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份,小宋在日本给我带了手信,是名为mary's的巧克力,这个牌子我听过,是模仿比利时的mary所创立的品牌,我有个每年圣诞节都会寄巧克力的朋友阿蓝,我曾向阿蓝承诺,每年寄一个不同牌子的巧克力给她,这个习惯持续到现在已经四年。不过我选给阿蓝的都是欧洲手工巧克力,日本牌子我所熟知的是明治、六花亭、格力高等的工业化生产品牌,他们的出品与其说是巧克力,不如说是巧克力制品更为恰当,反而不在考虑之列。
但是小宋的馈赠,我还是心存感激的,我想过要一颗颗仔细品尝,然而实在太低估日本人吃甜的能力了,仅仅吃了三颗,我就因甜腻而停口。
品尝的第一款是经典的心型款式,按日语翻译过来叫牛奶之心,巧克力细腻度一般,和幼滑无半点关系,有着极高的甜度和浓郁的香精味,回味很酸。整体来说比不上超市常见的瑞士莲,同为工厂产物,瑞士莲至少没有玩具般的廉价感。
第二颗芒果巧克力,一样硬而甜腻,中间芒果夹心的滋味被掩盖得微乎极微,仅仅在最后吃到一点不自然的芒香精味。
到了第三颗,因为前两枚太甜,我寄望了杏仁杯巧克力,期盼杏仁苦香能缓解之前的甜腻,这枚确实好很多,虽然回味依旧有讨厌的酸味,好在坚果让本身平庸的巧克力增色不少。不过吃了三颗就基本可以推测出mary's无论工艺还是创意都没有特别过人之处。
但mary's的创业故事却是颇有传奇色彩。在日本,将西方情人节文化和商业巧妙结合在一起,使其变成女孩子赠送巧克力表白爱意日子的推动者正是mary's的创始人原坚太郎,他在1958年的2月14日首次在东京的百货店进行了巧克力促销,虽然销售额只有微薄的170日元,但原坚太郎并没有放弃,到了20世纪70年代,情人节终于成了日本的特色节日。所以,mary's一开始就是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准备的,奈何我和蓝都到了被人叫叔叔阿姨的年纪了,也像某些虚伪的成年人一样,会贪图一点所谓的品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