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8400000031

第31章 明清实学思潮的哲学意蕴(4)

道器相统一的基础,王夫之认为是“形”。他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统之乎一形,非以相致,而何容相舍乎?道器关系涉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道”是一般,是抽象,“器”是个别,是具体,二者是统一的。“道”与“器”是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方面的规定。

其次,“天下惟器”,“道在器中”。在道器关系问题上,王夫之坚持了“天下惟器”、“道在器中”的唯物主义路线,批判了宋明理学家“离器而言道”的唯心主义思想。

《易传》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宋明理学者对此解释,认为作为一般原理的“道”,是具体事物“器”的根本,按照有形与无形的区别割裂了“道”与“器”的关系,“置道于器外”。由于他们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内容的“道”本体化,视为最根本的宇宙原则,实际上便将封建伦理纲常绝对化。王夫之对此进行了学术批评和清算。

在王夫之看来,“盈天下惟器”,“道”是“器之道”。“道”指的是事物的共同本质或普遍规律,“器”指的是个别具体的事物,二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他说: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尽器,则道在其中矣。

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无其道则无其器,人类能言之;虽然,苟有其器矣,岂患无道哉!人或昧于其道者,其器不成;不成,非无器也。

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者也。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多矣。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馨、管、弦而无礼乐之道;则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且无者多矣。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这就是说,“道”和“器”的相互关系是“统此一物”的两个方面,相互统一,不能截然分开。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具体存在。在“道”和“器”相统一的关系中,王夫之更强调了“道”是由“器”决定的这一思想。他认为普遍的东西只能依赖个别具体事物而存在,“道者器之道”只能说“道”是“器之道”,不能说具体事物是“道”的具体事物,因为“无其器则无其道”。

三、“太虚本动”、“推故别致其新”的运动发展观

对《周易》加以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在王夫之整个哲学思想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他易学思想观点的基础上,王夫之建立了他的气本体论,形成了阴阳之气为宇宙本体、世界统一于阴阳之气并由它的运动而展开的思想。

王夫之反对朱熹“太虚是理”的看法,继承了张载的思想,在对张载《正蒙》所作的注释中阐发了自己的思想,认为太虚充满了“气”,并永远处于运动之中。他对张载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注释说:于太虚之中具有而未成乎形,气自足也。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损益。聚而成形,散则归于太虚,气犹是气也。神者气之灵,不离乎气而相与为体,则神犹是神也。聚而可见,散而不可见尔,其体岂有不顺而妄者乎?

“太虚”即空旷寥廓广大无垠的空间,中间充满了“气”,“气”总量是没有增减的。王夫之认为聚而成形,散而归于太虚的皆为一气,宇宙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他指出:天不听物之自然,是故缊而化生。

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

宇宙作为阴阳交替作用的运动过程,包含动、静两种状态,但王夫之认为动与静是相对的,都是动的表现形式。静不是绝对的静,而是静态的动;动是动态的动。他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废然无动而静,阴恶从生哉?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皆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动静皆动也,由动之静,亦动也。

王夫之肯定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辩证地阐述了动静的相互关系。他还进一步发展了张载的气化论思想,阐述了“推故别致其新”、“变化日新”的观点。

王夫之继承了张载“一物两体”、万物中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引起变化的观点,认为运动的原因来自于事物的矛盾性。“一”指太和之气,“两”即阴阳二体。他解释“两”与“一”的关系时说:自太和一气而推之,阴阳之化自此而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原本之于太极之一,非阴阳剥离,各自孳生其类。故独阴不成,孤阳不生,既生既成,而阴阳又各殊体。其在于人,刚柔相济,义利相裁,道器相需,以成酬酢万变之理,而皆协于一。

阴阳二体统合于“一气”中,阴阳无时不互相包含,共同完成事物的生化,单纯的阴或阳皆不能有生与成,须阴阳共同作用;但其中阴阳又不容混杂。人与物皆不外此理。如性情中刚与柔互相成就,裁断中义与利互相制约,事物的根据、法则与形体互相依赖。两个方面构成一个统一体。

由于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资相济,推动事物产生变化,即日新之化。他说:易者,互相推移以摩荡之谓。纯乾纯坤未有易也,而相峙以并立,则易之道在。

衰减之穷,予而不茹,则推故而别致其新也。由致新而言之,则死亦生之大造矣。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王夫之将日新之化区分为“内成”和“外成”两种类型。“内成,通而自成”,即事物的质虽时时有微小的变化,但其本质未发生变化,处于“质日代而形如一”的状态。在他看来,生物体的自我发育即从胚胎、流荡、灌注到衰减的过程就是“退而自成”。“外成”是“变而生彼”的变化,即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终归于“散灭”,化为别的事物。世界就是在这样一个“推故致新”的过程中,氤氲演化,生生不已。

四、“能必其副所”、“知以行为功”的认识论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不仅有对宇宙问题的思考,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状态的探究,还有对人认识万物的形式、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识与德行关系问题的回答,这构成了他的认识论内容。

王夫之的认识论思想可以从他对中国古代哲学范畴“能”、“所”的解释,以及对知行的论述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能必其副所”

“能”、“所”这对范畴最初出现在中国古代翻译的佛典中。“能”是指主体的认识作用,即“能知”;“所”是指客观认识对象,即“所知”;“能”与“所”的关系就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佛学者认为,“所知”依附于“能知”,把认识对象消融在认识主体之中,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王夫之对这一佛教哲学思想资源加以利用、改造,明确规定和区分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主观认识能力和客观认识对象,丰富了朴素辩证法的认识论思想,他说: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能所之分,夫固有之,释氏为分授之名,亦非诬也。乃以俟用者为所,则必实有其体;以用乎俟用可以有功者为能,则必实有其用。

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

这就是说,外在环境等待认识作用去认识的叫做“所”,认识作用加之于外在环境之上而有一定功效的叫做“能”。“能”与“所”的区分是本来就有的,佛教将二者分别命名,也不是没有道理。等待认识作用的“所知”,必定有自身的实体;作用于客观对象上而有功效的是“能知”,这“能知”必然有它的作用。因此,客观实体等待主观作用。“所知”本来是引起“能知”的;主观作用施加于客体之上,“能知”就必须符合于“所知”。但是,在王夫之看来,佛教却最终“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就把客体消归于主观,把主观当做客体,这是荒谬的。

王夫之明确肯定,“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即“能知”的作用是“所知”引起的,而且“能知”一定要符合“所知”。也就是说,主体的认识是客体引起的,而且与客体相适应。

(二)耳目与心官,“致知”与“格物”

在知觉发生的条件和认识的形式上,王夫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将形、神、物三者视为知觉发生的条件,并且区别了“耳目”与“心官”的不同作用,提出认识有“格物”和“致知”两类,并对二者相互关系进行了辩证的论述,进一步深化了传统的认识。

他认为产生知觉的条件有三个,这就是感觉器官、精神作用、客观对象。他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形、神、物三者相遇,之后有知觉;三者缺之一,便不可能有知觉。他看到认识离不开认识客体的“物”,也不能没有作为认识主观条件的“形”和“神”,即人的感官和心灵。就人的感官和心灵而言,王夫之认为: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而心之神明散寄于五脏,待感于五官。

心和感官是密切相联系的,心固然重要,但心的精神作用依赖于五脏和五官。他说:无目而心不辩色,无耳而心不知声,无手足而心无能指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已废矣。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合故相知,乃其所以合之故,则岂耳目声色之力哉?故舆薪过前,群言杂至,而非意所属,则见如不见,闻如不闻。

这就是说,“心”的作用要依赖感官,而耳者有所闻,目有所见,也还要靠“心”的作用。

因为在王夫之看来,耳目的作用是察声辨色的,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心”的作用是思维,可以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事物表里都能认识到。他说:声色之丽耳目,一见闻之而然。岂如心之愈思而愈得,物所己有者,无不表里之具悉。耳目但得其表。

感觉经验靠耳目等感官,思维是心的作用,这就区别了“耳目”与“心官”的不同,也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王夫之将二者区别开,甚至又将二者的联系割裂开来,这表现在他将认识分为“格物”和“致知”二类。王夫之说:夫知之方有二,二者相济也,而抑各有所从。博取之象数,远证之古今,以求尽乎理,所谓格物。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二者相济,而不容不各致焉。

“格物”是考察自然现象、研究历史过程,以求事物的规律,可以说是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致知”是就原理原则加以分析,以穷尽其中的隐微,指的是理性认识。王夫之说: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助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

由以上王夫之的思想可见,他对“耳目”、“心官”在认识中的作用加以区分是正确的,从“格物”与“致知”的区分及联系的论述,也看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但他的思想中亦体现出矛盾性,这就是有时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来,有时强调耳目感官认识的重要性,有时过分夸大“心”的作用。如他肯定一切“理”是可知的,这是正确的,但他又讲“心”中即具有一切“理”,这就表明他接受了程朱“理具于心”的观点,如他认为“理者人心之实,而心者即天理之所着所存者也”。这就是说,“理”是“心”的实在内容,“心”就是“天理”所在之处。这样,虽然他一方面批判程朱“理在事先”的理论,但另一方面却又同意了程朱“理具于心”的观点。

(三)“知以行为功”

在知与行的关系方面,王夫之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后”论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提出“知以行为功”的观点。

王夫之认为知行是相互作用,也是有所区别的;也正是有所区别,才能够相互作用。

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

王夫之所说的“知”主要指的是讲求义理,“行”主要是指“应事接物”的活动,也指一般的用力去做。他说:知行之分,有从大段分界限者,则如讲求义理为知,应事接物为行是也。

他认为程朱讲“知先行后”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都是不对的。程朱理学派提出的“知先行后”,其实是“先知以废行”、“以困学者手知见之中”,割裂了知与行的联系;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等于取消了知与行的区别,是“以知为行”、“销行以归知”,从而也就完全否认了“行”的必要性。

在王夫之看来,知和行的关系是“行先知后”。他曾引用《尚书·说命》的话“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又引孔子的话“仁者先难而后获”,认为难者在先。他说:艰者必先也,先其难而易者从之易矣。

“行”难,所以“行”在先。

在“知”与“行”中,“行”更为根本。王夫之指出: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为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产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知”以“行”为依靠,“行”却不一定以“知”为依靠和根本;由“行”可以得“知”的效果,由“知”却不一定能达到“行”的效果。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这就是说,在“知”和“行”关系中,“行”是根本的。

同类推荐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走近孔子

    走近孔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学派的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流变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却也在有意或无意间造成了偏离,也变得僵化。当我们今人剥开它在外面固化的硬壳后,却可以发现其核心的东西——孔子的思想,其实是富有多么鲜活的务实精神与人性表达的意义。比如在孔子那里,礼仪的本质特征和终极目的,不是人性的泯灭而是弘扬;孔子也不讳言自己求富贵的愿望,以及孔子对“执干戈以卫社稷”的勇武血性的颂扬,等等。本书就是一部力图将历史与当代接轨,立足于当下社会的现实和中西文化参照对比来解读和还原孔子思想的哲思随笔著作,作者以清新隽永而又饱含理性情感与思辨精神的文字,对承载孔子的儒学思想的《论语》等著作进行探赜发微,对其所蕴含着的人生价值、生活哲理、社会伦理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从一般道理进入智慧层面,赋予孔子思想崭新的价值观照,是一部能够直抵孔子内心的作品。翻开书的当下,你会被作者创造性的解读所吸引,在书中遇见孔子,走近孔子。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 周易智慧

    周易智慧

    《周易》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蜀山外门弟子

    重生之蜀山外门弟子

    地球少年被女娲后人召唤,重生到平行地球。这里妖魔即将复辟,东天神族分崩离析,觉醒之后的他又要怎样靠着自己手中的剑,去完成守护这个世界的誓言。
  • 海底9000米

    海底9000米

    我们挺进未知探索未知,我们几乎标出了陆地上的每一寸,我们甚至在月球上留下足迹。但我们对深海的认知不及对火星表面认知的5%。
  • 口腔疾病合理用药226问

    口腔疾病合理用药226问

    本书对口腔疾病的特点、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常见的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舌部疾病、咽喉疾病、唇部疾病和口腔其他常见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和预后护理进行了介绍。
  • 最后一次修道

    最后一次修道

    “你这是第几次轮回来啊?”“已经第九次了啊!”“为什么你每次轮回都是道士?”“因为我中了诅咒。”“这是你最后一次修道吧?”“对啊!这次道门是在哪里啊?”“九术。”“是有三清书的那个门派吧?这我死之前他们那里挺乱的”“因为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这次把你派过去是为了拯救他们。”“好吧,我去。”十世轮回,皆为道士。这第十次是他最有可能仙的。此次姓名王青城
  • 山里来的契约者

    山里来的契约者

    如果没有命运,时间修行者能够看到的未来的碎片是什么?如果有命运,为什么还会看到自己的死亡?如果无法避免命运,时间修行者看到的未来的碎片又算什么呢?
  • 祖妖神

    祖妖神

    经过上次一战人类几乎灭绝,但是在最后的苟延残喘之际。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华夏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觉醒了沉寂千百万年的太古妖神血脉之力。这才保存了人类这一脉,要不然怎么对得起女娲和众妖神呢?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元明清及近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元明清及近代)

    元明清及近代这一历史阶段,文学的主角由诗文转为小说与戏曲。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元明清及近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轨迹,熟悉相关的著名作家与作品,提高对古代小说和戏曲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读者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提高文字的表达能力、用词能力;也可以提高分析语法结构、纠正语法错误的能力以及鉴赏与表达能力。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宠溺无度:甜宠掌上宝

    宠溺无度:甜宠掌上宝

    初次见面,她就把怼天怼地的小霸王摔倒在地,让他足足记恨她大半辈子。第二见面,他想尽办法整他,却又被摔惨,让他记了一辈子,再也忘不掉。苏迷曾问:打不过女朋友怎么办?众网友答:宠!宠废她!让她再也无力动手。就这样,苏迷宠了傅黎辞一辈子。苏迷又问:女朋友想要环游世界怎么办?众网友答:陪!陪她一起疯,一起闹。就这样,苏迷成了摄影师,陪她浪迹天涯。从冰岛极光到非洲草原,傅黎辞主页上永远挂着一句话“我爬过最高的山,踏过最远的领土,潜过最深的海,喝过最烈的酒,却看不见最美的景。因为,最美的风景是你啊,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