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9600000030

第30章 燃香雾中艺 (3)

在《论语》中,孔子极力称道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像颜回那样的弟子,他在孔子门下修学,整天“如愚”似的不违老师的言教,但“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他就像《老子》中所说的那种上士一样,默默地去实践孔子的言教,也正因为如此,他闻一知十,居孔门弟子中的仁义之首。惟其如此,当颜回早死的时候,孔子感到非常地伤心,他失声痛哭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而且,孔子还在回答季康子询问门下“弟子孰为好学”时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可以看出,颜回应当是孔门七十二贤人中的最佳弟子,因而,他的死亡引起了孔子无尽的悲伤。

孔子及其门人颜回的人生境界给了后世士大夫以深远的历史影响,到了宋代,由于禅宗的迅速发展,给当时的社会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致出现了“儒门淡泊,收拾不住”的局面。也就在此时,宋儒为了挽救儒门衰败的气象,他们大胆地从禅门中吸收合理的思想,以丰富传统儒学的思想体系。而在早期的理学大师周敦颐那里,他就是从探索孔子与颜回等先圣的人生境界入手的。周敦颐的弟子程颢在回忆老师生前的教诲时说:“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这种“寻颜、孔乐处”,实质上就是对孔子、颜回的人生境界的一种寻根与探求。通过周敦颐等一代大师的首倡,再经后世几位鸿儒的辗转发挥,遂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理学思想体系。无论孔子、颜回等圣人当时的人生境界也好,还是后世理学家们所寻绎的那种境界也好,无疑都只是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精神境界罢了。

孟子(约前372—前289)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把儒家的人生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史记·孟子列传》所载,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作《中庸》)的门人,在学有所成之后,孟子先后事齐宣王等诸侯,但没有得到重用。其间,孟子以其仁义之道去游说梁惠王,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最终也因政见不合而离开了梁国。孟子在历游了宋、滕、魏诸国而其主张却无法得到当时诸侯的采用之后,只得“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从《孟子》七篇的文字内容来看,处处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诸如“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同时也充分表现了孟子那种“舍身取义”的崇高情怀,尤其是他的那腔“浩然正气”,则更是感化了后世的士子。通览《孟子》,不但他对心性学说的阐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其民本思想更具进步的历史意义。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当时有位名叫曹交的人对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提出了疑问,孟子则谆谆告诫他说:

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在这里,孟子认为尽管人的能力大小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但他们的善性是本具的,因而是否为善,取决于人们是否去行善。孟子的这一思想不但做为激励人们努力去实现“仁义”的动力,而且也对中国的禅学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刘宋时期的道生法师在研究涅槃学时,就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从而倡导“佛性皆有”,主张人人可以成佛。生公的这一主张,也为后世禅宗在激发起学人自觉、自证的宗门教理上,起了奠基作用。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主张人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尧舜德行,从而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矣”的境界,因为,“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与此同时,对于实现人生中尧舜的这一善行,孟子主张不遗余力,他甚至还认为可以置身家性命于不顾。他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这种为了实现人生的理想(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不啻是孟子思想的闪光之处,而且也成了后世士大夫中的一种高尚的情操。在孟子看来,只要“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一种精神一直在激励着后世的士大夫之贤哲,使他们敢于为了民族与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岳飞、文天祥就是这类民族英雄的优秀代表。在文天祥就义后留给世人的《衣带赞》中,有这样名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显然,这种思想完全是从孟子中吸收过来的,也完全是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对后世的延伸。这样一种精神的出现,难道不需要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来支撑么!难道不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的显现么!这就是儒家的人生境界的积极意义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人生价值观的最可宝贵之处。可见,在中国古代的孔、孟等鸿儒那里,他们早就有着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以此做为他们人生奋斗的目标。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与孔、孟积极进取的精神相对的是那偏重于消极隐遯的道家思想。按照《史记》的说法,老子也许要比孔子出生的年代稍微早一点,因而孔子曾就礼制方面的问题去请教过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为“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不像孔子那样积极地入世,而是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途径,去实现那种“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具有庞朴特色的理想社会。

因此,他反对人们的积极进取与有为的人生理念,从而提出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的主张。他认为,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会导致自性的迷失,因而主张清心寡欲,使人性恢复到本来的纯朴面貌。惟其如此,老子无论是对于哲学本体的认识,还是在哲理的思辩性等方面,都要比孔、孟高出一筹。他不但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哲学)本体论,而且还主张人们通过清虚的冥想去体验这一本体境界。由此出发,老子在认识论上主相对论的观念,提出了“有无相生”与祸福相因的观点,并由他的“道”本体的观念进而确立了其真、善、美的理念,给人们展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境界。

庄子(约前369—前286)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道家学说经过他的继承与发扬,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思想体系。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所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是先天地而生且具有无限时空(道未始有封)的本体,从而要求人们消除那种差别的心理,达到“万物齐一”的认识。因而,在庄子的眼里,“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种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的人生境界,在《庄子》那生动活泼的寓言或譬喻中、那汪洋恣肆的文笔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超越时空、无所不涵盖的道本体,与消融是非差别的“齐物我”的思想,对中国的佛教般若学的讨论提供了入门的方便,也对后世的禅宗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只要我们稍微翻翻《高僧传》,就会发现魏晋以来的高僧,诸如竺法深、慧观、支遁、慧远、僧肇、慧观、道渊等大师,皆与老、庄思想的熏习有过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我们很有必要说明,尽管《老子》一书被道教奉为经典,《南华经》(《庄子》)也为道教所崇奉,但老、庄的思想与后世发展起来的道教思想之间,应该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的。道教的宗旨,始终是针对人生的有限与宇宙的无穷这对现实矛盾展开的,无论是养生与长生思想也罢,还是服气与丹鼎的修炼也罢,抑或是对天堂乃至各种洞天福地境界的追求也罢,终归是要处理好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穷的宇宙之间的冲突。

诚然,道教在思想上吸收了老、庄“道法自然”的意旨,力求控制人们的情欲,试图合乎“道”的规律,这也不能说与老、庄没有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道教在后世逐渐建立起来的戒律与其它仪规中,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佛教中的某些成规。但道教所致力追求的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永恒存在,因而在养生之道方面颇为见长,而在哲学意义方面,则似乎远不及老庄思想、尤其是禅学思想的那般谨严与具有思辩特性。

在道教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便有一种与孔、孟思想背道而驰的隐遯思想存在,这在《论语》与《孟子》中均有记载。事实上,一旦处在乱世之中,人们无不期盼全身远祸,这种隐遯思想自然也就在社会思潮中占有相当比重了。早在孔子之前,出世与入世两种思想的冲突便已经露出了端倪,诸如帝尧时期的许由,便是其例。在《论语·微子》中所载的孔子与隐者之间的会谈,似乎可以视为入世思想与出世思想冲突的早期记载。当时有个名叫接舆的楚狂在孔子面前唱着这样一首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听到后便下车,想与他交谈,但接舆却“趋而辟之”,他根本就不打算与孔子来沟通他们之间不同的人生理念。

还有一次,孔子在路途遇上了长沮与桀溺两人耦而耕,便打发子路去向他们问路,于是,子路与这两个隐者之间展开了思想交流: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在这里,孔子与隐者之间就各自的人生理想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孔子的“辟人”(逃避坏人,指孔子的入世观)人生观与长沮、桀溺的“辟世”(逃避人世,指出世观)人生观之间,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面对当时天下混乱的政治局面,隐者们选择了辟世的道路,他们遁世无闷,过着自得自乐的生活,以实现个体生命的快适。但孔子则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他认为人生不可脱离社会,像鸟兽那样去栖隐山林,且正因为天下无道,则更需要像他那样的人出来奔走匡救。尽管孔子的一生是如此地不得志,但他在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奔走天下,游说诸侯,直至他的生命终止为止。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

    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

    作者航宇是路遥的同事、好友,在路遥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像亲人、兄弟一样全程陪伴、照顾路遥,成为了路遥生命最后的唯一依靠。书中不仅记述了路遥获茅奖后的复杂心情,而且全面记述了路遥在最后日子里整理文集、对抗疾病、遭遇亲人决裂等等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将路遥渴望生活、勇敢地进行生命搏击的复杂心情细腻、真实地呈现出来。作者航宇文笔细腻,描写生动流畅自然,文字充满真情实感。
  • 爱伦·坡诗歌全集(英文版)

    爱伦·坡诗歌全集(英文版)

    爱伦?坡是美国著名诗人、编辑家、文学评论家、小说家,以其神秘小说而著称于世。他的诗作十分精彩,赢得英语世界里的读者们的喜爱。其诗作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探索、对爱情的独特诠释以及对生与死的独有特色的思考。
  •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粉碎在时光里的念想

    接着每个教室如决堤了似的,涌出一群张牙舞爪激情澎湃的祖国未来的花朵,当然就在那声宣告自由的叫喊发出时,周易已经扔下了让人厌恶的习题,踊跃闯进了队伍中。很明显那个擅自发号放学命令的学生严重违反了校纪校规,但管他三七二十一,这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强烈要求,况且人民群众已经密密麻麻地向依然紧锁的学校铁大门奋进了。当无法再继续前行时,周易蓦然回首,心理一怵,简直人山人海。周易第一次感觉这中学的人口之盛,同时股股汗臭鞋臭也达到建校以来的巅峰。周易对着济济人头张望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位相识的同学,他激动地跳起来挥挥手大声叫道:“喂!沈歌帆!沈歌帆!看看几点了?”
  • 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敦煌与丝绸之路经典名胜故事

    丝绸之路是一首古老的歌,是一首浪漫的诗,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路。随着我国开发大西部的号角吹响,必然会带来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热门推荐
  • 妖域纪事

    妖域纪事

    素纱涣散,白衣自来……纪妖域,叙人事。故事的开始,是一位神殿主想去追本溯源;故事的开始,是一位神仙不甘闷闲,尾随下界……嘘——,欢迎来到妖域。(??.??)
  • 何能勿忘我

    何能勿忘我

    曾经的我们有着天真的幻想,我们认为时间的困苦磨难都不会眷顾我们这些平凡而卑微的人,可是最后我们却发现我们错了,我们在现实面前都是幼稚的失败者,我们败给了青春的懵懂无知,我们也败给了命运的冷酷无情,明明我们曾经是那么的相爱,但是亲现在却都在用自己折磨着对方。
  • 陪师姐修仙的日子

    陪师姐修仙的日子

    一句胸不平何以平天下,林峰穿越了。据说上面有了六个师姐,一个比一个奇葩,典型天赋点歪了的类型。别人修真,天资聪颖。轮到我了,有点尴尬。别人修真,一日千里。轮到我了,千日半米。有时候我严重怀疑自己修了个假真。所以我决定,打得你们通通怀疑人生。书友群:278301623新书《修真世界的老虎》已经上传签约,求收藏,求推荐,求投资,求书单,帮帮西瓜冲榜吧!
  • 全能金属职业者

    全能金属职业者

    刘琦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异能人类,并且是金属异能。记者:请问刘先生,作为世界知名金属专家,为何只愿意做一名农机修理师呢?刘琦:因为自由,我不喜欢过分装,不想当世界首富,只想做一名农机师傅而已。记者:凭刘先生魁梧的身材和出众的外貌,想过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吗?刘琦:没有,我只想钻研金属领域(长得高,长得壮,长得帅,不是我的错,都是这异能的错!我只想低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无双妖仙

    都市无双妖仙

    背叛!死亡!吴轩度过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妖皇内丹而重生,开始他炼妖修仙的奇幻人生!
  • 守卫魔法世界

    守卫魔法世界

    魔法师莫凡已经从弱小的法师变为了强大,但魔法世界仍动荡不安,妖魔肆虐。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莫凡,他为维护魔法世界的和平而不懈努力着。
  • 求医记:我陪父亲治病的真实经历(南瓜屋故事)

    求医记:我陪父亲治病的真实经历(南瓜屋故事)

    讲述我从2015年到2017年陪父亲治疗心脏病的故事。父亲2015年被查出心肌梗塞,起先是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2016年,在当地医院请沈阳三甲医院的医生来做了心脏介入手术,就是支架,缓解了病情。可好景不长,没到九个月父亲再次心梗发作,只能转院去省城的Z医院做心脏塔桥手术。Z医院号称东三省心脏外科水平最高的医院,所以从住院到手术都需要托人找关系。我们是小县城的普通工薪家庭,不得已跑到省城的大医院求医治病,自然经历了种种曲折和艰辛。所幸父亲在Z医院住院45多天,终于完成了心脏搭桥手术治疗康复出院。我全程陪护了父亲的治疗过程,既体验了作为患者家属的起伏的心路历程,又耳闻目睹了大病治疗的某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内幕,将其写下来只为有相同遭遇的人提供一点经验。
  • 英雄联盟之征战异界

    英雄联盟之征战异界

    当由成千上万的英雄联盟中的英雄们,出现在异界的战场上,会是怎样一个壮观的场景?当主角拥有了各种英雄的技能后,又会是如何的强悍?
  • 舌尖上的狂欢

    舌尖上的狂欢

    本书收录作者的一些有关饮食的文章,分为“不散的宴席”、“地图上的饮食”、“馋是一种瘾”、“青梅煮酒”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