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600000022

第22章 莲花台上爱 (7)

在这种理论中,并没有哪一半更重要一说,因此,在爱情中男女是平等的。而且,只有原本在观念世界中的你的另一半是最完美的对象。而那个人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在不停的寻找着你。

而尼采,这位著名的反基督教徒、著名的爱情失望者,这样解释爱情:

“贪婪和爱情,对于这两个概念,我们的感觉是多么不同呀!然而,这可能只是同一个欲望的两种说法罢了。”

首先,从已经占有者的立场出发。对于他们而言,欲望呈现出静止状态,所担心的只是针对“占有物”本身而言;而后,从贪得无厌者和渴望者的立场出发,占有欲使得我们想要迅速占有,但人的本能又不愿意将这种感情仅仅解释为一种单纯的欲望,所以将其美化为“爱”,然而爱情在不断的迅速转换,当对占有物的欲望渐渐消失时,便对另一物体产生强烈的渴望,它难道不是对新财产的渴望吗?同样,我们对知识、对真理的爱,以及对新奇事物的追求是否也与此相同呢?

因为我们对陈旧之物、对已占有之物逐渐产生厌倦感,于是禁不住想要去攫取新的,这是人的本性,即使是风景绝佳之地,我们只要连续住上几个月,就不再为我们所钟爱,而某处遥远的海滨则刺激着我们,令我们涌起尝试的欲望。占有之物因为被自己占有而魅力逐渐减少。我们对自己本身总保持着积极的兴趣,但却是由于兴趣在我们身上不断的产生变化才得以维持,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占有。一旦我们对占有物产生厌倦,也就对自己的感情产生厌倦。(人们也可能因为占有的太多而产生痛苦,因此要将占有物抛弃或分给他人,并且冠注上“爱”的美名。)比如,我们看见有人受苦受难,就会利用这个契机,将自己厌倦了的占有物施舍给别人,以换取新的占有物——满足感,这就是慈善家和同情者做的——他把获取这种占有物的新旧交换称之为“爱”,他在其中以得到欢乐,就像在一次即将成功的新的占有中感到欢乐一样。

一代又一代,人的爱情始终明显地表现出对“占有”的追求。男人总想绝对占有自己渴望得到的那个女人,不仅是肉体,甚至希望拥有控制她灵魂的绝对的权力,他只想她爱自己一个,欲做为至高无上的、最值得渴慕的人驻留和统御在女人的灵魂里。这着实意味着把所有的人排拒在珍贵的美好、幸福和享乐之外。这个情郎旨在把别的情敌搞得一贫如洗,让自己成为金库的主人,成为“征服者”和剥削者队伍中肆无忌惮和自私至极的人,别人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苍白而无价值的,他随时准备制造牺牲,扰乱秩序,无视他人的利益。说到这些,人们不禁感到奇怪,这种疯狂的性爱贪欲和乖戾何以在历史上被大肆美化、圣化,以致人们从中获得的爱情概念居然是:爱情与自私是对立的。实际上呢,这爱情恰恰货真价实的是自私的代名词。对于这个说法,一无所有的人和渴望拥有的人还具有颇多微词哩;而那些在爱情方面被恩赐许多占有物而也得到满足的人,比如在所有雅典人中最值得爱和被爱的索福无勒斯,有时也不免对爱情骂一声“疯狂的恶魔”,然而,爱神厄洛斯随时都在笑话这渎神者——恰恰是他们,一向是爱神最伟大的宠儿。

当然,在世界上到处存在一种爱的延续。在延续中,两个人的渴求指向另一种新渴求,指向共同的更高的目标,即位于他们上空的理想。可是,谁熟悉这种爱情呢?谁经历过这种爱呢?其实这种爱正确的名字叫友情。因此,在尼采看来,友情才是最伟大的爱。

在哲学界,爱是个与众不同又充满神奇的字眼儿,它从人的行为出发,同时反过来主宰着人的行为。

宗教之爱

如果能理解菩萨的悲心与愿心,就会发现在每一朵飘过空中的云彩、每一滴落在山中的雨珠、每一株开在小径的野花、每一棵在野风中摇动的小草,乃至每一条流逝的江河、每一片萎落的花瓣、每一声黑夜中传来的呼声,都可以看到菩萨的慈眼和欢喜。

因为慈眼无所不在,所以欢喜无所不在。

因为众生无所不在,所以菩萨无所不在。

——《慈眼欢喜》

由于人们的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整个世界形成了许多宗教。而宗教总是要讲求爱,其中,对“爱”最为重视的是基督教。

《圣经·哥林多前书·爱的颂歌》中说:

“我若将所有的周济,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较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如今长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最大的是爱。”

大使徒圣保禄在致哥林多人的书信中不仅诠释“天主之爱”的性质和伟大,而且强调了“天主之爱”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无爱德,一切都没有价值”。在致迦拉达书信中他又进一步说明了“爱的行为”在基督生活中的生命性。“连信德如果没有出于爱的行为,也是死的”。在这里圣保禄不仅重申了“天主之爱”对基督徒的生活价值,也阐明了“爱的行为对于实现信仰的价值。”也就是说“爱”不只是一种感觉、一种理论、一种模式,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一种作为、一种行动。即是一种贯穿于基督徒生活中的态度、意向、需求,一种为实现“天主之爱”而具体进行的活动。可在传统的习惯中我们的基督徒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就是认为只有读神修书籍或祈祷敬礼的那一刻才真正生活在“天主的爱”内,而忽略了大部分致力于日常生活行为中的时光。为了纠正这种错谬,愿大家一齐同我探讨第一个问题:“天主之爱”在行为中的涵义。

在基督徒的爱德生活中,参与弥撒、为他人念经祈祷是一件好事,但爱德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诵念大量经文,做大量敬礼,更在于以具体的行为使这些经文和敬礼愈加圆满完美,这种行为则常常表现在我们每个基督徒力所能及的本分和工作。

“天主之爱”是一种需要信仰和努力的意志行为。它既包括对天主内在、外在的敬礼,也包括在生活中“爱你的邻人如你自己”的行为,由于它是人类生存的最终答案,因此只有它能把人类、种族、社会维系在一起,而做为这一行为只有具备了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理解这些因素,“爱”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在我们生命中现实中实现。因为,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行为、一种态度。它不仅包括对天主的爱,包括相似天主肖像人类的爱(情爱、友爱、自爱、孝爱),也包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爱。要在自身实现“天主之爱”,不仅需有坚固的信德、望德,且更重要的是还在行为中有践行的爱德,在实践中对天主、对人类要建立专一、恒一的高度热情。

给予是实现“天主之爱”行为的积极活动,这种爱是无所不包的,它不容许任何社会或种族的障碍,它表现了天主之爱在我们内心注入了新生命,也就是圣爱的力量及对于这种力量的创造性。因此,它使我们体验到了“天主之爱”的神圣及赐给我们的财富和潜能,这种增加活力和潜能的经验使我们感受到无比的神乐。就物质方面,给予意味着富有,但不是一个人拥有很多的财富才真富有,而是他给予了很多才真富有,如果他只是一生怕丧失财富的贮藏者,就精神而言他只是一个贫穷的乞丐。因此,天主往往给予人的多,也需要人给予的多。基督在观察这种给予时往往更注重人的内心世界。

耶稣对穷寡妇的赞叹足可以看到这一点。做为一种给予的行为,必须克制私爱和对财物的奢望。可见给予的重要意义不仅在物质上,而更重要的在人性精神方面,即透过“天主之爱”的圣化把自我的拥有给予他人。把自己快乐、谅解、兴趣、幽默、同情心……给予他人。在把自我生命的拥有给予他人时,我们也丰富了别人的生活,提升了别人的生命价值。通过提高和圣化自我的生存感,也会提高和圣化他人的生存感。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接纳才给予,而是在给予时就已得到给予(上主的赐予、施予)。所以,这里的给予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圣乐”,在真诚的给予中获得“彼此相爱”的快乐,也进一步理解了“天主之爱”在我们中间的奥妙和融合。

关心是对实现“天主之爱”在行为中的珍视和关注。那里缺少了这种主动的珍视和关注,那里就缺少了爱。比如母亲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看到母亲对婴儿漠不关心,如果她忘记了给孩子喂奶、擦洗、温暖……她的爱决不会使我们相信是忠实的,在《圣经》中天主启示约纳先知到尼尼微城劝化的事迹就恰恰描述了因约纳缺乏爱的关心而遭到天主的责备。可见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灵性生命和肉性生命成长过程的关心。

透过关心、关怀,它向我们暗示了爱的另一不可缺少的因素——责任感。今天的责任感常常成为由外界强加于人的某种职责。其实,责任感在它的本意上,应该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它是我们对一个人直接或间接的需要所做出的反应。在《圣经》中十二宗徒为了给“天主的爱”作证,为了完满救赎工程以身殉教的行动,向我们叙述这一因素对实现爱在行为中的重要性。

责任感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尊敬,那么责任感将会退化成一种支配和占有。尊敬并不是畏惧,尊敬就是按照他人自身特点感觉到他人是有个性的整体。尊严和人权,对于一个人来讲不是因其权力、地位、财富决定所赋予的,而是因“天主的爱”所赋予的。在这一点上但丁称基督为“礼貌的君王”。

尊敬没有了解是不可能的。因此说,没有了解的关心,责任感是盲目的。反过来,了解没有关心、责任感来激励,那么了解也是空洞的。了解有许多层次,爱的方面要求了解并非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而是深入到内在的,本质的了解。只有当我们关心他人甚于关心自己并处于他人的地位观察他人时,才可能真正的了解他人。

当我们在爱的行为中具备了上述因素,也就是给予心、责任感、尊敬、理解几种因素,“天主之爱”才会在我们自身、我们的教会真正实现。

从《圣经》中可以看到,对天主的爱,不仅是我们以爱还爱的本分和义务,也是天主最大的诫命和希望。当然我们对天主无限的爱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还爱。这里可用唐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两句诗做一比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天主的爱在《古经》就有明确的启示,这种爱不仅在《圣咏》作者感人肺腑的诗句中可以体味,且成为天主在西乃山颁布十诫版中的第一诫命。谁爱天主就自然也爱天主的居所。在《新经》中基督又发扬了这一诫诫命的意义:“第二条与此相似;你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全部的法律和先知书,都系于这二条诫命。”从而把天主之爱推向高峰。但我们在得到《新约》启示前,必须净化自我对爱的纯粹的完全的俗世观念,才能接受“天主之爱”的奥秘,这种爱是通过十字苦路的,是需要人内在、外在行为付出代价和劳动的。他不仅限于我们在祈祷、弥撒、默想中同天主进行爱的对话,而是更需要我们在现世生活中与他无所不在的对话。这不仅要使我们具备坚固的信念,还需有专心、恒心、耐心的毅力。

在这一方面传达的基督成为我们效法的典范。他不仅向我们揭示了天主对人类的利益和幸福的关注,及早日希望与自己的儿女“人”能永远享受圣乐的爱心,而且还用自己艰难的一生教诲了我们如何全心、全灵、全力去奉献“天主之爱”的实践和行为。在这一方面的启示我们只要以虔诚的心从《圣经》中寻觅他的生活和成长过程就会有所顿悟。从他降生马槽到纳匝肋贫苦无名的生活中,在一个孕育着平凡的事件,工作、家庭与社会生活以及一切与一般别无二致的行动中实践了“天主的爱”。而这种平凡的伟大又在实际中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神圣性,升化了他对天主对人的热爱。当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就不会只是单纯的因为地狱的畏惧的利己思想或一时寻找安慰去爱天主了,而是积极地走出自我,走向与天主同爱同恶,时时处处在我们的行为中与天主的爱共融合一。

同类推荐
  •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是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本雅明重新审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后,作者经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马行空般的记忆碎片,插图般美丽的画面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里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西方评论家将其誉为“我们时代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

    《常识与通识》里的十二篇文章,为阿城先生为《收获》所写的专栏,原题为“煞风景”,因为讲常识,常常煞风景。这些文章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他把抽象的学问拿回来,在他趣味盎然的世俗世界里好好涮过,舒缓的散文笔调,向人生的启蒙书房龙《人类的故事》致意。《思乡与蛋白酶》《爱情与化学》《攻击与人性》……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清醒、幽默,美好而富想象力,至今读来仍刺激脑啡。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唐诺伴读文章《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收录书中。
  • 伊势物语图典

    伊势物语图典

    《伊势物语》为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主人公在原业平是平安时代歌人,六歌仙、三十六歌仙之一。他是个有名的风流美男子,将热情倾注在众多的女子身上。据古注,在原业平共与3733个女子相交。
  • 读陶丛稿

    读陶丛稿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陶渊明成果的结集。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审美观出发,对陶诗艺术魅力的探讨,第二辑是陶渊明与阮籍及陶渊明与苏轼的比较。第三辑是关于陶渊明生平、享年、题署以及作品流传和品评的考述。
  • 沉香里的流浪

    沉香里的流浪

    赵瑜就曾说过:“诗人为什么写散文,因为他们觉得粗糙有时候也是一种美,诗歌太光滑了,像女人的身体,不能在上面做太久的停留。”诗于我,曾经不冷不热地写着,渐渐地,就感觉那是属于比我年轻的一代及其更加年轻的人的领地了,豪放而癫狂,痴迷而不悔,率真而感性,而散文随笔一类,大多写的是生活中芥豆之微的一些小事,片刻感触,刹那情绪,是一种真我的文字体现,是另一种真实的我。不知不觉的,就试着写起了散乱的文字,借以表达诗意所不能尽情囊括的内心感受和感动。感觉,相比于写诗,散文或许更多地有了文化和社会的担当和从化(当然,这并不是说诗歌就没有担当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文学文化文字上的责任。
热门推荐
  • 从前

    从前

    从前,有一个包子,走着走着饿了,结果就把自己给吃掉了。从前,有个人长得像番薯,走着走着就摔了一跤。从前,有个人长得像飞机,走着走着就飞了起来。其实,所有的从前,都是我们的人生。【本小说不是快餐类小说,不能给您带来休闲打发时间的乐趣。也许看了本小说您只会微微一笑、不屑一顾、但我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是——回忆、感悟、沉淀、人生。】
  • HP向西而泽

    HP向西而泽

    “想带你去看晴空万里”“想大声的告诉你我爱你”“做你的暖阳”“为你驱散黑暗”#塞德里克bg向,原创女主,结局HEBE未定#ooc警告#女主与塞德同级不同院斯莱特林三年级#和德拉科是邻居关系,德拉科叫姐姐的#尽量不崩坏剧情,塞德死不死没想好
  • 神胖驾到

    神胖驾到

    神胖驾到,众生退避,不退……哼哼,打爆你!(挂档,起步,小车呼呼开起来!)郑重申明:轻松欢乐文,请别太较真!地处平行世界,勿与现实对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当无常那些年

    我当无常那些年

    三十年前,一顶帽子让二爷爷成了傻子,爷爷也消失不见,奶奶一个人支撑着一大家子生活,本以为一切风平浪静,直到我20岁那年,一次奇怪的经历,那顶传说中的帽子落在了我的手里。嘘,关灯。故事即将开始。
  • 快穿之我的女配大人呀

    快穿之我的女配大人呀

    又名《婳祎未歇》作为一名游走在女神和女神精之间的某女,被某无良系统盯上后,穿越每一个世界的故事。
  • 苍之战史

    苍之战史

    哟~这是个一样却又不一样的世界,这是两股力量的对撞!五大元素的碰撞!这是人类与魔族的战争!这是对世界的宣战!主角的力量个谜!反派的出身是个谜!这个世界也是谜!在这个都是谜的世界,真相又是什么?人类的希望在哪里?魔族又将何去何从?阴谋!暴走!背叛!萌物!(混进了什么东西?)修罗场!虐心!无口!阳光!腹黑!疯狂!傲娇!理智!御姐!兄贵!萝莉!女王!正太!天然呆!病娇!只要你坚持看到最后!新人阿猫,给你带来一样又不一样的世界....
  • 妖华天下

    妖华天下

    忘却前世,她化为仙灵门门主座下最愚钝的女弟子,不知何因何故,她被门主收下,不知何因何故,仙灵门遭屠杀,不知何因何故,得一卷妖华录,那一篇篇书页,谱写着的,又是谁的爱憎?谁的恩仇?天界君主,魔界帝王,每一个字,都是无尽的伤痛。且看谁倾天下,谁负了谁一世妖华!
  • 三国奇人传

    三国奇人传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绵不休,特工小子偶穿越,戏谑笑看风云。铜雀台上美如画,自有一席之地,大江东去浪淘尽,看我扭转乾坤!
  • 悬幻爱

    悬幻爱

    我遇到了一个少年,不过有让人告诉我,他在5年前就这个人,怎么会这样死了,就连自己的好闺密也不知去向,而且大家都说明明没有这个人,怎么会这样。。。
  • 圣域剑道

    圣域剑道

    混沌的世界,快意恩仇,无数次的重生,只为寻找到那未知的理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