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5500000049

第49章 实修心语

关于佛与佛法的讨论

1.什么是佛?这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但细究起来却字义相当不确定或多义的用字,对其的择义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对其传统的定义或解释大家可查专门的佛学字典。我们使用这一字时主要的用法:一是特指佛法创始人悉达多及一切已证达自性的成就者;二则指与“法界”、“如来”、“真如”等名词意义相当的一个用词,只是更人格化而已。

2.佛法既指佛所说、所得、所知之法;也泛指帮助修行人修证成佛的所有方法。

3.佛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佛就在我们的内外,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

4.修习佛法就是想要去证佛当年所证的实相。

5.真正的佛法一定是与时代相应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福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点的佛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佛法表现形式。

6.所有本体的佛、菩萨都是“超越形相”的一种存在,佛菩萨的形相,都是应众生的愿望而化现的。换而言之,佛菩萨是无相的,只是应众生的需要而显相应的“我相”。

7.修行中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接近最终的、最究竟的佛的境界。

8.佛说法有“权说”和“实说”之分,我们不能把佛的权说当作实说来理解和应用。遗憾的是,把佛的权说当作实说是自古以来就经常发生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9.我认为:一个真正追求人生真理的人,最终一定会追到佛法这边的。

10.佛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从第一天你开始真用“心”跟他沟通的时候,你想往他的时候,他就开始关照你了,这种关照是秒秒的。

11.佛法是不怕怀疑的,不追到底就不是究竟的佛法。

12.学佛是赌命的事情,是不能讨价还价的。

13.学佛这件事,正行一定会有正受(正受主要指一些随修行而来的正向的体验和认识)。

14.人生不管怎么折腾,折腾到最后,只要能走到学佛的路上,一切都是值得的。

15.学习佛法,不是为了要去天堂,而是要回归本体,回归法界,而大部分的灵修则是以其各自对应的灵界为归宿。

16.从佛法的角度看,世界的实相是圆满的(A+(-A)=B+(-B)=……=0),佛看世界是超越世间人为的标准的。好坏是我们人设的标准,是二元的观点,而佛的观点是圆满无缺的。如果一定要让圣人下到人间来说事,那就只能善恶相较取其善了。

17.佛在菩提树下觉悟后,发现我们所有的困惑、痛苦,都是因为我们有执著,执著在那些点上跳不出来。为什么执著这个东西,就是因为把“我”当真了。当你证知到“我”只是一种幻化、一种投影的时候,那么所有依它所产生的种种也就变得很虚幻,没有意义了,这个执著的力量自然就会弱下来了。

18.佛法真正修证到的层次与境界,一定是清楚明白的,一定是可以现量地重复地去看的,一定是能够清楚表达的。不能清楚、准确表达,一定是没能在那个境界立住,是功夫还不够的现象。

19.佛法在传承的过程中,因为大家没有实证的体验或体验的层次不一样,加上已有的实证体验又没有办法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只好用各种比喻来说,然后人们按照自己的经验、自己所有的知识、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岔路”,有一些最后都不知岔哪去了。所以,语言的表达,是有缺陷的、不能完全表义。

20.“佛”所有的选择,都是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从对象的角度去讨论问题。许多佛经也是佛与具体对象,根据具体情况、讨论具体问题的记录。

21.佛经的价值之一是用于对修行结果的印证。因为经典著作往往是某位修行者某一瞬间的智慧状态的记录,或是与有证量的人的对话,是真情实景的,是可以印证后人修行境界的;当后人出现与经典类似或同样的真情实景时,经典自然可以给后人起到印证作用。

22.在本书中多次出现“形而上”、“形而下”的概念,关于这些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形而上”的修证是指超越见闻觉知范畴的终极体认,也即对空性的体认;而“形而下”的修证则是落于见闻觉知范畴以内身心的修证,或表述为以“真我”为根(操作者/主体)的修证。

关于自性(空性)、法界的讨论

23.“自性”指“主体”在法界的存在。准确而言,“自性”是法界的组成之一,是特定个体在法界的“根”,它向下的第一重投影就是阿赖耶识。

24.法界:自我“主体”超越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后的归宿;也是诸佛所在的世界;也是圆满一切、超越时空的无漏世界或华严世界,是对“真如”本体从“存在”的角度进行表述的一个名词。从法界到我们这个世界,是一层层投影下来的,一直投影到你能感知的层面才被你感知到。

25.“自性”和“法性”是同“质”的,但是在指代上还是有区别的。

26.在诸相的变化中,若能超越第八识的“相”,证到“性”,那就算是证到根了。

27.只有证到“自性”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平等”的真实意义。见到“自性”后,平等就是一种真实的状态。

28.“自性”是法界的一部分,我们“能证”的源头就是“自性”,但对“自性”的体证是不能按我们已有的经验方式去进行的,我们只能在“自性”化现为“自心”,即“自心现量的过程”中来体证“自性”,证到“自性”才算跳出了三界。

29.“自性”化现为“自心”的过程,是我们对“自心现量”的另一重解释。化现就是“空”变“有”的过程,“化”是变的过程,“现”是变的显现形式。

30.为了表达方便、清楚,还应区分“性”与“相”的概念,如本心=心性+心相,“性”与“相”是一个整体,其中:性=本质,相=显现。“心相、空相”是同一个概念,对应“相”的层次;“心性、自性、空性”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对应“性”的层次。

31.“心相”是偏向对“自心”存在状态的描述,“心性”则是偏向对“自心”存在状态所蕴生命力特性的一种表述。

32.初见“自性”后,你可能不是很清晰,但你心里却是明白的。这时“自性”会自己慢慢“展现”出来。见性后,只有“立住”了才算真悟。

33.“在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是一步步“返观”的过程。当返观至真正的“主体”时,就退到了第七识层面的“我”,由此再寻其所依之“起处”、进而去体证“起处”中所蕴之“自性”,证到了“自性”,就算是“明心见性”了。

34.理论上来说,一切境界中都有可能体认到“空性”,但修行者若无足够功夫基础,想做到这一点又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的习性是认“境界”,而不是通过境界体认“空性”。

关于“心”的讨论

35.“心”是什么?这是我们用于指代以肉体中丹田或“心窝”上端为出口,展现出来的一重存在形式,也是“真如”本体透过我们肉体投向这个世界的影子,是“第八识”的个体表现形式。从体验上来说,其“起处”或“门”在中丹田,其“根”是法界,随个体功夫的差别逐渐由内向外展示至不同大小的空间,所到之处会有“心通”或亲切之感。有些情况下也直接用来指代“法界”。

36.“心”是无处不在,无处在的。

37.“心”是修行中一切变化的原动力之出处;用“心”修行的作用过程是从里向外“涌”的。

38.“心”是通过“能体和肉体”来感知世界的。

39.“心动”是所有力量的源头。“心动”起来后,才有后面修行的事。

40.在我们这里说到底只有一种功夫,就是“用心”的功夫。“用心”是指对源自心底深处出来的力量的体察、应用与练习。

41.越靠近“真心”,越空明,越细微、越干净,越柔软,到最后不是没有感觉,而是感觉更丰富、更细腻。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主。

42.真正的“愿”,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在真正用心的状态(“直心”)中所做的承诺,都可以是有效的“发愿”。

43.一个人真正的影响力是从“心”发出来的。

44.感恩的心,是与法界沟通的;感恩的力量,就是来自法界的力量。

45.若“主体”升起来后起用的功能定义为“知”,则处于未升起状态时同样的功能可定义为“觉”;“觉”起之处是“心”。

46.能量“凭空”是如何起来的?是因为“心”的起用而起来的。

47.用“心”品极致状态的细微之处,是修行进步的窍门。

48.我们的“印证”方法,永远都是以“心”为标准,“心”能否透过去?透得过去就有讨论的基础了;透不过去,就没证到,这以后的事也就不用讨论了。

49.慈悲是“自性/佛性”直接从“心”中化现流淌出来的力量展现,智慧则是“自性/佛性”从“心”中流出至“大脑”所展示的结果,也即大脑以“心”为源“起用”的结果(也叫正思维),而聪明只是“意识”在大脑层面的起用结果,此时“意识”与“心”是断开的。

对“空”的认识

50.“空”是一个与“有”相对的概念,一个对象聚起来时为“有”,散开来了则为“空”,而聚散状态的界定则与我们的感知有关。当对象超越了我们的感知能力时,对我们而言都可以认为是“空”了,如果我们的感知力不断提升,则我们对“空”的体察能力也可以不断提升。而“空”“有”之间的转换则是另一种能力,它是比体察能力更大的一种力量。

51.“空”本身也是一种存在形式,也是有不同层次的。

关于八识的讨论

52.理论上来说,所有的“有”都是“染”;“空”都是“净”。染净是同体的。染、净相的概念还被分别用于对应“阿赖耶识”和“如来藏识”。阿赖耶和如来藏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第八识从染的一面看叫阿赖耶识,而从净的一面来说则叫如来藏识。

53.第七识在聚集时,如果能有一刹那的放松,就可能会感到有一个“后台”存在——这是一种寻找或“证知”第八识的方法。

54.证到第七识的起处,就可以认为是见到八识了,此时,可以认为第七识就破了(因为七的起处是第八识),但并不一定就是“证入”第八识。在将第七识后台不断展现出来的过程中,若有“自我/第七识”消融的一霎,从此不再复归,才算“证入”第八识了。

55.要想消灭“我执”,必须要证入第八识,证入第八识后,理论上讲“我执”的基础就没有了,但习性还在。“我执”是否真的没有了,还取决于修行者“起用”时习性的影响,如果起用后不能“退回本位”,时间久了“我”还会形成,修行者又会退到第七识的状态。

56.真正证入“第八识”后,就应该有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自己处于什么层次,什么状态了;证入第八识后,修行者不会立于任何一个具体点上;证入第八识后,人也就应该有自度的能力了。

57.一切都是“第八识”的化现,你的一切是自己八识的化现,我们共同认识的一切是我们各自八识共同化现的结果。

58.本地风光、见性开悟是要“认”的(认是要认本来就有的东西);第六识、第七识是靠“破”的(破是指用一个状态替换另一个状态);第八识是要“证入和展现”的。证入八识后,就像进入一间屋子,什么都在里面了,但取什么则是最终决定你安身立命的关键,它是要靠“认”来实现的,所谓“证自性”就是能透过种种幻象体认到“自性”。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讨论

59.主体泛指以“自性”为根、不同层面的所有“我/自我”的存在形式的总称,是与“客体”概念相对应的一个名词。修行中的客体则指与不同层面“我”相对的一切“对象”。在“能所”关系中,“能”就是指“主体”,“所”就是指“对象”。

60.轮回的主体在六道中轮转,就像装了海水的瓶子在大洋上漂流。其中,“瓶子”可以理解为“业”,并且这个瓶子不是一个,而是由很多不同材料的瓶子一层层套在一起组成的“套瓶”。修行就是要逐一打破这层层的瓶子,让瓶中的海水(自性)回归大海(法界)。我们能修行就是因为“瓶中的海水”与“大海里的海水”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只是每个人“瓶子”的材料和数量。

61.实际上杂念、烦恼(情绪)和修行的本体是没有关系的。假如说你现在是个天空的话,杂念、烦恼就是天空中的片片云彩,这个云彩自然要运动,会聚会散,你要是执著在这个云彩里头,你想把云彩固定在某一个状态、某一个位置,你就出离了本位,杂念、烦恼反而开始来了,因为这种想法与要求都是“我执”的产物,是违背自然本质的。你如果站在天空的本位,你就知道:这个云彩聚也好散也好、走也好停也好,跟天空没关系,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所以,修行者修行时要找到真正的修行“对象”,要找到修行者自己的“天空”。

62.只有在作用中才易体现主体的真实所在,操作者才更容易超越种种“相”的束缚。

63.讨论主客时,一定是二元的,主客合一是一元的。如果放下客,只剩下一个“觉”或者一个无分别的“我”时,也是一元的状态,但这种一元与主客合一时的一元在功夫层面是有差别的。

64.“觉”是在本位的,是本位上的一种“起”,“知”则已经在本位上聚集,从本位上起来了。

对因果的体会

65.实际上修行到最后,从世间法来讲,就是一个因果。有怎样的因就有怎样的果。你种的因是要成佛,是要解脱,它最后就是往那上面去;你种的因是想身体健康,那你就往身体健康那个地方去;你是想要世间的成就那你就往世间的成就去。

66.不要把“果地”上的事情放到“因地”上去讨论。

67.明白一切皆是因果后,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因果的一种选择,选择了就要担当,担当不起就不要去选择,就不要去做,事实上,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被动的选择。

68.我们的痛苦,来源于对结果的抱怨,来源于对因果的“不明”。

关于开悟的讨论

69.开悟其实就是机缘成熟时的那一瞬间,但我们能做的只有准备功夫,不错过成熟的机缘,因为谁也不知道成熟的机缘点会在哪里,会在何时。

70.开悟后做事,对事情的过程还是要认真对待,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该怎样努力就怎样努力;但不同之处在于:不执著于结果,对所有的结果都能坦然接受。

71.何谓“明心见性”?

答:“明心见性”就是证达了“自性”化现为“自心”的过程,并因而内明了“自性”与“自心”的关系,从而立足“自性”,不再受“自心”化现的种种现象所惑。

72.何谓开悟?明心见性是否算开悟?

答:按《如何安心如何空》的定义,破六识后就应算是初步的“开悟”了,而真正“明心见性”则是证知八识“心性”后的境界,这时才能算是真正的“开悟”。

对修行的认识

73.修行的目的不一样,修行的结果就不一样。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要找到我们自己,明白自己到底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74.明白修行的原理,是修行成功的关键与前提。

75.修行的逻辑就是:先有经验,然后总结、重复验证,直至功夫到后逐渐清晰,这中间没有捷径可走。

76.我们讨论修行问题的核心是“对主体的体证”;我们对修行的要求是:关注你自己的变化,看清因果,在因上下功夫;我们讨论的范围是“当下”,当下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如果当下你能做主,未来也就在你手里了。

77.修行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因缘,不同的人互相之间是不可比的,关键要把自己的长处与特点用足,不要跟别人去比,但可以跟自己的过去比。

78.修行的人,一定要存善心,做好事,说好话,时刻都给世界以美好的祝愿,做我们该做的事,做我们能做的事。

79.修行到最后,你会成为一个“管道”,一个沟通“法界(佛性)”与“世间”的“管道”,法界(佛性)的力量可以通过“你”这条“管道”传递到这个世界。

80.修行成就者,最后只有义务和责任了。修行成就者对世界的贡献,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润物无声,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事物进行影响的。

81.改变自己,外在也就变了。因为你自己内心光明了,这个光明就会放射到外面,你周围的人就会感受到。这个对所有人都一样,只不过没学佛修行的人不清楚而已。

82.一般而言,我们只能看清楚比自己低或与自己层次相当的人,不可能看清楚比自己高的修行者,真正成就的修行者是处于“和其光、同其尘”的状态。

83.几乎所有的事情到了最高处都是“艺术”的境界,科学和修行都不例外。

84.如果你是个真修行人,则一切外缘都是助你的机会。

85.修行中同一层面的问题,只要有一个通了,整个层面就都通了。

86.真“无我”了,若能立于本位,也就有可能成为佛、菩萨在这个世界化现的工具了。

87.“真实”,对修行者来讲比什么都重要,“心”里直接出来的就是真实的。

88.修行一定要在“因”上下功夫,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争取最终能成真君子。

89.修行的次第、境界与道理,不是“说”明白的,不是“学”明白的,是靠实修功夫“证”明白的。

90.修行到最后,只能是“自证”、“自认”、“自肯”、“自担当”的过程,此时具足“正见”对修行人的重要性将是不言而喻的。

91.发心对修行很重要。

92.很多修行的层次是“认的”,不是练的。比如一个人到了一间屋里,对屋里的东西,认什么?怎么认?敢不敢认?认后敢不敢担当?——这是修行中很重要的问题。

93.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样,高和低差别就体现在细节上;修行的功夫深了以后,自己的观察自然就细了。

94.生活就是修行,真用心了,生活的处处都是道,都是行者可能得个入处的门径!

95.修行一定要注意见地上的功夫,见地不“真”,修行往往就会走偏。

96.对想修行的人来说,只考虑“做”与“不做”的问题即可,不用去考虑何时成的问题。

97.修练最终练的是一种能力,即“定”力与“慧”力。

98.修行时,内在的反应、变化,一定会有外在的表现。

99.大家修行不一定都能很快成就终极目标,但“正受”是一定要有的。

100.假人、真人到圣人,这是修行过程。不经过真人的阶段,想直接成圣人,不可能。在做真人的过程中,你自己力量不够时,可以靠佛、菩萨的力量来加持帮助你,这样能让自己在转化的过程中更容易承受一些。

101.从修行的角度说,只要未成圣、未修成,都是“病人”(身、心各个方面),修行就是使我们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一切修行的方法都是使修行人身心疾病得到去除并最终达成解脱的方便。佛法认为“心”病是一切疾病的根源,不能除根则一切免谈,而去除“心”病正是佛法修证的基础。

102.修行中的假道学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说一大堆道理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说的和自己行事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修行中的一种悲哀。

103.讨论修行时,没有结果,不能验证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就不要去浪费时间了。

104.每个人的修行都是在构造一个世界。

105.制定修行目标时,一定是自己能做到的才有意义。

106.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与训练,基本上都是针对大脑意识的强化训练,而修行的训练则有所不同,它是对大脑意识进行超越的训练。

107.想在思维的层面解决修行的问题是没有可能性的。

108.修行是一件严肃、严谨的事情,谈论修行也应是一件严肃、严谨的事情。

109.修行不讨论治病、健身,但修行可以起到治病、健身的作用又是必然的结果。

110.如来是实语者,面对修行的状态时,不合实际的“谦虚”之言也是一种妄语。

111.修行的路告诉你了,要达到目标,还必须自己走。

112.修行一定要练、养结合。练养结合的“度”在于:练完功后,如果觉得累了、乏了,就是过了;如果练完功后,心里痒痒的还想做,或者自己难受的身心感觉没有调整到不难受或舒服的状态,就是没有练够。

113.在“过程中”、“在动时”体会,是体会的要点。

114.所有的感知都与自己当下的身心状态有关。

115.练功时要“舒适为度”、“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三个原则整体来理解和把握,才是正确的。

116.人“真”的时候,不论说什么,都是不会伤人的。

117.关于修行,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建议就是:全身心地去实践,老老实实地做功夫。

118.入世修行就是修菩萨行,而菩萨行一定是要委屈自己、甚至牺牲自己去成就他人的。

119.修行如何算修的好?首先是自己的方方面面要变好,其次是跟自己在一起的人要变好,最后,自己周围的“一切”也要跟着变好。

120.当你做到“无我”之后,心里自然就只有“他人”了;同理,当你心里只有“他人”时,你自然也就做到“无我”了。

121.修行的路与方法走对了,一个修行的人就一定越来越像一个正常的人。

122.时刻认清自己当下的体验是修行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所谓“认清”是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其实当你在试着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当下状态的时刻,你正在不断地强化和体证所证的境界,这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过程,而且是事后可以反复进行的操作训练。

123.禅宗所说的“定”是没有出入的,“大定无出入”,禅宗所说的“定”必须是这样的,一旦进入就永不退转了,我的说法是24小时都在其中。

124.我们普通人对境时往往会随着境界走,面对结果意识上不断分别流转;修行(做功夫)就是使你面对境界时不随境界分别流转(跟着“果”走),而是直接面对升起(幻起)的境界之源用功夫(首先,努力停留在分别意识升起前的“原态”;其次,在“原态”慢慢放松“心念”,静观其变;再次,体会并融入使“原态”松散开来的“力量”之中;……),所谓“够得着的地方”就是指你可以按上述方法做功夫的地方(或者说做功夫能“得力”之处)。修行可以改变你的立足点(“够得着的地方”),而这才是决定你境界的基础,这也就是在“因”上努力,古人说:但得本何愁末?

125.信心的建立需要过程,这也就是我们的修行,当来自内在的信心由“心”中涌出并完全化解“自我”并不断外化时,“母子”相会的“境界”也就出现了。

126.“心”里的东西是累世积下来的,非一次两次、一日两日就能搞定的。这也就是建议你们一定要坚持天天打坐的原因之一。

127.“空性”是超越境界的,所以用“体认”来证;证入“八识”,指的是证入八识的“心相”,还是境界,所以用“证入”来表述。理论上来说,一切境界中都有可能体认到“空性”,但个人经验若无足够功夫基础,甚难,因为我们的习性是认“境界”。

128.我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中专门将“心相”和“空性”区分开来,这也是佛法不共之处,也是最难的地方,不过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福德资粮具足、功夫做到了,自然也就会有机缘过此关的。

129.“觉”是“自性”的一种“功能”,它不能离开“自性”与“对象/客体”而单独存在。“力”是“自性”“展现/起用”或作用于“对象/客体/障碍”时所显现的一种存在形式,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我们正是通过对“客体”的“觉”或“作用”这一过程来体证“自性”的。

130.真正的修行是世世的累积,现在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按密宗的说法是加行位的功夫,仅是积累一些修行的资粮,因此坚持是基本的要求。我的基本建议是设定不同的阶段目标,1个月、3个月、1年、3年……如果你真能坚持3年下来,那我们就可以真正讨论一些修行的问题了。

131.所谓设定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每日坚持不懈,从百日、半年、一年至三年,直至从中得到乐趣,由坚持修行转为离不了修行,这事就有戏了!

132.对初习者而言,主要是积累各种经验,经验多了才有比较和选择,所以,在个体能承受的前提下,坚持下去是入门的基本条件,但一定要适度,强度过大是不安全的。

133.修行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坚持做就是了,功到自然成。另外,在过程中也可以试试不同的持念方法(如:放松一点;或让念的起点更细更柔一些,使咒音的能量能渗入“能流”的中心;),看看有何不一样的反应,慢慢找到自己的方法。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尝试和提升的过程,所谓“智慧”也是这样逐渐增长起来的。

134.修行人还是现实一点,从自己做得到的地方起步,老老实实去做,然后自然会有相应的结果。行而后有经验,才可能总结,然后再回过来继续去行,如此循环递进,这就是“修行”了。

135.“观,返观”、“觉起,觉灭”是“操作”;“能所合一”是“境界”;“体证空性”,这是超越生死的根本,无上的菩提大道,也是佛法真正不共之处。

136.在理念上先建立起一个基本认识:修行和世间事是一件事,不要将他们分成两截。实际生活中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在做好世间事的前提下,逐渐将修行的技巧融入做事和生活的过程。

实际上无论你做什么工作,你的工作场所就是你的修行平台。当老板,当职员,都要把工作和修行合一才是真修行。

要提高自己就要把自己放在学徒的位置上,从底层干起,放下原有的一切,这样一路学上来。要么在工作上专注然后突破,要么在打坐修行当中精进并且突破;你做功夫的时候是积累能量,增加自己的觉知力;你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要做到把工作和修行合一,首先是要能够时时刻刻都关注到你自己的状态,然后做到在关注你自己的同时再关注身边的人。一开始会顾此失彼,甚至对你自己的关注都不能做到;慢慢地有了关注自己(的状态)的基础就可以尝试去关注身边的人(的状态),慢慢地扩大这个范围,工作和修行的结合就算是逐渐起步了。

137.忏悔可以去掉身心的障碍,但脑袋上的忏悔是理性的、是假的;真忏悔的力量是从心底出来,这股力量出来后,会带出后面的一系列的反应,如哭喊等,忏悔最后会产生真信心。但在东方的文化中,打坐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一个人在那里打坐,是最文明、效率最高的修行方法。

138.真正的修行是24小时的修行,做到这一步的时候才能算是修行上路了,而在此之前都还只能算是“加行”。但做到这一步绝不是强求来的,得是老老实实做功夫、修行后才能达到的一种状态。即使是有先“开悟”的,也得要“悟后起修”,没有捷径可走的。

关于修行方法的讨论

139.认识到问题所在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去实践!

140.方法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决定修行者未来修行的方向、高度或结果;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个工具,不能成为修行的目的。

141.我推荐给大家的修练方法,可以表述为:(1)、建立起主体、能体和肉体三者的关系;(2)、通过对能体的认识体证到三者的互动关系;(3)、以主体为源,向下转化、提升能体和肉体;向上探寻主体的源头!

142.修行,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明白了去处后,从感性切入,逐渐提高对“自我”的觉察能力,实现身心的转化和对主体的确认。

143.什么是“正法”?可以有一个外在的观察标准,即整体趋势上看:修行后你是不是越来越正常,身体是不是越来越健康,生活是不是越来越美好,工作是不是越来越顺利?

144.修行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与佛、菩萨的直接沟通,然后再由佛、菩萨直接带着你去修行,而“信”和“愿”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方便。

145.修行是应该循序渐进的:有条件做“形而上”(指在心性上用功)的修行的就做“形而上”的修行,否则就做“形而下”(指在肉体上修行)的修行,“形而下”的修行也做不了,就去做好人、行善事,积累资粮。

146.修行应该是一个逐渐明白的前行过程。认识“真我”,是修行的实质性内容。

147.修行首先是个人自己的事,是对自己负责。老实面对自己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终极的结果。

148.修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身心一层一层进行替换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脱胎换骨的过程。

149.修行是个以“实践(实修)”和“经验”为主的学习过程,所以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150.“积累经验”,是给大家初入修行之门时的建议,只有你有了足够的实修经验,我们才能讨论如何选择;因为修行中,经验是不能替代的,也是别人帮不了你的。

151.修行过程中,不要把“过去的经验”当作标准,要一直用开放的态度认识自己。

152.讨论修行,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第一步是站在什么“状态”,什么“起点”?明白了自己当下的状态和起步点,就可以建立起一个修行的参照系。

153.修行中,所有的参照系都是自己,而自己的参照系就是自己的“心”。

154.成功的修行,每一个环节都应是明白的;修行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要自己能“做主”,要聚能聚,要散能散。

155.真正从内心深处的“舍”,敢于放弃一切的“舍”,才是修行的“舍”。“舍”是手段,不是目的,“舍”自然会获得另外一方面的回报,但基于回报的“舍”,则没有任何意义。

156.修行的大方向是“空”和“散”,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一切都“空掉”“散掉”,所以修行做功夫就是一个不断地“散”、不断地“空”的过程。

157.说到具体的练法,只有持咒、打坐、吐气三件事。我们的要求很简单:给一个练习的时间,练习时有一个开头,有一个结尾,中间选一个或几个咒按照我示范的音调持念就可以了。

158.所有的方法都可以简化为对“主体”和“客体”的操作,具体而言就是“觉察”与“分别”“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让“主体”一层一层后退,直到证入第八识。证入第八识后,“主体”和“客体”就合一了。

159.对任何不清楚、不喜欢或想突破的境界,都可以通过用“心”持咒的方法解决。

160.我们讲的修行方法一开始是这些方法,最后还是这些方法,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不用在学新方法上浪费时间,但是,虽然前后的方法一样,可方法应用时的“主客”则一直在不断地变化。

161.我们提供的是一套“实修方案”,所以一定要先去做,不要从概念上去理解。只要真去做了,就一定会有相应的结果,等到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我们才能讨论如何优化的问题。

162.修行一定要从你能感觉得到、够得着的地方入手,努力使自己处于自身最好(高)的状态,并在最好(高)的状态中前进。

163.知道自己当下“最高”的状态在哪里,心里“最深”的地方在哪里,是真实修行的“密钥”。

164.练功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去“品”,用心去“研究”,这样才容易进步与提高。(“品”就是用“心”细细体验的过程。)

165.修行立在“本位”(即以“心”为体的“直心”状态)的状态很重要,立在了“本位”,也就立在了当下,在“本位”上立住,才是真修行,否则只能算是“前行”或“加行”。

166.修行中所有的“加行”训练,都是为了让“心”动起来,然后才有可能体察和认识“心动”的过程。所以修行的本质,全是“心”层面的事,与头脑关系不大。

167.清楚自己的“变化”是修行的关键,探求“变化的原因”是修行的方向。

168.要重视修行中的“障碍点”,在实际修行的功夫中,它是一个清晰而真实的能量“结点”。

169.对于修行中的状态,保持某种状态力量大了,就会“僵死”,力量小了或没有了,又会“懈怠”,所以维持一种力量的动态平衡是很重要的,如何拿捏准了是需要练习的技巧,过去的人们把这种技巧练习比作做饭时“火候”的把握。

170.修练刚开始时,效果一定是比较差的,但时间一长,效果自然就出来了,“久座必有禅”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对想修行的人来说,立刻做起来是最重要的。

171.修练中有杂念是正常的,我们的方法从来没有要求过没有杂念,只要咒能持起来,杂念不是修行中的问题与障碍。

172.“观”和“关注”在力用上有所差别,后者更强些。一般而言可以在“觉”和“关注”两者之间去体会“观”的操作,“觉”更偏重于“心”的层面,而“观”则偏于“意识”。实际操作中,建议应注意上述操作的“起点”,要尽可能从“心地”上起用,而不要以大脑为“起点”。

173.功到自然成,无需另学“放下”,实际上,当你“觉”(体察)到了的同时也就自然“放下”了。

174.“心变软”(如易哭、易感动等)是修行过程中出现的诸种变化里较明显的一个重要“标志”。

175.双盘可以比较容易地让内心深处的东西翻起来。

176.打坐时,一定要在状态最好的时候收功。

177.打坐坐到不想坐时,是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是心底下有东西起来的表现,是一种状态转入另外一种状态的前奏。

178.修行是一个练、养结合的过程。古人的经验是“三分练七分养”;“用心”为练,“心歇”即为养。

179.修行到最后,日常处理的就是不同层面的“聚散”问题,而所立之处才是问题的核心,当然,最终这得靠自己来选择。

180.只有“心倒空”了,身体才能真正转过来,彻底好起来。

181.作为凡人,在修行过程中,有些标准我们做不到的时候,也不用勉强自己,受不了就表达,最好别窝在心里。

182.在我们实际所证未达之前,切忌以自己的理解作为标杆去引导实际的修行,这是我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的,也是诸多“有文化”的修行人易犯的错误。因为,修行的境界,是我们普通人未曾有过的经验,所以在没有经历之前,你是无法根据他人文字或语言描述来准确理解或构造的,如果执意为之,必然是错误的,其结果可想而知。切记!切记!切记!

183.放开心量,永远面对真实才是重要的。修行是我们之前没有过的体验,所以千万不要拿过去的经验或别处看来加上自己理解后杜撰的标准来判定自己当下的状态优劣。我的建议是先老实面对当下,认真体验,事后再来总结。只有在修行时放开自我,诸佛菩萨的加持才可能进入,否则都是你自己在那一个人独玩了。

184.修行是很具体的事情,不是讲道理,是要老实面对自己,破除各种“障”,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185.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修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事情、任何状态都是好的,都应该正向理解、如实面对、坦然接受。

186.修行时不赞成用意识去干扰身体的变化。

187.“八正道”每一个都是修行的方便。

188.“缘影逐本”讲的是无迹可寻的“超越”过程;“缘流逐源”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步一步有迹可寻的“修练”过程。

189.“在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是体会(寻找)主体的方法,也是贯穿整个修行过程的一种方便。

190.修行的功夫是一天24小时的事,是秒秒的事情,修行的功夫是与生活、工作融在一起的,修行最终是不能脱离世间的,所以与生活、工作融合在一起的修行才算“功夫”、才是真修行;结合不到一起的只能算“加行”。

191.修行是24小时的事,是秒秒的事,这并不是说要一天24小时打坐练功,而是指把修行之事时时搁在心上,碰到任何事情都自然地与修行联系起来。

192.“心”一旦与法界沟通后,法界的能量就会通过“你”这个管道流过来,通过修行保持这种“关系”,就会慢慢地改变你的一切。

193.知道自己当下最高状态的那个点,并将这个点展开,逐渐从体内扩展到体外,就是一种很殊胜的修炼方法。

194.修行时,在身心改变的过程中体会、认识“谁在改变这一切”——这就是“作用中体会作用的主体”的含义。

195.修行时,明白道理是一定需要的,但道理一定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找到落足点,并从这个点上一步步去实修验证。

196.修行时心变软了、心里的东西散开了,身体自然会变软,但是心变软时又要防止“心瘫”无力或“懈”的状态。

197.如何理解“聚散”和“转化”呢?形象地讲,当液体变成气体(或反之)时,是一个“聚散”的过程;点一把火把气体变成光和热,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198.修行中,有时会感觉自己越修问题越多,这种情况在某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但有些情况下,很可能是自己的觉察力提高了,感知到了之前没有能力感知的东西。

199.修行时要身心合一,身心合一后,身体的力量才可以为“心”所用。

200.“密法”的特点就是“法界”通过“管道”过来直接关照你,由佛、菩萨直接带着你修。

201.“真信”了、“真心”学佛了,“法界”的力量就透过来了,就会有佛、菩萨直接带着你修,带着你走。当你还不能直接沟通时,佛、菩萨会以你能感知到的、能接受的方式告知你该怎么做,你只要仔细“品”自己的“内心”、“品”你周围的人对你的言行、“品”在你身上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了。

202.智慧是基于实相的圆觉,如果是这样的状态,一切障碍都是清晰明了的,也就不再成为障碍(即使当下不能转化,也不会挂在那)!我们通常所依的不是“智慧”,而是分别意识,是一种基于“道理”的明白,以及因明理而产生的“果”。这样的“修行”虽然也能有一定效果,但同时也强化了习练者的“意识”。我所推荐的方法试图截断感觉向分别意识的传导和依次而生的分别,直接用“心”对障碍点本身着力,若能做到并成为习惯则可自然超越分别意识,突破修行最大的障碍——“意识”,进入相对简单的生活状态。

203.关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言,建议把它当作一个过程去体验,关键是“明白”或“内证”无所住状态下“心”是如何生起的(包括起处、过程和结果的状态,如果可能,进一步体证能使其“生”起的内在动力)!

204.超越第七识的方法是体认(或内证)到第七识是如何生起的,一旦体认到了就不再受七所惑,从而自然超越了!超越了第七识后,境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原来起心动念的根为第七识作意所构造的境界,而现在则直接由“本体”(第八识)生起。“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操作应该就是在此境界下对“心”生过程的体认/内证,希望借此来体证空性,实现由“相”至“性”的超越!

205.书和经典是地图,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当下自己所处的位置,和下一步行动的方向。你只需要知道自己当下最高的境界是什么,然后,争取能立住,等那时再依经典来判断所立之处在那儿,否则只能是分别妄想,越走越远。

至于第六、第七,本质上都是自我意识不同层面的聚集状态,按《如何安心如何空》的定义,意识聚集在大脑为第六,超越大脑后为第七,分别时是第六识起用。作此区分,主要是便于修证时有个比较。众生在轮回中,俱生我执(第七识)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六、七同时存在是自然的,只是我们自己当下意识聚集在何种状态的问题。

206.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说了三件事:

一是清楚自己现在在什么状态;

二是清楚自己该往哪里走;

三是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关于持咒的讨论

207.所有咒语都是以法界的“本尊”为起点和源头的,但不同的咒对应的修行层次和作用是不一样的。

208.咒语的发声过程是:从“心”开始,到生理的震动,最后到“声音”层次。

209.密咒要求持咒的次数,是有讲究的、也是有道理的,次数不一样,效果肯定不一样,你的身心感受和状态也是不一样的。但不能为了数量而持咒,每次都要能用“心”持,这样积累的数量才有价值。

210.同样是持咒,随着时间的积累,效果和目的都会不一样,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作用与收获。

211.听我持念的咒语时,一定要认真听咒是怎么念起来的、从何处发出来的?

212.持咒是靠法界的力量激活灵能,吐气是靠呼气的力量激活灵能。为何吐气有效?因为吐气到尽的时候,是一种类似死亡的身体状态,这时就有可能激活人体本存的潜在能量(灵能)。

213.持咒的能量是从本源过来的,有“心”力、有能量,就看你在其中如何取舍了。

214.持咒时一定要一心一意,同时体会一心一意“持咒”时的身心变化,持到最后,你就是咒,咒就是你,达到“咒我合一”的状态才是一个合格的状态;但到了一定的境界后,持咒时,还要体会“咒”是如何“生起来”的。另外,持咒达到“咒我合一”的状态时,咒自然就把“我”给化了,一些身心的障碍自然也就过去了。

215.练功时吐气法和持咒最后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具体讲就是把吐气法的原则与技巧应用到持咒的过程中,并关注气尽时所带起来的能量。再具体就是:练吐气法时,气吐尽时的重点是体会身心深处的反应,其实真正的持咒正是在这个时候、这个位置进行的。这些都自己得去练习、积累经验了。

216.“心”念,就是用“心”去念;“心”:“自性”在三界的第一重投影。空念:以“空”或“空间”本身去“念”。

217.不同的咒语的念法(大声念、轻声念、默念、空念)实际是对发声体重心和振幅的区分,“大声念”和“轻声念”时发声部位的重心在肉体相应的振动器官,但两者相应器官振动的幅度和肉体的共振情况有所不同;而后两种念法,发生振动的源头(发声体)或发声部位的重心前移到了“念”和“空”的层面了。不同的念法代表了不同层次的音频空间,后者都是在前者分解以后所产生的新的层次。出声或不出声念咒,关键要看你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肉体层面的问题,出声念更有效一些,解决“心”层面的问题,不出声念效率会更高一点。声音是动不到“心”的层面的。

对“信”的认识

218.“信”是修练的前提,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真信”的力量是可以直接沟通“法界”的,但“真信”的建立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功到自然成,是骗不了自己的。

219.“真信”就是一种功夫,也是一个法门。“信”不需要道理,信本身就是道理。真正的信心来自于“根”——即法界的力量。“真信”的话,法界的力量就会“透”过来。我们普通人的问题,是因为有假,“假”在那儿把法界和自己隔开了。

220.“正信”是发自本地的东西,“正信”可以把你带到那个地方或境界。

关于境界(状态)的讨论

221.修行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境界都要努力超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随意认同任何境界,一旦认同就容易安住在那里,不求精进,耽误继续的修行。

222.状态和境界是变化的,是无量的,修行就是要从这些无量变化的状态与境界中找出那个“不变的东西”。

223.对一种状态或境界认与不认的前提是自己能感受到多少,没有真实体验的东西自己内心是很难真正认可的。

224.你要讨论别人的状态,就一定要能够体察到对方的状态与境界。

225.“放下”的状态不是什么都没有反应,而是事来则应,事去则归于平静。

226.“本地风光”的状态是由身体的状态、能体的状态、心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状态共同构成的。

227.状态的高低,一般指能量“层次”的差别,个体最高的状态通常指自己最空、最虚灵的状态。

228.进入一个“初步开悟”(破掉六识)的修行状态后,你会觉着生活的一切、周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自然会有一种“享受生活”的心态与感受。

关于“功夫”的讨论

229.所谓“功夫”,就是练习加时间。

230.做功夫是为了帮助你去认知那个主体,认知那个佛性,所以这块功夫你能认多少你就去认。然后这个认的过程反过来它又是做功夫,又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所以这是相辅相成的事。这个道理明白了,你就不会执著今天,有那么多念头,明天又非常好,就不会分别这些东西了。

231.修行至少是这一生的功夫。清楚了这一点,你就不用着急,但是你必须天天去走,只要你在那走,你总是离目标近一点。否则我们老在想,我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修成,慢慢把当下宝贵的时间给浪费掉了——这不是真修行。

232.修行功夫已证达之处不会有障碍。

233.找到修行的盲区在哪,把盲区变清楚,就是一种功夫。

234.对于我们的痛苦与煎熬,如果能不加分别地去承受、并进而转化这种内心层面的痛苦与煎熬,这就是练“功夫”了,这时那些给你造成这种痛苦与煎熬的人就自然成了助你的菩萨!任何能让我们转身探寻“自我”的因缘,都是我们的助缘!因为从究竟意义上来看,我们来此轮回的终极意义就是要认识自我的本质,早一点面对就可能早一点得到解脱。

235.资粮具足后,修行的一切都是以“功夫”为基础的。

236.功夫是永远都需要做的,但要做明白功夫,不要做糊涂功夫,即,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功夫,因为对功夫的认识不一样,功夫的效果就不同。

237.功夫是分不同层面的。修行中,对某种状态的不明白、不清楚,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层面的“存在”看不透,如果看透了自然也就明白、清楚了,而能否看透则完全是“功夫”。

238.重复“现量”地“观”,本身就是练功夫。

239.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任何一件简单的事,做一次、十次、千次、万次,你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所谓“功夫”也就是指对一件简单事情千万次重复、体悟之所得。

240.看经时注意一下因地与果地菩萨的差别,六祖无相颂(《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所言是果地上的事,我们凡夫是在因地上!如果你能做到了,说明你在这一点上已证果地;如果做不到也不用自责,我们就老实承让这一事实继续修行即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在因地上(充其量是个因地菩萨,大多数情况下更可能就是个凡夫而已)。这也就是我为何在各种场合一直强调经典的“印证”价值之原委了。

241.烦恼实际上就是由“心”(中丹田处)中升起的一种情绪,体察到了直接(当下)“拿住”(不要再继续进入意识去分别),然后用功将其“散”掉即可。

242.练功时,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其中有一些是身体调整的正常现象,对这些现象,不要轻易下结论,先作为经验存着。同时可以按以下建议尝试应对:(1)保持对身体变化的觉知,对各种反应只是受着,不要专门去抵抗;(2)坚持每日正常的修行功课,若受不了,可适当降低一下强度。

243.近期有多位朋友均处于向“身心合一”的状态转换,由于经验不足,操作上不甚清晰,往往走着走着身心分离了,以致退入第七仍不觉,肉体的转换也不得力。在作者所介绍的操作中,是通过“全身心”投入的练习(持咒、吐气)来使习练者逐渐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再展开后续对主体的体察功夫,如果不能保证身心合一,就暂时先不忙着做下面的功夫,切记!

244.打坐时,双盘姿势是最好的。初练者,可先选一种容易的单盘姿势练习,能双盘时就尽量双盘,熬不住了再改为单盘继续坐;至于双盘会有何反应,试了之后就明白了。自己的经验是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多积累经验,不妄下断语。

245.关于“觉”的操作其实内涵甚广,总体而言是由粗渐细、由浅至深、由局部至整体、由笨拙到自然的进化过程,这中间的每一点提升都是功夫的积累结果。而最重要的则是在此过程中对“觉”的升起过程和“能觉的主体”的体认(所谓“返观”的操作)。

246.“灵能”(由命门或更下面的尾闾升起)上升到中丹田后就与“心能”相合了。习练者如果日常能溶入其中(无论是灵能或心能),按我们的说法就算是真正上道了,从此以后就不再出来,并顺着“她”逐层深入走下去就行了,这也就是所谓的24小时练功了,这时候可以同时练习“观”的功夫,并应尝试体认不同层面的“主体”。

247.练功时会出现身上出东西的排毒现象,有人问怎么才能知道是在排毒还是病了?关于这一问题不好泛泛而言,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如果是排毒,身体除了特定部位有些反应外,整体上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并且如果是“排毒”的现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都会一直存在(有人在头部、有人在背部、有时直接就在“病灶”附近),直到你的肉体真正干净了。

248.“主体”对“灵能”的操作不是护着,而是设法“融入”。

249.问:练功时,如果出现脑袋部分能量积聚或不通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

答:应该说对脑部的操作是最难的,我的经验是尽量利用密咒,心、息、咒相依,缓缓作用,假以时日,慢慢通过,千万急不得。具体的方法可以尝试以积聚处为起点全身心持咒向上、向远方念开去!或把“心量”放开至宇宙,而不执著于局部的障碍!

250.练习时不要“刻意”去调整身体的状态,只要按功法练习即可。因为,我们的后天意识不清楚当下何种方式最适合自己,但身体自己是清楚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后天意识对自己身心的干扰,让佛菩萨负责具体调理的方向和强度(顺其自然),顺势而为是很重要的技巧。

251.“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时能停在最初的感觉状态(“心”觉的状态),而不让其上升至大脑去分别,那就是初步的“不分别”状态了,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识”与“智”分界的中间状态,也是我们修行超越自我的起处。我在不同场合回答朋友们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应对答案时,也是希望大家能在这样的操作中去体会这一“不分别”的临界状态,找到超越自我意识的“起处”,不过看来大多数人并未真正理解,今借此机缘特将其意点破。

杂论

252.禅宗是佛法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适合汉人文化特点的修行方法。

253.禅宗方法和公案中,核心的内容是修行到一定状态时,有修为的老师与有修为的弟子针对弟子当下修行状态的“斗机”过程,“斗机”的本质是老师在某个适当的时机、通过某些方法帮着弟子打破当下的状态,进入更高的状态,乃至见到自性,实现“明心见性”的目的。

254.禅宗的“参话头”就是要参到思维障住的地方,并把这个障碍点拿住(即保持这个状态),拼命往里钻,直至突破这一状态。

255.什么才是本质的东西?说出来的东西都已经是针对特定环境的东西了,禅宗公案是针对特定时空环境的对话,如果时空环境变了,话还能一样吗?

256.禅宗的“参”本身也是一种功夫,并且是一种很难的功夫。

257.用了义经典来勘验自身所证,也是一个必需的功课。

258.佛所证的实际上也就是认清自我以后的真实境界,而“自心”恰恰是佛性向自我化现的第一重投影,若知道心在何处,也就摸到门边了。

259.无论是打坐中的修行还是生活中的修行,遇到痛苦和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是“迎上去”的,“躲”是躲不过去的,学佛就意味着要有担当,不能担当,就无法提高。

260.个人认为客观地考证一下佛祖关于佛法或其终极修证目标的建立过程,对厘清佛法实修的思维定式是很重要的。

261.学佛是我们自己的事,超越自己是起始也是终了,真超越了自己也就融入了法界,届时与诸佛把臂同行就成了真实境界,也就超越了“超越”本身。

262.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学习的,我们的一生都是学习的过程,只有到生命结束的时候,才知道是否合格毕业。

263.走上“修行之路”,甚至进入“八识之屋”,上师都可以“帮你”,但“进屋”以后认什么、取什么,却只能靠自己,上师只能帮你“印证”。

264.修行和上师,能给大家的只有“感觉”、“状态”、“方法”与“方向”,但在达到某些“状态”时,在其中“认什么,取什么”则是修行者自己必须清楚的事。

265.探寻一条实修之路并将此路径记录下来,应该说是我这二十余年的主要成果。其中关于路径的记录也是研究以后的选择,其特点就是只提供路标和行走的方法,而对沿途的景色基本略去。之所以这样选择,一是因为修行之路沿途风景太多,无法一一描述;二是怕文字表达引起歧义;三是这方面古德们已留有大量文字;四是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感觉、关注点、文字能力等诸多个人因素随时间都是一个变数,如果用一种描述把人套住了则罪莫大焉。所以,大家就熟悉了我的这种表述,那就是如果你相信我所说的,那就先操作起来,体会到什么就是什么,你可以自己用文字去表述你的体验,然后与经典去印对,从而避免因文字表述和理解过程中产生的歧义误导自己的修行。

说实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其中的经历会有很多,能表达出来的当然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我尽量将其集中于对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内容的表达,更多的体验我是希望各位有缘人自己体证到了后再互相交流,那样大家才更有成就感,而且也可免受暗示,老老实实地走下去,真实受用,不自欺也不被人欺。我想这应该是符合大众利益的传播方式吧。

266.在修证实践方面,我一直是以科学的精神来要求自己的,也希望大家也都能以这样的态度来修行。和大家相比,我只是在这条道上先行了几步,所以勉强可以作为向导为有意此行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但最近有的朋友似乎有意无意地开始有将我“神化”的倾向,我以为这是危险的,对我们大家都没有好处,所以在此正式提出警示,希望大家注意!“神化”的结果将走向宗教,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才能把我们引向真正平等的自由王国。

267.大家跟我交流时,一定要跟着我走,不要陷在你们自己的状态中,因为我是在“用心”说,我是现量的,跟得上,你们就可以过来,进入我说的境界。

268.跟我谈话、讨论问题时,希望不要用概念、用理论讨论,而是要用你们的真实感觉与状态来讨论,这样才有意义,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层次的提高。

269.人在世间所有的问题和痛苦的根源,都是基于一个假“我”的存在,当假“我”去掉了,世间问题和痛苦的根基就没有了,相应的问题也就自然得到解决或超越了。

270.功夫是时间的积累,饭得一口一口吃,千万不要着急,心急吃不得热豆腐!修行是累世的事,重要的是我们已开了头,只要坚持走下去,终能成就正果!对初习者而言,给自己选一个有保证的时间段,坚持做固定的修行功课(如打坐、诵经等),同时如实体验修行过程的种种现象即可,先别着急下结论。

271.只要生长条件俱足,树木在春天来到时就会抽芽、长叶,虽然这一过程秒秒在发生,但是人们发现树木变绿则是某一刹那;年复一年伴随着四季轮回,树木每年都会经历抽芽、生叶和落叶的相同过程,但是人们发现树木长大也只是某一时刻……这就是“实相”!虽然事物的变化时时在进行,但人们发现变化这一“事实”都是一刻,并不是我们发现了才有“事实”,人们的“发现”只是自我确认了这一“事实”,而只有确认了,我们才算真正“信”了这一“事实”。修行的过程亦复如是。

272.所谓先行者就是在我们自己没有认清“事实”之前,他们已经看到了实相并将此告知我们而已,人们信与不信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们无关。

273.事实上,正是这些“小悟”的累积,标识了我们修行过程的一点点进步,并最终汇集成不可思议的果报。禅门所谓“渐修顿悟”大概也可这样理解。

274.所谓“感动”准确地说是某种因缘导致的内心与诸佛菩萨的刹那感应,如果能借此感悟到此感应力的源处,那就离佛菩萨不远了!

275.智慧是在事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

276.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要复杂化。

277.修行、学佛要有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探讨、怀疑和平等。

278.科学家是站在所有巨人肩膀上探讨问题的人,是有“怀疑一切”精神的人;今天的修行者,应该是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修行者。

279.现代科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是:如何客观地看待问题、看待世界。

280.我的书读懂就是读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要去理解。

281.修行“集中消业”时,煎熬、痛苦和困难往往会在心理、肉体、工作和周围的各种关系上同时、同步爆发。对修行中因为“业力”集中释放出现的问题和不顺,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与认识。见地不同,结果也会完全不同。

282.世间事一定要按世间的法则去做。做好世间事也是一种修行。

283.修行是要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福德资粮。

284.“福德资粮”的积累是通过“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吃亏是福”的生活态度在世间做事来达到的。

285.人人都想找捷径,殊不知老老实实地做就是捷径。

286.大脑中出来的是念头或想法,心里出来的是感觉,所以杂念一定是从大脑中出来的,感觉是从心里出来的。

287.“做”是最根本的,“做”了之后再去讨论。

288.道理只能让人信服,实修才能使人改变。

289.迷是因为有盲区。

290.普通人一般都是向外找,而圣人则是在“这”(指向外找的过程),一转念往回返,这个差别就出来了。向外找的一般会往下“溜”,走那个轮回去了,往回返一般是往上走,按照道家的说法就开始成仙了,按佛家说法就是成罗汉、菩萨了。

291.朦胧模糊的状态绝不是佛法的特点,朦胧模糊的状态对修行人来说是功夫不够的表现。

292.真有“智慧”的人做事、想问题,一定是进得去,出得来的。

293.虽然我们的过去对现在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但人的未来至少还有30%的不确定性,可以由我们当下的决定和努力来改变。

294.肉体是自我“主体”与这个世界沟通的工具或载体,他/她既是接收器,又是发射器。

295.愿力化现是一个真实的境界。

296.“证入”就是由门外进入门内并从此“呆”在门内生活的过程和结果状态。

297.“认到”和“证到”,还是有区别的,如何从“认到”进入到“证到”,完全是功夫和时间的问题。

298.“幻”还是一种“有”,不是“无”,不究竟都可以称为“幻”。

299.世间一切都是这样,有得必有失,有生必有灭,没有“真”(永恒不变)的东西。

300.就我个人而言,我只关心一件事儿,就是最终解脱的问题。如果不是朝这个方向走的话,我认为是浪费时间。

301.修行是个人自己的事,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外缘。如果我们相信佛法之不共在于“智慧”解脱,则学佛就因冲着此唯一目标奋然前往。应当说明,此处所言的“智慧”不是“知识”,而是对事物本相的直接体证。我们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想象和推理去“造神”,客观、真实地验证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这样做我们才能真实受用,这也是本人的经验。

302.舒服的感觉一定是基于身理和心理的,所以本质上都还在欲界里没有脱开。

303.三界内一切(全体事物)的“母体”或“根”都是“法界”。

304.佛、菩萨帮我们,不仅表现在修行的提高、生活的美好、工作的顺利上,也会表现在机遇的增加上,比如会在一个合适的机会出现一个来帮助你的人。

305.我告诉你们的东西,只有你自己体验到时,才能真正理解。

306.身心合一后,你的表达就有力量了。

307.正法修行一定是一个“正向”加速的过程。

308.不良情绪的调整,对普通的不修行的人来讲,可以尝试用体能运动的方式调整;对修行的人来讲,你还可以用“持咒”的方法,将不好的情绪转掉。

309.情绪的东西,一定是从“心”里出来的,是外界的东西与心里的东西“共振”后而激发出来的,当心里的东西清理干净后(即心空了),外界的东西就没有了“共振”的对象,你的情绪就自然不会受影响了;就像一条受污染的河流,只有污染源清理干净后,污染才会真正没有。

310.身体上一切的反应,都是“心”一层一层外化表现出来的,“相由心生”嘛!

311.在实际的修行操作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去问:为什么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你的修行到了那个境界后,一切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一切自然明了;最后高与低,就是一种“心”的感觉。

312.见、闻、觉、知是“心”与肉体结合后才有的功能。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书主要指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包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爱亲人爱家的情感升华,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 爱国奉献(下)

    爱国奉献(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中国圣贤启示录

    中国圣贤启示录

    20世纪初期,由于一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出版,德国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中国热”,布莱希特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接触中国古典文化的。流亡期间,布莱希特阅读了儒家、道家的部分经典著作,开始效仿中国古典哲学笔法,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陆续撰写了一系列小故事,假托老子、墨子之名,反映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就是《中国圣贤启示录》,或名《易经故事》。本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主题出版”重点图书。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热门推荐
  • 绝色国师

    绝色国师

    她是越国万人敬仰爱戴的神圣国师他是为一句话而守护千年的七彩人鱼当一场阴谋的出现,两个人的生命轨迹交织在了一起。“我愿护你一生!”这是谁的呢喃?谁的缘?谁的劫?
  • 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婚姻中忍痛分离的爱人,聚会上重逢的初恋情人,还有一直在身边默默守候的蓝颜知己,几个男女之间的情路百折千回。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后,有谁是陪秦非走到最后的人呢?
  • 这个转校生有点优秀

    这个转校生有点优秀

    因为一些原因,秦浩以转校生的身份来到了临翔高中,渐渐的同学们发现这个转校生好像有点优秀……
  • 深空浪客

    深空浪客

    传说一个由万能碳水化合物在一次严重的酗酒事故后,创造了整个世界。我在一次严重的酗酒事故后,被人一脚踢出了地球。如果不喜欢看古武,修仙,中医被社会学和经济学以及物理学吊打,估计阅读体验会很差。吹水群号649806213,会在群内更新插画,角色卡,还有主业吹水。
  • 重生之侯门女爵

    重生之侯门女爵

    简止言想这辈子遇上李怀素是个劫数。李怀素想今生遇见了简止言是个灾难。这是一个关于背叛与追逐,逐渐强大的故事。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场生活之我心依旧

    情场生活之我心依旧

    一代平民于礼荣、从人生的最低谷到攀上高峰,八年的部队生活,在一次执行秘密任务中,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在自己面前痛苦的样子,那是一种揪心的痛,服役期满,重新踏入久违城镇的他,是否能抵抗得住美女上司的致命诱惑?能否在众多职业美女围绕的情场生活中内心依旧坐怀不乱、不为所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