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700000009

第9章 托普鲁克墩佛寺(2)

从以往和田地区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佛和菩萨像观察,较多为“化佛”,表现为佛与菩萨以其通力化作人形示现,如观音菩萨示现三十三身。因而,佛寺中的“七佛一菩萨”或可视作“化佛”,当然,或多少受到佛教“七佛”说的启发。

令人惋惜的是,佛寺主尊佛塑像头部已完全损毁,且难以修复,因而对主尊佛塑像有不同的猜测。据以往在和田地区发现的古佛寺遗址,尚无相同类型的佛像可作为比照、参考。从托普鲁克墩佛寺的结构和壁画内容观察,突出表现的是主尊佛像和南墙壁上的一组壁画,以弥勒菩萨、毗沙门天王、鬼子母构成的壁画,更是反映了于阗国佛教流行的趋向。

汤用彤先生说,密宗“所供养者为神甚多,以大日如来为中心,而聚千百佛菩萨,纷然杂陈”。密宗建宗较晚,时间在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时,其实,之前密教已流入中原。大日如来即毗卢遮那,为密教的本尊。托普鲁克墩佛寺内四面墙壁上,壁画绘有众多的立佛像、菩萨像、千佛像,且立佛像均为化佛,并非佛寺中的主尊佛像,据此,佛寺中的主尊佛像应当就是密教的本尊——大日如来。

佛寺的面积不足四平米。在这一方空间里,填满了另一个世界所有美好的物象,这里没有空白,甚至没有针孔大小的空隙,如同一只充满气体的彩球,置身在这样的空间里,让人忘记了一切。

千年以前的修行者是以怎样的心境走进这方净地的,不妨作这样的设想:

修行者从喧闹的市廛走到清旷的绿野,走得愈远,离那个生活中的俗世愈陌生,渐渐地,忘记了自家的归属。先是模糊了往日稔熟的面孔,脑际中仿佛有一张滤网,将朋友、邻居、兄妹、父母挡在滤网之外,佛寺外的一切都在朦胧中消失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了自我,最终,连这个自我也被摄入空界。万象俱灭的困惑突然令人感到孤独、恐惧、肢体僵化,然而,也就在濒临死亡的绝境,恍惚已躺在一只独木舟中,舟楫被和煦的风吹离水涯,耳畔的波涛声像一首催眠曲,慰藉一具失去记忆、灵魂飘远的躯干,是昨昔还是今时,是生或是死全然不知,一片浑沌……

那一段绝世之路,有痛苦、有懊悔、有绝望。然而,当冥冥之中的浑沌散去,那张无形的滤网已经消失,一片明朗的天宇,看到的是从未见到的景致:华美的楼阁,流光溢彩的台榭,芳草葳蕤,香花竞妍;天门巍巍,殿堂煌煌;金刹焕焕,梵音朗朗。前有天女接引,后有侍从尾随,安步玉阶,盘桓精舍,馔食奇珍,息止帐幔……

于是,大彻大悟的非昨日之我,默念心历万劫的苦楚,教诲后来者修行成佛之业。而这一方空间,正是凡俗通往缥缈世界的开始,面对的是一心虔敬的佛祖和朝思暮想的胜境。修行者自入门槛,割断尘缘,专注苦修;一扇门扉关闭了一个世界,一实境界进入了佛界天堂。

我不怀疑这座佛寺曾化度凡夫俗女,也不怀疑有僧人于此涅槃,小至纤芥,大到宇宙,徜徉在精神世界者,是不以小为小,不以陋为陋的。作为一个凡人,我倒想知道,往昔的虔男善女是如何在这里修持的。

在所有悬疑问题未得到诠释之前,作出的判断显然是草率的。

在之后一个月内,我对毗邻托普鲁克墩佛寺以西七十米的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遗址进行考察。这处佛寺遗址的规模较大,因清沙工程巨大暂缓考古发掘,但从已出土的物品中,已经让我获得了所需的资料。同时,在托普鲁克墩佛寺以北的达玛沟喀拉墩荒漠沙丘中,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喀拉墩佛寺遗址,所出土物品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我注意的是,三座佛寺都座落在达玛沟南北向古河床一侧的绿洲上,相同地理环境中的三座佛寺必然存在某种关系。这三者的关系反映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只有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才可能产生互为相连的关系。

据考古调查报告称,托普鲁克墩佛寺中的主尊佛像,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24年前后,约公元526年,树轮校正年代为公元618—公元656年,表明托普鲁克墩佛寺主尊佛像时代大约在公元6世纪中至7世纪前期之间。从三处佛寺遗址形制上看,托普鲁克墩佛寺为小型像殿佛寺,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形制为回廊像殿,达玛沟喀拉墩佛寺遗址因未完全清理尚未确定形制。

总体上看,三座佛寺遗址中以托普鲁克墩佛寺为最早,不排除三座佛寺之间的承续性,以及在一个时期并存的可能。

在喀拉墩佛寺遗址出土的物品中,有一件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壁画残块,为佛寺密教特征提供了佐证。于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发现的毗卢遮那佛木版画及“擦擦”等物,已具有明显的密教特征。关于托普鲁克墩佛寺,在考古发掘报告中称,未发现明显的密教因素,并据此认为其始建年代要早于公元7世纪。

我对三处古佛寺遗址出土物品综合比较分析后,再次来到托普鲁克墩佛寺。重新认真地观察佛寺的外部环境及佛寺的形制布局,以及佛寺壁画中的内容,续接之前的考察,困惑已久的疑云渐渐明晰起来。

我漫步于托普鲁克墩佛寺周围,没有发现聚居的村落遗址,而空旷的周围环境,正是远离市廛修行的处所。托普鲁克墩佛寺的东南面为一处林园,残留沙枣树、梨树枯干,近佛寺三米处有一株粗大的胡杨树根茎。当初筑建佛寺时,可能就是以胡杨树为邻,并藉以庇荫的。

托普鲁克墩佛寺外部环境清幽,建筑形制简约,唯有一扇门扉,内部面积狭小,空间封闭,是修行者“独离”修行的理想之地。这恰恰符合《瑜伽真性奥义书》文中所说的“是故修其导引,自作莲花式而坐。当建一精舍,美丽可悦,门扉细小,绝无孔窦”。从佛寺的外部环境和佛寺形制上观察,佛寺建筑是受到瑜伽说影响的。

佛寺壁画中见不到佛本生故事壁画,礼敬本地保护神表现以保护神为主的虔佛意识。修行时“端直其身,始则合掌敬礼其所亲爱之护神”。壁画上所绘诸多佛、菩萨像,表现出密教修行场所的一个特征。

壁画上的菩萨均为半裸,显然是受到瑜伽修行的影响,这似乎是在导引一种半裸修行的方式,这也是密教较早修行的特点。

佛寺中未见佛经经本和佛寺中必备的法器物。壁画中菩萨手持花束是瑜伽修行者常具的礼仪形式。

“节食”为瑜伽修行时唯一的要义。由于节食而体重减轻,所需食物也有选择性。佛寺中未留下生活用品,以及残留食物的痕迹,符合瑜伽修行的要义。

瑜伽初修行时以莲花式而坐,渐渐于地面移行,逐渐能为蛙跃,逐次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以佛寺不足四平方米的面积,符合瑜伽“独离”修行的要求。

托普鲁克墩佛寺虽是修行之地,但并不是多人共修的地方,它只能为一个人提供修行,因而,佛寺可能系由一人捐资修建。综合分析,来这座佛寺的修行者可能是一位女性,推测为一居士的修行地方,佛寺实际就是为她修筑的,这位女性有可能是于阗国虔信密教的王族,亦或是一位看破红尘的女性富贾。

托普鲁克墩佛寺赋有瑜伽内容的密教修行方式,是有其宗教历史渊源的。

密教在印度是比较古老、原始的宗教,注重程式化的仪式,祈祷的仪式既有与生存相关的安宅、治病、祈雨,也包括修行中所产生的忧虑、困惑、劫难,而最终目的则是通过修行实现成佛。密教的修行方法大致可归为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

身密也称做“结印”,以手指指形结式的变化,表示某种涵义,不仅指形结式有一定的规范,不同的结式也要与佛的坐姿、形态及所表现的指形结式相符合。手结契印即能够产生慧通佛法的效应。

语密,梵语称“陀罗尼”,即咒语。密教以咒语显验佛法,咒语即口诵真言。咒语不必全念,有时一字即可表示涵义,不同的咒语,都可以幻化出佛像和佛的意旨。

意密,意思是唯大日如来为佛尊,心作观想,不动它念,譬如心住瑜伽相,应该在月满之际、天穹白净之时,以心观实相,断除心念中的障碍,心中理会大日如来的一切经法。

三密是密教的基本信条,修行三密,旨在修行者与佛法融为一体。三密中除语密因时、因事而发,语密、意密有一定的程式。形式和内容互为融通,这是密教修行的特点。

印度的密教思想很早就渗透到瑜伽之中。瑜伽的本意是“结合”,所指修行而言,最早见于古代印度钵颠阇利所著的《瑜伽经》。瑜伽思想重视调息、静坐的修行方法,带有神秘主义的成分,为印度佛教所汲取、利用,并逐渐流行于中亚地区及于阗国。

继《瑜伽经》之后,出现了宣阐瑜伽哲学思想的若干书籍,《瑜伽顶奥义书》是较早的一部。《瑜伽顶奥义书》分“大品”与“小品”,“小品”有十颂。

“小品”第一颂称:“宣说瑜伽顶,一切智卓出,静虑此咒语,肢体无战栗。”

第一颂大意是:宣讲瑜伽顶十颂,所有的智慧都卓然而出,静心地思虑“咒语”,身体就无所惧怕。开宗明义之后,对瑜伽静虑作阐释,继而阐述练瑜伽者的向往,以及启迪瑜伽者只要持修“静虑”,便能得益。

第十颂结束语说:“前世再转生,无由销罪孽,独以瑜伽见,轮回从此绝。”大意是:长时期不断地一次次转生,并不能消除身上的罪孽,唯有瑜伽能显现神功,那种罪孽的轮回,从此根绝。

从最早的瑜伽可以看出,修瑜伽并不是单纯的修体,而是心、身并修,这种修行的方法为早期的密教所吸纳。因而,澄心静虑、兼以修身的方法,成为后来密教修行的程式,也成为佛教修行者借鉴、融合的修行方法。

《瑜伽真性奥义书》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盖瑜伽而无智识,则其为解脱也,无力。是故欲得解脱者,必瑜伽与智识,坚定双修。”

印度的瑜伽派哲学思想与瑜伽的结合时间较早,修行瑜伽在于修身;所谓“智识”即是精神层面的修行,无“智识”的修行,生与死循环延续,只有修行“智识”,才能由生死循环中得到彻底解脱。二者并修,体现瑜伽哲学思想与修行行为上的一致,二者不可缺一。在印度早期的佛经中,已经出现了瑜伽哲学思想的萌芽,由于带有神秘主义倾向的修行方式,在所传佛经中并不明显,然而具体到每个僧人修行时,都会本着秘而不宣的方式进行修行。

当我趺坐于狭小的佛寺中,坐北南向,不由得想象到当年的修行者,端正身体,首先合掌专心礼拜护神的情景,而这座佛寺乃至整个古于阗国的佛寺,护法神不就是南墙壁壁画上的毗沙门天王吗?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迟在公元7世纪初,于阗国大乘教派所奉行的佛教带有明显的密教色彩,并在印度密教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内容和修行方式,其后,在印度密教与唐代僧人不空建立的密宗之间起着过渡性的作用。托普鲁克墩佛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密教佛寺,它是以瑜伽修行方式表现密教的,证明于阗国也已产生本土独有的密教佛寺。

这仅仅是一己之见,并不能成为定论,因为余留的诸多问题,我仍存在着悬疑。倘若说,这些有待解疑的问题或将成为不可解的谜,我愿意就未解之谜继续进行探讨,原因是在策勒这片绿洲中留存着沉睡的文明,个人所要做的就是探讨、解析这里曾经拥有的古老文明,并分享历史文明带来的喜悦。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佛寺隐没沙丘,不管在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最终结束于大自然的毁灭,这或许是密教修行者最后的一劫。然而,在一千多年之后,堙埋沙土下的古佛寺又得以再现,它为沙土所吞噬,又因沙土得以保存,算是一桩幸事。

回溯千年,昆仑山下的绿洲,清流漾波,林木婆娑;东西往来的驼队行经此地,听到的是伴河水共鸣的梵音,看到的是祥云缭绕的一条佛寺长廊,那幅画面中的人文风光实在是很诱人的。

同类推荐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空心人

    空心人

    由罗雨主编的《空心人/中国80后诗系》,相当真切地抒写了一代人面临的精神困境,即她所谓的“空心人”的感受,从一个角度独特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时代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失落。罗雨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对当代诗歌的研究与创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并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
  • 长安客

    长安客

    长安的大雨天,杜甫睡在青苔与积水里,李白困在翰林院的书堆里打瞌睡,小旅馆里王维正为少年时的诗作标注年龄,李商隐在下雨的春天登上高楼,中年白居易从梦中惊醒,慢慢想起来,这是元稹去世的第八个秋天……最伟大的唐代诗人们,他们的作品已经是不朽的经典,有的更是被后人贴上了“诗仙”“诗圣”的标签。诗句于他们而言是用来炫耀才华,交换功名,铺展开自己人生地位与财富的筹码。诗人们怀揣着梦想来到长安,希望能做官,买房,为国家效力,成为时代的英雄。那时候他们都年轻,都拥有卓绝的诗才,光明的未来仿佛触手可及。然而命运最叛逆,从不轻易满足人的心意。本书集历史、传记、诗歌评论等多重元素于一体,可以说是一本大唐版《人类群星闪耀时》。用八个故事,串联起大唐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一段历史,从诗人的眼里看见时代与命运,讲年轻人在大城市里的梦想、艰难和漂泊。那些不朽的诗篇来自他们无数欢欣和至暗的时刻。通过这些故事,你或许能重新认识这些诗人,就像重新认识一位老朋友,在人生的某一时刻,他曾有过和你同样的悲喜。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梁启超讲王安石其人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其对王安石的评述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图还读者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可谓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论述,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热门推荐
  • 蓬门女涅槃记

    蓬门女涅槃记

    儿时,她只是一介女仆,在底层社会里苟延残喘她不屈,她不情愿,她不甘心她要蜕变,她要重新谱写自己的命运改了名,变了身,倾国倾城,蕙质兰心。谁在城府中尔虞我诈,又是谁在乱世中独霸天下,兵戎相见中,红颜又在何处?只是,任那马蹄凌乱芊玉碰壁情归何处?乱了红颜,动了真情。
  • 不灭之凡人逆天

    不灭之凡人逆天

    易凡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农村出来,在夹缝中挣扎出一片属于自已的事业和一个自认为比较幸福的家庭。意外发现自己漂亮的妻子出轨,从此人生发生了不可控制的转变。从死亡到重生再一步步的强大。。。最后终将走向无知的宇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良配难求

    良配难求

    程昭曾两嫁徐玉,可是他都不爱她,可能比起爱她,他更愿意选择去死,所以她的丈夫总莫名其妙的死了……一见钟情的喜欢最是要命的,所以他从来不知她曾有何等的欣喜若狂,又是何等的心灰意冷。即便是重生,她也从未妄想过前世未有之命,只求保的程家一世平安,可一直以来她的重生只不过是为了圆别人的局。
  • 宋瑶的位面人生

    宋瑶的位面人生

    这是一个被幸运砸中的小女子的成神之路!气运?真的比一切都重要吗?被幸运笼罩的宋瑶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宿敌!有人比她的气运还要强!她只有杀掉那个人将气运夺过来才能完成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为了保住小命!宋瑶握爪宣誓:挡我者死!简版文案:位面交易器的到来让宋瑶踏上仙途,追求长生之道的人何其多,有的走生之道,有的走杀之道,还有的走生死轮回之道,她的道呢?PS:金手指有位面交易器…位面农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柔弱娇妻要造反

    柔弱娇妻要造反

    为了挽回“东瞿”,她沦为他一个月的情人。夜夜承欢在他的身下,得到的却是他的冷嘲热讽!那是个薄情寡义的男人,女人对他而言无足轻重,不足挂齿。这些,她早就知道。当伤害已入心入肺,想要抹去,又该如何?看她如何华丽转身,“无视”曾经薄情寡义的他!
  • 我的青春像朵花

    我的青春像朵花

    那些年,我们混过,伤过,痛过,爱过。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混,也是一种逆袭方式。谨以此书,祭奠那些年一起奋斗过的兄弟。原笔名:柴刀,姑娘是凹凸曼
  • 说谎者死

    说谎者死

    小绿一行7人在穿越老隧道时,遭遇了一场离奇的车祸。醒来之后,他们发现来到了一个奇妙的“里世界”.这个世界还有一条额外的“设定”——凡是在这里说谎的人,都会死去!小绿和他的伙伴们,要怎样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到底是虚假的真实,还是真实的虚假?被封锁在里世界里的他们,要做的决不仅仅是与死神的战斗这么简单。死亡的背后,到底是生还的希望,还是另一种绝望的深渊?《说谎者死》,与您相约起点,敬请期待。
  • 女配逆袭之主角快给我跪下

    女配逆袭之主角快给我跪下

    晓晓因为自个母亲病重,为了赚钱而进入了某个狗血游戏空间,想浑水摸鱼弄死几个玩家而好赚钱。却在她高攀之际遇到了他,他对她邪魅一笑:“好一个俊俏的小妞”用手里的纸扇轻挑她下巴,简直是刺裸裸的调戏啊!晓晓一怒,大掌一挥却被他轻而一举地接下,一扯被他带进了怀里。两人相爱,相助,他帮助她步步高升,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的主角......多年以后她成功登上宝座,他离奇失踪,她用尽全力搜索他的身份,却发现......他不只不过是个系统......人与系统之间的爱情会有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