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起居调护。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不要长时间讲话、改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并应注意口腔卫生,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可使病菌不易生长;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
④保健药膳。可用菊花、麦冬、玄参各10克煎汤代茶,或用胖大海1个泡茶饮用,以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⑤气功按摩保健。静坐,两手轻放于两大腿,双眼微闭,舌抵上腭,安神入静,自然呼吸,意守咽部,口中蓄津,待津液满口,缓缓下咽,如此15~20分钟,然后慢慢睁开双眼,以一手拇指与其余4指轻轻揉喉部,自然呼吸意守手下,津液满口后,缓缓下咽,如此按揉5~7分钟。每日练2~3次,每次15~30分钟。
(4)失眠:参见第9章“失眠”的相关内容。这里再补充介绍两种调控方法。
①头面按摩:梳发。微展五指,以中指为中心,从头额部向后梳至枕部,30~50次,可使头发柔软改善头部血液供应;摩面。揉太阳穴,或轻刮眼眶、鼻梁;太阳穴在两眉梢后凹陷处,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顺时针转揉30次,逆时针再转揉30次,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为度;拉耳垂。耳垂上有许多穴位,常拉耳垂,可刺激该部穴位,有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功能。
②洗(搓)脚: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泡脚,也可配合按摩脚心和脚趾,对于因焦虑而失眠的人而言,睡前享受一下温水泡足,马上就能放松紧绷的身体、舒缓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的品质!
(5)便秘:参见第9章“便秘”的相关内容。
①调控方法: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水,包括晨起一杯温开水,睡前一杯牛奶。
②调整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如蜂蜜、芝麻、菠菜、番薯叶、牛奶、土豆、白木耳、香蕉、核桃仁。
③手掌、腹部按摩,提肛运动帮助排便正常。
手掌按摩:揉按示指与中指之间的第二二间穴,该穴利于通便。揉压示指的大肠穴和手腕的神门穴,每日持续不断经常按压,可以防治便秘的发生。
腹部按摩:具体方法参见本书第5章中相关内容。
提肛运动:具体方法参见本书第5章中相关内容。
(6)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更年期阶段多因为雌激素震荡起伏所引起的身心不适症状,如心烦、面部潮红、失眠、汗出、心悸、不安或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影响情绪和健康。平日的自我保健、心理调节、运动锻炼等,有助于预防或减轻更年期症候群的产生。
男性也有更年期,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男子在一定年龄内,骤然发生的各种反常心理状态,并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轻重不同的临床表现。男性更年期多发于50~60岁,程度的轻重也很不相同,轻者可没有感觉,重者反应较明显。男性更年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在精神心理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办事缺乏信心,工作能力减弱,记忆力、应变力均较差,处理事情优柔寡断,陷于悲伤、焦虑、猜疑、偏执、烦恼状态中。自觉体力不支,需求更多的休息才能应付日常工作。性功能方面,患者****、性反应、性能力持续减弱,****不应期延长,****量减少,精子质量下降,有时出现阳痿、早泄。在其他方面,患者还可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稀溏,小便短少或清长等多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调控方法如下。
①心理调适。了解更年期知识,更年期是自然的生理过程,保持心理平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情绪,如有轻度的精神、情绪变化,应及时调情节志,防微杜渐,规律的运动、找出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静坐、练习放松及深慢细长的呼吸方式、从事自己有兴趣的活动(如养鱼、养花、绘画、下棋、听音乐等)以及维持愉快的人际互动,保持心身健康,对预防本症大有裨益。
②坚持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减缓老化,同时也能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一般以缓和运动如体操、打太极拳、练剑、散步、游泳、爬山、瑜伽为主。坚持适宜的运动适当的身体锻炼,减慢体力下降,使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投入工作和生活中。
③合理膳食。饮食清淡,避开******的饮料,限制糖、热量、动物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奶类、鱼类、豆类、瘦肉、香菇、海产品、黑木耳等)、维生素、微量元素、钙和纤维素,以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吃高钙、富含胶质或蛋白质的食物,如低脂乳制品、小鱼干、深绿色叶菜、蕨类、海带、木耳、小鱼干、猪脚筋、鸡爪、黑豆、豆浆、芝麻、海参、深海鱼(体表有黏液样的食物亦佳);或补充适量钙片,一方面减缓骨质流失,另一方面能镇静情绪、减轻焦虑;少吃寒凉、燥热或刺激性食物,如冰、瓜类、白萝卜、烤炸辣……
④简易健身。久坐伏案,应适当活动肢体,深呼吸、扩胸、下蹲、腰部左右侧屈,头部左右转动,眼睛左右侧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让全身都得到活动从而促进气血周流、舒筋活络,提高工作效率;用手摩擦肩、手肘、手腕、髋部、膝、脚踝等各处关节生热,这附近有许多重要穴位,多摩擦带动气血循环。或可经常按摩头部的百会穴、手部的神门、内关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左右两耳至头顶正中的线,与眉间中心往上直线的交会点。
神门穴: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尺侧、豆状骨与尺骨间的凹陷处,也就是手腕外侧突出的一块圆形骨(豌豆骨)的内侧。
内关穴:手腕弯曲处往手肘方向2指幅处,介于两条肌肉中央,压迫会有疼痛感。
(五)痰湿质的调控与指导
1.痰湿质的特点
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其特点如下。
(1)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常见表现:主项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副项为面色淡黄而暗,眼睑微浮肿,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黏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3)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4)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如现代医学的肥胖、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脂肪肝、痛风、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等病。
(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2.痰湿质日常调控建议
(1)膳食建议
①适合痰湿体质的食物:多吃清淡的天然食物、蔬果,多摄取能够健脾利湿、宣肺化痰的食物,遵守“五低一高”的原则(低热量、低糖、低盐、低脂、低蛋白、高纤)。肉类尽量选择白肉和鱼肉,少一点红肉,利用相似的低脂食物替代高脂食物,例如白切肉可选择猪后腿瘦肉代替五花肉;炖红烧牛肉时选牛腱肉代替牛腩。烹调前先将肥肉及外皮去掉,使用植物油(如玉米油、花生油、葵花子油、橄榄油等)取代动物油(如猪油、奶油等)烹调,并要多以蒸、煮、烤的方式烹调食物。以下食物可经常交替选用。
②饮食宜忌:肥胖者远离油炸食物,少吃肥肉、黄油、动物内脏、速食面、糕点、汉堡、炸鸡、汽水、可乐、果汁、冰淇淋、炒干货、巧克力、各种酱菜及腌制食品;如家族有痛风病史者,应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骨髓、海味、虾蟹、浓汤(浓肉汤、鸡汤)等含嘌呤最丰富;菇类、豆类、菠菜及发酵食物等亦含一定量嘌呤。
(2)起居调摄建议
①避免抑郁恼怒,以防肝郁气滞而致气滞津停,痰湿内生而发本病。应培养乐观开阔的生活态度,可以选择学习新的事物;拜访久未谋面的朋友;并保持积极而乐观的心,乐观主义者把风险看成挑战,把变化当作机会。
②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避免凉水沐浴,坚持洗热水澡;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衣着尽量宽松,并用棉、丝、麻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以助于津液的循行、减少肌肤的湿气。
③晚上睡觉前用温热水(40~50℃)泡足15~20分钟,泡足时水量要没过足面,泡后双足要微微发红,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及卒中等疾病。泡完足后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3)运动健身建议
痰湿质的人一般体型多肥胖,身体困重,容易倦怠,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适合的运动形式,循序渐进,坚持长期规律的①或②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有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配合③等张训练,对肌肉强度及耐力的训练,以消除局部脂肪(请选择①+③或②+③的运动方案)。
(4)中医药保健
①耳穴按压
穴位一紧一松有节奏地按压,每次轮流按压穴位5分钟,每日3次。平日多按压耳神门、饥点、胃点、内分泌点等穴位,主要是从控制食欲及调整内分泌方面着手。
②体表穴位按压
腹部及足部穴位轮流按压,按揉结合,有节奏地按压。按压要出现酸、胀、麻感觉为宜,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
经常轮流按压腹部穴位,如天枢、大横、带脉、大巨、关元、水道等可促进腹部脂肪的分解。以及阴陵泉、三阴交、公孙、丰隆等足腿部的穴位,主要是全身性的作用,以调整消化、排便、水分代谢及内分泌的功能。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三阴交穴:内踝沿胫骨后缘上行3寸,约4横指宽处。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③方药干预
中成药:平胃散、香砂平胃散或参苓白术散。作用,燥湿祛痰,行气健脾;用法,口服,1次6克,每日2~3次。
汤剂代表方:参苓白术散。组成,太子参或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白扁豆15克,薏苡仁30克,山药30克,莲子肉10克,桔梗10克,砂仁5克;作用,健脾益肺,化痰除湿;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3.痰湿体质与易感疾病的调控
痰湿质的易患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以下为痰湿质的几种易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调控方法。
(1)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受到医界相当程度的重视,它主要与体内胰岛素功能不良有关,并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肥胖等四大危险因子,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增。换句话说,病人可能会出现血糖偏高甚至糖尿病,且往往会合并高血压、肥胖及血脂异常等。2007年由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和拜耳医药保健举办的“全面控制代谢综合征媒体共识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教授指出,一些事务繁忙的中年人特别是白领,往往承担着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平时可能毫无感觉,但代谢综合征可能早已“潜伏”其身。代谢综合征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附属产物,也是现代生活方式下的附属品。代谢综合征是生活方式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
成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a.超重和(或)肥胖,BMI≥25.0kg/m2;b.高血糖,FPG≥6.1mmol/L(110mg/dl)和(或)2h的PG≥7.8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c.高血压,SBP/DBP≥140/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d.血脂紊乱,空腹血**≥1.7mmol/L(110mg/dl)和(或)空腹血HDL-C,男性<0.9mmol/L(35mg/dl);女性<1.0mmol/L(39mg/dl)。
代谢综合征的高危险群,还可从腰围大小作判断(男性大于或等于90cm;或女性大于或等于80cm。)男性腰围每增加1cm,得到代谢症候群的概率就上升14%,女性腰围每增加1cm,得到代谢症候群的概率就上升5%,许多人都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调控方法:预防此病应遵循着名的维多利亚宣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十六字健康生活方式。
①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多素少盐,高蛋白低脂肪,定时定量、每餐吃7~8分饱,不吃夜宵,一日三餐均衡摄入,总量控制;遵守“五低一高”的原则(低热量、低糖、低盐、低脂、低蛋白、高纤维),尽量不要煎、炸食物,少吃肥肉、黄油、动物内脏、糕点、汉堡、炸鸡、汽水、可乐、果汁、冰淇淋、炒干货、巧克力、各种酱菜及腌制食品,肉类尽量选择白肉和鱼肉,少一点红肉,多吃蔬果及高纤维和低脂食物;灵活的选择食物,减少热量的摄取,选择脂肪含量较低之肉类,如鸡胸肉、鱼肉,利用相似的低脂食物替代高脂食物,例如白切肉可选择猪后腿瘦肉代替五花肉;炖红烧牛肉时选牛腱肉代替牛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