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以后总爱和异性同学在一起,觉得亲近、快乐,这是青少年身心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青少年进入中学以后,随着身体发育和对性的基本了解,男女同学都从原来对自己身体的注意,开始转向对异性身体和异性情感的注意,对异性表现出强烈的好感。由于性意识萌发,对异性的羡慕和吸引等情绪滋生,开始有一种对异性欣赏的心情,表现出以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总想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近异性,或者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如开始注意外表,衣着打扮及言谈举止等各方面。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少年身心发育中的必经过程。因此,常常看到一些男女同学愿意在一起学习和说笑打闹,觉得这样亲近,快乐,非常开心,还有的男生通过故意拨弄是非来表现自己。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男女同学在一起进行集体活动是可以的,但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单一接触,并且应该注意接触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男女同学在一起时要注意交往的分寸,不要在一起无约束地说笑、打闹,更不要背着父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应该建立在个人的私有感情上,而是应该建立在努力钻研、刻苦读书,为国家兴旺、发达而学习的奋斗目标上,以此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千万不能陷入早恋的情网,因为早恋会占用你的学习时间,浪费精力,耽误学习以至于荒废学业,造成终生的悔恨。
心理问题十七:异性同学能成为知心朋友吗?
霞是个文静的女孩,学习努力,懂事又听话。上中学以后,开始觉得很孤单。和同学熟悉了一段时间以后,渐渐地觉得同桌男生挺好,经常和她一起研究作业,有时候还给她讲题,霞也挺喜欢这个男同学。有一次,她问心理教师:“异性同学能成为知心朋友吗?”
这是一种来源于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育成长中性心理的萌发。应该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不要陷入早恋中。心理教师告诉她,可以成为知心朋友,同时向她说明了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异性同学可以成为知心朋友。但应该注意的是知心朋友友情的基点是建立在共同学习、互相勉励上,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人情感或早恋的基础上。如果是前者,那是正常交往,是可以的,如果建立在后一个基础上的话,是很危险的。因为早恋所带来的痛苦和损失往往大于幸福和甜蜜,只能酿出苦酒,让你悔恨终生。
中学时代是学习知识、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尚未立业定向。对中学生来说,上学是权利,同时又是义务和使命,这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是父母的殷切希望,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学习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好时期。所以,应该把精力集中投入在学习文化知识、完善自己的人格上,为将来所从事的事业做好充分准备,打下良好基础。在学校同学之间建立正常的友谊是可以的,异性同学也可以成为朋友。但是,在男女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克制和冷冻那种爱的情感,不要让爱的情感迷惑了你的心灵和双眼。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勉励、拼搏、奋进,但应该注意毕竟男女有别,与异性同学相处既要真诚坦率,又要有礼有节,不能太频繁,太随意。与异性同学在一起时活动场合要公开,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要单独约会、外出,一切活动都应该注意影响。一定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更不要使双方的感情升华,防止陷入早恋,耽误学习,贻误青春年华。
心理问题十八:异性同学常在一起研究问题或谈话,会被人认为搞对象。为什么?
娇,自从上中学以后个子长高了,由原来那个瘦弱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大姑娘。性格活泼好动,学习努力,爱说爱笑。在她后座的男生天星,学习优秀,也是爱说笑打闹,爱争论问题。娇有什么难题只要问天星,他准能讲得头头是道。时间长了,娇不管有什么难题都问天星,他们经常在一起研究问题,有时候在放学的路上也边走边谈论着。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同学中就传出了闲话,有人在议论他们。娇来到心理咨询室,问心理教师:“异性同学常在一起研究问题或谈话,会被人认为搞对象。为什么?”老师作了如下回答:
因为在中学阶段,男女同学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之中,这期间由于两性意识萌发,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感觉到对异性同学的好奇和亲近感,所以表现为男女同学愿意相互接近、说笑、研究问题,但在这期间,如果不加强自我调控,很容易步入早恋的误区。在实际生活中,也确实有学生开始是在一起谈工作、研究学习,时间长了便不自觉地陷入了谈情说爱之中了。再说,这一时期的男女同学性意识都非常敏感,如果你真的与异性同学经常在一起,进行两个人的谈话或约会,那同学们认为你们是搞对象,也是有道理的。所以,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青春年华都用在学习上,在平时的男女同学交往中,应该自觉注意影响。例如,与异性同学的接触应是在集体活动中,或是在公开的场合。另外,与异性同学的交往还应该注意时间、地点,不能两人单独在一起毫无拘束地说笑、打闹,更不能随便外出或者夜不归宿。总之,男女同学的相互交往应有分寸,正如老人们说的那样,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心理问题十九:中学生的生日聚会为什么搞不得?
小芳性格不太活跃,自尊心强,学习成绩优秀。有一天小芳很生气的样子来到咨询室对心理教师说:“我想请教老师一个问题,我们班同学在过生日的时候都要‘请几桌’表示祝贺,可是到我过生日的时候,却遭到了妈妈的坚决反对,她说中学生不能搞生日聚会,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心理教师对小芳进行了如下劝说:
在当代中学生中比较流行生日聚会,但却屡遭老师、家长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1)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为了搞好自己的生日聚会,有的学生提前好多天就不安心上课了。坐在教室里开始设想生日聚会搞得那种热火朝天的样子,眼睛望着所有同学,心中在盘算着张三、李四我必请,王二、赵六我不能告诉;还有某某异性同学一定要请到,某某异性同学不好意思告诉……这一系列的问题会时时占据你的内心,影响听课,耽误学习。
(2)相互攀比、挥霍金钱:在生日聚会上,同学之间相互攀比,在她家的聚会上摆了两桌,吃了六道菜,到我家时争取摆四桌,八个菜。再如谁家是在小吃部请客,谁家是在大饭店,谁家又是在星级酒店等。
(3)易形成小团体,促使早恋: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生日聚会时,第一个想要请的是谁?这必然有两方面的人物,一方面首先想到的是和我最好的异性朋友某某和某某;另一方面的人物是平时和我要好的朋友,如张三、李四等,那些与自己有矛盾的人我一个都不请。特别是在聚会的时候,与最好的异性朋友之间会眉来眼去,更会增添几分爱慕之意,是促成早恋的热土。
根据以上这些情况来看,中学生的生日聚会的确没有什么大的好处,只能消耗你的学习精力,占用学习时间,形成小团体不说,还等于为学生早恋推波助澜。
为此,希望你们一定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不要搞铺张浪费。那么,到了自己生日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最好是早些起床,把室内卫生打扫一遍。如果你能做饭的话,在父母下班之前把饭菜都做好,等父母回来,看到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他们一定会说:“呀!我们的宝贝真的长大了,懂事了,知道替妈妈干活了!”你想一想,那个时候你的心情该有多么自豪啊!如果在你的生日晚饭上,你能再说上几句祝福父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之类的话,更会让你的父母乐得合不上嘴。
父母与孩子共进的心灵鸡汤
学习亮起了红灯——如何克服厌学情绪
①学习的目的要明确
一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他们的回答大多是:为了考试、为了成绩……学习目的不明确容易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枯燥等负面情绪。
正确的学习目的对孩子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么在他思想中,前面就总有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吸引着他,这会使他加强责任心,自觉积极地去学习。
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比如,有一个学生考试时,有一道题他认为做对了一半,却被老师判为全错。当时,他妈妈让他去问老师,但他不愿意去,因为他认为老师肯定不会给他把分加上。妈妈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去问老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和老师讨论这道题的正确解法,而不是为了分数,因为分数远没有知识重要。
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关键是灵活应用,学习的目的不是看你记住了多少东西,而是看你能否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只是手段,通过学习做到实际应用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样,孩子就会动脑筋去想实际的学习应用,这种学以致用的方法要比单纯地死记硬背的学习理念活泼得多,至少不会令孩子感到枯燥。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努力学习的长久性和健康性。
②降低期望值,让孩子喘口气
几乎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和美好的想象。他们期望孩子有天赋、聪明,什么都比别的孩子好,最好是个神童。很多父母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如果自己没有进入名牌大学,他们希望孩子能成为清华、北大的学生;自己运动不好,就希望孩子能成为奥运健将;自己不懂音律,会希望孩子成为另一个肖邦。也就是说,父母在某方面不成功,就往往希望孩子在这方面获得成功。他们把孩子看成是他们的第二次生命,送孩子去学弹琴、学书法、学绘画等,并施加很大的压力,不允许他们落后于别的孩子。他们不愿正视自己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大都不切实际,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压力重重。在此过程中,家长对孩子永无休止的要求,往往导致孩子不堪承受心理压力,最终事与愿违,留下遗憾。
许多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寄托,在“厚望”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心理负担极为沉重,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受不了这样的心理压力,便索性走向不好的方面,变得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甚至“破罐子破摔”。这种有意或者无意的表现,有时是想让父母把对自己的期望值降低,自己也能够喘口气。也有一些孩子,为了父母为了成绩能发愤图强,但是长期超负荷的压力,对他们的心理伤害很大,一旦在某一天超出了心理承受极限,便有可能造成极端行为,这样会对孩子产生更大的伤害。
③为孩子减轻“心理包袱”
在孩子学习不用心的时候,有的家长会说:“你要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好工作,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生活?”本来孩子的学习压力就已经够大了,作为家长的你还要给他增加压力,孩子还能去积极健康地学习吗?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减少孩子学习中的压力。
每个家长都有责任培养孩子拥有一种善于从心理重担中解脱自己的能力。而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以下几个方面是家长不可忽视的。
第一,家长要善于化解自己的心中压力。
无论是工作出了问题,还是生活中存在不顺心之事,家长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成熟的家长往往遇事不能沉着冷静应付,甚至表现得有些神经质,这样会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带来紧张和不安,不利于孩子成熟心理的形成,更加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第二,家长要留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性格,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只要孩子从事的是健康活动,家长就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比如,听音乐、打篮球,这些都有利于调节孩子的心情,此时大人不要过多干涉,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放松空间,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减轻学习上的压力。
第三,家长要鼓励孩子培养多种爱好。
对孩子来说,多一种爱好,就多一种精神寄托,他也就会更加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爱好来化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会令他感觉除了烦恼之事,人生还有很多乐趣。原来自认为的学习上的困难就不会再像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上,他会面对现实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这有助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所以,家庭教育光抓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要从多方面来关注孩子的发展。
第四,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是造成孩子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做父母的应客观认识自己孩子的能力,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给孩子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心理环境。不要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更不能因为孩子一两次考试的失败就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免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
一考我就砸——惧考心理的修复
①孩子惧考,从父母身上找找原因
我们把孩子比作一棵树的话,树冠是孩子的智慧,树干是孩子的身体,树根则是孩子的心灵,是孩子的生命之根。树冠代表着孩子头脑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孩子在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基础上的发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