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8000000027

第27章 接近正义的运动(9)

传统上被组合成为诉讼法理的上述各项程序法理,并非全属发现真实以达成正确裁判的最有效而充足的手段。当然,言词审理与直接审理相结合对于发现真实并达成正确的裁判,固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实际运用时,辩论原则受限于周边制度等诸多因素,如不与阐明权之活用相配合,能否真有助于发现真实及达成正确的裁判,实非无疑。何况,每强调职权探知主义的采用,系基于发现实体的真实的理由,而不将此项非诉法理排除于追求真实的手段以外。因此,从追求真实的目的而言,应设法调整长久以来被认为对立的这两种法理。尤其,基于法治国家的原则,不仅在采用当事人主义的情形,即使在职权探知主义所支配的审理过程,亦要求赋予相当的当事者权。此时,辩论权、发问权的行使,均被认为兼有发现真实的作用,可为达成正确的裁判的有效手段,不因其行使诉讼程序或非诉程序而异。此事对于探知两程序的共通要素,测知二者之连接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在近代的民事诉讼制度的确立期,一般对于由上述程序法理组合而成的诉讼审理方式,抱持高度的确信,以致将绝大部分民事事件均尽可能列入应循此种方式处理的范围,以适应当时重视人民个别权利及强调契约自由的思潮。可是,姑且不论此项时代理念已遭若干修正,事实上,自当时起已承认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在涉及人身关系的诉讼程序中并采用职权探知主义,而在非诉程序中兼采书面及言词审理主义等情形,均属适例。不仅如此,即使时至今日,学术界仍主张:为因应情势变革之需,应该且可能改变向来的组合方式,并重视各程序法理的独特机能。此项主张应受积极评价,因其正面认识:在法政策上,重新组合个别程序法理的障碍并不存在,亦无不得将部分程序法理由诉讼程序调配于他程序之理。亦即,一度被组合于同一诉讼程序之法理,并无恒为同样组合之理论及法政策上必然性。

(2)简易、迅速而经济的裁判的达成。

一般强调非诉程序特别有助于达成简易、迅速而经济的裁判,其立论根据在于改依简易主义及职权进行主义等非诉法理为审理。以书面审理为内容的简易主义,就特定事件的审理,有助于达成简速裁判的要求,正如向来一般所重视,固不容疑。但就事实关系较为复杂而难从书面理解案情的事件,言词主义的运用,在审理程序之前阶段可资为整理事实、证据及拟定审理方向、计划之重要手段,藉此避免因不必要的审理造成的浪费,有助于把握事实、过滤证据。此为言词主义注意精简审理内容、确立审理方向的机能。此外,由于言词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的结合并用,法院经由对程序关系人的讯问及声明,往往容易尽早收集到相当资料,供为判断有无造成程序拖延的情事,藉以决定何者为待认定的事实,何者为待调查之证据,此项言词主义促进程序的机能,即使在非诉程序,就特定非诉事件之审理,亦属不容忽略。

由上述有关并用言词主义、书面主义及职权主义的事例可知,为达成简速裁判,实际上的交错适用两项以上程序法理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并且,不仅就类型不同的事件,即使就同一事件的审理,在其前后不同的程序阶段,亦可肯定该交错适用的可能性及必要性。此意味着妥当的程序运作有赖于具弹性的审理方式,如何妥为行使裁量权,充分发挥各该程序法理的长处,此乃相对性的问题。此项认识对于重新评估各该程序法理之机能分担的妥当性及再组合的可能性,具有重要之意义。①

①(台湾地区)邱联恭:《程序保障之机能》,三民书局1987年版,第70页。

2.实体上的非诉化。

亦即承认法官就权利义务存否及其范围之判断有裁量权。通常,在民事诉讼的本案审理程序上,要判断有无损害赔偿请求权,系先判断是否具备实体法上的要件。为此,须先认定其要件事实是否存在。一般,在实体法上明确规定有具体的要件的情形,当事人常较容易预测到上项判定要件事实的内容。可是,在实体法上非诉化的情形,则不相同。所谓实体法上非诉化,即实体法上无明文规定或只作了抽象性、概括性规定,而授予法官裁量权,由法官来决定权利的内容。《德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在当事人间就损害是否发生以及其损害额或应赔偿之利益为何有争执时,法官得斟酌一切情事状况,加以判定。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法律行为成立后,有情事变更时,法官可依其裁量来决定债权人与债务人间之权利义务内容,以符公平。此种情形亦属实体法上非诉化的一种。许多国家就小额事件、简易事件程序均承认法官在一定范围内可不必调查证据,而得依衡平法理裁判,以节省劳费。①亦即在一定情形下,承认程序法上的非诉化及实体法上的非诉化,以利灵活处理简易事件、小额事件。由于此类事件如何处理,与人民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为其在社会上所易于碰到的,须能予以有效率地处理,才能促使司法制度与人民生活相结合。

①(台湾地区)邱联恭:《司法现代化与程序法》,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327页。

(二)重新审视我国民事审判改革

近年来,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在法律制度的变革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无疑是与社会实践、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司法制度的改革,在以追求效率与质量为目标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民事审判改革是否成功,对整个司法改革能否成功,甚至对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过于强调实体价值,视客观真实和结果公正为民事诉讼的最高价值,法院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显失平衡,超出了民事诉讼的性质所能容许的限度,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众所周知的,如:法院负荷偏重、诉讼迟延、办案效率低、程序吸收不满的功能差等。因此,改革我国的民事诉讼已成为共识,但问题是,应如何改变?其方向与范围如何确定?

在审判改革中,理论界引进了“模式”一词,作为研究的方法论,并将当代各主要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究竟谁起主导作用类型化为两大模式:一为当事人主义或对抗型模式,以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为代表,英、美等国家多属之;另一为职权主义或非对抗型模式,以1895年《奥地利民事诉讼法典》为典型,大陆法国家多属之。值得讨论的是:民事诉讼中的这两大模式孰优孰劣?美国比较法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二者之间不宜抽象地论高低,他说:“哪一个更好些?一般来说,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正如问法语是否比英语优越一样笨拙。法律植根于文化之中,它在一定的文化范围内对特定时间和地点提出的特定要求产生反映。”①我国学者也有持这样的看法,认为:“既然诉讼模式的成熟有其历史的必然,模式的漫延有其独创的势能源泉,此模式适应此情况,彼模式适应彼现实,何必又如此划优评劣呢?”②

①汤维建:《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下),载于《政法论坛》1997年第2期,第90页。

②〔美〕梅里曼:《大陆法系》,西南政法学院1983年印行,第168页。

从历史上看,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首先是作为诉讼模式的表征提出来的,其分野在于:在诉讼过程中,是当事人起主导作用,还是法院起主导作用,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肯定前者并不完全排斥后者,反之亦然。因此,作为现实的课题,我们应探讨: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主义因素和职权主义因素是如何交错和配置的?由于民事诉讼是解决私权纠纷的,因此,这个问题的解答,应从当事人主义的起源说起。据意大利学者朱塞佩·格罗索考证:“诉讼最初的发展阶段采用的是早期的诉讼形式,它们后来被罗马人称为‘法律诉讼’。这个诉讼是在否定原始的自力救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形式主义和仲裁主义等特点,由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当事人的参与在罗马民事诉讼中所保留的基本意义。”后来这一诉讼形式为“程式诉讼”所代替。“新的诉讼程序保持着强制性仲裁的基本特点:当事人的参与具有实质性意义。”可见,在罗马帝国之前,法律诉讼和程式诉讼孕育了当事人主义的基本内容。但当事人主义的发展历史,因罗马帝国时期的“非常审判”的诉讼形式的出现而告中断。至12世纪,欧洲教会诉讼程序开始形成,“非常审判”对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之带有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这一过程一直延续至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随着教会司法权的旁落而告一段落。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的颁布宣告着古罗马当事人主义在欧洲大陆的复兴。但1895年《奥地利民事诉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职权主义开始抬头。1877年的《德国民事诉讼法》起初效仿法国,采取当事人主义,但随着诉讼案件的增多,法院负担日益加重并普遍拖延诉讼,于是逐渐承认并强化职权主义,以至成为职权主义的典型国家。日本在二战前一直奉行职权主义,二战后“随着新宪法的实施,日本的司法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变化,在民事诉讼的制度方面,某些英美法系的观点和原有的大陆法系的观点融合在一起了。这种融合的结果之一是削弱了法院在指挥诉讼时的专断的职能,而加强了诉讼当事人辩论的原则。”①

从当前世界性的司法改革来看,在司法的运行机制方面,由于近代以来形成的司法正义观、正当性理念逐步让位于现实主义的法理念,对司法效率、效益的强调成为司法改革的主要因素或动力。对现行诉讼、审判制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诉讼的迟延、诉讼费用高昂导致的司法资源利用上的不平等、不公正。司法改革的重点集中在加强法院在诉讼中的指挥权(同时以“释明义务”的方式增加了法官的责任)、简化诉讼程序、改革对抗制中的形式主义、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方便当事人诉讼等方面。联邦德国1976年实施了《简化并加快诉讼程序法》;美国1991年制定了《民事司法改革实施法令》,以加强法官的诉讼指挥权为中心的改革方案正在实行中。与此同时,英国及其他普通法国家也都在酝酿和进行着同样的改革,许多法学家预言,对抗制、特别是民事诉讼中的对抗制已经或必然发生根本性变革。①

①汤维建:《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展望》(下),载于《政法论坛》1997年第2期,第85页。

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模式概念的使用,对于解释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制度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在当今世界,即使在我们这个在法治轨道上刚刚起步的致力于法治的国家来说,单纯强调某一种模式似乎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已经远离了时代的潮流。在前联邦德国,著名法官瓦塞曼在1978年出版了《社会民事诉讼》一书,主张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结合,即诉讼由以当事人双方和法院构成的共同体来协作运作,在法院和双方当事人之间设立对话的桥梁,通过对话促进纠纷的早日解决。这种模式被称为协同主义,它的特点在于各种力量在诉讼程序的集结,而且为了这种集结,诉讼程序应该是面向社会,求得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公正。在日本,从程序保障的观点出发,井上治典教授提出了以程序保障为民事诉讼目的的主张,强调恢复当事人自治的地位,重视纠纷解决过程中当事人的自律性。这种超越传统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范畴的新思想,被称为新当事人主义。从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建设的宏观背景来考察,确立与尊重国民立法主体性地位乃现代国家重要的政治、宪法原则。与此相适应,树立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给予其充分的程序保障包括由国家出面给予种种帮助,以方便当事人接近、利用司法手段维护自己权益就理所当然并已成为法治国家民事诉讼法与民事法的主流趋势。①这种情况下,在我们为选择当事人主义或职权主义苦思冥想中,国外的传统模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无论职权主义抑或当事人主义的各种规则与做法,都存在阻碍当事人充分、有效行使权利和切实维护自己权益的因素。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尽快明确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诉讼中的权能划分,为两种权能的结合寻找有利的黏合剂,形成解决民事纠纷的互动机制。

①范愉:《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趋势与中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载于《法学家》1998年第1期,第111页。

①《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研讨会纪要》,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5页、第13页。

同类推荐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汇编(2008~20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汇编(2008~2010)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汇编(2008-2010)》是自治区出版自治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正式版本。本卷汇编是继《于夏回族自治区法规规章汇编》1949-1987年卷等卷之后的第7卷,现予正式出版。本卷汇编收集了2008—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的地方性法规35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修改的政府规章79件,2010年11月4日修改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草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未编入本汇编。
  • 务工人员权益保护

    务工人员权益保护

    作为一本主要为农民工群体编写的维权工具书,作者本着为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旨,力求在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为农民工提供权益保护的有效帮助。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广大农民工朋友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还能够学会维护权益的各种方法,在面对各种不法侵害时能够据理力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 法学思与辩

    法学思与辩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特殊的科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法学肯定法律对于社会的制约和调整。从而,法学成为教育全体人民遵纪守法,具有特殊的价值。现代的法学,是指研究法律的科学。但是关于法学与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这主要涉及价值论的研究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本书收录了作者关于法学思辨文集。
  • 旅游法理论与实务

    旅游法理论与实务

    书的内容由导论、旅游合同、旅游法律关系中的经营者及从业人员、旅游法律关系中的消费者和旅游热点问题法律透析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体现了旅游法律规范的前后逻辑关系。
  • 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

    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研究(1895—1928)

    西法东渐、列强环伺的中国近代时期,刑事诉讼制度在艰辛和曲折中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与发展。在对中国传统刑事诉讼制度回溯与反思的基础上,作者总结了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并对中国近代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背景、路径及理念进行了探析。在此期间,无罪推定、程序法定等新型法律原则开始输入并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中得到一定发展。同时,检察及律师制度亦开始引进,中国近代化审判制度的雏形开始显现,北洋时期大理院创制的判决和司法解释例,不仅成为实现外来法律资源本土化的最便捷途径,亦成为各级司法机关非常重要的裁判根据。与此同时,执行制度也开始趋向文明并与传统的行刑制度相区别。
热门推荐
  • 回族解读

    回族解读

    本书为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六篇论文论述了回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作用。第二部分选择全国十个省区的回族地区,逐一解读其文化特点,第三部分是作者对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中亚回族)的面面观。
  • 上仙很倾城:与狐共枕

    上仙很倾城:与狐共枕

    【已完结】他是妖界之尊,被其奉为神君的存在,误入凡尘,遇上了她。她亦是仙界的传奇,众仙提起无一不露出敬畏之色。而这着两人于这万丈红尘之中相遇时,l两人第一面,各自含笑对视一眼,擦身而过,机缘促使两人再次相遇,第三次见面时,他便提出了要娶她,而她,也坦然的应予了。谁承想,原来他取了个医术超群的夫人。而她,也没有想过,自己的夫君远远不是外界传言那般废材。而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腹黑货,且看两人如何谱写这一段凡尘情缘.....
  • 师爷请从良

    师爷请从良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无盐女师爷与县令爷自相看两生厌到相看两不厌的故事。啰嗦版简介:清水县来了个县令爷,肤白貌美可推倒;清水县有一个孟师爷,貌若无盐性无良;县令立志要做个清官,师爷拢袖一笑:贪官易做清官难,倒要看看你怎来做!平静的清水县因着新任县令渐起波澜,偶然翻来的案宗,案件简单却语焉不详,深探之下却大有文章;接连几日男子被杀,笔刺眉心死相凄惨,追查数日凶手踪迹无处寻;官家小姐死于闺阁,凶手疑是新婚夫君,正欲结案却发觉事有蹊跷,杀机为何?慈悲白玉佛、美人面上妆、深夜白衣鬼……案件离奇如何破?新任县令忙得焦头烂额,无良师爷笑做壁上观,唔,清官大人,快快破案罢!清官大人怒:孟无良!忽如一夜东风起,随君入得金銮去,花开花落皆有时,无情终得换有情。注:①本文1V1,女扮男装,有案情有奸情;②作者非专业,如有夸张之处,望无视~③作者人品有保证,目测坑品堪忧,所以,请不要心软地鞭策我吧,有鞭策才有坑品哦~④你们的支持便是予初的动力,喜欢的妹纸们,请移动你的小手指,收藏收藏哦,么么哒~
  • 异界兽老大

    异界兽老大

    灵魂在异世飘荡了多长时间!却获得了新生,成为初生的婴儿……伴随着的还有从灵魂中孕育出的两个魂兽蛋……同时还有着灵魂之戒的伴随……能否守护今生的幸福?!能否找回前世的爱人?!雨霓的异世之旅值得期待。可爱的兽兽多多……
  • 穿越之萌犬当道

    穿越之萌犬当道

    这尼玛,狗曰的贼老天!别人穿越了,要么称王称霸,要么富甲天下,为毛老子穿越了就成了个扑街,扑完了再穿,干脆穿成了狗?看莽的一“哔”的小白狗,在与他的美女铲屎官斗智斗勇之余,出书,当网红,拍电影,终成一代大魔王。
  • 神厨再现

    神厨再现

    主要讲述了在玄幻世界中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落里逐渐而成的小餐馆的故事。
  • 随岁月踯躅

    随岁月踯躅

    写一些逝去的日子,那些在记忆中清晰又模糊的东西,既然忘不掉,就记录下来吧,故事里边有你我的影子,那些在岁月中发生的事情,可能有着很多的相似,当你走过,路过,痛过,疼过,一切的一切便在岁月深处成为了一首不老的歌,那些都是我们激情燃烧的日子啊!
  • 忧伤蔓延

    忧伤蔓延

    内容简介:从前的她,拥有精灵般的笑容。然而,十年后的她,拥有天使般的微笑。微笑的背后诠释着多少不知名忧伤----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他,美得像一个高不可攀的神,原本被上天判上死亡的印章,整整在药水弥漫的房里昏睡十年,当他奇迹的苏醒,却不能回到从前-----他,桀骜不驯,妖致的笑容是致命的玫瑰,他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直到那一刻------放着寒光的匕首刺入她的胸膛,妖娆的血色刺红了他的双眼,无限的恐惧放大,,,放大,,,,物事人非,当选择再次摆在她面前,她微笑的扬起脸,嘴角勾出讽刺的弧度。她说:“如果一切重来,星星谁都不爱”不爱!”花开花落,景色依旧,真爱的人回不来----
  • 年轻的巫师

    年轻的巫师

    这是一个脚踏八荒,威震四海的年轻巫师的故事。这是一个年轻巫师的故事。这是一个巫师的故事。
  • 骆少,好久不见

    骆少,好久不见

    女主:同志,我掐指一算你我千年前有一场姻缘未尽,有没有兴趣...男主:没有,不约,不认识女主:告辞,去重生,忘了你!......“骆太太,听说我们有一场姻缘未尽,不如顺应天命做点快乐的事情?”女主:“?”简单来说本文是前世今生外加重生二重奏!女主带着千年前的记忆投胎转世来追男主,没追到不说还一不小心狗带重生失去记忆,于是角色反转,换总裁来苦追前妻(前世的妻!)。本文讲的就是一个寻妻的故事。1v1,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