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后甜,是父辈及老师教诲人的常用语,听上去很在道理,实则其本质与新闻里的官话并无不同。单就字面的意思看当然不错,可其并未注明你要先苦多久,方能后甜,兴许四十岁?五十岁?亦或如梵高氏一般只能用灵体来享受那甜的感受。我想除了上帝确切知晓你苦多久尽,甘几时来外,则再没法预料。所以我们清楚的仅为一个规律,而非必然的结果,那么该规律又是怎样总结出的?
不知诸君是否爱看成功人士的分享讲座,倘看得多咯,便不难发见,几近所有成功人士说话的模套都是同一的,总以苦来开头,以甜来收尾。观众们的听赏法儿也莫名巧合,多把焦点集中于前头苦的部分,且愈苦愈佳,最好到能使人落泪的地步,这样到得末尾的甜时,观众才能收获一杯回味无穷的“美酒”,仿佛自己亲历一般,顷刻掌声如潮,既是予台上的人,更似给他们自己的。
若台上的人把铺垫去了,从头至尾都在说甜,绝口不提苦的部分,那“不忘初心”或要变作“矜炫自夸”的坏印象。而富家子弟也办不成这种讲座,不是他们没苦过,只大众主观以为他们一出生便含着金钥匙,就是甜的,听不得他们解释。实则先苦后甜是无论贫富的,兴许富人比穷人还更苦,正所谓:“阿斗的江山——白送。”一个纨绔子弟,假使不学无术,他岂能继承前辈?到底是坐等人吃罢了。
可见,这先苦后甜的规律,实来自大众对甜的渴望。而这种渴望之下又分三种人:首先是不敢轻易吃苦的,他们畏于苦的不可知性,最多生受点小苦,每在长苦、久苦前望而止步;其二是吃苦吃一半的,也即是我们耳熟的挖井故事,明明就差一铁锹子的事儿,却以为还有万丈,被苦海无涯唬住了,更是被自己唬住了,从而前功尽弃;末的正是吃苦吃到底的了,他们既然确信先苦后甜的规律,则无管苦上多久,都不会轻易失去对甜的冀望。
所以我不明的是,鸟儿初生之时虽光秃溜溜,但我们知道它会有展翅翱翔的一日;桃树抽芽之时虽貌不经风,但我们知道它会有结苞开花的一日。那先苦后甜的规律又有何不同?非要通过一场场讲座,一碗碗“鸡汤”来证明一个已经证实了的道理么?与其这样坐在台下听讲,不若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双手发掘苦尽之日来得实在。
道理规律就光明正大摆在那儿,好比计算公式业已给了你,余下只需用汗水来填充数据,要么干脆承认自己不想吃苦的事实,否则别故作疑态道:“这个公式对不对呀?”委实可笑。自己该吃的苦,永远不能借别人的苦来抵消,别人该有的甜,自然也不可能平白甜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