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注解释内情
校长再问:“那么你这个明教就是魔教的说法我看着很眼熟,是从金镛小说里出来的吗?”
乔力克解释道:“虽然一开始是有金镛《倚天屠龙记》的影响,不过我这里写到的部分其实大部分都是史实。摩尼教在传播到中原后不幸正碰上唐武宗灭佛,在这场被宗教界称为‘会昌法难’的劫数之后不得不逃入地下、扎根本土,演变成一种被称为‘明教’的秘密宗教,把摩尼教中的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翻译为摩尼光佛、大明尊或是明王。明教相信二宗三际的根本教义,二宗指明暗,三际指初、中、后,也就是善为光明,恶为黑暗,世界之初光明神和黑暗神是对立分坐的,但中间黑暗神侵入了光明王国,但在最后,在光明神的带领下,光明必会战胜黑暗,信众必会得享极乐光明世界,而传入粽国后这二宗三际的根本教义被简化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字箴言。本土化后的明教教仪类似于佛教,均为吃斋食素,因此明教教众被统治阶级称为‘吃菜事魔’,他们易‘摩’为‘魔’,辱‘明王摩尼’为‘魔王’、改‘摩尼教’为‘魔教’,所以明教就是魔教的说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至少,在那些地主阶级的眼中,明教真真确确就是大逆不道、乱纲违常的魔教。”
校长问道:“万象通唱的‘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是你自己编的?”
乔力克笑了:“我哪有这个本事?这是摩尼教经典《下部赞》里的‘叹明界文’一篇,讲述的是作者赞颂光明王国之善美和平的感叹。“
校长问道:“你说写的都是史实,那这个明教教主朱元璋是个什么情况?”
乔力克解释道:“朱元璋加入的反元义军‘红巾军’本身就是明教举旗立下的名号,所以真实历史上的朱元璋的确就是明教成员,至少也是亲近明教的军人。这就好比工农红军是粽铲党成立的,那朱元璋作为一个红军战士,我们说他是不是粽铲党成员也是两可之间。具体的情况我小说里面都写过了,倒是‘天尊’母乙、‘圣公’方腊和‘明皇’王念经是我自己给明教历次比较著名的起义军领导人编的外号,哦,不对,‘圣公方腊’那是《水浒传》里编的,我给继承了下来。”
校长再说:“哦,那就算了,不过你这个‘革命之父’、‘红巾七十二义士’过了点,太越线了,要改掉。”
乔力克心里也明白自己这里过火了,怯怯地说:“哦。”
校长继续问道:“十字教的部分你写得的确很有趣,那些翻译是你……呃,是你从哪里看来的?”
乔力克说道:“这个部分是我查看古代景教资料找到的,景教为了能在粽国传教,大量参考了佛道两教的翻译概念,比如以以道家之‘天尊’称其上帝,对经典的翻译也大量模仿了《道德经》等道经的措辞,而像四福音书的作者,则均以佛家的‘法王’称呼:马太是明泰法王、路加是卢珈法王、马可是摩距辞法王、约翰是瑜翰法王,于是大主教也就成了‘大法王’,教士是‘僧’,教堂为‘寺’。另外景教经典中有用‘三威’、‘三才’、‘三身’之词描述上帝的三位一体的神学概念,我就写成了‘三才三相三身三威神’,原本景教都是将希腊文音译过来,所以就有了上帝阿罗诃、基督弥诗诃的翻译,但是没有圣灵,我就将希腊文的圣灵Pneuma按照佛教的惯用词翻译成了菩衲玛。至于那所谓的三相渡济功也是从三位一体和救世主这两个概念里衍生出来的。”
校长再看了看小说,然后越过敏感的“大石马”,跳到了“外夷”的部分:“你这个外夷呢?”
乔力克说道:“这个主要就是讽刺外国人特权的,其实我删了一大部分关于化外人在华法权的资料了,为了这个我本来查了很多《礼记》、《唐律》、《唐律疏议》、《大明律》之类相关的条款,不过太学究气就给删了。这段最早的灵感主要是因为藕洲对外国难民无节制的收容引发的社会、政治、治安、民族、宗教冲突,但是因为不是很适合明朝的国情,就改成了外夷在华的特权了。其实前段时间外国人携带仿真枪上地铁的新闻就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还有国内一直以来对外国人的优先待遇,比如丢手机、丢自行车很快找到,国人报案却不予立案这种情况就能引发很多读者的共鸣吧,我是这样想的。当然,我也想过会不会反而被喷的情况,因为之前曝光仿真枪事件的围炉用户居然就被部分媚外的网友给喷了,所以我这里还是克制了,只写了女真人的情况。至于晋商勾结女真人卖国的这种东西我怕喧宾夺主也没写。”
校长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铳炮刀剑类所持等取缔法》听着不是很古风啊,你怎么想的?”
乔力克解释道:“这个其实是莴国当年取缔浪人、武士持刀权时颁布的《废刀令》的全称,我找不到粽国类似的法令所以用的那个,不管怎么说,《废刀令》的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有名了。”
校长说道:“我记得粽国也有类似的法律吧?”
乔力克说道:“有是有。比如元朝时期就有类似的法律条文,当时蒙古人不允许汉人练习武术、携带武器,甚至于不允许汉人走夜路。所以我也写了‘蒙古元蛮欺负汉人,打压武人,搞到最后群情激奋,还不是被咱们习武之人合起伙来给灭了?’这样的对话。另外雍正四年,清廷也下了道著名的‘禁武令’圣旨,禁止民间人士佩戴刀剑行走,禁止百姓拳斗,禁止民间擂台较技,违者依律重处,擂台死伤按杀人论罪。但是这两个都有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具体的法律名称,而且用元、清的法律来说抗元反清的明朝的坏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我思考过后还是用了《铳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