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1],斯甚惑焉[2];故极陈形影之苦言[3],神辨自然以释之[4]。好事君子[5],共取其心焉[6]。
【注释】
[1]营营:往来忙碌的样子。惜生:珍惜生命。
[2]斯:这,指这样的生活态度。惑:惑乱,不明。
[3]极陈:详细地陈说。形:形体。影:影子。苦:苦痛。
[4]神:精神,灵魂。辨:明察。自然:自然之道。释:解除。[5]好事君子:关心这类事的人。
[6]取:采纳,接受。其心:它的内在道理。
【串讲】
《形影神》是陶渊明集中表达有关生命问题的思考的三首诗作,诗前小序说:
无论贵贱贤愚,没有人不劳劳碌碌以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活态度实在有点不明事理。所以我要在这里详细地陈说“形”“影”的痛苦,借“神”对自然之理的辨析来为他们解除困扰。关心这类事的人,可以一道获知这种道理。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1],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2],霜露荣悴之[3]。
谓人最灵智[4],独复不如兹[5]。
适见在世中[6],奄去靡归期[7]。
奚觉无一人[8],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9]。
我无腾化术[10],必尔不复疑[11]。
愿君取吾言[12],得酒莫苟辞[13]。
【注释】
[1]没:消失。
[2]常理:自然之道,也即存在之道。
[3]荣:开花。悴:凋残,枯萎。
[4]灵智:聪明睿智。
[5]兹:此,指草木。
[6]适见:才见。
[7]奄去:忽然逝去。靡:无。
[8]奚:怎么。
[9]洏(ér):流泪的样子。
[10]腾化术:成仙升天的方术。
[11]必尔:一定如此。
[12]君:指影。
[13]苟:随便。
【串讲】
《形赠影》一首,是“形”对“影”所说的话:
天地永远不会消失,山川永远不会改变;草木顺应着自然之道,霜冻和雨露或使它繁盛,或使它凋谢。人们常说人是最聪明睿智的,反而不能如它们一样长存于世。刚才还见他活在世上,忽然就逝去永无归期。怎么突然之间就少了一个人,亲戚熟人怎能不把他思念?只剩下生平所用的东西在那里,抬头望见让人伤心流泪。我没有成仙升天的法术,最终也会是这样,没有什么可疑。但愿您能接受我的劝告,有酒就喝,莫要随随便便放过好时机。
【点评】
假设形影神的对话,展开对生命意义与生存方式的思索,这主题可够严肃的。陶渊明的生存态度,在于任性自然,但他也曾有对于生死的惘然和由之而生的低迷情绪。形影神的对话,其实就是他思想中内在矛盾的展开。《形赠影》一开始,就以天地山川的长存,草木的荣枯,对照人生的短促,直面死亡这一生命存在的终极现实,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意绪。对此,“形”的态度是,“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以遁入醉乡的欢乐和沉醉,逃避生命的无常这一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所伤者,在身体的消失,故而这首诗中写得最动人的,就是人死后所留下的那种空缺感,那种“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的情形。
汉末魏晋诗人在乱世中咀嚼着自己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曹植《杂诗六首》之一已从形影上关切生命,其诗云:“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其四又说:“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西晋初年傅玄《杂诗》也忧郁地思考形与影:“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玄景随形运,流响归空房。”魏晋以降,人的生命忧患意识愈益浓郁,反复思考形与影,陶渊明的诗作正回应着这个时代的主题。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1],卫生每苦拙[2];
诚愿游昆华[3],邈然兹道绝[4]。
与子相遇来[5],未尝异悲悦[6]。
憩荫若暂乖[7],止日终不别[8]。
此同既难常[9],黯尔俱时灭[10]。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11]。
立善有遗爱[12],胡为不自竭[13]?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14]。
【注释】
[1]存生:保存生命,使长生不老。
[2]卫生:护卫生命,保持健康。每苦:常恨。拙:笨,无方。
[3]昆华:昆仑山和华山,皆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4]邈然:遥远的样子。兹道:求仙之路。
[5]子:你,指“形”。
[6]未尝:未曾。异悲悦:有悲喜的不同。
[7]憩荫:休息于树荫之下。乖:背离。
[8]止日:停留在日光下。终:始终,永远。
[9]此同:指形影不离。
[10]黯尔:黯然。俱时灭:同时消亡。
[11]五情:喜怒哀乐怨。
[12]立善:做好事。遗爱:留给后人的爱。
[13]胡为:为何。竭:努力。
[14]方此:与此相比。讵:岂。劣:低劣。
【串讲】
长生不老既无从去说,保持健康也常苦无方,确实想去昆仑、华山求仙问道,但仙境的道路渺远难通。自从和您相遇以来,我们的喜怒哀乐未曾有过差异。在树荫下休息时,好像暂时分开了,一走到日光下,又是形影不离。这种形影不离的情形既然不能永远保持,终归有一天,我们会一同黯然消失。身体消失声名也会跟着消失,想到这一点,就止不住心中的激动。多做好事给后人留下你的爱,为什么不尽心竭力多做这样的事?虽说酒能消解人的忧愁,但与此相比难道不还是有点拙劣?
【点评】
在《形赠影》中,陶渊明已借“形”之口,表达了对长生之术的一种看法,《影答形》一首,正面由此展开,指出长生求仙之术的渺茫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与“形”所注意的,主要在身体消失后所留下的空缺不同,“影”所不能忘怀的,主要是“名”的湮没。对一个人的存在来说,声名正像是与“影”一样的东西,但与“形影”“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的情形略有不同的是,“名”可以随着身亡而尽,也可以因“立善”而留存。身死名留,这看上去似乎是一种比及时行乐的饮酒,更易接近永恒的东西,“影”所固持的就是这么一种意见。
形体追求及时行乐,影子追求身后留名,这不正是许多世间众生的普遍期许吗?《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屈原《离骚》说:“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从孔子到屈子,无不以身后的美名是慕。司马迁考察了历代人物的遭遇后,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古富贵,其名磨灭不可胜纪。”因此,在《史记·伯夷列传》强调时势造英雄的关键作用后又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影子想借身后留名,超越形体生命有限性的悲哀,正是这一思路的表现。
神释
大钧无私力[1],万物自森著[2]。
人为三才中[3],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善恶同[4],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5],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6],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7]。
日醉或能忘[8],将非促龄具[9]!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10]?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11]。
纵浪大化中[12],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注释】
[1]大钧:造化,自然。
[2]森著:繁盛显露。
[3]三才:天、地、人。
[4]结托:结体,托身。善恶同:神与形影同善同恶。
[5]三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具体所指说法不一。有天皇、地皇、人皇说,有伏羲、神农、女娲说等多种。
[6]彭祖:传说中的最长寿的人,享寿八百岁。永年:长生不老。
[7]数:分辨。
[8]日醉:每天醉酒。
[9]将非:岂非。促龄:促使寿命减少的。具:东西。
[10]谁当为汝誉:谁来赞美你呢。
[11]正宜:正当。委运:听凭天命。
[12]纵浪:放浪。大化:自然。
【串讲】
自然造化没有什么私心,天地万物只是自然而然地森然显现。唯独人能处在天、地、人三才之中,这难道不是因为有了我的缘故?虽说和你们是不同的东西,但我们生来就相互依附。结托一体,善恶相同,怎能不对你们说一说这道理。三皇都是有名的大圣人,他们今天又在哪里?彭祖的寿命像是能长生不老,但大限到时想留也留不住。年老也罢,年少也罢,一样都是死,聪明也罢,愚蠢也罢,也没有什么分别。每天醉酒或许能够忘记这一切,但酒难道不正是促使寿命减少的东西?做好事常常让人高兴,但在死亡面前谁又能赞美你呢?过多地想这一切恰好会损害我们的生命,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随自然的运行。放浪生命到大化之中,不因生而欣喜,也不为死而忧惧。到完结时就让它完结,不必再为此过多地顾虑。
【点评】
《形影神》三首虽是五言诗,但在结构上,所采用的却是汉赋的设为主客问答的形式。把赋的方式化为诗的方式,创造了谈玄论道的哲理诗。在组诗中,“形”“影”都是宾,“神”的解说才是主。从语源学上说,“神”是一个会意字,从示申。“申”是天空中的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周易·说卦》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神的本义指的是神灵,内化为人的精气神。形、影、神的对话结构所达到的,就是一种欲抑先扬,欲擒故纵的效果。就论辩的角度说,“形”、“影”的陈说,皆是反题,《神释》才是正题。这首诗一开始就从自然大化的运行说起,揭出死亡的自然性和必然性,批评“醉酒”说和“立善”说的愚痴,最终提出“纵浪大化”,任性自然的正面见解。这是与《庄子·大宗师》“同于大通”,“化则无常”的思想一脉相通的。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而言,这算是结束了,问题是否最终得到了解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有完结的话题。把生命的存在分为形、影、神三种形态,使之相互对话,表达着各自的欲望、追求和境界,在驳难、质疑和解释中把对生命的理解推向新的层次。奇特的想象,展示了对生命的关怀、困惑和省悟,是“人的觉醒”这个时代母题的诗的表达。对于读这三首诗来说,值得注意的,除了陶渊明的达观,也许还有他的幽默——那种即便在生死这样的大问题上也显露出来的精神的宽松与余裕。也许,这才是三首诗中最迷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