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常常是高屋建瓴的,这是领导工作提出的要求,但是,怎样才能做得这样超然,这就需要领导者的人生境界修炼得越来越高,即所谓登高望远。
气质与性格气质和性格是构成领导者个性心理特征的两个重要因素,它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基本精神面貌,领导者气质性格方面的特征会给他的工作打上他所特有的个性痕迹,因此领导者必须注意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方面的素质修养。
气质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和秉性,气质具有先天性,但又具有可变性。气质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有与生俱来的特点,但气质又可随着年龄、生活和教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是客观的自然条件,社会变化条件造成,有时又是自己主观努力的结果。古希腊的希波克格把人的气质分为四个类型,即胆汁型、多血型、粘液质和抑郁质型,对领导工作来说,这四种类型的气质各有优缺点。
作为领导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出你属于的类型,找出优点与弱点,再针对这些弱点不断锻炼自己,即所谓修炼,争取克服或缩小这些弱点对工作的不利影响。
性格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贯穿在人的全部言谈举止之中,决定活动的方向。人的性格虽然和气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并不是天生的。后天的生活环境,如社会制度、学校、家庭、工作集体等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但人在接受外界影响的时候并不是被动的,他们有意识有思想,他们可以通过对外界的影响进行判断筛选,弱化或强化某种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人的主观努力也是不可忽视,也就是说人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性格的塑造会比气质的塑造要容易。
领导者的气质与性格看来是与领导者个人参与领导活动无关,但它们都对领导者的个人形象和领导事业是否成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领导者在平时工作中应不断加强对自己气质与性格的培养,而这种培养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而进行。
宽容的个性领导者迈向成功所需的素质中包括必须有宽容的个性,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宽容首先表现在对人的个性的接纳,允许别人有与自己不同的性格、爱好和要求,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对别人吹毛求疵,要有一种宽容的心胸,有能欣赏别人特点的能力。
在一个领导集体里,每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在性格上可能有内向和外向之分,在气质上、在能力上也各有各自的特长和不足。这样,有人做事可能果敢、利索,性格刚烈,办事效率高。但无韧性;有人做事可能周到细致,性格柔韧,办事效率不高,他们如果能看到彼此的特点,在领导工作中互相配合好,就能弥补各自缺陷,既把事情做好,又能和下属搞好关系,使领导集体显得充满活力,性格错落有致,能力能互补,让人对集体有一种配合默契的感觉,对各个领导的风格都有一种欣赏心理,因为良好的配合弱化了每个人的缺点,突出了个体的优点,领导集体的感召力大大增强。因此,领导者有宽容和兼容的精神,就会使所属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充分发挥而又不影响集体的发展,就像一个好的园丁,在他的花园里,有百花齐放的景象,有争奇斗艳的风景。人们光顾这里时,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对园丁的管理技术充满敬意,因为他既培育出了万紫千红的景观,又让每一处景致合理地发展,不让它破坏了整体的景象。
然而,领导者不理解他人的个性,不能容纳他人的特点和要求,会使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不融洽,甚至出现裂痕,带来严重的后果。
坚韧的信心和意志领导者的兴趣爱好、情感、情绪以及气质、性格,一般说来直接表现于外,使人能马上看到和体会到,具有明显性的特点。然而还有一些心理素质是深藏于内的,并不直接表现出来,或是通过其他形式婉转地表达出来,使人不易察觉,却对领导工作有着深远影响力,比如领导的信心与意志力等等。因此作为领导者应当学会培养自己这些心里素质,使之为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础。
信心和意志力是行动的基础,是人走向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一个领导者只有心里充满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确信无疑,并且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他才可能迈出坚定的步伐,产生克服万难的力量、技巧和精力,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最后才能达到为之奋斗的终点。
首先,信心和信念是成功者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态,是领导者必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一个乐观自信、深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会成功的人,必定会走上成功之路;相反,一个怀疑自己能力、对未来失去信心的领导,必然不会取得成就,走向成功。
信心和信念能够激发人的情绪和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开发人的智慧和潜力,坚定人的意志,去完成任务,实现理想,甚至成就伟大神圣的使命。
相反,一个领导者没有抱定必定成功的信心,对所进行的工作充满怀疑,那么,他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遇到困难马上就会停止不前,使事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其次,一个领导者一旦具有了必需的信心和信念,就会马上付诸行动,着手实施已定的方案、计划,但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有时是意想不到的各种阻力,可能会遭受一次次失败的打击。这时,作为领导者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到底,美好的理想,远大的目标会付之东流,已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顷刻被推翻。
意志,就是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预想的目的,根据自己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能动地、坚决地克服困难,去变革客观实在的活动叫做意志活动。在意志行动过程中,个人形成的意志特点,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领导者的意志不坚强、意志薄弱、没有主见,只会造成事业的失败,带来人心的涣散。
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为了使社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更好地维护皇帝家族的利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开始得到了当政的宋神宗的支持。可是,新法触及了一些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官僚、外戚和宦官们的大举进攻,又由于变法时用人不当,内部出现了分裂,特别是支持变法的皇帝——宋神宗也听信谗言,开始了动摇,致使变法再也推行不下去,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这大大打击了王安石的积极性,使他罢相出任江宁知府。
在现在的社会里,竞争激烈,商场如战场,领导者的意志能决定企业的成败。因为领导者的意志影响着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领导方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贯彻执行目标、计划、决策的坚定性,对选择领导方式方法的果断性上。但坚定的意志绝不是违反客观规律的长官臆断、固执,而是基于对客观现实的正确认识、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否则将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失败。
日本工业领域里曾发生过一场“最残酷的较量”——雅马哈公司和本田公司的对阵。这两个公司都是生产摩托车的企业,而且在市场的占有率分属第二和第一位。本田公司本是生产摩托车的首位企业,在其全盛时期,其市场占有率达到85%,其霸主地位难以撼动。但后来由于本田公司积极向汽车市场进发,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汽车的研制和生产上,在汽车市场上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摩托车市场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雅马哈趁此机会,在总经理日朝智子的率领下,全力以赴,向着本田的霸主地位发起猛烈的挑战,经过数年的努力,雅马哈在1981年的摩托车市场占有率已与本田公司不相上下。总经理日朝智子认为,超过本田、夺取摩托车行业第一的时机已成熟,因而立刻做出决定建成了一座年产量达100万台摩托车的新工厂,大幅度提高摩托车的年总产量,这样计划一旦实现,雅马哈无论从年产量上、还是从市场占有率上都大大超过本田,一举拿下第一的名次。
率直的心胸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有率直的心胸,因为率直心胸的好处太多了。
率直心胸最主要的优点是提高生活的品质,改善人类全体的生存条件,使大家都能过幸福的日子,有了率直心胸就能明是非、知善恶、有爱心、懂礼让,社会会更加繁荣、进步与和谐。
每个人都希望一切事情都依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但是有很多事情不能如愿。所以,人与人之间常有纠纷,世上也因此有很多失意的人,而有了率直的心胸,就会有判断事理的能力,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不可能完成并据以拟定自己的计划。这就是所谓的“知其可为而为之”。
有率直心胸,就能开阔、虚心地接受一切,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有率直心胸的人,都没有私心,都能遵循真理和正义,具有安全感,所以可以不受任何事物的影响,随时保持大度的气概。
有率直的心胸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对立和纠纷,而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只要人人有率直的心胸,一定能够避免对立和纠纷,而过上幸福愉快的日子。有了率直心胸后,会减少产生争执的原因。有率直心胸,就不会因感情不睦而引起纠纷。因为有率直心胸的人,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故意用言语刺激或挑拨别人。即使无意间说了伤害他人的话,也会以率直心胸来化解。
有了率直的心胸,还能明辨是非,维持有秩序的生活。只要能够随时随地保持率直的心胸,不但会有宽容的气度,也能用公正、客观的态度辨别是非,并以负责的精神工作。
有率直的心胸,还可以充分发挥专长,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专长,而且希望有机会去发挥它。但是由于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率直的心胸,对人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导致专长得不到发挥,如果他有率直的心胸,就会打破各方面的限制使每个人得以发挥他的专长。
拥有率直心胸的人一般拥有健康的身体。有了率直的心胸,对待人生也会豁达开朗,不会为不必要的事情大伤脑筋,更不会庸人自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同的人处理它们方法不一样,率直心胸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态度总是很坦然、镇定、理智的。
追求良好的人生之道松下幸之助说:奉天承运,就是人生之道的本义。意思是说,人类生为“万物之王”,应该自觉守天命,支配运用一切,以创造更好的团体生活,这就是人生之道。
领导者进行人生境界修炼的重要一环就是追求良好的人生之道,人也好,物也好,按照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铭言,我们应以一种正常的心态去对待,而不应任意排斥,否定。
应该遵循自然的理法去不断地实践,找出改变世界的方法。
追求良好的人生之道,首先要树立好的人生观。松下幸之助说,人生观是“知”,而人生之道是“行”,“行”是建立在“知”的基础之上的,建立在优秀的人生观基础之上的人生之道才是好的人生之道。人类的需求,因人、因时、因地各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即对繁荣与和平有同样的向往。人类为了实现这种向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各式的团体生活上,做出了一样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胜利。但是由于利益的原因,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组织与组织之间仍然存在纷争与矛盾,也许有人会引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来说明原因。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以和平与繁荣这个共同目标而树立端正的人生观,纷争又从何而来呢?所以,有必要树立一种新人生观,用这种新人生观来指导人类的“行”,领导者首先要成为这种新人生观的倡导者与示范者,这种新人生观让大家以理性及克制的态度对待这世界中的一切存在。人类是“世界之王”,要处理好“王者个体”、“王者组织”之间的关系。不要对任何事物或个人存在偏见,世界既然创造了他们,就应该有他们的权力和他们的生存空间,就应该有他们的利益。没有无用的东西,没有无价值的东西,人类必须去积极地追求,一并找出实践的方法,促使人和物都能在协调融和的环境中生存,渐渐地给组织生活带来更好的推动力。同时,这也是根本改变今日世界贫困,争执、混乱情势的一大开端。
所以,以这种人生观建立的人生之道是站在世上一切万物皆有其天赋使命、物质及意识的观点之上,承认一切乃至天地万物的存在,同时必须认清他们的特征。人类有爱的特征,每个人都需要去爱别人,每个人都需要被别人爱,人类有爱的连续性。但人类也有憎恨的弱点,人们总是憎恨给自己带来不适的东西。人类有向上的进取心,但也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逃避心愿。许多人说,人既有神的一面,也有野兽的一面,圣人,愚人皆如此,只是圣人自觉地、很好地克制了野兽的一面,而扬长了神的一面。任何人惟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正确地改造自己,可以把自己的特点罗列出来,优点和缺点都不能少,看看哪些是属于“神”的一面,哪些是属于“野兽”的一面,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去大胆地改造了。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不怕反面,才能勇敢地走在人生之道上。
EQ新观念有很多人认为,高智商是一个人取得杰出成就的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但是据国外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因素中,智商(IQ)只占20%的作用,而80%取决于社会因素和人格因素,即所谓的情商(EQ,即人的感情、意志、人际关系等)。EQ的出现,打破了智商决定人终身成就的结论。著名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经考察过40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发现他们儿童时的智商大多数处于中等和中等偏上。他们的成长和成就并非先天,而是后天的非智力因素。
其实EQ一词早就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但是以前没有人具体而系统地阐述这个理论。一般来说,EQ不受先天的限制,可以随人生经验的丰富、学识的增长而增长。EQ高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生活比较快乐,成功的机会比较大。因而,领导者需要较高的情感智商。
现代的领导者追求事业的完善和成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一方面是好事,但同时在强手如林的对手中造成精神紧张,压力大,心理失衡,容易导致心理的疾病。正如联合国专家所预言的,“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领导者事业的成功往往令人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愉悦和满足。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心情界定为“高峰体验”,并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存在于生理年龄的长短,而在于这种“高峰体验”次数的多少。“高峰体验”无疑是每个领导者所梦寐以求的,但这需要一个很高的情商指数。一个心理脆弱、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大的领导者纵然能力和知识较高,恐怕也难以承受这种“高峰体验”。社会分工已经发展到极为细微的地步,每个人都成为社会机器上的一个小部件,而领导者是驾驭单位这个小机器中的一个中枢机构,他的心理素质对整个单位的运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美国两位学者在《微软的秘密》中揭示了美国微软公司一年收入60亿美元的根本原因是其总裁比尔?盖茨的高素质,也就是说,比尔?盖茨优秀的情感智慧使得微软公司成为世界计算机行业的巨头。优秀的情感智慧涵盖3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自我察觉和自我意识自我察觉是指某种感觉刚一产生的时候你就察觉到的感觉。众所周知,人的眼睛有个盲点,人的个性也有盲点,有时人不知道自己的感觉,这就需要不断地反省。如果领导者连自己都不了解,他领导别人就勉为其难了。这种自我察觉是情感智慧的主要部分。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人,相对而言就比较善于驾驭自己的人生。
领导者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要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独特的个性。人往往有一些从众的心理,有时是无意识、潜意识的。领导者处在一个部门或组织的非常独特的位置上,因而他需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时刻保持警觉。美国科研人员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有沸水的锅中,青蛙一下子从锅中跳出来;把青蛙放到盛冷水的锅中,青蛙没有跳出来,然后科研人员慢慢加热锅,青蛙也没有跳出来,最后青蛙被烫死了。处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领导者需要保持觉醒,否则会对一切事物和市场的变化失去必要的敏锐和洞察力。有研究表明,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每天需要看一小时的书才能保持原先的水平,硕士生应该每天看两小时的书才能保持原先的水平。领导者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新的知识和思想保持开明的态度和吸收力。
找出缺点。骄傲使人落后,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可以使领导者更富于人格魅力,也更趋于成熟和完善。这需要领导者不断地反思和比较。
不要愚弄自己。领导者不能躺在光环下生活,他需要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对不真实的感受要摒弃在外。虚幻的感受往往会变成“真实”的感受。领导者很容易对自己的评价有所偏差。
领导者只要时刻进行自我察觉,总可以克服前进途中的重重关隘,避开前面的暗礁险滩,顺利地达到成功的彼岸。
善于驾驭心情情绪是人对反映客观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随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控制情绪,化解一些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的不良情绪是情感智慧的一个重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者每天都能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容易招致恼怒,并由此引起身体不适,如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发冷、汗腺分泌变化等。其实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而给不好的事情以一个好的解释,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良的情绪就能烟消云散。坏的心情并非就是坏事,关键是不能让这种情绪在体内持续太长时间,不能由一件坏事而认为世界末日来临或者由此及彼,把坏的心情带到下一件事情。
经研究发现,百分之九十的争端和不良情绪是由于琐碎、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因而,胸襟宽阔也是减少不良情绪的可取办法。太拘泥于细节,专注于无关痛痒的琐事,会令领导者陷入小处而无力自拔,容易失去可贵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往大处想,有助于领导者成为成功的人物。
善解?善待领导者在工作中并不是足不出户的那种人,相反,他早上在一个城市,傍晚可能在另一个城市。对于他来说,免不了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理解别人是很高超的一项艺术。大多数人和别人交往有困难在于自信心太强或者太弱;真正的领袖式的人物则是平易近人和谦逊的,他们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被别人理解。著名的兰德公司曾经作过一项调查,他们对4000名智商在115以上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作了研究,发现这些人在事业上的成绩离散程度很大,有的人事业有成,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这说明智商和良好的教育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否则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会那么大。研究者后来发现,事业有成的关键是成功者精通人际关系的处理。一个人的成功有85%归功于他的人际关系,而他的专业领域只占到15%。
成功的领导者总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广交朋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依靠朋友的关系网,总能化解眼前的困难。即使这些成功者智商并不高,但他们在工作中左右逢源,在事业上超人一等。许多世界上知名的大企业家智商不过中等或中等以上而已。著名的电脑巨头、世界首富盖茨学历和智商并非绝佳,但是他善于把握人际关系,使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善解人意和较好的人际关系的确是一个人的成功之道。
扩大和改善人际关系可以从以下三条措施入手:
参加各种新的团体。一个人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势必养成狭隘的视野,很快会失去新鲜感而感到厌烦。进入新的团体,认识新的朋友,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扩大知识领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也会顺理成章地增加。
接受新朋友的不同意见。“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要善于倾听朋友、特别是新朋友的不同意见。好的朋友就是一本好书。领导者平时站在决策者的高度上,一般是属于发号施令的人,平常很少能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反面的声音。而作为朋友,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可以站在一个比较适当的位置上给领导者提出一些中肯、善意、宝贵的意见。
选择思维开阔、不拘小节的人作朋友。领导者需要高屋建瓴,统师整个部门或组织进行各种活动,而不是事必躬亲。如果选择一些思想零碎、认识肤浅的人作为朋友,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就会潜移默化,领导者会变成胸怀狭窄的人,可能无法再胜任领导者的职务。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变得活泼、富于进取精神、充满冲劲和抱负。反之,冷漠、消极的人生态度和生硬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置于层层罗网之中,处处为自己设置了障碍。
真善美的统一真,是领导者思维的基石,求真思维是以认知为中心,人们往往表达为真知、真理,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规律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组织领导者思维之真就是要找出组织内在本质联系的规律,组织领导者要根据组织发展之真着重思考这两大类矛盾的协调发展,一类是组织资源结合分配的矛盾,一类是组织内部关系之间的冲突,这两类矛盾又是伴随着条件在发挥作用。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发展运动的内在矛盾与规律,站在这种“自我运动”角度来考察,就会认识其必然性。事物又是在与它事物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沿着这种外部联系或关系来考察就会发现种种偶然。必然与偶然并不是两条跑道上的车,而是必然蕴藏于偶然之中,偶然也为必然开辟道路,从求真的角度来认识必然。
善,是领导者思维的轴,求真是一种认知判断,而求善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求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求善是解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它比求真更高出了一层。善,体现了主体需求与外部世界的统一,使活动及其对象符合目的。善的本质就在于符合目的,一般说来符合目的的东西,它就是“善”,反之则为“恶”。在领导者的思维中,首先要明确善的范畴。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德勒在他的《六大观念》一书中提出了要把“善”区分为合需要之善和想要之善的不同。他认为,凡是符合目的需要的都是真正的善,而符合想要目的的“可能拥有错误的想要或误导的想要”。但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想的善事看来可能是“善”的,但它对我们可能不是真正的善。所以组织领导者要区分好哪些“想要”是善的,哪些不是善的,方可达到至善境界。
美,可以理解为人在把握各种对象主体化和人的自我对象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性,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与欣赏。美以真、善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了之间的目的性与功利性,使之达到更高的境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象征与标志。
组织的领导者除了追求外向的美,更要追求内向的美,把美的形象塑造的功夫花在内部的完善与求真之上。
真、善、美三者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的统一是领导者领导实践的结果。这个实践既表现为客体原型的加工改造,又表现为主体需求的不断修正、完善、臻美。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真正实现真、善、美在自身的统一,达到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
不断改造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完成的事情,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和生活中进行知识的积累,经过实践的磨炼,循序渐进地完成。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点一滴渗透到人的内心里,进入人的本质中,变成人的第二天性,人们在活动中才会表现出令人叹服的心理素质。
勤学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勤于学习。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各级领导者,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及有关领导科学的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都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领导者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成为专业方面的行家里手,有助于信心和信念的建立和坚定,也能间接地稳定情绪。因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能使领导者在计划的制定、方案的规划和目标的选择上持有科学的根据,对他人意见的正确与否、有用与否有客观的判断标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使对未来的预测有现实的和理论的根据,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给工作带来损失。由于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能有利于领导者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等等。
这种善于向书本学习知识的例子屡见不鲜。
澳大利亚著名的银行家马歇尔?布朗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成功的领导者。布朗高中毕业后即进入了一家银行工作,做一名小职员。后被调到英国工作了三年。
回到澳大利亚后,他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觉得自己的知识欠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于是决定重新上学。他认为,若将来想在银行业登上更高位置,就必须有高的学历和领导水平。
为此,他白天工作,晚上到北悉尼理工学院攻读会计学。他咬紧牙关坚持了三年,终于毕业,取得了会计师的资格。此后,他又读了两年夜校,攻读秘书和商业行政管理,并顺利毕业,取得了毕业证书。有了这些学历和知识后,布朗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业上拾级而上,不久就担任了一家银行分行的经理职务,以后被调到香港,设立了一个联合企业后,马歇尔?布朗又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专业上的才能成了这家联合企业的主持人。
苦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另一条途径是苦练。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停留在认识层次上的东西,还没有通过行动逐渐地渗透到人的本质中,还没得到巩固,是一种飘忽不定的、没有隐固下来的感受和认识。所以领导者不仅要注意学习,更要重视苦练。苦练本身就是一种坚强意志的表现。历史上著名的巴顿将军有句名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巴顿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去当一名军官,后来,他终于有机会考进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一名军官首先就得勇敢,不能让恐惧把自己吓倒,所以他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军校里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质。在训练场上,他是一名勇敢的学员;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他又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当别人因为敌方猛烈炮火的攻击而感到危险,不敢让士兵反击、进行冲击时,他看看说,没问题,跟我来。正是他重视并积极在实践中进行培养自己的勇敢精神,不让恐惧的心理和情绪来压倒自己的气势,消磨自己的斗志,抓住时机勇猛地进攻,使他指挥的军队在战斗中连连获胜,他自己也成为一个非常有名望、受人尊敬的高级将领。
不断更新观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时常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不然思想僵化,以旧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物,势必对这也看不惯,对那也不满意,常常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义愤填膺。
观念的更新,意味着人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等都在发生变化,由此对他人的看法和要求就不同,这将大大影响人的情绪及对他人的接纳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用旧的眼光总也看不惯,对他人的行为要求非常苛刻,对一些事情还会有一些强烈的义愤情绪,工作中、生活上就难得会时时理智、心情舒畅。这样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反倒使自已有一种被社会抛弃、落伍的感觉,有时让人觉得不正常。
因此,更新观念直接关系到人们如何去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关系到对自己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和宽容程度,即直接关系到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可以说,更新观念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必经之途,不可忽视和逾越。
综上所述,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在领导者的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与领导者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密切相关。因此,领导者必须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平时就加强勤学苦练,并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常更新观念,为走向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