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73100000005

第5章 中国宦官史(4)

明初,朱元璋曾想约束宦官,对大臣讲:“朕观周礼,奄寺不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因用阶乱。此曹只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又说:“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则耳目蔽;若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驮之以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朱元璋还铸铁牌子宫门,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不久,有一个侍奉皇帝很长时间的老宦官,偶语及政事,太祖太怒,立即将他赶回乡下去。但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皇帝无法事必躬亲,有些事还得靠身边的亲信宦官去办。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朱元璋对宦官的真实心态。朱元璋有一外甥叫李文忠,他礼贤下士,养了不少门客。一天,他对舅舅说:“内臣太多,宜稍裁省。”朱元璋立即大怒:“若欲弱吾羽翼何意?此必门客教之。”遂尽杀门客,李文忠也不得善终。

明成祖出兵讨建文帝时,许多宦官投奔到成祖朱棣部下。待明成祖即位后,一方面封赏在靖难之役中有功的内官,一方面假惺惺地说:“朕一遵太祖制,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得擅调发。”而实际上,明代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等权,均从明成祖开始。

历史上宦官的职务,秦有中车府令,以后沿袭为中谒者、中常侍、中尉等。明太祖时有监正、监副、监丞之类的,到明成祖时则改“监正”为“太监”,从名称上就高升了一步。明人对此改曾发议论:“夫天子之亲,乃以太称。今中人之职亦曰太,其视汉、唐、宋止以中名者却盛矣!”

明代宦官从最初的数百人,发展到明末的10万人,从明初的“不得干预政事”,发展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威福远达宫门之外,渗透到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成为在皇权卵翼下一股祸国殃民的恶势力。下面分别记叙明代宦官在各个领域的罪恶行径。

明代宦官与政治

明代宦官分为二十四个衙门,而首席衙门就是司礼监。朱元璋将朝廷内外权力都集中到皇帝一人之手后,很快就感到应付不了那么多的奏章,因此又设立了内阁大学士,协理政务。朱元璋、朱棣父子还能够亲自批示奏疏,阁臣仅为参谋、顾问。到宣宗时,始令内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谓之“条旨”。原因是每朝开国君主都是勤政的,一两代以后,君王从小生长在深宫,精力知识均不如创业皇帝,逐渐不亲政事,懒于接见大臣,所以就衍化出票拟制度。《弇山堂别集》载:“至仁宗后,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票拟制度为宦官干政大开了方便之门。据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司礼监的职权是“凡每曰奏文书,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遵炤(照)阁中票来字样,用硃笔楷书批之。间有偏旁偶讹者,亦不妨略为改正。”这样,司礼监实际上就凌驾于内阁之上,行宰相之权了。司礼监一般有掌印太监一员,秉笔随堂太监八九员或四五员,明代声势显赫的大档,均掌管着司礼监。要照阁票批朱,不识字是不行的,所以明宣宗时设立内书堂,教习宦官识文断字,以便“掌章奏,照阁票批朱,与外廷交结往来”。宦官们识文断字后,掌管司礼监,又因“偏旁偶讹”则“略为改正”,这就使宦官们乘机“改动阁议”了。改了以后,再不经过内阁,径自发出,所谓“旨从中下,略不与闻”。这其中的弊端可就大了。至于传宣谕旨,一般是皇帝说,由太监在旁记录下来,交给内阁缮拟。这“笔录”中,太监可以借机加入自己的意见。更有甚者,是由太监口头传达圣谕,明代宦官常常假借圣旨,其根源就在于此。一些权阉,就利用掌管司礼监之机,将皇权揽到自己手中。如刘瑾,每每趁明武宗纵情声色,玩得开心的时候,来奏请许多事,惹得武宗很不耐烦:“我用你干什么,这样来缠我!”于是刘瑾就以“遵旨行事”为名,自作主张,左右朝政,任意指责、贬斥、杖责处分官吏,并派出自己的亲信窃居各要津。魏忠贤对明熹宗也是如此。熹宗好盖小房子,自己操斧锯凿削,每当他正忙着斤斫刀削时,魏忠贤等就在旁边传奏文书,熹宗心不在焉地说:“你们用心做去,我知道了!”魏忠贤等有了这句话,就可以任意而为了。

由于司礼监太监握有这等大权,所以首先表现为能操纵内外臣工的进退,虽然位至大学士宰辅,也往往靠太监援引入阁。明代著名的大奸臣严嵩,就靠走太监之门而入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的。

严嵩是明世宗时内阁大学土,夏言也在内阁,为首相。严嵩父子操纵国事,卖官鬻爵,事为夏言得知,欲揭发其罪行。严嵩闻知大惊,父子跑到夏言处,长跪榻下,苦苦哀求,夏言方才罢休。为了报复,严嵩勾结与夏言有仇的锦衣卫指挥使陆柄,共同诬陷夏言,终于将其害死。又一次,给事中厉汝进弹劾严嵩的儿子严世藩贪赃受贿,严嵩立即“上书自理,且求援于中官以激帝怒”,结果厉汝进被贬云南。严嵩以重金结交诸宦官,让他们随时汇报“大内动静”,所以皇上的一举一动严嵩都预先知道,凭着这层关系,严嵩做首相达21年之久。

张居正是嘉靖时进士,穆宗时入阁。神宗10岁即位,太监冯保假传圣旨,说他与阁臣张居正、高拱同受顾命。当时冯保集司礼监、东厂大权为一身,势力越来越大。高拱对阉臣专权十分担忧,于是与张居正商议赶走冯保。张居正与冯保早就勾结,曾暗中送过许多礼物给冯保。这次又赶快派人告诉冯保,冯保即面见神宗母亲李太后,说高拱“排斥太子为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李太后遂于第二天召集群臣,传两宫特旨,赶高拱回原籍闲住。张居正则得以由吏部尚书,升任尚书,兼太子太搏,代高拱为首辅,主持国事,前后当国10年。张居正曾针对明朝种种政治经济弊端,提出整饬吏治,行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但他勾结宦官以谋权固宠,也是不足取的。

那些不肯勾结比附宦官的阁臣宰辅,就要遭到宦官的排斥、打击。英宗时阁臣杨士奇、杨荣是四朝元老,大宦官王振竟敢逼他们退休:“朝廷事久劳公等,公等皆高年,倦矣。”又如,宪宗朝宰辅商辂弹劾权阉汪直操纵西厂“擅作威福,贼虐善良”,并约其他阁臣一起上奏。宪宗迫于众议,只得暂罢西厂。汪直怀恨在心,不久便诬蔑商辂受贿,逼得商辂只好辞职。对阁臣、首辅如此,对待其他大臣,则更是顺者昌、逆者亡了。如景帝天顺初年,太监曹吉祥用事,一些无耻大臣多与之勾结,一个叫董兴的人,竟与曹吉祥结为亲家,冒“夺门”之功,被封为海宁伯,镇守辽东。英宗时,御史李铎见王振不下跪,就遭贬逐;驸马都尉石璟骂家中阉人,王振认为他侮辱了自己的同类,就将他构陷入狱……

明代宦官除了操纵阁臣、架空内阁、控制朝臣的任免外,还操纵厂卫。明代初建之时,朱元璋即将仪鸾司改为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统辖,是皇帝的私人卫队。锦衣卫下设17个所,除侍卫掌卤簿仪仗外,便专司侦察。编制为几万人。此外,还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本卫刑名,北镇抚司专理沼狱,权势极大。

东厂设于永乐十八年(1420),负责侦缉和刑狱。皇帝派心腹宦官主持东厂,官衔为“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东厂负责在外面侦察缉访的役长和番役有1000多人,都是从锦衣卫挑选的“最轻黠狷巧”的人。侦察访缉范围上至官府,下至民间,遍及京师。

西厂是宪宗朝权宦汪直于成化十三年(1477)设立的。汪直提督厂事,人数比东厂多一倍,权势威严也在东厂之上。侦缉范围也不限于京师,各地王府边镇、各省府州县,都在它的侦察之中。内行厂是武宗朝太监刘瑾设立的侦缉宦官行动的机关,东西厂都在它的伺察之中。

厂和卫一向并称,却不是一个系统,但又都归皇帝(或司礼太监)领导指挥。实际上,司礼监、厂、锦衣卫三位一体,彼此合作,形成一股巨大的恶势力,使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笼罩在极度恐怖的气氛中。

每当朝会时,厂和卫都率领所属及校尉500名,列于奉天门下纠察百官仪表(仪礼),如有人失仪,立即上去扒下衣服帽子,拖下去痛打一顿。武宗时,刘瑾肆意擅权,诬害不少朝臣。一天,御道上发现一封揭发刘瑾罪恶的匿名信。刘瑾矫旨让百官都跪在奉天门外,不分青红皂白将300多人下狱。对待普通百姓更是横行无忌。厂卫有时逮人甚至连刑科签发的驾帖都没有,拿人命当儿戏。抓到人后,先毒打一顿。逼其认罪,成为定案,然后才送法司。法司即使知道其冤枉,也不敢改动原案,冤狱遍及国中。史书记载:“近曰伺察太密、法令太急、刑网太密……暮夜搜检家财,、不见有无驾帖。人心震慑,各怀疑惧。”“凡文官无辜受屈者甚多”、“冤死者相属”等等。

明代宦官与经济

明代宦官在架空内阁、操纵厂卫,成为把持朝政的“真宰相”后,还将触角伸向经济领域,并逐渐控制各个经济要害部门。

1.豪占霸夺田地

宦官勾结奸民,巧取豪夺他人田地,这要从宦官管理皇庄说起。皇庄,顾名思义是皇帝直接领有的土地。明宪宗时,没收了阉宦曹吉祥大量土地归宫中所有,定名“皇庄”;到明孝宗时,畿内已有5所皇庄,占地12800顷;到明武宗时增至380多处,占地3余万顷。这些皇庄,皇帝派宦官管理。这些宦官在帮助皇帝管理皇庄、征收租税的同时,借机擅自侵吞民田,鱼肉百姓,本人也借机强占土地。据《明史·食货志》载:“英宗时,诸王外戚中官所在,占官私田,反诬民占。”《弇山堂别集·中官考二》载:“景太(泰)五年南京御史邹亮奏,定淮等门外城濠为太监陈公等占种莲藕禾苗,命南京户部委官勘核禁约。”可见,太监强占民田时有发生。宪宗时汪直专权,竟敢在直隶宝坻县占荒地两万多顷。明武宗朝宦官侵占民田尤为厉害,《明史》称:“正德中,奄人多夺民田为庄田”,而权阉刘瑾“修庄田”竟侵占官地50余顷,毁官民房屋3900余间,挖民间坟冢2700余座。除京城的宦官强占民田、荒田外,遍布于全国各地的驻守宦官,也多侵占民田。成化年间,南京守备太监黄赐占沿江洲地为芦场,尽收其利,使许多沿江百姓失去田地,却还要他们负担租税。

此外,宦官还通过皇帝赏赐和百姓投献获得土地。所谓皇帝的赏赐,不过是“奉旨”侵占,明代这种滥赏土地甚多,达到“求无不获”的地步。明代苛捐杂税迫得民不聊生,一年辛劳所得,还不够交税完粮,所以只好忍痛将田地“投献”给宦官。据《明史》记载,明孝忠时的宦官李广,明世宗时的宦官韦恒、李秀等都接受过献地。

2.管制税务和盐利

征收各种赋税,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明代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种苛捐杂税也多起来了。明代统治者把税收做为一项重大的收入,所以十分重视,从朱元璋时就逐渐信用宦官,到明武宗正德年间,管税务的太监已遍及全国各地。

明代京师分九门,九门监税的全是宦官。每个门有10多个宦官,轮番收税,不但普通商人、百姓受其盘剥,就连进京赶考的举子、进京觐见的官员都不免,甚至发生打死人的事。万历年间,泰兴知县遭贬,患病回乡,出广渠门。管门的太监邢相等索钱才肯放行,知县无多钱,不能满足太监们的要求,遂群殴之,致使“僵仆气绝”。九门税收数额,明孝宗弘治初年岁入为665080贯(钞),钱2885130文。20年后,岁入钞715820贯,钱2054300文。宦官们中饱私囊的钱就不在其中了。

除京师九门征税外,到明穆宗隆庆年间,凡桥梁、道路、关津,没有不收税的。据《明万历实录》记载,马鞍山新城桥每车税钱5文,牲驮要税3文,挑担者2分,这座桥每曰可收税万余钱。在长江上行船,一天的水路,要过五六个税卡,从仪真到京口,仅一江之隔,也要收两次税。商业税更是名目繁多,五谷、农具、婚丧嫁娶,甚至柴米油盐等“一买一卖,无物不税,无处不税。这些宦官税吏,还想方设法收取“太(泰)山碧霞玄君祠香钱”,后来对其他山的寺庙也都收起香钱来,可见其势力真是无孔不入。

食盐是人们每曰必需之物,消耗量极大,所以盐政的好坏,关系到国库的收入和人民的生活,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明代实行盐业官方垄断经营,明初即建起6个都转运盐使司,7个盐课提举司,还设有两淮、长芦、两浙巡盐御史。从明成祖永乐年间,宦官就干预起盐政来:“永乐十三年(1415),差御史、给事中、内官各一员,于各处闸支盐课。”明英宗、宪宗年间,都曾派出宦官参与盐政管理。于是,宦官们借参与整治盐法的机会大谋私利——奏讨盐引和贩卖私盐。盐引就是取盐的凭据,大引400斤,小引200斤。从明宪宗以后,宦官奏讨盐引,与民争利之事屡有发生。据记载,成化二年(1466),太监李崇开中辽东盐万引;过两年,尚膳监宦官潘洪又奏讨得两淮盐59000引,又赐太监陈铉10000引。尤其是宠宦梁芳,前后共讨得两淮存积余盐不下数十万引。这样,大量的盐利都落入宦官的腰包。

同类推荐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老北京的地名与典故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为什么说国学不应只是一种文化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了解先进文化、学习文化知识,是落实胡总书记这一指示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环节。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本书介绍了中医文化之源流,包括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的名著、名医,中医诊疗方法,百草药性,养生妙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雍正与年羹尧

    雍正与年羹尧

    王度庐作品大系武侠卷第二辑之一,清朝康熙年间,第四皇子广结天下豪杰为自己效力,终于在众豪杰的帮助下,登上了皇位。之后,便将其兄弟及众豪杰一一剪除,并大兴文字狱。大儒吕留良被灭九族,其孙女吕四娘武艺超群,夜入皇帝深宫,欲报血海报仇。
  • 药膳药茶药酒·孕产妇药膳

    药膳药茶药酒·孕产妇药膳

    本书内容包括了奶油肉丸、奶油鱼肉、炖花生米、猕猴桃饮料、奶油鸡肉片、炒萝卜鸡蛋、菜花炒鸡蛋、土豆鸡蛋卷、豆腐凉菜、鸡肉凉菜、豆芽卷心菜、奶油卷心菜等。肉桂辛甘大热,入肝肾二经,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主要入血分,故为温经要药;山楂化淤通经,亦善走血分;红糖甘温,和中散寒。3味合用,能收温经散寒活血化淤之效。
  • 天帝魔皇斗

    天帝魔皇斗

    清麟大陆第一家族再次对抗万年前死灰复燃的魔族故事
  • 游戏花都之全能高手

    游戏花都之全能高手

    提问一个高智商问题:“在某班级里,由1名班主任管理下,20个女学生中,却有21个人说喜欢你,直接导致21名男生中,有20个都妒忌你,并且想打死你,如果你遇到这种状况,你会怎么应对?帮帮主角吧!高手!”
  • 我想修道

    我想修道

    新人首发,求收藏、推荐。这是一个灵阵发展迅速的世界。由‘固’字纹,‘集’字纹,‘闭’字纹,‘炎’字纹等构成的灵阵,是用于照明的晚灯的主要组成。……有治病救人的炼丹师,有处理灵物制成灵食的御灵厨,有是个人就能学灵阵的御阵师。……还有那没人去过的大山对面,天上那两个一动不动的不明物体,以及所有人按时睡觉的奇怪好习惯。正所谓不想做菜的炼丹师不是一个好的御阵师。
  • 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

    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

    苏阳重生成为一只猫,进化全靠吞噬。地球灵气复苏,这里的参天大树高达百米,有数丈高的黑狼在森林中穿梭,有暴戾巨大的爆猿挥动巨木……!一只只传说中的灵兽,凶兽纷纷登场!强大的人类觉醒,有一刀横断长江水,有一剑纵横三千里……!看苏阳从一只猫开始,如何在这血腥乱世,进化成为丛林虎,弑天虎,神兽白虎,深渊魔虎……!最终,成就巅峰妖皇!……欢迎加入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群聊号码:7905549651群以满,请加2群,群号:816633519,群名:无限吞噬从一只猫开始2群打赏20人民币以上获得弟子头衔,或者全订的书友可以找群主入vip群,vip群群号:901074249
  • 末月传

    末月传

    《灵蕴天际01·末月传》【玄幻言情两世虐文】我死了被自己烈狱火浊火焚身而死我虽为旷古至今唯二的浊幽凤凰,却与旁人并无二致,像他人一样进入轮回,同样投胎。我本不怕死,要说这一生原无甚所牵挂,直到一人出现。想我那一世并无重大过错,无非幼时吃过不少虫,再后来烧过一片林、抢了魔羽大殿要契约的君神鸟,还有就用冰晶水误看了次男女房中之事,旁个我一直是个乖鸟儿。终我却还是九世不得成人,可能十世一轮回,算上凤凰那世正好大圆满。今生做人得幸能在梦中来到现实。我进了他的静阿e门,入了他的眼。我以为,凤凰那世我虽风光,却没活明白又做了九世物件,这一世能做自己。翩翩白衣云端客,为谁生死一掷轻!我同天上浮云一样如同他人眼里过客,我为谁死,他人又何在乎?负了君,负了君!负了君心,君已无心,君无泪!只是断崖崖前无情树,邪门门前昙花开。玉佩断痕痕相欺,此生负君君瞒心!人们说我是众人敬仰的浊幽,说我是百年难遇的扫把星,还说我是浊气聚身的魔女;却还说我是济世救人的邪面圣神,有五对美丽翅膀的翼神君;又说我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邪圣。人啊,是善变的物,其言可畏,句句诛心;做人也难,稍不慎,将是非。
  • 穿越之魔力伴我行

    穿越之魔力伴我行

    少年林枫穿越时空,一心想寻找办法回到原本的世界,可随着实力的提升,发现了越来越多关于自己穿越的秘密......“我林枫,早晚会成为最强第一人!”林枫握着拳头说道。
  • 穿越奇妙人生

    穿越奇妙人生

    罗浩轩本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一个都市小青年,再一次路途中被家传玉佩带到一个神秘地方,(神之域),神之域之下管理着无数城池或者数多王朝,从(成风寨)这个地方,从这开始了他灿烂的人生。对于敌人,毫不留情。“哎呀我的天!你不要在我面前浪,我怕我一掌下去你可能会变成植物人。罗浩轩笑着说道。”“植物人是什么,还有这样的人嘛?”赤虎此刻表情一脸懵……“罗浩轩你个魂淡,别跑呀!我不会对你图谋不轨的,别跑呀!”“轩轩别跑,你是我的”“不对是我的”“是我的”……之后一阵剑光,天雷,功法,琴声,等等等………肆意飞舞,这时候居然,满天桃花飞舞,居然连打斗场面都如此....。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站在天涯海角之上,随风摇曳的衣角,头发,看到一张神仙清秀面孔。他就是罗浩轩,人称万剑剑尊,罗仙尊。“我欲乘风归去,不留一片云彩,心之所向,她会在哪呢?”
  • 少年之追风记

    少年之追风记

    一个13岁的男孩,在成长的道路上,奇思奇想奇遇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