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嘴山在黄河文化建设中践行历史性新跨越
近几十年来,黄河水势逐渐减少,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此情此景不但国人堪忧,更有国外媒体放言“黄河断流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衰落”。2008年南方冰冻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世界金融危机接踵而至……这一切困境并没有压倒中国人民,反而是刺激提振了炎黄儿女们的士气和信心,他们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保护黄河母亲,重振、建设和发展黄河文化,让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沉而厚重的历史,折射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黄河文化,成为新时期石嘴山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新中国毅然前行的冲锋号,势在当前。为此,石嘴山以黄河金岸建设为抓手,强调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并重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以石嘴山独特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人文发展环境,将现代气息、历史神韵、地方特色融入新型黄河文化建设之中,建成了星海湖、“五七”干校博物馆等精品文化工程,创意开发了黄河天河湾生态湿地公园,玉皇阁古建筑等彰显着特色文化,利用江南水乡、雄浑大漠、回乡风情、移民文化、西夏文化、生态屏障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通过创意做足做活“水”“绿”“特”“文化”四篇文章,气势恢弘,光彩照人,赋予了煤城石嘴山新的灵魂和生命,叫响了“黄河金岸·塞上明珠”的生态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将黄河文化以不同形式与姿态,再一次由远及近,由虚到实,由点及面逐渐推向广大民众。石嘴山人以特有的情怀创新塑造着黄河文化,赋予了黄河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和精神内涵,石嘴山伴随着黄河文化建设的脚步共同发展壮大,随着奏响新时代建设战鼓的强音,以崭新的姿态绽放生机、释放活力,吸引了全区乃至全国的瞩目。
(一)深度挖掘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石嘴山在对黄河文化的建设和传承过程中,十分注重对黄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理。这种挖掘是建设黄河文化的基础,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挖掘,而是为黄河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理清思路,奠定基础。
从物质层面看,以平罗县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例,在打造黄河天河湾生态湿地的建设过程中,平罗县十分注重对当地民风民俗,包括服饰、饮食、语言、民居、宗教、礼仪节庆、贸易交通、家庭社区、民间戏曲、民间工艺等多种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整理。整个挖掘整理过程,深刻而细腻,“吃、穿、住、行”作为黄河文化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均在其中;诱人的酸汤豆腐、凉粉、凉皮、黄渠桥爆炒羊羔肉、康熙敕封鱼、羊杂碎、年糕、黄河鱼家宴、手抓羊肉、回族油香等地方风味小吃是黄河流域饮食文化的缩影;黄河岸羊皮筏子、独木舟、黄河大桥、机轮船,古老中不乏现代气息,是黄河文化中交通文化历史变迁过程的侧影;清真大寺、土地庙,以独特的方式诠释和展现了黄河文化中回汉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民族大团结精神风貌。
从精神层面来看,石嘴山不仅注重有形的黄河文化形态,对无形的黄河文化形态也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整理。例如,沧桑岁月中行将淹没的白马拉缰、天河湾、康熙饮马湖、五香米、“抗逆孤忠坊”等优美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在挖掘整理中,分别以浮雕、绘画、雕塑、影像等形式,置于城市建设之中,建在景区之内,使众多的石嘴山人在刀工洗练、精湛传神的力作中,穿越时空,缅怀先辈们曾经的善良和勤劳,勇敢和坚强;皮影戏、传统民族运动、农民画及反映黄河百年历史的题诗、碑刻、疏等多种民间文化资源,以不同形式竞相展示于世人面前,向络绎不绝的游人诉说着黄河文化的辉煌。
俯瞰石嘴山黄河金岸滨河大道建设工程,百里大道一马平川,陶乐黄河特大桥天堑变通途,犹如时空穿梭仪将当地黄河文化的古老与现代联结起来,形成鲜明对比。黄河岸边以塞上江南博物馆为主体建筑的黄河天河湾生态湿地公园开发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在这里充满原生态的豪放和自然,饱含生活热情的民风、民俗等黄河文化内容将按照不同功用、不同背景,巧妙地置身于黄河之滨。为充分展现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神韵,平罗县独具匠心提出在黄河岸边投资建设塞上江南博物馆,该馆内设人文历史馆、生态湿地展示馆、鸟类展示馆。外部建有滨水文化休闲区、天河湾娱乐餐饮区、生态湿地重点保护区、生态观光区、枣庄和停车服务区几个功能区域,整个工程占地9300亩。项目实施使黄河文化从远古到现代、从生态到经济、从实物到精神,以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式、开放式展现方式完美组合,浑然天成。来到这里的人们,面对宽阔而平坦、沉静而执著的黄河,在黄河日夜不息,翻滚奔流的涛声中,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交错与重叠中,切身体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黄河文化带给中华民族的无尽希望和开创未来的不竭动力。
(二)合理开发利用为黄河文化拓展空间
黄河及黄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以石嘴山为例:背靠贺兰,面朝黄河,交通便捷,农业和工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境内神秘莫测的西夏离宫遗址,巧夺天工的玉皇阁,历史悠久的贺兰山岩画和古长城,边塞要地,军事重镇,风韵神韵俱佳的沙、湖、城、草、林、滩,既有塞上的雄浑,又有江南的柔美,多个民族水乳交融,天时地利人和,为发展文化旅游业奠定了极佳基础。石嘴山以黄河文化为轴心,在建设塞上江南博物馆的基础上,沿黄大力实施生态绿色景观长廊工程,沿黄湿地湖泊,沿岸农家乐、渔家乐,辐射各具特色的城市设施建设,为黄河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同时,平罗、惠农分别推出沙湖、瀚泉海、玉皇阁、天河湾、陶乐防沙治沙博览园和黄河湿地红柳园、石嘴子公园、石嘴子遗址、石嘴山矿山文博馆、珍稀植物四合木生态保护区、贺兰山岩画等文化精品旅游景点,以黄河文化为线,景点为珠,在形式上凸显黄河玉带缀玉珠的美好景致,使黄河文化精髓在内容上如穿超时空的精灵,超然完成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地理、人文、现代的前世与今生的对望。在精神上,更加直观地达成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和“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的共识,唤起了民众爱祖国、爱家乡、爱黄河的意识和情感。
客观地讲,石嘴山以发展文化旅游业重塑城市形象,赋予其文化内涵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举措。它突出了治理,提高了黄河行洪、防洪保障能力,有效改善了黄河两岸生态环境,又突出了保护,维系了良好的黄河水生态环境。似诗如画,将黄河文化从物质到精神、从古到今、从南到北倏然展开,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黄河金岸出人意料地完成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和交叉。
(三)传承和重塑促进黄河文化创新发展
黄河文化是在漫长历史中积淀形成的,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曾经的黄河,伴随着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如今的黄河,不仅仍然养育着炎黄儿女,更见证了新时期、新形势下,不畏艰难的石嘴山政通人和、各项事业、产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山水园林之城”石嘴山在黄河宁夏流域塑造了极具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和品牌,拓展了黄河文化的表现形式。宏观看,它以古老的黄河文化为切入点,将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相互融汇贯通,产生共鸣,提升了黄河文化内涵;微观看,它将许多即将被人们遗忘的民风、民俗,如热情奔放的回族钱鞭、脚踏舞、古老神秘的城隍出府、黄河祭等在黄河金岸的建设中,以不同形式和方式进行了重现。重现中摒弃了消极、迷信和鬼神色彩,加入了积极的自强、自信、自尊、自立等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元素和生命气息。把黄河文化定位在更高层次和更深境界的层面上,强化了黄河文化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建设发展黄河文化的几点思考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黄河文化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调动全民参与意识
黄河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和黄河流域的人们共同生活、继承、创造的智慧结晶,属大众文化范畴。因而,石嘴山在黄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民众对黄河文化的影响和认同,重视民众在传承和发扬黄河文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宣传载体为黄河文化推介搭建平台,为黄河文化扎根民众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通过举办讲座、论坛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大力宣传推进黄河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和内容。普及黄河文化知识,营造重视黄河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黄河文化建设新格局,方便大众通过不同渠道参与到黄河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二)健全机制,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
进一步建立健全黄河文化的研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启动内力,借助外力,培养高素质的黄河文化研究人才队伍。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上一切有志于黄河文化研究的人士,形成完备的研究机构和科学的研究机制,加大对黄河文化研究的力度。深入研究黄河文化的内涵、外延、载体以及表现形式、价值功能,深入研究建设黄河文化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定期举办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论坛或研讨会,检验黄河文化研究成果以及成果宣传、转化力度,形成黄河文化研究与传播的有效平台,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黄河文化研究格局。
(三)制定措施,抢救保护黄河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资源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博大精深,有些黄河文化的文物古迹、风土人情、建筑遗址、工器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面临损坏与消失,因此急需制定和完善对黄河文化抢救和保护的各项措施。一是要组织力量开展黄河文化调研与普查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建立黄河文化名录。二是与黄河沿岸的省、市加强联系,建立黄河文化资料库或博物馆,将普查中搜集到的可集中展示黄河流域广大劳动者治理黄河、开发黄河、管理黄河、保护黄河、欣赏黄河的历史、业绩以及治河人物、科学技术、治河理念、治河方略、治河手段、治河工具,与黄河有关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的书籍、图片、实物等黄河文化资料,进行科学化整理和档案归存,一方面用于展览,另一方面为黄河文化研究专家和爱好者提供方便,发挥教育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功能。
(四)加强沟通,促进流域与区域的交流与合作
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大力推进黄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加大黄河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力度,推进黄河文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石嘴山与其他沿黄城市一样勇于担当历史责任,践行光荣的时代使命。因此应通过学术交流、参观学习、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其他城市间建设和发展黄河文化的联系,促进协作,相互配合与补充,实现良性互动,统一思想,共同为建设黄河文化,促进黄河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马玉贵:平罗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局长;李华:宁夏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提升吴忠文化软实力
郑彦卿,蔺保飞
吴忠在中国素有“回族之乡”之称,历来为商埠重地,因黄河而兴建,依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盛。吴忠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一直在研究探索统筹城乡,规划调整乡镇建设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实现吴忠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谐发展。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沿黄城市带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滨河大道建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经济命脉线、生态景观线、特色城市线、黄河文化线”六线一体的“黄河金岸”。之后,吴忠市委、政府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吴忠市要发挥黄河穿城过的优势,通过实施“依托黄河、西移东扩、一带两翼、想象发展、功能互补、突出特色”的发展战略,全力将黄河沿岸建设为特色城市线、生态景观线和文化展示线。
一、将黄河标准化堤防建成黄河金岸的亮丽风景线
风光、风景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美丽的滨河大道,形成快捷的交通干线,展示黄河水上、岸边的独特人文、生态景观,完成黄河金岸、黄河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滨河大道吴忠段两岸全长68.5公里,按照双向六车道和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建设。工程填筑土方453万立方米,动用各类机械25万台班,完成投资8.6亿元。在抓好滨河大道建设的同时,吴忠市按照“一堤六线”的标准和要求,把滨河大道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景观水系等重点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投资14.2亿元实施了“两馆一中心一广场”和教育园区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了标准堤防沿线绿化、黄河金岸防护林及湿地恢复保护等工程,建成回乡情韵等园林小品20多个,新增防护林景观绿地3万亩,完成造林600万株,开挖、整治湿地湖面15个,累计新增城市水面2万亩,形成了城市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加快建设滨河生态水韵城市积累了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