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600000012

第12章 菩提座下禅 (11)

二祖既付法毕,随后便离开司空山,往邺都酬债。僧璨禅师谨遵师旨,并没有急于四处大肆弘扬禅法,而是韬光养晦,只在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安徽潜县西部)之间往来,过着一种长达十余年的隐修生活。在这期间,只收了道信禅师一个弟子。《楞伽师资记》中载,“璨僧师隐思(司)空山,萧然净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唯僧道信,奉事璨十二年。”

三祖僧璨大师寂于隋大业二年(606年)。入寂前,僧璨禅师曾对众人言道:“余人皆贵坐终,叹为奇异,余今立化,生死自由(别人都认为坐着入灭很重要,认为这样的是奇异的,我今天就要站着走,来说明生死自由)”,说完,便用手攀着树枝,奄然而化。后谥“鉴智禅师”。

三祖僧璨在世的时候,尽管从来没有公开弘扬过祖师禅法,但他留下的《信心铭》却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虽是一篇短短的文字,但通过他,我们可以了解三祖当年的所悟所证,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修习祖师禅的正知正见。《信心铭》虽然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对禅修者来说,极富指导意义。即使是不修禅的人,如果能时时从中拈取一句,细细品味,也会对生活产生极大的益利。

四祖道信

有一个人问四祖道信说:“何者是禅师?”

他说:“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

这是禅宗史上一段很重要的话,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好的禅,这里的“止”是指“止息妄念,心定于一处”;“观”是指“观察妄惑,达照真理”。四祖告诉我们,止观不二,所以学人不应该落于止或落于观,而上说止观并非心性的本体。

——《好禅》

四祖道信(580—651),俗姓司马,生于永宁县(今武穴市),父名司马申。

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重立为永宁县,司马申为首任县令。580年三月初三日己丑(4月3日),司马道信出生。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后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元泰定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

《续高僧传》和《楞伽师资记》都没提过道信的籍贯,《传法宝记》上说他是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道信七岁出家,是个重戒的人,其师虽不注重必守戒律,但他并未在这点上随师父。

道宣在《道信传》中这样记载道信和僧璨的传承因缘:

“有二僧,莫知何来,入舒州皖公山静修禅业,(信)闻而往赴,便蒙授法,随逐依学,遂经十年。”

有人认为,这二僧中一位就是僧璨。《辩义传》中记载,僧璨禅师曾在庐州独山求法,独山和皖公山相邻。

僧璨传法于道信后到司空山隐居,留道信在皖公山修道。后来因朝廷寻访贤良之士,道信被允许正式出家,配住江西的吉州寺。这出家的时间,《传法宝记》上认为是隋朝大业(605—618)年间。吉州(今江西吉安县)一度曾遭反政府军事力量的围困,长达七十多天,道信为缺水的市民从城外运来水,又提出解围的办法(据说是念《般若经》),平定之后,道信到湖南衡山去修道,路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被庐山道俗留住,居大林寺十年。这也说明道信当时在安徽、江西和湖北等长江沿岸已有一定声望。

十年后,蕲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僧众请道信到黄梅(今湖北省黄梅县)讲学,并特地为他造寺院。道信虽去,却仍选择在山中修行,最终选中双峰山(原名破头山,道信住此山时,改为双峰山),自此,便被为双峰道信。

双峰道场使得道信声誉大兴,从学弟子共有五百多人,并且许多经远道而来,道宣称作“无远不至”。后来有部分人认为,如果从僧团的规模来评断,禅宗的创始人应当是道信,因为是他首先组织了禅宗僧团。实际上仅就这一点是不足以说明禅宗之创立的,禅宗成立在理论上的标志是其革新理论体系的建立,而这是由慧能完成的。

关于道信,也有一些传说,比如他初遇僧璨求解脱法门时,两人那段“无人系缚、本自解脱”的对话,体现出的是“本性具足”思想。因此可以推断,这类传说应当与祖师禅系的僧人有关。

关于道信的禅法,所借之经教,有《楞伽经》和《文殊说般若经》等。他曾写过一本《入道安心方便法门》,是以这两种经典的思想为基础而作。他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楞伽师资记》卷一)

从借教悟宗的角度看,“一行三昧”正是道信禅法特色。从法理上说是要观真如法界的平等之相,也就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文殊说般若经》卷下)。从事上说,是指坐禅念佛。

道信这种一行三昧的修行方法,从本质上讲,也是任心运作的无修之修。强调的是:“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楞伽师资记》卷一)这也是后来洪州宗立宗的根本。

至于具体的修行方法,道信主张方便法门,就是先要行忏悔,端坐不动,念诸法实相,除去障碍妄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念佛,以进一步去除执心,念念不断,最后忽然而得到澄明解脱。

这种念佛并不是往生西方,念西方的佛,而是念自心之佛,因为佛在自心中,离开众生的自心就没有别的佛。这一看法把达摩以来的心性论进一步突出为佛性论,突出了众生与佛性的关系,并不是一般地讨论自性清净心问题。这种众生与佛的平等不二观正是祖师禅的宣言之一。

道信把这种念佛称为安心,他提出了五事方便来实现安心法门:

一是了知心之本体,这就是心的体性本来清净,无染无污,与佛相同。

二是了知心的相用,心能生灭万法,而心的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万法皆由心生,从本质上讲与心没有差别。

三是经常保持这种觉悟之心,了知诸法的空寂本性,而能于相无相,不生执着之念。

四是观身,观自己的色身是空,空幻如影,可见而不可得。

五是守一不移,不论是动是静,常守本心,这样就可以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这个“守一不移”,是道信对于安心法门的具体操作方法的概括,他这样描述: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见,混然心自定。”(《楞伽师资记》卷一)这种具体的看心形式,却是祖师禅一贯反对的。

道信的方便法门也是针对不同根性的学人而施设的,他区分四种根性:有行有解有证,是上上之人;无行有解有证,是中上之人;有行有解无证,是中下之人;有行无解无证,是下下之人。

对于上根学人,只须任运而修: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念,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同上)

这就是既受祖师禅也受分灯禅赞赏的任运修习,其实这是一种无修之修,不过道信还没有像后来的禅人那样从入世的角度来讲任运。

对于下根众生,则可以行看心之法:

“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同上)

这是需要长期渐进修习才能达到最终觉悟的,也是祖师禅所激烈反对的,在祖师禅前史中,可以说是道信首次明确地提到渐修渐悟的形式和具体方法。

对于学人的悟解方式,道信也做了区分,或者是听他人解说而悟,或者是不须人说而自悟。可以看出,道信的禅法已比较全面系统了。

《传法宝记》中对道信禅法的描述,十分简单,含两项内容,一是坐禅,二是作务(即劳作、劳动):

“(信)每劝诸门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莫读经,莫共人语。”

这与口说玄理的僧璨就不一样了,这种“作”,不只是指一般的日常行为,而特别是指农业劳动。祖师禅是讲自立的,所谓自立,不仅仅是纯禅的自悟自修,这种意义的自立是没有多大争论的,主要的是指禅在经济上的自养,政治上的自立,摆脱政治依赖和经济依赖性。禅宗道 场一般都建在诸省交界处,或者是偏远省份,这都有助于实现这种自立性。在政治上自立的一种表现,就是和皇室保持一定距离,不入宫廷,不当国师(在祖师禅和分灯禅时代,入宫当国师的禅僧是很少的),这也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一个区分点。在道信以及弘忍、慧能身上,都有敕命入宫,又都拒绝入宫的传说。

道信禅师听说舒州皖公山有二僧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二僧原来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亦说林法师)。

在皖公山,道信禅师跟随三祖僧璨大师学习禅法。道信禅师开悟见性,当在这期间。《五灯会元》卷一记载: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有位沙弥,名道信,十四岁,前来礼谒三祖僧璨大师。

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三祖反问道:“谁缚汝?”

道信道:“无人缚。”

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有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

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

原来,吾人所感到的束缚不在外面,而在我们的内心。束缚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心的颠倒妄想,也就是分别、计度、执着,如果看破了这些妄想,知道它们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体即空,不再被它们所转,那我们当下就解脱了。内心不解脱,到哪儿都不会自在的。因此,解脱在心,不在外。

道信禅师开悟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留在祖师的身边,一方面侍奉祖师,以报法乳之恩,另一方面,借祖师的加持,做好悟后保任的工夫。这样有八九年的时间(亦说十年)。

在这期间,三祖不时地点拨道信禅师,并不断地加以钳锤,直到因缘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给他。付法的时候,三祖说了一首偈子: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并说道,“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当年慧可大师传法给我之后,寻即前往邺都,行游教化,时间长达三十年,一直到入灭。如今,我已经找到了你这个继承祖业的人,为什么不去广行教化而要滞留在这里呢)?”

于是,僧璨大师便离开了皖公山,准备南下罗浮山弘法。道信禅师当然非常希望能随师前往,继续侍奉祖师,但是没有得到祖师的同意。祖师告诉他:“汝住,当大弘益(你就住在这里,不要跟我走了,将来要大弘佛法)。”

僧璨大师走后,道信禅师继续留在皖公山,日夜精勤用功,“摄心无寐,胁不至席”。在皖公山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因缘成熟了,道信禅师便离开此地,四处游化。隋大业年间(605—617),道信禅师正式得到官方的允可出家,编僧籍于吉州的某座寺院。

《续高僧传》卷二十记载,吉州城曾经被贼兵围困了七十多天,城中缺食少水,万民惶怖困弊,情况非常危急。道信禅师听说此事,心生怜悯,于是来到吉州城里。奇怪的是,自从道信禅师入城之后,原先干枯的水井突然有水了。守城的刺史对道信禅师感激不尽,连连叩头,并问:“贼何时散?”道信禅师回答说:“但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于是刺史便令全城的人同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念了不多久,城外的贼兵但见城墙的四角站满了金刚力士,威猛无比,一个个都惊骇不已,纷纷四散。

同类推荐
  • 夏衍书话

    夏衍书话

    现代书话丛书(共16册),这套丛书还有《曹聚仁书话》,《胡风书话》,《孙犁书话》,《阿英书话》,《周作人书话》等。
  • 丁玲全集(4)

    丁玲全集(4)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秋吻落叶集

    秋吻落叶集

    “微小说”是“微博”的伴生物,它在微博上上传、阅读,可视为“微博小说”的简称。微小说和随之出现的“微童话”“微寓言”,初步构成了“微文学”的三副面孔,和“微信”“微电影”,共同把“大时代”“小时代”,推进到“微时代”。在DIY成为时尚,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微小说”和“自媒体”一样,也成为一种“自小说”“自文学”。这种文学形式一出现,就和它的传播载体网络微博、它的上传及阅读终端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等,一起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标志,成为青年人的新宠。
  • 一鱼三吃:李国文杂文自选集

    一鱼三吃:李国文杂文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杂文家李国文50余篇杂文精品,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打开我们的惶惑之门。内容包括:《阳桥鱼》、《海大鱼》、《钓鳏鱼》、《三石之弓》、《羿操弓》、《惊弓之鸟》、《你疼你的儿子,但你的儿子不一定疼你》等。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热门推荐
  • 就只对你情有独钟

    就只对你情有独钟

    还记得我们的相识吗?白洛:“林悦星!一起去吃饭了!”“好!马上来!”白洛:“悦星,你看!帅不帅!”“好了,赶紧走吧!”“你看一眼呗!”那时的回眸,我的眼里仿佛星光闪耀光芒,绿树下的你微微一笑,特别羞涩………那时,我就确定,你是我的…………林悦星:“你好。”叶陌彬:“你好。”林悦星:“我感冒了。”叶陌彬:“啊!多喝热水、注意休息、早点睡觉,梦里有我!”林悦星:“哈哈哈哈哈,好呀!”林悦星:“我喜欢你!”叶陌彬:“嗯,我对你…………”
  • 珊瑚揽月

    珊瑚揽月

    胡珊珊不相信一见钟情,所以当她听说有人对她一见钟情的时候,她一笑置之,并未当真。
  • 吹不散的雾

    吹不散的雾

    每个人为不同的理由戴着面具说谎,动机也只有一种名字那叫做欲望。李谨冽:一直深处于黑暗的人都会渴望见到光,而她便是我的那一束光。夏筱悠:他说他其实一直都向往着阳光,我答应过他要好好的活下去,替他每天生活在阳光里。明知我们是没有结局的禁忌之恋,但是我就想赌一次,哪怕是万劫不复。这本小说是根据《夜的第七章》这首歌改编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陨落天使历练记

    陨落天使历练记

    当神降临到现代世界,会发生什么?在本书中,就会有一个神降临大地,他身上有趣的事情就等着你来发现……
  • 绝世唐门之玉尘

    绝世唐门之玉尘

    这是霍雨浩成神十二年之后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只来自大雪山的魂兽,因早年间受过大雪山主宰雪帝的恩惠,所以他决意要誓死追随雪帝,但雪帝却已经跟随霍雨浩以魂灵的形式升入神界,想要找到雪帝并报恩只有一个方法——成神。所以他在自己十万年时决定转修成人来到了人类世界。
  • 变强从涅槃开始

    变强从涅槃开始

    【叮!】【恭喜你!你已完成第九十九次涅槃,获得一次血脉升华机会,请选择……】【1、口服火属性元力丹。可引出极致之焰,化身为火!】【2、咀嚼灵草。可强化自愈,进行致死涅槃!】【3、浸泡淬体液。可强化肉体,展露凤体!】……【叮!】【恭喜你!你已经激活凤巢,请唤醒栖身古桐树……】
  • 我磕的cp和我成了一家

    我磕的cp和我成了一家

    姜漫雨作为0202年新世纪脆皮鸭文学爱好者一枚,平常最大的爱好就是磕cp和给自己磕的cp产粮。结果没想到自己磕的cp最后和自己成了一家?!白桐疏是一个大龄待婚青年,作为一个游戏区up主,平日里做做视频,打打游戏。本做好了孤老终生的准备,直到遇到了那个她。才懂了“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的含义。
  • 汉末之王家天下

    汉末之王家天下

    汉失其鹿,群雄共逐之。王雄黄粱一梦,梦穿千年,一个蝴蝶小小的煽动,会给三国带来怎样的风暴呢?震惊!统一三国的竟然是他!!!
  • 十二级教师

    十二级教师

    一个十二级教师在一次车祸中丧身,等到醒来后发现自己的身份已经改变了。他以另一个教师的身份在学校工作。在以后的生活中他通过历史记忆,在预知事情的走向前提下,终于知道了怎么应对生活,从此他的生活变得很顺利。然而生活没有范本,等到经历过的事情结束之后,他在新生活面前却犯难了。
  • 修行路上我有树

    修行路上我有树

    路天带着一款名为‘能量森林’的游戏穿越到九星大陆,开启了强者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