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9200000001

第1章

张瑞玑其人

去年下半年,“西安发现《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的消息,被国内多家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学术界考辨其真伪的文章也屡见报端。12月21日《文汇读书周报》在显著位置摘发《中国文物报》记者采访几位著名专家、学者的报道,指出“所谓《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纯系近人伪造的低劣赝品”,呼吁有关部门彻底澄清事实真相。相信这段公案终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的。当此真相未明之际,笔者迫切想要告诉读者的是,那位不幸——或者也可以说是“有幸”——被牵入这段公案的“晋陕名人”张瑞玑先生其人其事。

鼓楼遗靴

1908年初春,在陕西韩城当了近两年知县的张瑞玑,奉调将到兴平。正束装待发,听见一阵杂沓的脚步声,从外面进来十几个认识和不认识的乡民。为首的那位胸前捧着一双崭新的靴子。

张瑞玑两只大眼睛疑惑地看着他们。

捧靴子的那位说,乡民们感戴“张大老爷”两年来的恩德,专门赶制了这双新靴,务请“张大老爷”临走前穿上,把换下的旧靴留给他们作个纪念。张瑞玑拗不过眼前这些憨直忠恳的乡民,但他到底也不明白,乡民们将怎样搁存他这双旧靴子。

到兴平不久,张瑞玑就听人说,他那双旧靴子已被陈列在韩城中心的鼓楼上,供人瞻仰,靴上标有“知县张瑞玑之遗靴”的字样。

这一年,张瑞玑三十六岁。

关于这段佳话,现存张瑞玑几百篇诗文中只字未提。但据其外孙王作霦先生的记述,80年代中期,他拜访过考古文物专家、陕西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贺梓诚先生,了解先外祖张瑞玑的生平事迹。贺老先生年近八十,韩城人,少年时他曾亲眼见过陈列在城中鼓楼上的张瑞玑“遗靴”。

王作霦先生把韩城乡民这种情感化的纪念方式归结为传统的“怀念清官”,当然是对的。但笔者认为这远远不够。是的,张瑞玑以进士出身宦秦十年,先后在韩城、兴平、长安、临潼、咸宁五县当过知县,“奔忙酬应汗如雨”,清廉之名彰三秦,《兴平县志》称他“天才卓越,双目炯炯,豪于文,廉于吏,不避权贵,敢作敢为”,确是的评。然而,我们应该记得,张瑞玑生活于“清末及民国初期”,其时天下风气大开,新思潮接踵而至,新观念不胫而走。张瑞玑长梁启超一岁,虽不像梁氏那样笔底风雷,声震天下,但从其遗存的诗文中彰显的性格魅力和人生走向看,这位“披我两千余年旧历史,一读一哭泪滂滂”的张老衡先生,实在不愧是一位得风气之先,以启发民智、唤醒睡国为己任且躬身力行的前驱,绝不同于那些一味在俸禄中因循承命的官吏。

如此,则那双陈列于韩城鼓楼上的“知县张瑞玑之遗靴”,就不是“怀念清官”四字可以了断的了。

张瑞玑(1872—1928),字衡玉,号窟野人,晚年人皆以老衡称之,山西赵城(现洪洞县赵城镇)人。祖上“业儒,而穷者数世矣”。其父张灿六先生“以老宿讲授乡里,资修脯养家”。张瑞玑十七岁丧父,在他人生道路的起点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两个人。

一位是“井臼亲操,内治井然”的母亲。张瑞玑少时天才卓异,二十二岁即轻取秋闱,中了举人。榜发后回到家里,自得之情溢于言表。这本来也是常情,不想却被端淑温厉的母亲浇了一头冷水:“汝祖及父以笃学能文,落拓终身。今不学而幸获,吾为汝愧死矣。”说完,母亲哭了起来,一旁侍立的张瑞玑“亦惭泣不已”(《先妣王太夫人墓志铭》)。

另一位是他的异母兄张瑞璜(字渭玉)。《先兄张渭玉墓志铭》写道:“瑞玑于学问稍窥门径自兄始也。”父亲亡故后,这位比张瑞玑大二十岁的长兄“终日危坐”,以一肩之力承担着家中万事之艰。他不光是张瑞玑学问上的引路人,更是其人生道路上的护持者:“玑年十八,放纵疏狂。才无绳墨,口有雌黄。兄为裁抑,纳之轨道,如调飞驹,如笼飞鹞。”这些记述大体可以使我们看到张瑞玑青少年时期的面影。

1903年,三十一岁的张瑞玑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宦秦十年”的生涯。

研究近代文化史的学者认为,甲午之后,风雷激荡,风气大开。这种局面同学堂、学会、报纸这三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关系极大。张瑞玑曾经受惠于这些传播媒介,深知它们是启蒙的利器。因此在陕近十年,知县张瑞玑于断案决狱之外,对兴办新型学堂、学会和报纸,始终倾注极大的热情,而且在其职权范围内不遗余力而为之。

兴办新型学堂。1906年春天,张瑞玑出任韩城县令。到任后,“日以振兴学堂为急务”。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学堂“有不得不急为变通者,有不得不力为推广者”。所谓“变通”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变通”旧日学堂的建筑。张瑞玑用半年时间,将前任王知县草创的高等小学堂,从狭隘不堪、连操场也没有的地方,迁到县署东边的龙门书院。并修筑了操场、内操室、游息所、农桑实习场。次则“变通”学堂的经费管理章程,使学堂购置书籍、图器以及岁修杂费等所需款项,都能按时足额到位,“不至告绌”。第三是“变通”教授管理章程,使监学者各专其责,教员们各分门类,做到科学不紊,钟点无差。所谓“推广”,则是针对“唯初等小学堂,乡镇寥寥无几”的现状,在各乡镇建立初等小学堂,也就是搞普及教育。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瑞玑为了解决各乡镇小学堂的师资问题,还在县城高等小学堂内附设了一处师范传习所,分常年传习和暂时传习两个班。常年传习班类似现在的正规师范,旨在“造就各乡师资”。暂时传习班一星期听一次课,类似现在的在职教师培训班或教师进修学校,主要对各乡村已有的教员、私塾教师进行培训。高等小学堂内还附设了一所初等小学堂,“使各师范生轮班讲授,以资实验”。不知道这个师范传习所是不是中国当时唯一的县级师范,但至少可以说,它是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一批县级师范中办得颇有声色的一个。

接着,张瑞玑又亲自编纂了一册图文并茂,旨在“欣愉儿童之心志,开凿儿童之聪明”的《韩城乡土志》,用以解决初等小学前两年的地理格致教科书,因为这一类书都是乡土教材,不能外购。张瑞玑在《韩城乡土志》序中写道:“嗟乎!文与学,本一事也。自实学不讲,而文成为虚物矣。处此实学竞争之世界,苟能率天下之子弟,而祛其孤陋华靡之习,则他日切实有用之学,皆发为颠扑不破之文,未始非保全国粹之道也。”这里,张瑞玑流露出来的,是当时乃至后来地方官吏中罕见的、弥足珍贵的一种文化情怀。

对张瑞玑的识见和作为,陕西布政使樊增祥(湖北恩施人,近代文学家,字嘉父,号云门,一号樊山)很快就发现了,并大加赞赏。

这位藩司在张瑞玑关于上述事情的禀文上作了如下批示:“学堂之事,可与知者道,难与俗吏言,同寅中孰学孰不学,兴办学堂某能办、某不能办,本司皆默识之。……韩城有此官师,学堂风气何患不蒸蒸日上?应一切照准立案,禀、批一并登报,以资各县矜式。”此后樊与张结为忘年交。辛亥后在北京,二人常诗酒携游,张瑞玑《上巳日樊山实甫瘿公招什刹海修禊分韵得紫字》赞樊增祥云:“樊山老人鲁灵光,主盟骚坛执牛耳。”

办新型报纸和成立学会。在韩城时,张瑞玑创办了当时陕西第一份州县级的报纸《龙门报》。他自己也说:“韩城之有《龙门报》,玑实倡之。”但此报经营初定,张瑞玑就调往兴平。他走后,《龙门报》“浅说改为文言,体例倒置,文字芜杂,其报虽存,而其名若有若无,无复有一人道及者。”到兴平后,张瑞玑又办起了《兴平报》,十天一张。不久他又调任长安。为了不使《兴平报》像《龙门报》那样“人走报废”,张瑞玑将报社移至西安,改为《兴平星期报》,一周出一张。1911年在咸宁任上,张瑞玑又和友人郭希仁成立了学术团体“暾社”,并出版《暾社学报》。《暾社学报》第一期刊登了张瑞玑传颂一时的名文《暾社记》:

呜呼!中国睡国也。汉宋以后学说不昌,漫漫长夜七百余年。近者哲学代兴,东西蔚起,顾欧美日午,而震旦未明;瀛海朝烘,而支那方夜。举四万万国民酣睡,鼾呼于黑暗学界之中而不能遽醒。……以天时言,中国之后当明;以人事言,中国之睡当醒矣。郭君希仁集秦诸君子研究学理,将刊布学说以提倡一时,余为名其社曰:暾社。呜呼!月将落,鸡将唱,此其时也。吾为呼四万万之睡民,而大声告之曰:朝暾出矣!

笔者手头现有的资料,无法确定这篇《暾社记》的具体写作年月,但可以肯定,它和那一声戛然终谢了末代王朝史的枪声贴得很近,很紧!

张瑞玑不光亲自办报,还资助革命党人办报。据景梅九早年所撰《罪案》记述,1911年初,他在北京创办《国风日报》,开办费三百元不几天就花完了,第二月便维持不下去。于是先向京中诸友借款,然后又向外省去讨,“凡有和我交识的,没一个躲得过去。近而陕西作知县的张老衡,远而云南作讲武堂堂长的李协和,都打到了,幸不脱空。”李协和即李烈钧,张老衡当然就是张瑞玑了。

据景梅九嫡孙景克宁与他人合著的《景梅九评传》介绍,1908年冬,景梅九与李岐山(剧作家、翻译家李健吾之父)赴陕西,“时长安知县张衡玉倾向革命,景梅九与张衡玉及其他当地官绅交往,运动革命。”又,1937年出版的杨家骆《民国名人图鉴》:“同盟会成立,衡玉亦慨然与焉。不计其为官也。”可知远在辛亥革命前,身为知县的张瑞玑就与革命党人成为朋友和同志了。

铁肩妙手

武昌首义的枪声未落,陕西民军即起而响应。

起义那天,正在咸宁任上的张瑞玑赴谘议局参加大会,会后乘轿返回,路遇起义民军。民军见是官轿,吵吵嚷嚷挡住去路。张瑞玑在轿内高喊:“我是张瑞玑!”民军听了都说:“他是好官。”随后张瑞玑下了轿,将官帽摘下,掷得很远。手起帽飞,民军欢呼,张瑞玑也朗声大笑。当时,陕西同各省一样,民军痛恨清廷官吏,自巡抚以下被杀者很多,独咸宁县署赖有张瑞玑的清誉庇护,平安无事。

这年冬天,张瑞玑结束了“宦秦十年”的生涯,在陕西民军护送下,携家眷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东渡黄河,回到赵城。

不料到家后,“装未卸而城已封。纷纷传言,谓娘子关失守,太原兵溃,四境惶惶,人心不靖。瑞玑焦愤成疾,卧床累月。”从病床上起来后,张瑞玑便一脚踏进了生命华章中光彩照人、可圈可点的一段。

从我们洪洞、赵城一带流传的情形来看,人们至今津津乐道、敬佩不已的是,张瑞玑面对镇压山西革命军的卢永祥之流的虎狼行径,表现出卓异的才气和铁骨铮铮的大丈夫气概。简单说来是这么回事:

山西民军在太原起义后,袁世凯任命张锡銮为山西巡抚,令第三镇统制曹锟、协统卢永祥进攻山西。当卢永祥的部队打到赵城时,从陕西还家的张瑞玑已“卧床累月”,他和兄弟们奉母避入汾河之西的罗云山。不到两天工夫,城内及周围各村不分贫富贵贱,一律被抢。“冰雹猛雨,无此遍及。”张瑞玑愤慨之极,醵资铸卢永祥跪状铁像,置于城门之侧,让过往行人唾骂踩踏。铁像左肩镌“第五混成协协统”,右肩镌“山东著名之盗贼”,腹部镌“卢贼永祥”,背上镌四言二十八句的《铁像铭》。又作《卢永祥铁像歌》一首,七言二十八句。尽管这样,还是压不住心头之火,张瑞玑又写了篇《致第五混成协协统卢永祥书》。铭、歌、书加起来不过八百余字,字字句句都是投枪。限于篇幅,各取一斑:

铭:“山东巨盗,袁氏走狗;贪货好色,亡赖游手。”“未烧贼脐,未枭贼头;铸像道旁,万古同仇。镌字在背,不磨不灭;唾骂千秋,冤战顽铁。”

歌:“面目狰狞额文横,胸腹高凸起双峤。唇齿翻抵鼻掀天,双膝屈曲两肩峭。谱牒远溯蓝面鬼,鼻祖耳孙真酷肖。”

书:“足下为满清奴,为袁氏仆,受唆噬人,其本分也,固不足怪。独怪中国何不幸而有鲁直豫三省,三省又何不幸而生足下及一班盗贼也。……足下及三省之士,孰非我黄帝神农之子孙乎?瑞玑羞愧死矣!”

这三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乃正义之声,当时即不胫而走,广为传颂。后来卢永祥托人给张瑞玑说情,求他把铁像搬走,张坚辞不允,对来人说:“非念既往,乃儆来者!”卢永祥无奈,只好派人在一天深夜把铁像捣毁。铁像可毁,洪洞、赵城人民的嘴却封不住。十多年前,我读中学时听历史老师讲,三、四十年代,我们那里一些学校和诗书之家,还把这三篇诗文作为给子弟开蒙的教材呢。

时局变化很快,不久南北议和事成,张瑞玑应邀赴太原,任山西省财政司司长。1913年春,国会在京成立,张瑞玑以国民党党员身份被选为国会参议员,来到北京。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继而以军事优势镇压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并企图解散国民党占优势的旧国会,为他当皇帝扫除障碍。

这年农历六月,长兄张瑞璜病逝。张瑞玑旋里奔丧,返京后,得知国民党中一些意志薄弱者慑于袁世凯的淫威,已自行退党,有人造谣张瑞玑也脱离了国民党。张瑞玑遂在《顺天时报》刊登了下面的启事:

同类推荐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卷,收录了《赋与中国现代新诗》、《郭沫若与巴蜀文化》、《鲁迅旧诗新论》等28篇文章。
  • 遇见最完美的自己

    遇见最完美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天使知道我爱你

    天使知道我爱你

    本书所选散文均来自杂志《青年文摘》。作者为杂志超人气作家。选文共分8个栏目,包括:力透纸背的爱,凤仙花的忧伤,睡在风里的蒲公英,送你一窗阳光,找回的戒指分送的玫瑰,有一种欺骗叫真爱,两只柜子的幸福生活,相爱是一种命运。爱,哪有没有问题的,爱,就是一堆问题。
  • 二月晴朗

    二月晴朗

    虽然一位成都的朋友乘我前往成都出差的时候极力向我推荐陈思宇和他的作品,但我固有的经验告诉我,一个正在读高中的中学生是写不出多么有分量的作品的。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我在白夜酒吧里等来陈思宇的母亲之后,被彻底改变。而我之前的不屑一顾,也因此变成了不好意思的惊叹声。我没想到一位高中生会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的,当一个人用传统文化武装了自己的灵魂时,我们除了能看到他文字的厚重,更能从中感受到他骨子里的锐利与锋芒。相比之下,我除了发出“嘘”的一声惊叹之外,竟然失态到没有说一句溢美之词。
  • 瀚海绿色的由来

    瀚海绿色的由来

    本书共收录现代新体诗140首。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中间有大段时间空白。五十年代所创作作品主要为歌颂祖国社会主建设伟大成就,风格粗犷豪放。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作品主要反映新疆军垦建设,风格平实稳健。在形式上,受莎翁影响,部份诗稿尝试自创十行诗格律形式。
热门推荐
  • 一季后再见

    一季后再见

    青春是一场不回头的奔跑,爱情是一场15分钟的电影。
  • 伊心一意

    伊心一意

    从花痴遇到她的王子开始,她便注定要付出所有,一本结婚证换回的是她的所有底牌,她义无反顾交给他,只为让他达到他所有的目的。在经历过世间阴狠狡诈的精明总裁心里从没相信过有爱情这回事,在遇到意伊一的心和意后,终于爱上了她,并把所有的爱和宠都独给了她。
  • 我失去自己回忆她

    我失去自己回忆她

    看到作品标签我不知道应该选什么,我感觉我应该以重生的角度去回忆过去吧。故事会从我们相遇开始说起
  • 残兵杀神

    残兵杀神

    血战到全军覆没的边军,死人堆里爬出的残兵,他要一己之力,为所有战死袍泽复仇,撑守将倾的国度!
  • 夏至倾城

    夏至倾城

    总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的背影,孤傲,冷俊,孤寂......童年时的那段记忆,本以为会消逝人世,却不料成为她青春岁月里的梦魇。那段不敢开口的爱情,是否一直与世长存,还是,只被封印在回忆里?那温暖的触觉,慢慢地爬上纤细的手指,回荡在空洞的心中。记忆的碎片经不住时光的考验,总在我们之间悄然离去。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相遇,错过......可能,等待是最美好的结局......
  • 倔牛

    倔牛

    总说老头倔,殊不知自己也继承了同一特质。
  • 隐秘的诱惑

    隐秘的诱惑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你有没有疯狂的爱过一个人,明知是祸,明知是错,却在浓烈炙热里沉沦。陆庭琛就像我苦水年华的一场雨,淋漓尽致浸透我生命,我没有屈于利欲,没有败给孤寂,却输给渴求温暖的贪欲。这个男人如须臾烟花绚烂刻进我心里,让我用尽余生去遗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见钟情之嗨,秘书小姐

    一见钟情之嗨,秘书小姐

    数日前,陈梓馨撞了一辆轿车,她是受害者却很没骨气的跑了!数日后,轿车男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她的上司!数月后,上司却又明目张胆的爬上了她的床。陈梓馨惊奇的看着躺在她旁边的顾飞逸,大叫:“你、你、你要干什么?”顾飞逸无辜:“老公和老婆一起睡觉你说要干什么?”数年后,某缩小版的顾飞逸一脸稚嫩的问着陈梓馨:“妈妈,你是怎么和爸爸结婚的?”陈梓馨咬牙切齿:“坑蒙拐骗。”
  • 造化之主

    造化之主

    天地为牢,长生为谋,修炼的尽头竟是毁灭……一代洞天境强者重回少年时代,杀强敌,转阴阳,破苍穹,掌无上造化之力,成就盖世强者!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战中的日本为什么要扮演令人发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成为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后,又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当今经济衰退、政局混乱的日本,是否还秉持大国情怀……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菊与刀》中得到解答。“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她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懂日本人的作者,《菊与刀》这本书被公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