新用不同的心情去审视这个世界,甚至发现许多自孩提时代就未曾好好注意的新事物。

这种专注力发生在电光火石的瞬间,也就是佛教所称的“第一念”,至于“第二念”则是指意识回应的动作。当第一念产生的时刻,人会有新鲜及光明的感受,这也是开悟时刻的感受,主—客二元性已被超越,物我也不再有隔阂,这时的你已经可以深入真实的自我。

静坐,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都是训练我们产生全新觉知的方法,在专注的静坐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敏锐的感应力及开放的视野。

重新生活

日本神经精神学家平井富夫及笠松做过一项脑电图研究。

他们测试两组人——普通人及禅宗僧侣对反复发出的喀嗒声有何反应。喀嗒声会每15秒钟出现一次,结果所有控制组的人都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刚开始时脑波急遽地减慢,然后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恢复正常。但是僧侣们却非如此,喀嗒声持续五分钟,僧侣们从头到尾的反应都无改变:没有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习惯化反应。

那些不断反复的噪音,并没有破坏禅僧们内心的平静,所以他们无任何特殊反应,这种跟外界干扰自动隔绝的现象,同样也发生在瑜伽修行人身上。罗伯特·奥斯汀博士在他的著作《静心的心理学》中说,瑜伽式的与外隔绝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打开觉知的心,不再有习惯化及制式化的反应,而禅坐也有相同的功效。

当我们能够以开放而纯净的心面对世界时,每一天都会是新鲜而有趣的,就连遛狗也能乐在其中;就像喜欢听唱片的人一定遇到过唱片失真的懊恼经验,但最好的音乐会不断地在心中萌芽,永不消褪;就像许多作曲家都有肠枯思竭的时候,而开放不僵化的心,正可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感。还记得那个可以拥有新感受的音乐欣赏法吧——用心灵直接去感受音乐,而不透过语言及思考。

笔者突然想到,听唱片其实可以称之为“道”。一种生活艺术,甚至可以成为静心的一种方式——这点已经由大多数的爱乐者亲身经历过了,欣赏音乐的最佳方式,即闭上双眼静坐,用安详的姿势来聆听。

你现在也许已经想要把这种全新体验带到日常生活了,像刮胡子、穿衣等一成不变的动作。你可以开始换不同的方式来做这些事,像在刮胡子时改由另一边开始刮,穿长裤时改由另一脚先套进去,让机械性习惯动作暂时瓦解。“机器人”可以供我们随时随地使唤,但如果我们反被它主宰,生命就失去活力与意义了,不是吗?所以,现在就开始重新过每一天,包括全心地生活。

无欲则刚

专心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慢下来,或者正确地说,是让我们享有轻松闲适的感觉。就像一位技术高超的足球员,他总是不疾不徐地为自己创造时间与空间。

专注的生活也会带来轻松,因为它在你与头脑之间创造了空间,这是静心的一大要件,它是一种心理现象而非禁欲的结果。当你内心的欲望不再嘈杂蠢动,你就能放松并敞开来。当自我是狂野的状态时,你就听不见鸟叫虫鸣,欣赏不到诗词之美了;当心静下来时,你将接收到各种讯息,却不执著于任何事物。

尼诺波尼卡·斯若特别重视专注的重要,在《佛教静心思想》一书中,他提到了专注对释放心灵的重要性:

这项方法提供给想要花几天时间训练专注力的你使用,在这几天中,你将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和谐与宁静。如果你是个习惯用盔甲武装自己来面对诡谲世界的人,透过这几天的练习,你将能够享受卸下面具的快乐与自在;如果你是个想从喧嚣尘世中逃离的人,你也会有如置身在与世隔绝的山顶上,笑看山底下嚷扰不休的人们。你所感受到的将是一种超然的快乐及和平。

当你重新回到人群时,你将是友善的,因为所有的紧张已解除,你不再受无名的欲望、反感的捆绑。生命将变得简单,你内、外的世界也变得更辽阔。这个世界一直都运作得很好,是人类不断地庸人自扰才制造出许多问题。

只有我们心智清明才看得清事情的因果关系,并了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

借着全然的专注、全然的观照,不仅能获得暂时性的超脱感,更可能达到生命最终的圆满。

同类推荐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心态的锻炼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心态的锻炼

    人们对“到底是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参加争论的哲学家们,称自己为唯心论者或唯物论者,而各执一辞。他们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可是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个体心理学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因为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研究肉体和心灵的动态相互关系。亟待治疗的病人都具有肉体及心灵,如果我们治疗的理论基础错误,我们便无法帮助他。
  • 开创智慧人生的九大法则

    开创智慧人生的九大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就要这样活

    “女人,无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那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活得健康、活得美丽,活出自己的风采呢?本书通过发人深省的语言告诉每位女性朋友,不要再为那些百般挑剔的男人而活,因为女人可以决定一切。或许你现在还不敢这么想,但是读完本书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穷潜力——原来,我们还可以这么做女人!本书告诉女性朋友,不要小看自己,女人原本可以决定一切。可以爱男人,但是不要一切都指望男人。不为爱情而活,爱情往往会更幸福。在本书中,我们将会带着每位女性朋友,从改变观念开始,一步步“激活”自己各个方面的潜力,为自己赢得事业、爱情、友情多方面的幸福。”
  •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

    《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中的每一则小故事都发人自省、启人深思。不但有助于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偶发的困难情况,而且许多故事和寓言具有的伟大的智慧理念,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我及人类的本质,由此领悟更多的人生哲理。许多故事已经过数百年的世代传承,历经时间的锤炼也沉淀了时代的智慧。在每一则故事或寓言中,我们附以精彩的格言,这些都是最贴切的提示,有画龙点睛之妙。《指引人生丛书:指引人生的成功智慧》部分的解读至情至理、丝丝人扣,是对故事或寓言的完美诠释。
  • 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

    熟读《弟子规》争做好员工

    本书详细讲解了《弟子规》中论述的为人应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方面达到的基本要求。书中借由先哲风范,引用圣贤智慧,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现代企业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赋予了《弟子规》全新的理解、全新的立意,讲解了诸多现代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理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米虫上位记

    米虫上位记

    第一次,相遇,她是一个行乞的小乞丐,全身脏兮兮的,低着头在吃一个脏馒头。他拿着羽扇,遮住鼻尖,眼里满是嫌弃,说道:真臭。第二次,相遇,她是被夫家休弃的女子,她在田间耕作,身上满是泥污。他拿着一块手绢,擦试着身上毫无灰尘的雪白衣袖,晦气地说道:真脏。第三次,相遇,她是仙门里最低等的杂役,全身灰扑扑、脏兮兮的。他穿着华美艳丽衣裙,满脸的鄙夷道:你会过日子吗?她满脸疑惑,以为他会跟前两次那样离开。却不知,被那人带在了身边,一片波澜壮阔的世界,在她的眼前、慢慢的被展现了开来。
  • tf之追梦

    tf之追梦

    “同样都有梦,可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一个女孩蜷缩在黑暗的角落,眼神里充满忧伤和绝望,一滴眼泪也情不自禁掉落下来。却殊不知,一个男孩听到了她讲的话……
  • 笛曲繁华处

    笛曲繁华处

    离家的人太年轻,瘦弱的牛群驼了留守的风景。残留的回忆碎片割破眼睛,流了许多感情。都恨月夜,压不住这动静。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饮食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饮食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祸宠帝妃

    祸宠帝妃

    她入宫本不是因为爱……却因为爱,逃不出争宠斗争。她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善良背后是天真还是另有阴谋?一切她看似不在乎,其实是真的不在乎吗?在她心里谁也不知道有没有爱。后宫之争,唇亡齿寒,却不得不挺而走险。幽怨之地,孰是孰非?剪不断,理还乱,莫等黄叶入地寒。一切,皆因她而沦陷…一切,皆因她而悲剧…
  • 不可思议之年年有渔

    不可思议之年年有渔

    本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金叶子,在与集美们野外生存冒险时发现一处天然钟乳石洞,由于脚下一个不慎,醒来时莫名成了小渔村一家破落户的闺女。上有年迈跛脚的奶奶与傻子娘,下有智商不在线的傻子弟,未来任重而道远,时也,命也,且看金叶子在这架空异世能溅起什么样的水花。
  • 生肖——猪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

    生肖——猪的民俗与科学文化艺术

    本书以生肖猪为中心,从猪的进化过程,不同种类的特性等自然属性。到猪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作用地位等,以及猪文化与天象星宿的关系。与猪有关的成语,俗语,传说,谜语等,还包括与猪有关的逸闻趣事。最后介绍了历史上属猪的名人,和猪年大事记。内容全面详实。
  • 五少

    五少

    五少在兵法课上,看从父王书房偷来的书,晚上第一次研究起人体结构。后来,五少说“看了那书真的影响发育”。在欲望的边缘徘徊,五少开始了一段奇葩的人生
  • 从斗罗开始无限掠夺

    从斗罗开始无限掠夺

    偶然穿越到斗罗大陆,获得无限掠夺系统,可以掠夺异世界功法、神器等一切东西,从此走上了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