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0600000006

第6章 印加帝国失落之谜

库斯科之谜库斯科是一座气候宜人的高原城市,它坐落在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南段群山环抱的库斯科盆地中。

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南美洲之前,这里曾是印加帝国的统治中心,也是印加帝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大都市。

库斯科海拔三千四百米,在印第安语中的原意就是“离太阳最近的城市”。

有关库斯科的起源,印加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神话传说:很久以前,至高无上的创造神比拉科查在的的喀喀湖心太阳岛上创造了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曼科·卡帕克,女的叫玛玛·沃利奥,两个人互生情意,终成眷属。

创造神传授给他们各种技艺,赐给他们神奇的金杖,并告诉他们四处寻找金杖沉没之地,然后在那儿定居。

这对年轻夫妇遵照神的旨意,带着金杖,浪迹天涯,有一天,他们来到了库斯科盆地,像往常一样,将金杖插入地里,顷刻之间,金杖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终于找到了神灵指引的地方,于是便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建立起库斯科城。

此后,历代印加帝王不断兴建,至第9代帝王帕查库提(1438~1471在位)时代,库斯科规模空前,名扬天下,被印加人视为神圣之地。

库斯科是印加文化的摇篮。

从公元1000~1532年,一直是印加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辉煌壮丽的古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遗迹犹存,从中不难领略到印加帝国昔日的风采。

图为特奥蒂瓦坎城中的太阳金字塔。

据考证,太阳金字塔是用晒干的泥砖砌成,大约需要三千人历时三十年方可完成。

有建筑学家曾叹道:太阳金字塔是比古罗马圆形剧场还要宏伟的古建筑。

印加帝国强盛时期分为四个“苏尤”(行政区):西北部是钦查苏尤,包括今秘鲁中北部和厄瓜多尔;东南部是科利亚苏尤,统治着的的喀喀湖流域、今玻利维亚的大部分、阿根廷北部和智利中部;西南部是孔德苏尤,占有秘鲁南北;东北部是安蒂苏尤,拥有安第斯山脉中段的东麓地带。

与四个“苏尤”相应,库斯科城又分为四个区域,各地酋长在相应区域内建造房屋,以备朝觐帝王时住宿,而不同的街区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所以库斯科城成为印加帝国的缩影。

古代库斯科城的中心是瓦卡依·帕塔中央广场,现为阿尔马斯广场。

广场呈正方形,边长一百八十三米。

从中央广场开始,随着距离的增加,建筑物由石砌的宫殿府衙逐渐变成泥墙茅舍,等级森严,贵贱有别。

印加帝国最伟大的帝王帕查库提时代,在这个广场上曾多次举行过盛大的阅兵式和庄严的宗教仪式活动。

每逢盛大祭祀典礼之时,广场中央供奉着用黄金制成的太阳、雷、闪电等诸神像;两旁的金御座上,供奉着历代印加帝王的木乃伊;众神之像前,成群的羊驼在祭司的祷告声中成为刀下之鬼。

当印加帝王露面时,万众欢呼,祭祀活动达到高潮。

如今,广场上竖起了印加入引为自豪的先王帕查库提的青铜雕像。

城内最大的宗教中心是科里坎查太阳神庙,自印加帝国的始祖曼科·卡帕克起,到印加·罗加为止,历代帝王都居住在这里。

太阳神庙是一座长七十米、宽六十米的长方形建筑物,附属有王宫和祭司的府邸。

整个庙宇用精心修整的、平坦而巨大的石板砌成,为了让空气流通,屋顶造得很高,用茅草盖成,还有一个的祭台。

大殿的四周墙壁从上到下全部镶上较厚的纯金片,所以这座神庙得名“金宫”。

在正面墙壁上有太阳神偶像,它是个绘有男子脸形、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用黄金制成的圆片。

它面朝东方,在受到初升的太阳光直接照射时,就放射出万道金光。

在太阳神偶像的左右两侧,按照古代习俗在金御椅上供奉着历代印加王的木乃伊,远远望去,它们就像真人。

大殿中央置有一个华丽的御椅,举行典礼时,印加王便坐在御椅上。

印加帝王在这里以太阳神的化身自居而号令全国,从而把全体印第安人凝聚在一起。

这座神庙后来被西班牙殖民者摧毁,现在其废墟上,建有多米尼各教派的教堂。

太阳神庙的附近建有五座正方形小神庙。

第一座小神庙供奉着太阳神;第二座供奉众星神;第三座供奉雷神和闪电神;第四座供奉彩虹神;第五座专供祭司使用,据说其墙壁均是用金银宝石装饰的。

这些神庙里的金银珍宝全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洗劫一空。

太阳神庙与五座小神庙环绕在一个名叫太阳广场的庭院周围,庭院中有玉米地和五个喷泉。

这里种植的玉米是专供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时供奉给太阳神的,印加帝王与王公贵族亲自耕耘、播种和收割。

五个喷泉的水源是由埋在地下很深的黄金水管引入,据说是专供印加帝妃婚前沐浴净身用的。

泉水盖用纯金制成,上面雕刻有太阳神像。

这个黄金水盖后来被一个名叫雷扎桑德的西班牙士兵掠走,他在一个夜晚的狂赌中又将这个金盖输掉了。

太阳神庙的西南部有一座献给太阳神的“黄金花园”,园中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全是用黄金和白银制成,甚至连撒满黄金的土地里种植的玉米也是用黄金制作的。

据加西拉索·德拉维加记载:“从植物发芽到开花结果,其成长过程都经过精密的仿照。

小鸟栖于林梢鸣叫,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各种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搭配得当,使人难辨真假。”相传西班牙殖民者进入花园后,信为以真,直到用手采撷花朵时才发觉全是黄金和白银。

库斯科最负盛名的古建筑物是比拉科查宫殿,长一百六十米,宽一百三十米,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内设有祭祀比拉科查的神庙。

可惜的是,这座宫殿在西班牙人入侵后遭毁,后来人们花费了一百年的时间在其遗址上建造了拉孔帕尼亚大教堂,现为托里文夫教会占用。

帝都之内还有一处著名的建筑,叫“太阳贞女馆”,印第安语称为“阿克利亚瓦西”,是专门培养“太阳贞女”的地方。

这种机构在印加帝国境内随处可见。

“太阳贞女”是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处女,她们貌美如花,举止灵巧优雅,深居简出,保持童贞,主要为宗教仪式服务,酿造玉米酒,唱圣歌,跳圣舞,并为神、祭司和印加王编织衣物。

库斯科的“太阳贞女馆”在帝国境内规模首屈一指,它长一百二十米,宽六十米,可以同时容纳二百到六百名“太阳贞女”。

自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后,耶稣会传教士随后而至,并于1571年在“太阳圣女馆”原址上建立起了多米尼各派的大教堂。

库斯科作为印加帝国的首都,自然有严密的防御体系。

都城的四周,筑有四座古堡,以西北部的萨克萨瓦曼堡最为著名。

萨克萨瓦曼堡在印第安语中意为“山鹰”。

古堡筑于山坡之上,方圆四平方公里,有三重围墙作为屏障,围墙依山而建,墙高十八米,最外面一道周长五百四十余米,全部用巨石垒砌,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估计使用的巨石总数达三十余万块,最重的一块石头重约二百吨。

根据民间传说,古堡始建于1400年,历时一百零八年才完工。

古堡建成后,印加帝王经常登临驻足,检阅士兵。

甚至把它作为行宫,召见大臣共议国事。

在库斯科市郊的群山中,另外还矗立着三座可以俯瞰全城的坚固城堡以及众多的望塔,保卫着首都的安全,至今遗迹依稀可寻。

这些古堡所用的巨石是怎样从采石场运来的,又是怎样垒砌起来的,当年的印加人具备这种超凡的能力吗?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如今,库斯科已是一座驰名世界的历史名城,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秘鲁人民都要在此欢庆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太阳节”。

1980年库斯科城被命名为“世界印第安人的首都”,成为全世界印第安人向往的圣地。

“黄金国”的位置之谜根据古代传说,在南美的地下,有一条长达千里的“黄金隧道”,沿着这条隧道遗址走下去,尽头就是“黄金国”。

黄金国中埋藏着成堆的黄金,国王和贵族的衣帽上都装饰着耀眼的黄金,宏大的建筑物用巨大的金块堆砌而成,富丽堂皇,奢华之极。

甚至连国王的马鞍、拴马柱、狗项圈等,都是用黄金制作而成。

黄金国究竟在哪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它在逶迤的安第斯山脉,四周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全国臣民把太阳当做最早神灵而顶礼膜拜,每当旭日初升,晨曦普照,或在夕阳西下,红霞染映,“黄金国”显得分外妖娆;也有人说,“黄金国”是在海拔二千七百米、由死火山口形成的“哥亚达比达”湖畔,每年定期举行祭祀“黄金神”的仪式,国王与贵族把许多黄金饰物作为供奉神灵的礼品而投入湖中,宗教的狂热使他们如痴似醉,有时抬着羊、驼投入湖敬献给神灵;有人说,“黄金国”在一个名字叫巴里马的“黄金湖”畔;有的却认为,“黄金国”隐藏在奥里诺斯河与亚马逊河之间的某一地区……与“黄金隧道”、“黄金国”相关的传说还有许许多多,在民间广泛流传,越传越神奇,但谁也无法准确地说出它的具体地点和真实情况。

在寻找黄金国的“淘金客”心中,黄金是他们的梦想。

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陶塑对于研究历史的人而言,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从公元15世纪以来,由于西欧各国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金属货币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这就引起欧洲的商人和封建主对于黄金的强烈渴求。

关于南美洲有“黄金隧道”和“黄金国”的传说在欧洲广泛传播后,西欧社会上自国王、僧侣、大贵族,下至中小贵族,尤其是商人和海盗,都渴望到南美洲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于是掀起了一股“黄金热”的狂潮。

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中指出:“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公元1536年,西班牙总督授命凯萨率领一支由九百多人组成的探险队,在南美洲的西北部进行考察达三年多之久,他们曾经深入到科迪勒拉山脉和马格达雷那河一带的深山密林中探索黄金,结果只剩下凯萨一人返回,没有发现“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一丝一毫踪迹。

凯萨不死心,二十七年后,他又重新组织一支两千八百多人的庞大探险队,从海拔二千六百四十五米的波哥大出发,在荒山野岭度过了三年多,最后仍然一无所获。

公元1539年,西班牙探险家率领一支庞大的探险队在南美洲北端进行考察,他们曾经深入到梅里达山脉和马拉开波湖区周围的沼泽地,他们宣称他们所到达的“马卡多亚”就是传说中的“黄金国”。

可是,事实的真相是,“马卡多亚”只是一个古老部族的聚居地,根本不是“黄金国”。

公元1541年,一支由三百一十个西班牙人和四千个印第安人组成的探险队,深入原始森林地区。

从此以后,许多支探险队在从安第斯高地至委内瑞拉和巴林的广大森林地区大规模地开展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活动,结果都毫无所获,失败而归。

公元1595年,英格兰探险家罗利率领一支探险队,以东南部圭亚那高原作为探索“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中心地带,他们深入到奥里诺科河谷和热带草原,考察过埃塞奎博河、德梅拉拉河、伯比斯河和著名的鲁普努尼草原。

探险结束后,他在他所撰写的《圭亚那帝国的发现》一书中宣称,他曾经发现过一个名叫“马洛亚”的“黄金国”,他这样描述“黄金国”的情景:“圭亚那帝国比秘鲁更靠近海,而在正东的赤道上出产黄金比秘鲁的任何地点都要丰富,具有与秘鲁最繁荣时相同数目或更多的大城市。

那个帝国根据同秘鲁同样的法律来统治,皇帝和臣下一起信仰同一种宗教。

定名为‘马洛亚’的‘黄金国’,亦即是圭亚那国的首都,我确信那个帝都的雄伟、富裕,皇宫的壮丽为世界之冠。

都城建在与加勒比海相等长度的咸水湖畔……皇帝的用具包括桌、厨具等全是金银制品,就是最下等的物件也为了获得强度和耐久性而用银铜制作。

在皇帝的寝宫内,有巨大的黄金人像,以及模拟地球上生长的一切飞禽走兽、游鱼潜鲸、花草树木等同样大小的黄金模型。

此外,还有黄金制的绳子、笔箱子以及用类似树木的黄金棒架起来做成的篝火。”但是后人大都认为这些描述纯属凭空捏造,没有史实根据,不可相信。

因此,罗利在《圭亚那帝国的发现》一书中所描写的“黄金国”,也根本不是古代传说中的“黄金国”。

但在当时,欧洲一些人却对罗利《圭亚那帝国的发现》一书中所描写的“黄金国”——马洛亚帝都,深信不疑。

公元1599年,绘制的“黄金圭亚那的新地图”上,竟然画着巴里马“黄金湖”,在湖畔标明了“马洛亚帝都”。

后来,甚至把马里马湖标在赤道上,西面是“黄金国”及其帝都马洛亚,而把圭亚那却画在北面。

再后来,把巴里马湖错写成“黄金的海”。

从当时绘制地图上所表现出来的前后矛盾、混乱和荒唐的情况,可见当时人们根本弄不清“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究竟在哪里。

直至现代,还有很多人依然在兴趣勃勃地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

在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西班牙探险家曾率领大批民工,由色布卢贝特负责指挥,凿通了巴里马湖,排出了约五米多深的水,在湖底污泥中找到了一些有卵石大的绿宝石和黄金制成的精美工艺品。

公元1912年,戈德拿泰兹公司花费了十五万美元的巨额经费,雇用大批民工,运用新式排水机器,把位于海拔二千七百米高原的“哥亚达比达湖”汲干了,从湖底污泥里捞出了一些黄金以及用黄金制成的工艺品和贵族的酬神金俑。

公元1969年,有两个农场工人无意中在一个小山洞里发现了几件纯金的制品:金木筏一件,金人像一件,金王座一件。

这些偶然发现,更加激起了人们探寻黄金国的浓厚兴趣。

他们认为,这些偶然的发现为进一步寻找黄金隧道和黄金国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近来,考古学家在南美发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迹和文物,或许,这对黄金国之谜的解开会有一定的帮助。

帕提提之谜或许是因为它色泽灿烂、光辉华丽,或许是由于它生产工艺繁复、来之不易,在历史上,几乎每一种文化中,黄金所蕴涵的意义都远远超过了它作为有色金属的本质。

成就、财富、权力——这些才是“黄金”的同义词。

正是因为这些被延伸了的含义,黄金那令人眩目的光彩,一再诱发着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

一部部贪婪而野蛮的历史给黄金蒙上了一层危险的色彩。

而印加帝国的衰落就是因为黄金!这只色彩斑斓的黄金面具是从印加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是覆盖在死者的脸上的。

面具上的三角形眼及圆形耳环是印加贵族的明显特征。

印加素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古老的印加文化中,黄金也有着其特殊的地位。

不过,在这个金矿资源丰富的国度,黄金并没有货币价值。

它只是一种高贵的金属,只有被铸造成器物、镶嵌珠宝的饰品、或装饰墓穴、寺庙时才有价值。

黄金和白银在印加宗教中,象征着太阳神印提和他的妻子月亮神帕查。

黄金被形容为“太阳的汗水”,白银则是“月亮的眼泪”。

作为神圣的金属,它们自然不会当做货币流通,只有神殿的梁柱和帝王的胸前才有资格点缀上这些光辉夺目的圣物。

传说印加国王有一个巨大的宝藏,黄金白银不可胜数。

印加人从11世纪开始就有了收藏黄金的习惯,如果把印加所有的黄金收集到一起的话,其价值可能相当于当时收集其他地方黄金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宝藏。

1532年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印加国王带着他的宝藏四处逃亡,最后来到了一个小城,印加人叫它做帕提提。

后来西班牙人把这座神秘的古城称之为“理想中的黄金国”。

而印加人的宝藏至今流落何方,仍无人知晓。

一名有波兰和意大利双重血统、曾在1996年探寻出亚马逊河真正源头的冒险家巴克维兹声称,传说中的印加宝藏可能就埋藏在秘鲁亚马逊河底里的隧道和洞穴中。

传说中藏有印加宝藏的帕提提古城当时在一个湖的底下,在一个面积为四平方公里的平台上,后来完全被原始森林掩盖。

古城位于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北部约一百零五公里处,那里属于亚马逊河未被开发的河谷,靠近马努国家公园,在库斯科和“上帝之母”两个省之间。

据当时的传说,从印加帝国的首府库斯科到那里要走十天。

巴克维兹对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我们只离宝藏一步之遥了。

我们已经查明了被掩盖在植被之下有一个三点九平方公里的高地,那里有一个湖和一些古印加人的石造建筑。

而且雷达探测器也证实了水底下存在着迷宫般的地道与石洞。

这的确是藏宝的绝佳地点。”巴克维兹所指地点与传说或者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基本符合。

传说帕提提是由一个瀑布和一个大湖形成的,但有17世纪的文件表明,帕提提更有可能是陆地和高山。

最近在一个耶稣团体的关于罗马人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6世纪的手抄原稿,它在上面把帕提提形容成一个到处堆积着金银珠宝和各种各样珍贵石头的国家。

这份古文件称这个宝藏在16世纪末被基督教传教士所发现,但巴克维兹相信梵蒂冈并没有对外宣布它的位置,因为害怕会造成歇斯底里的“淘金热”。

在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前,当地一个古老的部落有为其首领涂抹树蜡的习惯,然后再为他抹上金粉,而后,这位首领跳进一个圣湖,把身子洗净,人们把金子和翡翠向他撒去。

这种习惯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已不存在。

但是关于亚马逊原始林区有一座装满财富的“黄金城”的神话却流传下来。

这个黄金古国五百年来曾吸引了无数冒险家的足迹,早在1529年,委内瑞拉的总督阿姆布罗西奥曾经寻找过这座“黄金城”。

当时几十名探险者沿着神话中的城市踪迹寻找财富,但是财富没有找到,不少人却丢了性命。

英国陆军上校哈里森曾在1925年出发寻找;然后是1972年尼科斯带领的法美探险队和1997年挪威考古学家哈科斯约德,他们最终都无果而终。

自1984年起主持过各种有关帕提提古城研究计划的波斯顿人类学家哥科里认为,“整个关于印加人逃到帕提提,并在那里埋下了宝藏的说法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支持。

本住在高地的印加人所面临的不可克服的气候和疾病(如黑热病)问题就可以推翻他们曾在那里常住并埋下宝藏的假设。

另外,‘湖下存在着一个古城’这一想法尽管很罗曼蒂克,但却很不现实的。”世人都在等待着印加宝藏重见天日的那一天,印加的珍宝将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震撼!印加首都之谜海勒姆·宾格哈姆是美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在康涅狄格洲的耶鲁大学讲授拉丁美洲史。

他不是一位崇尚空谈的历史学家,不仅仅满足于获知遥远地域发生过的古代史实,他在历史方面有着一种激情,渴望着亲自去造访史实发生的那些地方。

他把鲁道雅尔德·基普林的诗《探索者》引用为座右铭:一些事物湮没了快去寻觅它们吧到丛山深处去探索吧一些事物就消逝在群山之中它们销声匿迹但却静静地恭候着你快去吧在19世期初叶,宾格哈姆经历了几次艰苦的野外实地考察旅行。

1906~1907年间,他沿着西蒙·博利瓦这位南美洲解放者曾经走过的小径,跨越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群山峻岭和丛林,随后,他又沿着西班牙人的贸易通道从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翻越安第斯山脉到达秘鲁首都利马。

1911年,时年三十五岁的宾格哈姆在考察探险活动中遇到了他经历中最令人胆怯的地域。

7月24日,宾格哈姆正在秘鲁的库斯科城西北的安第斯山上,那里地形极为陡峭,湍急的乌拉巴姆河河谷两岸的高峰耸立。

陡峭的山间小道笼罩在云雾之中,小路上荆棘丛生,路面岩石湿滑,这荒山盛景使他备感震撼,他写到:“在我所知晓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能和这儿的景色所赋有的魅力和吸引力相比拟;这儿不仅拥有高达两英里多的云雾缭绕的大雪峰,金光闪闪奔腾咆哮的急流,婀娜多姿的巨大花岗岩峭壁傲然而立高达数千英尺;与这些令人震撼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儿还有着许多种类的兰花和树状蕨类植物,形成繁茂植被的美景和丛林神秘的魅力。”宾格哈姆和他的考古探险队正是在那儿寻找印加帝国最后的一个要塞维尔卡巴姆巴。

印加帝国曾经十分强盛,是十分完善的安第斯山人的文化,但在16世纪却被西班牙的入侵者消灭了。

库斯科这座秘鲁的城市原是印加帝国传统的首都,但是按照西班牙人对印加帝国最后时期的记述,那时大约有两万印加人逃进了丛林,建立了一个名为维尔卡巴姆巴的新首都。

他们居住在这遥远的要塞中,好些年来都不让西班牙人接近他们。

直到公元1572年维尔卡巴姆巴被攻克,印加帝国的末代皇帝被杀死,维尔卡巴姆已城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考古探险队长途跋涉的一个夜晚,宾格哈姆听到了当地的一位小旅店主讲到印加的一些废墟遗址就在不远处的两座被称为维依拉比丘和马丘比丘的山峰之间的某一山脊高处。

宾格哈姆说服了这位旅店主带他到这些废墟遗址去。

探险队中却没有人相信这位店主的故事,他们都不愿去经受无谓的旅途劳累。

因此,当宾格哈姆冒雨出发时,仅仅只有两个伙伴,一位是旅店老板,另一位是秘鲁政府派给他的警卫员。

他们经历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跨越横架在奔腾咆哮的乌拉巴姆巴河上的一座桥梁。

这是一座非常危险和溜滑的桥梁,它是用一些圆木简单捆绑在一起架成的,这位旅店主向导和警卫员都熟知应该如何通过这种桥,他们打着赤脚就走了过去。

显然,要是从桥上掉进下面的河流是绝无生还机会的,宾格哈姆只好手脚并用着爬过这桥,然后他们沿着陡峭潮湿而且还有许多蛇出没的小径向上爬行了很长一段路程,旅店老板决定要在一位农民的棚屋里停留下来,而改由这位农民十多岁的儿子作为他们余下一段路程的向导。

随着继续向高山处走去,宾格哈姆越来越兴奋激动。

他看见了四周由石块构筑的梯地,宾格哈姆描述了这些在陡坡上用石头砌成的一块块小小的平地,认为这些就是印加人修建的梯田,宾格哈姆一直走到了这个山脊的顶端。

他事后写到:“蓦然间,我发现自己正站在印加人修建的具有极好质量的石头建筑房屋废墟的墙壁前面。

这些墙壁已经很不容易看见了,因为,这些废墟的大部分都被几个世纪以来所生长的树木和苔藓所掩盖,它们隐藏于竹林灌木丛和缠绕着蔓藤所形成的阴影之中,不时隐约可见断墙残壁……这一切景象微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两个陡峭山峰的盆地里都有着石头构成的废墟遗址,诸如集市和可能是寺庙的一些大建筑物,以及许多房舍。

宾格哈姆已经来到了当今称为马丘比丘的印加遗址了。

激动不已的宾格哈姆急忙赶下山去,唤起了在营地的人们。

翌日他们一道出发去这个地区寻找其他遗址,沿乌拉巴姆河而行,在距马丘比丘以北约六十英里一个被当地居民称为埃斯皮瑞图·帕梅拍(意为鬼魂平原)的地方,宾格哈姆的考古探险队在丛林低洼处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印加城市的遗址。

宾格哈姆确认这第二个被发现的遗址就是消逝了很久的印加首都——维尔卡巴姆巴。

1912年,宾格哈姆再次回到马丘比丘,对山顶的遗址进行考察研究。

1914~1915年间他又再次来此,在马丘比丘新一轮考察之后,宾格哈姆推翻了他自己早期的论点,确认马丘比丘才是古代印加的首都——维尔卡巴姆巴,而位于低地的那个城市遗址并不是印加首都。

然而,近代的印加历史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却认为宾格哈姆最初的第一个观点才是正确的,即位于低地的那个城市遗址应是维尔卡巴姆巴,兼作当时礼仪庆典活动的中心。

马丘比丘有个浪漫的称呼:“消逝在云雾之中的城市”,宾格哈姆也因发现了这个城市而闻名于世,然而正如很多古代遗址曾被称之为消逝了的城市那样,马丘比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消逝,尽管它已被一些植物掩盖了大部分,但毕竟还能窥见它,它并未被泥土掩没而成为一些土堆。

居住在这山区周围的人们都知道有这么一个遗址存在,一些当地农民甚至从古印加人残留的梯地上清除掉灌木和荒草,用以种植如玉米、土豆和胡椒等农作物。

马丘比丘也曾来过一些远道客人,其中不乏有人在那白色残壁上信手胡写乱划。

但是却只有宾格哈姆第一个告诉世人有关这个遗址的大量事实,同时组织了对遗址的科学考察。

1918年他从积极的考古工作上退休下来,但他仍继续坚持作对马丘比丘的考古工作,撰写出了有关自己旅行方面的几本书并继续为美国参议院工作,直到1956年去世。

马丘比丘之谜马丘比丘是坐落在现代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一个高地上的城市。

马丘比丘的意思就是“伟岸的高峰”,海拔八千英尺之高,它位于库斯科西北部四十三公里处,藏匿在一座山顶上,逃离了下游乌尔巴姆巴峡谷的视线。

自从1911年海勒姆·宾格哈姆发现了马丘比丘以后,这座古老的印加文明遗址已被广泛的发掘和研究。

现代专家们认为马丘比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而是一个宗教活动遗址的中心。

它是由佩查叩堤,即“地球震撼者”国王于公元1460~1470之间建造的。

在佩查叩堤死后,马丘比丘成了他的继承人或者族人的财产,他们负责马丘比丘的维护、管理,时而对它进行一些新的改建。

马丘比丘由大约二百座建筑物构成,大部分用来居住,房子有茅草的屋顶和梯形的门,一般没有窗子。

有些房子有两层高,上到第二层可能需要用梯子,既然在马丘比丘那样的海拔高度不可能有很多的树,那么可以推断梯子可能是用绳子做的。

大约一千二百人居住在马丘比丘,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牧师。

另外还有庙宇、仓库和其他公共设施。

人们认为这些建筑物是在专业的印加建筑师的监督之下设计和建造的。

大部分的结构是由用青铜或石头工具切割而成的花岗岩建成的,花岗岩的表面用沙子磨的很光滑。

尽管石块大小并不相同而且是多边形的,但是这些石块相互间却契合的很完美,而且不用灰泥辅助,有些石块甚至有三十个角。

它们结合的很紧密,即使用最薄的刀刃也插不进去。

马丘比丘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建筑物和周围景观的融合。

现有的石头结构用于各种建筑,岩石被雕刻出花样,水流穿过水塔和石头水渠,庙宇背靠着陡峭的悬崖。

马丘比丘城的庞大与壮美令现代人惊叹,而古印加人建造马丘比丘城时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技艺更是让人不可现喻。

像图中的这些岩石都是经过精细的研磨之后才砌上的,石块与石块间根本匆需泥灰的粘合,纵是重达百吨的石块也都依此法垒砌。

在印加人还没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时候,他们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壮举的呢?在马丘比丘的中心有一片长形开阔地,考古学者们称其为神圣广场。

专家们相信各种典礼仪式应是在这里举行的,也许这儿就是他们祭祀太阳神的地方。

从神圣广场有一条阶梯道路向上直通陡然裸露着岩石的地面,它是一个平台,站在上面可鸟瞰整个广场。

这块神圣的岩石名为英提露埃塔那,其含意为“太阳的驿站”。

奇怪的是,在古印加帝国各地都没有这种“太阳的驿站”。

它与遗址的建筑物和寺庙不尽相同,这一岩石地面不是用石块和砖头铺砌的,而是由这座山的基岩上立体雕凿而成的。

据考古者们推测:印加的祭司们就是利用这一巨石作为当时的现象台,从对石头阴影的观测来标明季节和假日。

“太阳驿站”也曾被用来作为6月夏至和12月冬至时举行特殊典礼式的地方。

印加人在马丘比丘种植一些像马铃薯和玉米这样的作物。

为了尽可能的获得高产,他们使用先进的梯田和灌溉方法以减少侵蚀,增加可耕地的面积。

但是,可能仍然没有获得足够多的剩余农作物用于向印加首都库斯科输出。

除了印加统治者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马丘比丘的存在。

在西班牙征服者到来之前,天花开始在印加蔓延。

到1527年,有一半的人口死亡。

政府开始溃败,帝国分离出来的部分又开始进行内战。

所以,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来到印加时,马丘比丘已经完全被遗忘了。

所以西班牙人没有在马丘比丘进行劫掠,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过它,在西班牙的编年史上,也没有提到过这个神圣的隐密的场所以及它在印加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马丘比丘成为了永远的秘密。

看起来似乎印加文明四百年前已经消失在稀薄的空气中了。

就像科潘城突然被它的建设者们抛弃一样,马丘比丘这个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切都隐藏在神秘的云雾之中。

宾格哈姆的意外发现使马丘比丘这座“消逝在云雾之中的城市”得以重见天日,并日渐展现出它不为人知的神秘光辉。

海勒姆·宾格哈姆还在那里发现了形状古怪的彩色石头,认为它们是用做记录的石头。

这些石头的出现表明在印加人发明结绳文字之前他们就住在马丘比丘了。

在秘鲁只在马丘比丘这个地方发现了这种石头。

海勒姆·宾格哈姆相信马丘比丘即是第一代印加人也是最后一代印加人的家园,它甚至还可能是“安第斯山脉文明的摇篮”。

如今,马丘比丘以其独特的山顶建筑和世界上已知的最庞大帝国之一的遗迹而屹立于世上。

站在这个远古文明的废墟上,我们会对包围着它的那些美景诧异不已,而且很容易在脑海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从修女和牧师中选出的代表正在执行他们的宗教仪式,他们祭祀太阳神、月亮神以及他们的侍女,维纳斯和普勒阿德斯。

山脉中层叠的梯田和横跨整个城市的沟渠提醒着我们,聪明的印加人在建筑和农业上的造诣是如此非凡。

凝望马丘比丘无数的庙宇和祭祀地,我们相信宗教和精神世界在印加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

印加人民和自然相处和谐,而他们的周围环境明显是西班牙征服者所未知的,甚至也被库斯科附近的居民遗忘了。

他们究竟去了哪里?他们是一个一个死亡,还是放弃了马丘比丘这个避难所?可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答案,但是当你站在那里,站在那些废墟之间,你几乎可以设想他们所热爱的太阳神已经把他们聚集在他的臂上,并把他们带回天堂,让他们坐在他的旁边,以报答这些远古人类对他的热爱和服务,而这些显赫的文明遗迹成了马丘比丘人聪慧的诠释。

印加帝国灭亡之谜印加帝国文化发祥地在的的喀喀湖畔,虽然在高达四千公尺的高原中,但具有丰富的水量,有着先进的水利系统,阳光充足,农产丰盛,国家富饶。

在这里,印加人胼手胝足,辛勤经营,以最进步的方法建筑了漂亮宏伟的宫殿,并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这是多么安祥的一个部落。

印加人信奉太阳教,接受太阳神统治帝国的说法。

他们还有进步的政治制度,能够推动完善的法律来治理百姓,绝不以严刑峻法苛难。

黄金制品的精湛工艺是印加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令西班牙人垂涎的诱惑。

但在加印人心中,黄金并不代表财富,它仅是力量与勇气的象征而已。

图中这枚金牌是一件酋长的陪葬品。

以农立国的印加人,早在公元前四百年就知道集约栽培法,他们栽培玉米的技术是高超而无人能与之比拟。

此外,印加人在纺织品的生产技术上,更有伟大的突破,各色各样的织法以及各种形态的精致图案,都具巧夺天工的技巧。

首都库斯科(在今秘鲁南部)有巨大的太阳神庙,庙中墙壁是用黄金片镶嵌的,中间一个金制圆球,代表太阳;旁边有几百条金制线条,代表太阳的光芒。

壁上金光闪闪,豪华非常。

从首都到全国各地,包括现在的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全部,以及哥伦比亚南部和智利的北部、中部,都有宽广的驿道相通。

由于发掘了金矿,在帝国庄严的宫殿建筑上,四处均镶着金饰品,灿烂耀目,光彩辉煌,但这也同时为其本身带来了不幸的灾难。

印加人已大量使用青铜器,但是他们还不知道炼铁,不会使用火器和马。

印加人没有文字记录,人们普遍使用的记录符号是“结绳文字”,即用不同颜色、不同距离、不同大小的绳结来记事、记数。

在印加帝国到了多拿卡巴克王统治时,造成了印加无以伦比的盛世,多拿卡巴克王死后,把印加帝国分为两部分,传与瓦斯卡尔和阿达瓦尔巴两个儿子统治,于是在1532年,兄弟反目,互不相让和战争种下了自取灭亡的祸因。

“他们在太平洋上,乘坐浮水的大房子,掷出快如闪电、声如雷霆的火团,渐渐靠近了。”正如预言所说,猫眼、尖鼻、红发、白皙的皮肤、蓄着胡须的天使回来了,印第安人甚至没有抵抗,便献出一座空城逃逸了。

其实,他们错了,这一批被误认为神祗的人,是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和他率领的舰队,由三只帆船和一百八十名士兵组成,还带着两门大炮和五十匹战马。

皮萨罗直指印加国的心脏地区。

皮萨罗深知必须擒获印加帝王的皇帝,方可掳获更多的金银财宝,于是皮萨罗和同来的西班牙籍神父商量后,邀请阿达瓦尔巴——印加皇帝前来卡萨玛尔卡镇,接受天使的蒙召,阿达瓦尔巴带着两千名壮士,手无寸铁地诚心接受召见,谁知竟然遭受监禁的命运。

皮萨罗囚禁了皇帝,便将所有珍宝集中,并冷酷地杀死国王,以除后患。

贪得无厌的皮萨罗在杀死国王后,率兵前往印加首都库斯科,企图搜寻更多的宝藏,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库斯科城中,无论是宫殿、神庙都空无一物,连称为“太阳的尼姑庵”中百位美女亦不知去向,整个库斯科城成了一个死的世界。

究竟印加帝国的人们以及财富,何以霎时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至今仍令历史学家们费思难解。

有一种说法是印加人民自知抵抗不过刀剑锐利、心思狠毒的西班牙人,于是用竹筏载满国王的木乃伊,和国内所有的金银财宝,经向上天祈祷过后,把这些昂贵的宝物沉到两百五十公尺深的喀喀湖中。

然而仔细思考,印加人拥有七万骑精锐,难道不敢和一百八十名西班牙人做殊死战,而任由皮萨罗横行霸道?却私下做大迁移,逃向不为世人知晓的高山中,这似乎说不通。

然而今日许多考古学家在绵延的安第斯山脉中,陆续发掘到许多印加帝国的遗迹,证明印加人确实曾经抛弃辛苦经营的帝国,而在蛮荒的山地中再建王国。

在玛殊比殊地方,考古学家丙海姆发现了一个洞穴,两边排着雕凿极工整的石块,可能为一陵墓,陵墓上是一座半圆形建筑物,外墙顺着岩石的天然形势建造,契合的巨石间插不进一张纸,墙是用纹理精细的纯白花岗岩方石砌成,匠心独具,颇有艺术价值,在这山上的墓穴中的骨骸,女性占绝大多数,从其中贵重的明器也表示她们是重要的人物,是否当年“太阳的尼姑庵”中的美女被送到这里,继续为印加帝国祈祷呢?由于印加人民没有发明文字记载,使得遗留下来的问题更具神秘性。

又有一班学者根据印加人的记录,大胆推测当时印加帝国虽然拥有高度文明,但却被突袭而来的恐怖瘟疫,横扫全国。

然而就算是发生瘟疫,难道当时的西班牙人具有免疫力?即使印加人认命了,纷纷向瘟疫低头,垂首等死,试想一千百万的人口,如何能消灭殆尽?遗留下来的谜,疑云重重,仿佛替古代印加帝国的神秘灭亡增添点点色彩,有没有可能在西班牙人一入侵印加帝国,另一位国王瓦斯卡尔率领着数以百万的印加人深入蛮荒的安第斯山中,以无比坚毅的信念与勇气,在整座山上建筑藏身的栖息之所,于是一座座宏伟的建筑物在隐密的丛林中再现,当他们养精蓄锐,打算再度恢复当年的印加势力时,一场大瘟疫侵袭,残存的印加人无力再重振奋势力,只得继续逗留在丛林中,埋葬死者,消灭遗迹,为了避免再度引起纷争,他们销毁了高度的文明,企图掩饰当年印加帝国的强盛……然后以最简单的方式,聚集部落为生,形成今日印第安人的祖先呢?众说纷纭,有待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集思广益,为它寻求一个正确的解释。

同类推荐
  •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本书考察了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文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统一关系,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文化前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即:以文化主体和主体文化转变为主要标志的政治文化变革,以商品经济和市场改革为导向的价值重建以及正在进行的以培育大众文化为重要任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以此对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历史和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简要论析。
  •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 茶苑——讲述茶文化

    茶苑——讲述茶文化

    本书介绍了茶的渊源;茶场;茶叶之道;栽培技艺;制茶工艺;茶艺之道;历代茶著;泡茶技艺;沏茶技艺;茶具鉴赏艺术等内容。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大众语典谚语(3)

    大众语典谚语(3)

    《大众语典格言》,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汉语谚语类工具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梦演义

    天梦演义

    绝代风华,敌不过沧海桑田;倾国倾城,终化为红粉骷髅。且看主角一路演义天人的故事。一丝气力即为徒,力如细流即为士,气力贯体即为师,气力外放为大师,内气凝形为始成灵。滚滚气力化虚丹,王者一笑风波动。灿若日月金丹生,丹纹九转皇者姿。九窍齐开宗师风,一窍一语倾国力。法相缤纷尊者意,一叶一花山河摧。丹化元神法相实,世人共拜香烟袅。一丝神性我为峰,试问天下谁人敌。神性如辉耀四海,尝尽寂寞碎空去
  • 硬杠我来也

    硬杠我来也

    我叫第五烟,我本想就此平凡一生,直到遇到他们,我才知道我错了,原来平凡不仅是一种奢望,平凡同样也是一种罪过。珍惜身边那些给你带来爱和温暖的人吧,要知道物是人非也是种淡淡的忧伤。
  • 锦秀天下

    锦秀天下

    当天下由一女子做主,当所有人的男人都围着一人转之时,又该如何收场。后宫佳丽,以及微服出巡四处游厉的故事。
  •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曾开过卡车,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退役之后,他选择到一家农场里开车。在工作之余,他仍一直坚持参加一支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只要有机会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赛车上的收入几乎为零,这也使得他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 镇世帝罚

    镇世帝罚

    无创立,轮回,无主,道君,法则,无情天,五人执掌整个无界,然轮回,野心勃勃,欲一一吞噬四人,主掌整个‘无’界,最后,阴谋败落,五帝相残,乱世来临···········
  • 再无熹微时

    再无熹微时

    姜承熹似乎在别人眼里永远都是一个笑话,她卑微,轻贱,在沈总那里不值一提,可是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画风变了。“谁都别拦着我,我现在就要和你离婚”,“宝宝我错啦,不要走~”。集体凌乱,这还是我们的沈总嘛
  • 他的暮色

    他的暮色

    〖1v1双洁,双向救赎。故事纯属虚构,危险情节请勿模仿,不接受说玛丽苏〗安素曾经以为在酒吧和某个人的初遇是偶然,其实都是一个叫许淮哲的大佬的蓄谋已久,或许是从他许淮哲第1次在酒吧见到她时。她是有名的漂亮高中学生,而离开校园之后就是白桃,这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原本说家庭出变故的这种人配不上哲爷,反而看到这些身份时啪啪啪的打脸。有人曾经说过,“哲爷原本高冷懒散,沉稳从容。可自从遇到了安素,他似乎把所有的温柔和慌乱都给了她了。这是我从未见过他为一个女孩儿那么上心那么紧张。”无逻辑爽文,无逻辑爽文,无逻辑爽文。〔高冷懒散太子爷x清冷不羁〕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二萌女友呆瓜男

    二萌女友呆瓜男

    二萌女孩与呆瓜男孩的青春生活,与众不同的幸福时光,生活虽二,但千姿百态,久处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