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对一位年轻的酿酒师说:“年轻人,要坚持做一件事情。你是一名酿酒师,那么你就坚持酿你的酒,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伦敦最伟大的酿酒师。但是,如果你既要酿酒,又要当制造商,当银行家,还要做贸易,那么你最终将平凡过一生。”
当今这个时代要求我们不要博而泛,要精而专。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门领域越来越精的时代,如果一个人不能把精力很好地集中起来,那么他注定会一事无成。
完善经验的不足
“行事正当”能使你的计划获得满足,因而建立自信。“行事乖谬”会导致两种消极的结果:
第一,罪感会腐蚀我们的信心。
第二,别人迟早会发现而不再信任我们。
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检验去完善。
许多人做事都有一种习惯,非等算计到“万无一失”,才开始行动。其实,这还是“惰性”在作祟,周密计划只不过是一个不想行动的借口。首先,生活中、工作中的目标,并非都是“生死攸关”,即使贸然行动,也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发生;其次,目标是对未来的设计,肯定有许多把握不准的因素,目标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其可行性如何,也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检验。“行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夹脚”都能证明这一论点。还是先行动起来,没有行动,心态不可能积极,目标不可能清晰。
行动确实可以治疗恐惧。史华兹博士提到以下这个例子:
曾有一位40岁出头的经理人员苦恼地来见我。他负责一个大规模的零售部门。
他很苦恼地解释:“我怕会失去工作了。我有预感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日子不远了。”
“为什么呢?”
“因为统计资料对我不利。我这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比去年降低了7%,这实在很糟糕,特别是全公司的总销售额增加了6%。而最近我也做了许多错误的决策,商品部经理好几次把我叫去,责备我跟不上公司的进展。”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光景。”他继续说,“我已经丧失了掌握局面的能力,我的助理也感觉出来了。其他的主管觉察到我正在走下坡,好象一个快淹死的人,这一群旁观者站在一边等着看我一点一点没顶。”
这位经理不停地陈述种种困局。最后我打断他的话问道:“你采取了什么措施?你有没有努力去改善呢?”
“我猜我是无能为力了,但是我仍希望会有转机。”
我反问“只是希望就够了吗?”我停了一下,没等他回答就接着问:“为什么不采取行动来支持你的希望呢?”
“请继续说下去。”他说。
“有两种行动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办法将那些销售数字提高。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你的营业额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来。你可能需要来一次廉价大清仓,好买进一些新颖的货色,或者重新布置柜台的陈列,你的销售员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热忱。我并不能准确指出提高营业额的方法,但是总会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与你的商品部经理商谈。他也许正打算把你开除,但假如你告诉他你的构想,并征求他的忠告,他一定会给你一些时间去进行。只要他们知道你能找出解决之道,他们是不会做划不来的事换掉你的。”
我继续说:“还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象个快淹死的人,要让你四周的人都知道你还活得好好的。”
这时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气。
然后他问道:“你刚才说有两项行动,第二项是什么呢?”
“第二项行动是为了保险起见,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并不认为在你采取肯定的改善行动,提升销售额后,工作还会不保。但是骑驴找马,比失业了再找工作容易10倍。”
没过多久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经理打电话给我。
“我们上次谈过以后,我就努力去改变。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改变我的销售员。我以前都是一周开一次会,现在是每天早上开一次,我真的使他们又充满了干劲,大概是看我有心改革,他们也愿意更努力。”
“成果当然也出现了。我们上周的营业额比去年高很多,而且比所有其他部门的平均业绩也好很多。”
“喔,顺便提一下,”他继续说,“还有个好消息,我们谈过以后,我就得到两个工作机会。当然我很高兴,但我都回绝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又变得十分美好。”
“行动具有激励的作用,行动是对付惰性的良方。”
你也根本不必先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或者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然后再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只有行动才能使人“更好”。因此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向前,进而去实现自己所向往的目标,想做什么就去做,然后再考虑完善目标。只要行动起来,生活就会走上正轨而创造奇迹,哪怕你的生活态度暂时是“不利的”。
正如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狄斯累利所言:
“行动不一定就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人的一生中,有着种种计划,若我们能够将一切憧憬都抓住,将一切计划都执行,事业生涯上的成就,不知会怎样的宏大;我们的生命,不知将怎样的伟大!
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坐视各种憧憬、计划幻灭消逝!
希腊神话告诉我们,智慧女神美纳娃,突然从丘比特的头脑中披甲执戈一跃而出。
人们的最大创意、憧憬,象美纳娃一样,往往是在某一瞬间突然从头脑中很完备、很有力地跃出来的。
凡是应该做的事,拖延着不立刻做,想留待将来再做,有着这种不良习惯的人总是弱者。
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总是那些能够在一件事情意味新鲜及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的人。
每天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日的事不同,明天也自有明天的事。今天之事应该就在今天做完,千万不要拖延到明天!拖延的习惯有碍于人做事。
过度郑重与缺乏自信是做事的大忌。在兴趣热诚浓厚的时候做一件事,与在兴趣热诚消失了以后做一件事,其间的难易、苦乐真不知相差多少!
在兴趣热诚浓厚时,做事是一种喜悦;兴趣热诚消失时,做事是一种痛苦。
搁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等明天做,就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精力,实际上能够将那件事做好。
做以前积叠下来的事,我们觉得多么的不愉快而讨厌!
在当初可以很愉快容易地做好的事,拖延了数日数星期之后,就会显得讨厌与困难了。
接到信件,应该立刻作复,最为容易;因此有的机关、公司中订下规则,不准任何来函隔夜不复。
命运无常良缘难!在我们的一生中,每有良机、佳遇的到来;但总是一瞬即逝。我们当时不把它抓住,以后就永远失掉了。
有计划而不去执行,使之烟消云散,这对于我们的品格力量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有计划而努力执行,这就能增强我们的品格力量。有计划不算稀奇,能执行订下的计划才算可贵。
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象、观念闯入一位作家的脑海,生出一种不可阻遏的冲动——要想提起笔来,将那美丽生动的意象、观念移向白纸。
但那时他或许有些不方便,所以不立刻就写。那个意象不断地在他脑海中活跃、催促,然而他还是拖延。后来那意象便逐渐的模糊、暗淡了,终于整个消失!
一个神奇美妙的印象突然闪电一般的袭入一位艺术家的心胸,但是他不想立刻提起画笔将那不朽的印象绘在画布上。这个印象占领了他全部的心灵,然而他总是不跑进画室埋首挥毫。最后这幅神奇的图画,会渐渐地从他的心版上淡去了。
塞万提斯说:
“取道于‘等一会’之街,人将走入‘永不之室’。”
此话说得太对了。
为什么这些印象、冲动是那样的来去无踪?其来时,是那样的强烈而生动;其去时,是那样的迅速而飘忽?
就是因为这些印象之来,原是要我们在当初新鲜灵活时,立刻就去利用它们的。
拖延往往会生出悲惨的结局,恺撒因为接到了报告没有立刻展读,遂至一到议会便丧失了生命;拉尔大佐正在玩牌,忽然有人送来一个报告,说及华盛顿的军队,已经进展到拉华威,他将来件塞入衣袋中,牌局完结他才展开那报告,他立刻调集部下、出发应战,但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全军被掳,而他本人也以身殉国,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应该就医而拖延着不去就医,以致病情严重或免不治,这样的人为数不少吧!
习惯之中足以误人的无过于拖延的习惯,世间有许多人都是为此种习惯所累而至陷入悲境。拖延的习惯,最能损害及减低人们做事的能力。
你应该极力避免拖延的习惯,象避免一种罪恶的引诱一样。
假使对于某一件事,你发觉自己有着拖延的倾向,你应该直跳起来,不管那事怎样的困难,立刻动手去做不要畏难、不要偷安;这样久而久之,你自能扑灭那拖延的倾向。
应该将“拖延”当作你最可怕的敌人;因为他要窃去你的时间。品格、能力、财富与自由,而使你成为他的奴隶。
要医治拖延的习惯,其唯一方法,就是事务当前,立刻动手去做。多拖延一分,就足以使那事难做一分。
“要做立刻去做!”这是百万富翁的格言。凡是将这句格言作为座右铭的青年,永不会有悲惨的结局。
以前日军侵占马尼拉时,菲律宾海军的一名文职雇员被捕了。他被关进一个旅馆,两天后又被送往一个集中营,他叫哈蒙。
就在到达集中营的第一天,哈蒙看见一个难友的枕头底下有一本书。他向难友借了这本书。这本书叫做《人人都能成功》。
在哈蒙阅读本书之前,他的情绪很坏。他恐惧地望着在那个集中营里可能遭受的折磨,甚至死亡。
但是,当他读了这本书时,他就为希望所鼓舞了。他渴望拥有这本书,让它同自己一起去迎接前面那些可怕的日子。
哈蒙在同难友讨论《人人都能成功》中的问题时,认识到这本书是他自己一笔巨大财富。
“让我抄这本书吧!”他说。
“当然可以。你开始抄吧!”这是回答。
哈蒙立即开始抄书。一字又一字,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他紧张地抄着。
他时刻感到有可能随时失去这本书的苦恼;这本书会在任何时候被拿走,但这种苦恼激励他日夜工作。
真是幸运,哈蒙在抄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后不久,他就被转移到臭名昭著的圣多·托到斯城集中营。
哈蒙之所以能及时完成抄书工作,乃是因为他能及时开始这项工作。
哈蒙在三年零一个月的囚犯生活中随时都带着这本书,把它读了又读。这本书给他丰富的精神食粮;鼓舞他产生勇气,制订未来计划,保持和增进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
圣多·托马斯监狱的囚徒在生理和心理上永远受了伤害——恐惧现在,他恐惧未来。“但是,我在离开圣多·托马斯时觉得好多了。在那儿我更好地为生活作了准备,心理上也更活跃些。”
哈蒙告诉我们。
在他的谈话中,你可感受到他的主要思想:
“成功必须不断地实践,否则它会长上翅膀,远走高飞。”
获得卓越创意仍然不够,因为获得创意只占整个解决问题过程的1/10,其余9/10则是对创意的善后工作,立即对创意进行加工。
创意只有与行动结合,才会走向成功。
许多事故都来自于疏忽
“万事皆因小事起”这是智慧的所罗门国王说过的名言。故事“摩德纳的水桶”就是这句名言最具代表性的例证。1005年,摩德纳联邦的几个士兵带着这只著名的水桶跑到了波罗尼亚国下属的一个共和国里去了。这其实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但却成了一场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历时竟达十几年。
由多国参与的克里米亚战争也是因一件小事引发。在耶路撒冷圣墓中摆放着一个神龛,当时土耳其宣称其属于本国基督教会所有,并擅自将神龛装在盒子里锁了起来。不料土耳其的这一行为激怒了希腊君民,他们要求土耳其交出盒子的钥匙,但土耳其拒绝交出。于是,双方展开了争夺战。后来,拉丁教会的代表法国和希腊的保护国俄国也参与了进来,问题越来越复杂化,俄国指令土耳其对希腊的教会给予补偿,但土耳其拒不执行。由于英国有史以来就是土耳其的护卫者,所以没有理由不加入到土耳其一方,与其共同反击法国和俄国。这样,因一把钥匙引发的纷争愈演愈烈,最后,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几杯酒竟颠覆了一个强盛的王朝,改写了法国的历史。当时法国王位继承人奥尔良公爵拥有很高的威望,一日,他去朋友那参加宴会,酒桌上奥尔良大公兴致高涨,加之朋友们的力劝,多喝了几杯。宴会结束后,他叫来一辆马车准备离去。可是,就在他踏上马车的一刹那,马匹突然有些受惊,猛抬起前蹄将他大头朝下摔翻在人行道上,昏死过去。如果不是那几杯酒,他也许会急时抓住马车上的栏杆不被摔出去,或者,即使被摔出去,也不至昏迷过去,还有醒过来的可能。但是,他再也没有醒来。就是这几杯酒使他丢掉了王位继承人的头衔,使他的家人流放异乡,家族的巨额财产也全部被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