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8500000028

第28章 “转益多师是吾师(8)

在这里,我们把“学统”理解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系统,这个系统曾经在20世纪被人为中断和妖魔化了,如今正需要恢复其本来面目。至于“道统”,一般理解为指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在这里我们借用它来指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系统以及知识分子群体所认同的价值系统。毋庸置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其成就是巨大的,但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对于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悠久的文化传统,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中国文人群体近年来逐渐丧失了发出自己声音的能力,更不要说发出有独特风格特色的声音了。当代文学的媚俗现象日益严重,文人正常和健康的门派传承关系受到来自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强大干涉和扭曲。个中原因固然复杂,但在一味强调反传统的同时,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因素是否也被一并破坏了?笔者认为,文人之健康门派传承关系的被忽略或者被异化,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在这个意义上,研究文人门派传承的演变及其在今天的特点和意义,呼唤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师承与同门关系,必将有利于催生更多的文学流派和学术流派,有利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最终有利于中国文化在21世纪的复兴。

写到这里,我们不妨举一个民国时期大学中的例子,看看当时的文人是如何尊师重教的。那是1938年,大半个中国已经陷于日军的铁蹄践踏之下,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时任校长的竺可桢先生率领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短短数年竟成为当时在国内最有影响的大学之一,并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梅光迪彼时任教于浙江大学,后又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随学校一起颠沛流离,对于这一时期的生活,他在书信和日记中均有生动详尽的记录。此处要说的是他对国学大师马一浮和柳诒徵的印象。

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梅光迪这样评价马一浮:“他是杭州著名的学者(Kaoshih),并且由于清高和独立,一直拒绝接受任何职位(他56岁了)。当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曾多次礼聘他,但都未成功。去年,蒋委员长邀请他到南京谈话,遭到他的断然拒绝。他说,如果蒋想要得到他的建议,就应该自己到杭州来。前年,我们学校也试图请他来,但他拒绝了。”此处及以下梅氏引文均出自梅铁山主编:《梅光迪文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中有关书信部分。从梅光迪的语气中,可见他对马一浮极为敬仰,对其气节尤为叹服。

作为著名的国学大师,马一浮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抗战的爆发,激起了马一浮的爱国热情。他打破“平生杜门”“未尝聚讲”(《泰和宜山会语?卷端题识》)的守则,在避难途中,应当时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之邀,第一次出山讲学。对于这次讲学,他是这样说的:“其意义在使诸生于吾国固有之学术得一明了认识,然后可以发扬天赋之知能,不受环境之陷溺,对自己完成人格,对国家社会乃可以担当大事。”(《泰和宜山会语?引端》)可见他把对学生的爱国教育,贯穿在了这些讲座之中。其实,整个抗战时期,也是马一浮学术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的主要学术思想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发表的。

马一浮离开浙江西行,本属无可奈何之举,因为他本来是从杭州避居开化,但日军占领杭州又逼近富阳后,他知道开化也非安居之地,才希望去四川寻找一个既可以避难又可以讲学的地方。于是,1938年2月,马一浮写信给当时在江西的浙大校长竺可桢,委婉表达了愿意到浙大任教的愿望。对此,竺可桢在其日记中有这样的记录:“四点半至迪生处谈马一浮事。因去岁曾约马至浙大教课,事将成而又谢却。现在开化,颇为狼狈,并有其甥丁安期及门生王星贤两家合十五人,愿入赣避难,嘱相容于浙大。迪生及哓沧均主张收容,遂拟复一电,聘为国学讲座。”马一浮在接到浙大方面的邀请后,随即复电应允此事,并与当年3月29日来到浙大。从1938年的4月到1939年2月,马一浮在浙大讲学近一年,其讲稿后编为《泰和宜山会语》。值得一提的是,他还为浙大写了校歌,此校歌至今仍为浙江大学使用。

对于马一浮在浙大讲学的详细情形以及浙大方面给他的优厚待遇,梅光迪在其书信中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记录:“我们为他找到这里最好的房屋,以其他任何地方的教授都梦想不到的礼节接待他。他不会像其他教授那样讲课,而是一周两到三次公开对全校师生开讲座。另外,他还单独给一些资质很高的学生做单独指导,这些学生一周去他的住处一到两次。总之,我们以古代对待大师的标准对待他。”根据梅光迪的记录,浙江大学确实给予马一浮很高的待遇,生活上也极力优待,尽管是在战争时期。例如当时浙江大学仅有两辆黄包车,却可以为马一浮随时待命,如果路途远一点,则校长的汽车就可以随时为马一浮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梅光迪字里行间对马一浮所享受的这些优待,没有一丝不满,相反觉得马一浮完全配得上这些待遇。

在介绍了浙江大学给予马一浮的高规格接待后,梅光迪如此评价马一浮:“他是我们传统文化最好的典型,同时又明了现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虽然其中很多他都不赞成。我们确信这样一位人物的存在定会提升我们的知识水准,升华我们的学术氛围,而且对我们精神素质和风气的促进也是巨大的。”这样的评价由于是来自梅光迪写给家人的书信,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认识。也许是觉得浙江大学在战时能够拥有马一浮这样的大师的确难得,梅光迪多少有些得意地写道:“他的到来使我们倍感荣幸,他的到来表明他认为我们值得他的相伴,由于他从来没有去过其他任何地方,这完全是艰难时刻的万幸。这也会让其他大学嫉妒我们,因为他们即使努力过,也没有请到他。”

梅光迪在另一封写给家人的信中还描述了他主持马一浮讲座的情形。为了让马一浮做讲座时比较舒服,他特意嘱咐当马一浮在讲课的时候,必须有一壶茶一直热着,并一直有专人为其倒茶。此外,他还专门为马一浮准备了一把舒服的藤椅。为了让讲座可以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梅光迪在做开场白时,特意为听众制定了一些看起来有些苛刻的规定(在今天这些规定依然值得我们借鉴)。这些规定是:当马一浮进入教室的时候,所有听众必须起立,直到马一浮坐下为止;在讲座期间,听众不得制造任何噪音,甚至连咳嗽也不行,不然就会被立刻赶出教室;最后,当讲座结束时,听众必须再次站起,原地目送马一浮离开教室后,才可以离开。令梅光迪满意的是,他制定的这些多少有些苛刻的规定竟然都被遵守了。这固然与马一浮个人的渊博学识有关,但梅光迪认为也与马一浮彼时崇高的威望和迷人的形象有关。梅光迪认为通过聆听这样大师的讲座,会让那些在新式教育下养成懒散作风的年轻人,形成一种新的精神体验。至于,马一浮先生的个人魅力,在今天是否还能让我们的“90后”入迷,我就不知道。面对当下国人的精神状况,马一浮老先生倘若健在,又会说些什么呢?

当然,梅光迪会如此推崇马一浮,也和他与马一浮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一致有关,其他不说,就对儒家的态度而言,两人几乎都对孔子及其《论语》推崇备至。先看马一浮的评价。他认为《论语》一书,其大义“无往而非六艺之要”。他认为《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章为“明生死之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章为“于迁流中见不迁,于变易中见不易”。“予欲无言”章为“显性体本寂而神用不穷”等,为“易教之大义”。马一浮以为“六艺之旨,散在《论语》,而总在《孝经》”。由此他也十分推崇《孝经》一书。而梅光迪不仅对孔子有极高评价,且视角也与众不同。例如他在《孔子之风度》一文中就为世人描述了一个多情有趣的孔子形象。梅光迪写道:“孔子多情人也,其高足弟子,皆终身形影相随,患难与共,非师弟间情感之深,何以至此。”的确,打开《论语》,我们看到的都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真情:子路去世,孔子悲痛而哭;颜渊之死,孔子更是大恸不止;而他的弟子则以为孔子守墓三年方式回报,子贡更是长达六年。读过《论语》的人大都该记得其中这样的诗意文字:“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相知如此,夫复何求?不过,梅光迪评价《论语》,另有其他独到之处,例如他认为楚狂接舆与长沮桀溺两篇,书写情景之委婉凄恻,人物性情之生动,当为《论语》的压卷之作。的确,这两篇文字,在表现孔子之生不逢时而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面确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读后令人怅然。

同类推荐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关公文化精神新解

    《关公为什么这样红——修崃荣谈关公文化精神》依托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胡小伟的研究成果,重点解读了关公“惟正是忠为正而义”的正义观,辨正了“大意失荆州”传统说法,阐释了弘扬关公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作者认为,关羽死后逐步被神化,最终成为“武圣”,这是人民的最终选择,也是关羽践行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的必然结果。关公信仰作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信仰,具有“圆融儒释道,覆盖多民族,连通港澳台,护佑全华人”的力量,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予以大力弘扬。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美国“中国皇后号”(EmpressofChina)商船抵达中国,拉开了早期中美贸易的序幕。中国与美国的交往是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与一个历史非常短的国家之间的交往,是拥有数亿人口的东方古文明与发展中的最新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接触。
热门推荐
  • 生人勿近

    生人勿近

    她是镇里传说中的鬼见愁,镇里声称撞鬼的人请她去坐镇便再也不会发生奇怪的事情。然而,有一天,有个奇怪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一张苍白无血色的脸,手指冰冷,嘴角含着笑意。他说。请问你见过我妻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创世纪:生

    网游创世纪:生

    嗯,玩游戏了吗?写本小说打酱油。这是一个学神,进入游戏玩耍放松。不知不觉叱咤风云,翻天覆地,脚踩德邦幼稚园,手劈诺克(为了顺口,省略了萨斯二字。)敬老院。领着数亿华夏玩家,一不小心就灭了小虫国……最讨厌废话了!本人文笔不好,但我喜欢追随我的剧情,去想,去写。哦,我还是学生党,比主角还小,没经验没流量,不敢保证每天都有写小说。开学了就会停很久!另外,我们还有N多作业要做,所以我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这里边!然后,祝大家开心每一天!(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玄幻,王朝争霸。当时我是选择了虚拟网游的,为毛变成这样了也是我的问题)
  • DNF之无敌剑宗

    DNF之无敌剑宗

    一位男学生在家里玩着DNF时无意中被系统提示到是否穿梭天界........?于是一段奇妙之旅开始了.....
  •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人生本是没有终点的赛跑,耍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必须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最好的员工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而最差的员工却每天忙于找工作。工作只是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之别,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你就是最优秀的。最好的竞争是没有竞争。
  • 我本普通之平凡的我

    我本普通之平凡的我

    当一个普通人拥有无限重档学习的机会时,她会走向人生巅峰吗?当一个普通人拥有无所不知的系统时,她会走向人生巅峰吗?当一个普通人脱离了身躯的限制时,她会走向人生巅峰吗?
  • 雁城泪

    雁城泪

    她,是惊才绝绝的名家闺秀,满心错付当朝最受皇帝皇后宠爱的七王爷,然而七王爷竟在大婚之日抛弃她逃婚,使她遭受众人的唾沫。追夫到雁城第一楼,因为一曲残谱《雁城泪》结识第一公子连镜,又遇到未婚夫制造的冤假错案,她默默等待,在最适合的时机为人伸冤,也收获到最爱。
  • 万界谛听

    万界谛听

    浩如烟海,无意追寻那段消逝的过往与迷茫,存于四海八荒,以何为界?只求黑暗中的黎明……飘渺的,宛如虚幻中的梦境,演绎过的人生,是否还存在着神的祝福,极光星昼那才是天界之律,回荡着,是何神的祈祷?在那破晓之际,天介线中,又是何人微笑的脸庞,隐隐约约眼中的泪水早已打湿了眼眶,看不清这个世界。或许,在莲开的那一瞬间,会出现着梦的光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空速

    时空速

    2012,‘灭世日’之后,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新纪元?作为二十一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名普通高中生,他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人类的佼楚,又是如何带领人类走向新的辉煌?时间、空间、速度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神秘联系?一场华丽的武学盛宴即将为您展开……
  • 晚清豪侠传

    晚清豪侠传

    晚清时期,外侮内乱,国家风雨飘摇。从王公贵族到江湖豪杰,都在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新道路。谭嗣同,大刀王五,袁世凯等一批英雄豪杰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但求改变国家民族命运,开万世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