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9500000032

第32章 历史(2)

19.贞观之治

贞观元年(627年)到贞观二十三年是唐太宗在位时期。自唐朝统一全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奠定了立国基础。唐太宗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政治上,他整饬吏治,健全律法,选贤任能,从谏如流,取得显著的成效。在与边境诸民族的关系上,他采取“偃武修文,中国自安,四夷自服”的政策,反对穷兵黩武,东征西讨,边防矛盾得以缓和,社会安定,秩序井然,出现了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无复盗贼的兴旺景象。这段时间最主要的特点是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后世史官将这段盛世誉为“贞观之治”。

20.开元盛世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是唐朝极盛的时期,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

玄宗效法唐太宗,注重用贤和纳谏,对于朝中名臣,玄宗区别对待。他重用姚崇、宋璟、张说等人为相,倾心从谏,对宋璟的谏诤,积极采纳。这就使玄宗的统治核心能上下一心,励精图治。玄宗对朝三暮四的政客则远调或罢官,消除了朝廷内部的不安定因素。玄宗重视裁汰冗员,整顿吏治。开元五年(717年)恢复谏官、史官参加宰相议事的制度,为了从根本上澄清吏治,玄宗制订了《开元格》、《开元新格》等,又派人编纂了系统完整的行政法典——《大唐六典》,对惩治贪官、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在经济方面,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玄宗主要采取了4项措施。首先,打击豪门士族,争夺土地劳力。收回大量私田,分给无地农民使用,增加了国库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第二,改革食实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第三,玄宗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禁铸佛像,禁抄佛经,沉重打击了佛教势力,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税源;第四,发展农业。玄宗采取与民休息的宽容政策,只修水利,发展屯田,农业十分发达。

玄宗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以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开展与东突厥的边境贸易,进行经济交流;为了改善和奚族、契丹族的关系,还把两个公主嫁给奚族、契丹族两个首领。开元年间和睦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1.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即位后,在赵普的建议下,着手解除禁军宿将的兵权。961年闰3月,他首先罢免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侍卫马步军指挥使韩令坤的兵权。7月,赵匡胤又设晚宴请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等禁军宿将饮酒。酒席上,赵匡胤用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迫使这些将领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自此,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之职遂废,其他军职则另选一些资历较浅、威望不高、易于驾驭的将领担任。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杯酒释兵权”,是避免禁军将领发动兵变夺取政权而采取的政治举动。969年,赵匡胤故伎重演,又宴请节度使王彦超、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劝使罢镇改官,以消除藩镇割据的后患。

22.靖康之变

公元1125年10月,金下诏进攻北宋,发兵两路,直逼开封。宁徵宗赵佶惊慌失措,忙传位于太子桓,是为钦宗,赵佶为太上皇。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很快攻克太原。闰11月,又攻陷宋朝都城开封。12月,赵桓奉上降表,向金求和。金官员入城,检视府库,拘收文籍,将92个内藏库中170年来积攒的金银锦绮宝货全部查封,又借口“恐四方闻京城陷而生变”,要宋廷收取民间武器以防备人民反抗,索取犒军绢1 000万匹,金100万锭,银1 000万锭等。赵桓一面下令搜刮民间金银,一面分遣朝臣到河北、河东,命令各州县开城降金。次年正月,金军再次要求赵桓到金营,并称等金银交足后再放回。赵桓被拘留。遂下诏增派大臣24人,进行搜刮,发掘宗室、国戚、内侍、僧道、娼优等家藏金,但仍无法凑足金人要求的金银数量。金军除索取金银绢帛之外,还搜刮皇帝御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及各种珍宝古器,掳走百工、技艺、妇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和后妃亲王等贵族。赵佶也被押送金营。全军下令废掉赵佶、赵桓二位皇帝,立张邦昌为帝,国号楚为其傀儡。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军押赵佶、赵桓二帝和赵氏皇室大臣3 000余人以及掳掠所得大量金银财宝,仪仗法物、图籍文书等,北归金朝。史称此事件为“靖康之变”、“靖康之难”或“靖康耻”。

23.洪武“四狱”

明太祖朱元璋“政皆独断”的官制改革,不仅表现于造成皇权的高度集中,更为严重的是为维持这种君主独裁统治而采取的各种极端野蛮落后的镇压手段,到了晚年尤为厉害。他为了“自操威柄”,捕风捉影,屡兴大狱。最著名的有4大案,人称洪武“四狱”。即:洪武九年(1376年)的“空印案”,十八年(1385年)郭桓贪污案,此两案虽为惩贪杜弊而起,但株连甚多。影响最大的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始的胡惟庸案和二十六年(1393年)发生的蓝玉案(史称“胡蓝之狱”),共杀5万余人,内中公、侯近40人。经过这场大屠杀,皇权的直接威胁固然暂时消除了,但一代开国功臣也被诛戮殆尽。开国功臣中绕幸得以善终者,唯有汤和等寥寥数人。朱元璋如此杀戮功臣,实千古所未有。

24.马可·波罗来华

公元1271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8年,威尼斯商人尼柯罗兄弟带着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穿过河西走廊,于公元1275年到达大都。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骑马、射箭和蒙古话,受到忽必烈的信任,曾被忽必烈派到云南、江南各地去视察,又去扬州做了3年地方官,并作为元朝使者去过占城、印度等国家。1295年,马可·波罗回到威尼斯,在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他在狱中所作的《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很大轰动。

25.三元里人民抗英

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武装抗英斗争。1841年5月25日,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清军统帅奕山等畏惧求和,与英订立《广州和约》,以支付英军赎城费﹑外省军队撤离广州等条件,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和约墨迹未干,英军就不断窜扰西北郊三元里及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抢掠烧杀,奸淫妇女。广大民众义愤填膺,各地团练共图抵抗。29日,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群起围困永康台。相持近半日,英军司令卧乌古(郭富)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当时天降大雨,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英军一个连队几遭全歼,其余逃回炮台。31日清晨,广州手工业工人以及附近州县如花县﹑增城﹑从化等地团练也陆续赶来,围台民众增至数万,相约饿死英军。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

26.金田起义

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六月,洪秀全认为武装斗争的时机已经成熟,向各地拜上帝会会众发布总动员令,命令十月一日以前到达金田村集中“团营”。十一月,洪秀全、冯云山在广西平南县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秘密布置武装起义事项。拜上帝会会众云集金田团营,队伍声势越来越大。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一月二日,清廷派兵前去镇压,被太平军击败。这年十二月十日,拜上帝会在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举行全体拜上帝仪式,宣布国号为太平天国,以次年(1851年)为太平天国元年,正式起事,讨伐清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揭开了序幕。

27.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冠县兴起,尔后很快波及全省。义和拳组织冠县18村庄乡民焚毁教堂,又在日照县反对传教,殴伤德教土。在莒州、沂州、兰山、泖水等处不断掀起反洋教、反侵略的斗争。1898~1899年间,义和团运动几乎遍及山东会省。西北部沿运河各地,包括寿张、聊城、临清、清平、荏平以至高唐、恩县等地,义和团的声势最大。由于山东巡抚张汝梅和毓贤基本上采取安抚策略,所以义和团在山东获得了至少半合法的地位,并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

山东义和团首先打出了“保清灭洋”的旗帜,接着又提出“扶清灭洋”,为各地义和团所接受。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的客观实际,义和团运动最初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这一口号的提出,既团结了更多的群众参加斗争,又缓冲了义和团与清朝政府的矛盾,换取了各派政治势力对义和团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和支持。

义和团前期的斗争主要有拆铁路、焚教堂、杀教民、攻使馆。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的斗争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廊坊、大沽、天津、北京等地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来,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陷入低潮,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义和团余部举起了“扫清灭洋”的口号,继续坚持斗争,但声势已大不如前。

28.戊戌变法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6日,光绪帝第一次召见康有为,商讨确定变法的具体步骤和措施。特许康有为专折奏事,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参赞新政。随后,光绪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史称“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国家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开办邮政;组织商会、农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政治方面,删改旧例,关撤闲散衙门,裁汰冗员,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军事方面,裁汰绿营,西法练军,使用洋枪,改练洋操。文教方面,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取消书院,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遣留学生;准许自由开办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变法的目的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实现国家富强。变法从开始到结束只持续了103天,故又名“百日维新”,变法内容也成为一纸空文。

29.武昌起义

宣统三年(1911)八月三日,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与当地新军中的秘密革命组织文学社合并,建立领导起义的机构,推举蒋翊武为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因起义计划暴露,武昌新军提前起义,二十日清晨总督衙门被攻克,武昌城被起义者占领。二十一日汉阳、汉口均告光复。新军协统黎元洪被推为都督,组织湖北军政府,宣布独立。武昌起义后,各省随即响应,宣布独立。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30.南昌起义

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8月1日凌晨2时,起义开始,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起义成功后,前敌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仍沿用“左派国民党”的旗帜来号召革命,成立了由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进步人士联合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8月3日,起义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向广东进军,旨在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海口,重新举行北伐,南下途中遭到国民党军队围攻而失败。保存下来的一部分武装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等领导下,经闽南、赣南、粤北转战到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8月1日成为人民革命武装诞生的纪念日。

3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驻华关东军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当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第二天清晨,日军全部攻占了沈阳北大营和其他要地。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东北军将领奉蒋介石不予抵抗之命,10余万东北军不战而溃。至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东北三千万同胞从此遭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奴役达14年之久。

32.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我党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正确指出了红军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肯定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3.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位于北平(今北京)西南15千米处的永定河上,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当即遭到中国守城官兵的拒绝。日军向宛平城开枪射击,继而又炮轰卢沟桥,挑起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当即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不得后退。驻守卢沟桥附近的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的战士们奋起还击,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34.百团大战

1940年8~12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战役从破袭正太铁路开始,随即扩展到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华北地区和主要交通线。八路军出动105个团20多万兵力,在地方游击队和民兵配合下,向华北各主要交通线上的日军和沿线两侧的敌人据点发动攻击。在3个半月中,共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毙伤和俘获日伪军各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 500余千米,车站、桥梁、隧道260余处,缴获大批武器及军用物资。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35.“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指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3次战役。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为全国解放打下了基础。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全战历时52天,歼敌47万人。经此役,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敌人。

同类推荐
  • 乐舞与书画(和谐教育丛书)

    乐舞与书画(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瑞士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本书研讨生肖虎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热门推荐
  • 贴身兵王

    贴身兵王

    雇佣兵王叶煌回归华夏,在一家集团里当起了最底层的保安。原本只想安逸混日子的他却被卷入了地下势力的纷争之中,当他的身份暴露之后,昔日的仇人蜂涌而至。且看史上最牛兵王如何纵横都市,闯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根源。穿越战国,齐国太子,神级系统,无所不能。战国的转折点来自于他,改兵制,握兵权,废贵族,谋发展,新科技,扫文盲,举兵灭国,统一中原我为帝!结束了吗?没有!灭匈奴,平百越,战罗马,一统全球我为王!蓝星科技,灿烂辉煌在战国,宇宙文明新方向!最新签约新书《诸界最强搬运工》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大家收藏阅读。
  • 夜魅冷少,一定抓住小荧星

    夜魅冷少,一定抓住小荧星

    打个酱油被帅哥强吻,又在咖啡馆甩了帅哥一巴掌,本以为对方只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谁知,这个校草不就是那帅哥吗?同校还同桌。一纸婚约让她去和不知名的男子同居,本以为是互不干涉,他喵的,跟他订婚的人咋又是恶魔校草呢?……几年后,“星星,那些明星有啥好看的?”某男黑着脸说。“那有……当然是你帅呗!”某女摇摇尾巴…………来看呆萌萝莉如何一步步萌化恶魔校草的心……………
  • 为了这天地

    为了这天地

    侠之小者,乐善好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神圣者,为了这天地努力变强,只是为了可以更有能力,来守护自己所在意的。
  • 道术奇决

    道术奇决

    奇术隐于情,道决取于心。每一件奇异之事必有一段奇趣曲折的故事.“半边岩壁半边天,一轮明月位中间。星陨之石且探路,墓塔迷雾云中仙”这首诗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绝境小队

    绝境小队

    信念是火燃烧了绝望,觉悟是风是强者巅峰的郝阔心海。没有之一,地球即将沦落,被攻打被奴役,是反抗,是职责,即使没有希望也依旧前行,我们是绝境小队,永不后退。
  • 千金小姐的宿命

    千金小姐的宿命

    芙蓉是一个农村妇女,一个早晨她骑着三轮车去集市上卖菜与一个驾驶豪车的富家千金相撞,结果醒来自己居然附在与她相撞的千金小姐的身上。身份的转换让她压抑无所适从。面对千金小姐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锦衣玉食的生活,面对帅气多情的未婚夫对她炽热的关怀,芙蓉无动于衷,她只想回到自己丈夫和孩子的身边。过着平凡无虑的生活。但每次站在丈夫孩子的身边,丈夫如仇人一般仇视她,每次都吃闭门羹。千金小姐的父母万般阻挠,心怀不轨的闺蜜与未婚夫狼狈为奸,意图谋取千金小姐家庞大的家产,使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让她回家的路困难重重,她能如愿的回到丈夫孩子的身边吗?
  • 连香树下一池月

    连香树下一池月

    池月,都市女孩,她曾在母亲坟前发誓,这一世,不婚不嫁,不育不养,孑然一身,与世无争,只做闲云野鹤。却注定回到远古修仙时代。一身正气的交朋结友,坦坦荡荡的同邪恶作对。最后,却发现自己乃是魔女一个。
  • 雾里的日子

    雾里的日子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从初中开始,李佳默似乎被所有人讨厌,她试着去主动找所以人,证明自己是一人很好接触的人,但一切都很不容易,因为别人不想改变对一个人不好的看法,谁都不希望别人过的好……
  • 青琅玕

    青琅玕

    穿越之后她女扮男装,终于以其沉着、冷静、精湛的医术、绝顶的智慧在军中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被封为琳琅大将军。他,凤逸尘,从十岁起,就开始戴着纯银面具的兰陵王,孔雀王朝最美的人,居然爱上了一个面目丑陋的“男人”,他,凤逸轩,孔雀王朝的皇帝,最初要纳她为妃只不过是为了抢走弟弟最心爱的人,到最后却也终究是被她所感动,终于放下仇恨,只为她展颜一笑。他,龙腾风,赤龙国的太子,雄才大略,最早知道了她的秘密,最后却也难逃一个“情”字,一个个位高权重、高傲英俊的男人们都纷纷成为她的裙下之臣,到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