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29100000026

第26章 王安忆看上海(1)

王安忆是当代上海本埠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这个城市里成长,上海早已融入她的生命中。但她却要“寻找上海”。

因为“上海变得不那么肉感了,新型建筑材料为她筑起了一个壳,隔离了感官”。这里的“肉感”,类似于上海话里的“贴肉”,指的是对事物有比较实在的,能把握住的感觉。而现在人们却习惯于用某种观念去认识、描述上海,活生生的,感性的,丰富的上海越来越抽象化,单一化,越来越不贴肉了。因此,需要寻找,需要还原、回复到对这座城市的日常记忆中——那是具体的,细枝末节的,更加贴近生存本身,能够引起人们切实的存在之感的,而又各不相同的个性化的记忆,有时只是“一种脸型,一种口音,一种气味”(《寻找上海》)。

这样,王安忆也找到了她认知上海的方式。与时尚化的上海观念不同,与对享乐生活浮华声色的一味描摹不同,在“寻找上海”的视野里,王安忆看到的上海方言是“低俗的,却也能给人以力量”,上海小菜是浓油赤酱的劳作者的口味,上海从市井到寺庙都弥漫着烟火气,这烟火气里都是蓬勃的生存欲望。王安忆所要着力描写的,是上海人一心一意抓在手里的“生计”,和为了这生计的“劳动”对于上海人生存的重大意义。那“粗鲁的,又是细腻的,暴烈的,又是温柔的,果决的,又是缠绵的劳动,是上海真正的戏剧,亦是上海真正的主人”(《主人的天空》)。

我们在本辑的最后,也是全书的最后,特地选编了蔡翔的《底层》。这不仅是因为他和王安忆有着类似的上海底层关怀,而且蔡翔是在棚户区里长大的,他的记忆正是对王安忆的弄堂经验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另一方面,本书的文章大都是对上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以后的上海的历史叙述,蔡翔的叙述,却保存着对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工人生存和精神状态的珍贵记忆:这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蔡翔并不讳言他是从“我的底层经验”为出发点来认知上海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困惑,因为他发现,在今天的上海,“在我的底层,已经不再涌动着纯朴和善良,友情和乡谊,利益原则同样侵蚀着我的底层”。于是,就产生了蔡翔的,或许也是我们的问题——“也许,我的底层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我的梦想和寻找”,但我们又必须继续梦想与寻找……(《底层》)

因此,上海的阅读永远不会结束:上海还在发展,我们也还在寻找……

寻找上海①

王安忆

我曾经在一篇小说的开头,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从来不会追究我们所生活的地方的历史。”其实,要追究也很难,这样的地方与现实联系得过于紧密,它的性格融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面,它对于我们太过真实了,因此,所有的理论性质的概念就都显得虚无了。我真的难以描述我所居住的城市,上海,所有的印象都是和杂芜的个人生活掺和在一起,就这样,它就几乎是带有隐私的意味。

不过,在十多年前,我还意识不到这些,或者说,还没有碰过壁。在当时的“寻根”热潮的鼓动下,我雄心勃勃地,也企图要寻找上海的根。我的那些寻根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沿黄河而下,听年逾古稀的老人讲述村庄的历史和传说。还有些寻根者似乎是更早在插队落户的时期,就已被民间的习俗吸引,如今再回过头去发掘出其中的涵义。更有的是学习考古的专业,得先天之便利,首先进入了发源的地域。与他们相比,我的寻根,就显得不够宏伟。第一,是所溯根源的浅近,当这城市初具雏形的时候,已到了近代,它没有一点“古”意,而是非常的现世;二,我的寻找缺乏浪漫气息,我只是坐在图书馆里阅读资料,因为它的短暂,还不及留下遗迹,即便有遗迹,也即刻淹没在新的建设之中。这个诞生于现代资本的聚敛之上的弹丸之地,它的考古层在推土机下,碾得粉碎。我只有阅读资料。

可我没有方法。我从一位杂揽掌故、索引、地方志、图书馆学的老先生那里开来一张书单。书单上有:《同治上海县志》(四本),《民国上海县志》(三本),《上海市大观》,《上海轮廓》,《上海通志馆期刊》(二本),《上海研究资料汇编》(二本),《上海旧话》(二本),《上海闲话》,还有收藏于徐家汇藏书楼的《上海生活》。那是在一九八二、八三年,出版业远还没有注意到这城市的旧闻旧录,这些书完全是被遗忘的神情,破旧,纸张黄而脆,少有人翻因此布了薄灰,并且又好像都是孤本,其中有一册被人借阅了,便再没有第二册可提供了。阅览室严禁携带墨水笔,防止墨水洇染了书页。所阅书籍闭馆前全交到管理员手中,第二日去时再提出来。在这样专业化的管理之下,坐在这一堆书前面,我却不知该从何入手。打开每一本书,都觉得不是我要的东西,而我要的东西,则又变得迷茫起来。但我还是硬着头皮看着,并且抄写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建筑,古迹,民情民风和轶闻。可这些东西没有使我了解这城市,反而将我与它隔远了。阅读“志”,也使我如坠云雾之中,不知如何才能与上海这城市联系起来。我的困惑甚至感染周围的人,他们也对我生出困惑来。有一位老者见我在勤勤恳恳地抄写上海俚语,就问我是不是在研究上海的方言。他问的都要比我知道的明白得多,我只能羞愧地摇摇头。对这城市的感性被隔离在故纸堆以外,于是,便彻底地丧失了认识。

有一段关于上海地质形成的概述倒还与我的寻根思想呼应,是这样写道的:“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上海曾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约距今一亿八千万年的中生代上三迭纪,上海同苏南地区都是古老的陆地。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后期,岩浆沿着今松江县西北部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断裂线涌出地面,经过风化侵蚀,形成后来人们称成为‘云间九峰’的山丘,新生代第四纪以来的二百万年中,上海地壳总趋势是脉动式地下降,海水大幅度进退,在不同的海面时期,河口位置不同,形成了相互重叠的古三角洲。冰期过后,冰川融入海洋,海面渐次上升,三角洲的大片陆地复被海水所浸没。今上海中部偏西,一条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岗身地带,是远古上海的海岸遗迹。”这一段有些像诗,它给上海增添了史诗的色彩,使这个城市有了一个远古的神话时期。

现实的日常生活却是如此的绵密,甚至是纠缠的,它渗透了我们的感官。感性接纳了大量的散漫的细节,使人无法下手去整理、组织、归纳,得出结论,这就是生活得太近的障碍。听凭外乡人评论上海,也觉得不对,却不知不对在哪里。它对于我们实在是太具体了,具体到有时候只是一种脸型,一种口音,一种气味。

有一种脸型,它很奇怪地唤起我对某一条街道的回忆。这也是同个人经历有关的,我在那条街上长大。自从我能够独立地出门,就在这条街上走来走去,用我的有限的零用钱,在沿街的小烟纸店里买些零食。这些零食放在一个个玻璃瓶里,包成小小的三角包。那些零食,无论是萝卜条,还是橄揽,或者桃板,芒果干,一无例外地都沾着甘草,甘草带着咳嗽药水的甜味。我实在吃不出有什么好的,可是我还是要去买来吃。这好像是这条街上的女孩子的生活方式,她们勾肩搭背地,走到街上,买零食吃。很多年以后,我又来到这条街,街上的景象已经大变了,可是迎面走来了一个女人,她长着那种鼓鼓的椭圆脸型,眼睛略有些暴突,下眼睑挂着囊袋,嘴是有些外翻的厚嘴唇,这种脸似乎从来没有年轻过,但也不会十分地苍老,它看起来总是中年偏上的样子。这脸带着些凶相,不是威严,而是凶。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着她的身份。她不是职业妇女,却也是谋生计的女人。她不是像家庭妇女那么贤淑的气质,也不像那些上班的女性,态度郑重和矜持。她是,怎么说呢?她是见过世面,但有着偏见,涉足社会,又守着陈规。她最最合适的营生,就是街面上的小烟纸店的女店主。这类小烟纸店,是将自家的街面房子破出墙来开的张。这条街奇怪就奇怪在这里,豪华的商店间着民居,在商家背后,就连着深长的入口庞杂的弄堂。这些小烟纸店挤在繁华的街市里,却一点不显得寒碜,相反,它们很坦然。店堂后面,往往是店家的灶间,夹了一架木扶梯,可上二楼。二楼很可能只是个阁楼,便是他们的居家。他们常常在店堂里开饭,这种脸相的女人就端了饭碗来做生意。

这种脸相有时还会呈现在男性身上,就是某一条弄堂口的,出租小书摊的老板。他很精明地将他的小人书,一本拆成两本,甚至三本。因为借回家看要比当场看贵,所以在他的木头打的书架底下,两排矮凳上,便坐满了看书的人,大多是些孩子和年轻的保姆奶妈。他的形象还要粗鲁一些,带着些北风,穿着就好像一个拳师的行头。黑色对襟的褂子,勉裆裤,圆口鞋。他的眼囊还要臃肿一些,嘴唇也更厚,推着平头,一看就知道出自路边剃头挑子之手。他斤斤计较,决不允许你在书架上挑拣过久,要就租,要就不租,要想在挑拣时偷偷看完一本,没门!收摊的时间一到,他便飞快地从人手里抽走小书,不管你看完还是没看完,想再看,要就借回家,要就明天再来。他清点小人书的样子,就像一个水果贩子在清点他的桃子或者梨。他有时甚至会为了一本借阅过久的小人书追到小孩子的课堂上。他的口音里带着鲁音,但他决不属上海那些来自山东的南下干部,风范大异。说起来,和那开烟纸店的妇女也是大异,可不知道怎么的,他们就是一路的脸相,一种小私营者的脸相。

另有一种脸相,是较为劳苦的。这是瘦型的,越人的脸相。眉棱较高,眼窝略深,颧骨突出,嘴唇薄而宽,下唇有些往里吸,下巴则向前翘,俗话叫做“抄下巴”,它大多是长在老年男性的脸上,带着焦愁的表情。带着这样的脸相和表情,忽匆匆走在熙攘的人群里,上身前倾,双臂便自然而然地伸向后方。这也是这条街上的一个名人,小学生们刻薄地称他作“全身运动”,因他走路的姿态颇似广播体操中“全身运动”的那一节。他总是在街上奔走,为了不让人挡道,他就在人行道底下,又正是逆行的方向,于是便在迎面而来的自行车边上危险地走着。这情景带着一股忧伤,而这条街,真的,真的有着一股忧伤。他操的也是弄口生涯,是一眼老虎灶,正式的名称为“热水站”。老虎灶烧的是烟煤,于是弄口便被熏得漆黑,好像是一个黑洞,弄堂里的生活也显得没有希望了。冬天的季节,暖和的星期天的午后,就有人来喊水,他挑一担热水跟了送去。热水盛在木桶里,从盖口和桶缝里漏了出来,滴滴答答地一路过去。浴室一般是在二楼,甚至三楼,他就担着水走上楼梯,将水倒进已经擦洗干净的白磁浴盆里,这种午后,有一种起腻和清爽夹杂在一起的气息,好像将房间里的腌臜和隔宿气都抖落到街上来了。他和他的孙子就睡在老虎灶项上的搁板上,过街楼的底下,只有半人高,连坐都坐不直。因此便看见那孙子俯在枕上写作业。他孙子不完全像他,却很奇怪地与另一条弄堂里的某个孩子是同一型的。

他同他的爷爷一样,也是瘦型的脸,却不如他爷爷的端正,并且个性化。好像在遗传中受到了一种不幸的影响,他的轮廓有失均衡。脸型是窄长条的,中间部分凹了下去,鼻子则有些大。鼻梁倒是直挺的,全靠了它,整个面相才不至于塌下。下巴也是抄的,却比较长,就有些夸张,加上倒挂眉和抬头纹,不由地有些滑稽了。又不是叫人愉快的滑稽,而是有些伤感的,就像悲喜剧里的人物。他是个沙喉咙,听起来声音便苍老着,更增添了悲喜剧的效果。他在这弄口长大,夏天里就穿一条短裤,脚下趿一双木屐,劈里啪啦在街上奔跑。这条马路的主人并不如人们以为的,是那些摩登的男女,其实他才是。还有公用电话间里喊电话的阿跷,对面平安里的大头。阿跷是社会青年,所谓社会青年就是无业青年,里委照顾在电话间喊电话,由于脚不好,他总要等电话条子积起一迭,再去一家一户地叫。对方要是有急事,就生生给耽误了。大头是个低能儿,头特别大,他从早就坐在弄口观看街景。他们都是这条街上明星一样的人物,谁都认识他们。渐渐的,他们的脸就变成了这条街的标志一样的东西。

方才说的,另一条弄堂里与这老虎灶孙子同一型的那孩子,其实已不是小孩子,应该是个少年。他的手脚都有病,似乎是软骨症,或者叫佝偻病。他的脸型也是那样瘦长,疏眉淡目,下巴也很长,却不是抄下巴,而是地包天。他的声音与那孙子正相反,又高又尖,像个聒噪的女人。他就是这样,甩动着畸形的手脚,尖起喉咙,在弄堂里追逐着小孩子。他显然是没有发育好的少年,这条街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没发育好的孩子?并且,好像都是由他们在撑世面。他们的面相上,带着疾病,风湿,缺乏紫外线和营养的症状。

同类推荐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思想课堂-儒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丛书·革命星火

    《兰州历史文化》的编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兰州历史文化各时期、各层面的发展成就和地域特色,注意反映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兰州”建设服务。
  •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热门推荐
  • 混世在明末

    混世在明末

    世界上最杯具的事情是什么?有比不带金手指穿越到乱世更杯具的吗?操蛋的西北、操蛋的东南、操蛋的辽东,操蛋的京城、外加不怎么操蛋的江南……这就是真实的明末!周俊恰恰就穿越到了这个操蛋的乱世,成了流寇马匪的头目。无权无钱无粮,但是胯下有马、手中有刀,手下有人!此外,还有一点点勉强能称得上金手指的东西,怎么办?凉拌!做个混世魔王!混它个天翻地覆,混出个锦绣前程!
  • 疯骚走位造就世界最苟

    疯骚走位造就世界最苟

    楚青云原是地球三好青年,意外魂穿,而且还是穿越到一部看过的玄幻小说里,更狗血的是穿越成了反派!不是主角!嘛,反派就反派吧,咱要做一个有涵养、有气质、不同寻常的反派角色,自此楚青云走绝世另类反派之路,后来,被人放逐到空间乱流处,直到域外异族入侵才被放出来。原著小说快大结局才把我放出来!你们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好!楚青云大手一挥,什么磁暴步兵、舰娘、初号机、轨道炮通通都有!同为异界穿越者,为何我如此优秀!(右手扶头轻叹)自此,玄幻世界里怎么多了份科幻!而且这画风竟如此的诡异?剧情乱套了!画风变了啊喂!且看穿越者如何在传统的玄幻世界点上科技点,发展玄幻科技,暴揍天下诸强,记住!不要跟和你画风不一样的为敌!——这是一个穿越者穿越后,保护位面之子(原著主角),与其他穿越者和重生者异界争霸兼发展玄幻科技的故事。
  • 战意永恒

    战意永恒

    不惧强敌未屠,只畏战意以失!平凡的少年望向对面深渊,披了批衣服,缓缓走进,,,,。这是传奇的一生,用无上战意书写。
  • 阿瑞斯的穿越者

    阿瑞斯的穿越者

    白承逸发现通往穿越时空,能够前往阿瑞斯的虫洞,一个处于中世纪的社会,在其好友,以及导师刘恩的帮助下,穿越者们建立了工业,组建了军队,改造艾瑞斯的社会,发展贸易,有的想实现异世界的梦想,有的想拯救阿瑞斯的人民,也有人仅仅单纯是为了逃避债务,这群三心二意的喧闹的挤在一条船上,怀揣着各式理想,浩浩荡荡的向着阿瑞斯进发
  • 我真的只是想好好学习啊

    我真的只是想好好学习啊

    一朝重生,荣竹只想好好学习弥补年少的遗憾。然而,看着眼前气氛焕然一新的家,卡里的巨额存款,眼巴巴的小奶狗,还没毕业的荣竹懵了。她真的只是想好好学习啊。
  • 明妃

    明妃

    这才是我心中明非的形象虽然他还没有成为我所期待的但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的正如源稚女所说的路明非是一个眼神里藏着狮子的人..........
  • 公爵的小小新娘

    公爵的小小新娘

    她的生日礼物居然是嫁人?她还这么小,怎么嫁人?未来老公还是这片大陆谜一样的黑暗公爵?她纠结,可自己的心为什么会慢慢沦陷了?当她想要告诉他时,却发现,他已丢失了记忆,身边还多了个未婚妻。老公是她的,小三滚开!
  • 醉意阑珊

    醉意阑珊

    一句话简介:美人如此多娇,引无数美男竞折腰。文艺简介:将军很冷酷,还不是被她耍的团团转?公子很清冷,欠了她的人情照样得还。书生很洒意,谈笑间引其为知己却失了一颗心。名士很狷狂,为了她,三千溺水,只取一瓢又何妨?
  • 逆战:复活之渊

    逆战:复活之渊

    25世纪。克隆基因技术成熟,科学家孟殷掌握了克隆的核心技术,一次秘密的行动中他复活了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斯莫达朗......一场浩劫袭来克隆复活人产生了意识,拥有强大能力的他们妄图建立一个复活人的世界,为了挽回浩劫,恢复和平,孟殷又该如何......
  • 第九位面之守卫者的漂流Y

    第九位面之守卫者的漂流Y

    泪泪(慈爱笑):各位主人公们,有谁想当最终的主角啊~江紫凌:当主角有什么好处吗?一个都没有,还特麻烦,谁爱当谁当去,走开走开。张瑾轩:我本来就是主角了,为什么还要争选?徐宸翊:赞同瑾轩的说法。李皓塬:吾只想当个安静地美男子~黄舒颜:最终的主角?拿来能干嘛?不当。王蓂葙:妈妈不当我也不当!张卉翎:(白眼)无聊!谢涵韵:会有很多美男子围着我吗?张维凯:老子要打怪,没空!李恒睿:没意义。邱柠晞:我……还是不了吧。范语歆:没时间。范彦杰:嗷呜~依沫寒:(嗤笑)当最终主角能让我妈同意我嫁给人类吗?苏小倩:我有手下弟兄们就够了,才不要给自己搞的这么累。周绍琰:今天大家想吃什么神兽?紫影:我已经是最强了,当不当主角无所谓。泪泪:……(一群没梦想没理想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