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87200000007

第7章 1999中 那年八岁

春耕之前,我跟我爸赶集,在大牲口市场花了小两千块钱,买了一头两岁的小骡子。这是姆们家头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牲口。

那小骡子的样儿我还记得,俩支棱着的大耳朵,一身灰色毛,和旁的骡子拉一套犁杖从来都是多出力超出旁的牲口一头,人有人的在华北偏北“仁义”我们管这个叫“仁义”。

牲口得吃草,我家当年没攒下草料,所以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得了个活儿,就是每天晚上放学背着个大口袋,去我奶家那个塞满碎草的屋子划拉半袋子草,背回去喂骡子。

装草料的屋子在西山花儿,里头的草料足足三米高,估么着得有几十方的体积,对于八岁的我来说,黑压压气势和棒子秸的味儿让我我只敢在门口划拉,不敢进去,怕被湮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干草看着轻,其实灌大半袋子挺沉的,从我奶她们家背到我家,虽然不远,但我走的时候都如负万钧,每天傍晚我都得咬牙忍着肩膀的疼一步步挪着回家,整个夏秋,肩膀都是红的缕唇(痕)。

这感觉在我26岁亲临六千多米的珠峰大本营时再次感受过。

最难的还不是背,是往袋子里头划拉。

那时候我手小,划拉的慢,半天装不满袋子,有时候为了装的快一点,就找个草料薄的地方往袋子口使劲一拥,再折起来,那时候整个草料屋子充满烟尘,土和草墨子就从脖子灌进来。

那感觉就像在地震中

我奶看我太艰难,有时候就帮我一起哗啦。

夏天,牲口要吃割来的青草,我那时候太小割不来,只能帮忙铡草,当然了不是压铡刀那个,是往铡刀里续草的那个。续草的时候我很害怕,生怕我的手被铡掉,离铡刀始终都很远。

除了骡子我家还有一条大黑母狗。

因着做豆腐,家里存了很多煤和黄豆,我姥姥特地还捐献了一条大黑狗给我们。

它来的时候已经四五岁了,算老狗了。

黑狗也不全黑,耳朵和尾巴都是是耷拉着的,中等体型,鼻子两边和眼圈是白色,毛很硬,锃亮锃亮的。肚皮是花色的皮肤,上面布着两排黑黑的小豆豆儿,我妈说看它的奶豆那么小,应该从未下过崽儿。

它是一条典型的中国田园土狗,某次我在搜天朝本地狗种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它。

今天,中国的田园再难看到属于田园的纯正田园犬,那些曾经敦厚耐寒的田园犬已经在许多人的家乡消失,舶来的洋狗以及它们繁殖的各种串儿,成了看家护院的主力。

然而摄像头的普及和人口的凋敝,也让犬吠在乡村也渐渐变小,那些土洋结合的串们也被收狗的摩托放进笼子,进了各种狗肉馆。

上半年在家,有几户人家家里安了摄像头,常请我帮忙做调试和教程,某次站在当街聊天的时候,我老姑奶奶说,“好狗护主,再好的摄像头也不如狗及时。”

确实。

春末某晚,几个挖坟掘墓的孙子,在后山反复走来走去的探宝,还踩了我家地里的苗,村头的狗齐吠,我们出去打了手电,灯光与狗吠就吓跑了这帮孙子。

我爷爷说小猫小狗都爱找人玩,可能在它们眼里的人和在人眼里的它们都是互相看着有趣的。有几次用两只手抓着它前爪“跳舞”,它立起来和八岁的我一样高,跟人玩的时候,它的脸上也有快抖里那些网红狗开心的笑,只可惜它嘴太臭,劲儿又太大,我一闻那味儿就忍不住要撒手。

我老期待它下一窝狗仔,还常问我妈,它怎么不下崽。开始的那几年我妈还说它要下崽儿得配,后面看它愈发苍老,我们所有人都打消了让它下崽的想法。

在城市养狗,你可能养的是个宠物,可在农村养狗,你养的是个兄弟,它可以和你一起撵野鸡,狍子,它还会替猫抓耗子。

我听我奶奶讲过一狗的故事。

她娘家营子有户人家,小两口刚结婚,男人常常出去贩货,不怎么在家,于是就养了条大青狗(华北偏北常以青代指黑色),看家护院。

天长日久,那狗不晓得咋就通了人性,对这小媳妇产生了超越人畜界限感情。有一回小媳妇出门,它挣开了锁链,正常的狗一脱链子就要撒欢,可院儿可营子转悠着闻来闻去。

然而它没有。它跑进了屋,打开了铺盖,一只大狗就在那铺炕上连铺带盖。

小媳妇回来,看到铺好的被褥,以为是男人回来了。掀开一看,是那个大狗,她发现那狗的眼神今天特不对,仿若个骚汉,她吓坏了,叫抓的跑了出去。

虽然不是个汉子,却是真要祸害她。

小媳妇惊慌失措,速去寻了公婆,公婆一听,判定这狗要“作卤(做坏事的意思,满语音译)”,叫来左邻右舍,抓了狗,煮了汤锅。

我想起这个事,是因为前段时间看了毕飞宇先生的《平原》,因而想起了贾平凹先生的《五魁》,然后想起了我奶奶讲的这个故事。

我爸爸也讲过一狗。那是他小时候,一干亲家里有条大狗,个头很大很大,生人进院,狂吠不止。

有一日,一劁猪侯来给主家劁猪,这狗从头吼到尾,劁猪候给它吃了猪卵子也不相熟。于是就建议,把它劁了,狗就老实了。主家也觉得这大狗太大,怕咬坏了人,索性杀杀它的威风。这狗就被活生生赤裸裸的去了势。

次年劁猪候再来,远远一声叫卖,大狗瞬间挣脱了锁链,直奔这老头而去。老头被撵的气喘飞飞,各种夺路而逃,幸亏那年月营子里树多,他急中生智上了树,待主家和邻家前来才脱了险。

除了的狗,那年月大多数的人家都有牲口。

放学的路上有家都把骡马拴在门口喂草料。那个骡子个头很大,常在阳光明媚的时候露出那个地方来晒太阳。

某天有一特欠的小孩,捡起一块小石头,朝着那个不可描述的黑色物体打了去。

那骡子应该痛的不得了,瞬间撩了个大蹶子。

得亏我走在下坡,躲得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那年夏初,村长老丈人开的小卖部开始兜售一种塑料跳绳,红色的透明绳子两端各穿俩绿色的塑料手柄,七毛钱一个。班里有很多女孩子买了这玩意,每天跳来跳去。

我要了七毛钱,到那个胖老太太那儿也买了一根。

刚买到手的时候我根本不会跳,又是人生头一次,当时看别的小朋友的样子照猫画虎,一下一下的跟着学会了。之后我们就开始比赛,先是比个数,看谁连续跳的最多,我忘了我当时能跳多少了,但常赢。

新事物带来的喜悦和成就让我充满获得感。那时候常常在大台阶上跳,想引起先生的注意,心说快来表扬我呀。

后来有同学发明了编花的跳法,就是把手交叉在一起摇绳子,那个动作使得绳距变窄,不太好跳,开始我很害怕被绳子抽到,但后来慢慢地,我就又学会了新的技能。

除了编花,还有一种跳法,就是快速摇绳,看谁跳的多,这个很危险,因为稍有疏忽,很容易抽到脸,我试了很多次还是放弃了。

后来小商店跟着这波跳绳热又进了新的跳绳儿,绳子不仅结实两边的手柄还可以计数,我花了一块四,买了一根,那根透明的中间被磨的模糊的绳儿,被我妈洗干净之后做了横拉在屋里挂手巾的杆儿。

先生看我们这么喜欢跳绳,就去校部借了几根体育课配发的木柄尼龙长跳绳,那时候一整个初夏,凉快的时候我们就用这几根大绳子悠来悠去,甚至他也帮我们悠。

八岁那年到二十五岁,我的精力都过于旺盛,根本没有午睡的习惯。

1999年夏令时,从十一点半放学到下午两点半,有将近三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吃完饭,因为我爸妈起的太早了,干的活也忒多,他们要睡晌午觉,

我呢根本没睡觉的想法,所以就会在院里窸窸窣窣的玩,或者调小电视的声音看电视。

那时候我妈总跟我说一句话,“L,大晌午头子的,睡一会,睡一会。”她一说完,我就该去学校了。

中午午休,先生在旁边的教室用椅子对了一张“床”,来睡觉。

一个老头每天骑着洋车子起早贪玩寒来暑往,十分不易,可我们当时根本不理解。

因为不理解,所以不顾及。

当时电视上重播《新白娘子传奇》,我羡慕法海收妖的本事,嘴里常常冒出“妖孽何处走”这般的台词。

某天晌午和一个小朋友玩嗨了,我追他,他跑的太快,不晓得跑哪去了,就一脚踢开了先生睡觉的屋子,大喊“大胆妖孽!”。

先生绝对醒了,但他一声没出。

如果换做现在的我,一定要训斥孩子,所以我做不了老师。

在乡村生活,啥都能玩。

找一破锅,和泥做饼过家家;找一带轱辘的马车六轴,当电视上的杠铃,其实没人能能拿的起来;和泥做小车小人,做房子;把印着比基尼女郎写真的扑克,画上男人不可描述的东西,当然还可以和小朋友在一个午后的树荫下,一起打对呼、五十K(扑克第一种玩法);当然我们更喜欢跑老跑去。

譬如滚车胎。那时候虽然机动车很少但每家每户仍然有很多车胎。有些人家把它一劈两半做喂鸡的槽子,我们家有好几个马车的车胎,比较窄,当然也很轻。

傍晚吃完饭,大人孩子都来当街乘凉,有时候我们就把车胎拿出来,用两只手加力,沿着达到,轱辘来轱辘去,还给车胎起名字,什么“超级赛车”、“急先锋”什么的。也比赛,比谁轱辘的快,比谁玩的车胎重,尤其是天气干燥的时候,路上尘土飞扬,满头满身都是土。

那天在微博上刷到一群印度小孩玩车胎,人钻车胎里头滚下坡,其实我们小时候也想过,但没敢玩,太过危险。

还有一个游戏叫做“三个字”,一群孩子,一个人抓,另一群人跑,跑的人只要随便说出三个字的一个正常名称,就可以定在哪,抓的孩子就不能再抓他。等抓的孩子抓到下一个,下一个就成了“贼”,去抓别人。

当时有个堂姑家的孩子,来玩,晚上我带他玩这个游戏,因为小时候坐了病,这孩子脑子不好使,所以他说话语气很傻很骚,当时当着一帮孩子,他说了“孙~悟~空”很骚的语气,我们就把这事儿做笑谈好几天。

还有一个“回头儿”,一孩子背过去站前头,其他孩子在后头慢慢向前走,前头那孩子不定时回头看,如果看到有人动,动的那孩子要接替他站前头。当所有孩子全都走到了他背后,离得最近的人要拍一下他后背,然后前头那孩子要抓个人来顶替他,抓不到的话,他还要继续。

最为调动大伙的游戏就是“打球杠”。一帮孩子分两伙,打的那伙子出俩人,分在两端扔“武踢(一种用布缝的六面体,里面灌棒子粒儿或小米)”打中被打的要下去,如果场上有人接住了球,下去的人就能被救回。

这游戏特锻炼孩子的身体应变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无论大孩子小孩子都能玩。

期末之前,出了点大新闻。

说是某地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失踪了好几天,家长找来找去,最后在荒山野岭找到了一具被挖去心肝的尸体,至于真假不知,有人说他是被拍花子拍走后,把器官摘去卖了。

此事让家长和老师在那几天总是叮嘱我们午晚放学要一起走,看到陌生人不要说话,否则会被拍走。

小孩子根本不知道死亡的恐惧,更感兴趣的是拍花子到底有何种手段。我们途听并根据电视剧里的情节脑补了很多细节:什么用带有迷药的手巾捂住嘴,什么手上洒满迷药,扇个风就能让你乖乖跟他走之类的。

那几天所有的学生上学放学都没有落单的,全都大孩子拽着小孩子结伴走,尤其晚上放学最为壮观,各路学童浩浩荡荡,一路上追跑打闹、俏皮斗嘴、尘土飞扬,最是有趣。

然而最终我们也没人遇到拍花子。

倒是出了点别的事儿。

某天我兴高采烈的看动画片,看的正起兴,突然电视喇叭里传出了与画面不一样的声音。那是电视讲话的声音。

他只占据了电视喇叭,画面还是动画片。我看着电视画面脑补台词愣是撑了一集。

我没听懂他到底说了什么,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号召。

后来我听奶奶说,本村有个娘们因为这玩意走火入魔,最后用根绳儿吊死了自己。

电视上一遍遍重复那些吓人的画面,那时候我觉得这东西比拍花子恐怖多了。

还有更吓人的。

刚擦黑的一个晚上,电视上还在播《寇老西》,外头暴雨将至,远处雷鸣闪电,黑的不得了,我跟小伙伴一起在大杨树底下一矮墙上坐着扯淡,也不是谁说了打雷天坐在树底下会被雷劈死。

旁边还有个小姐姐举了个例子,说她自己某家亲戚村里一傻子,雨天坐树底下,被雷从中间就给劈开了,直接就烧糊了。

那晚上电闪雷鸣,雨打杨树叶子,我被相像中劈糊了的人脸纠缠了一晚。

暑假,我的花都开了。

从学校采回来的种子开了红花,从我奶那拿的夹竹桃开了粉花,移栽的山药华开了几大朵,祖传的虎皮莲吐出了红红的花信子。

尤其是虎皮莲,许多年后我写信给某人,买的邮票上就是那花,但不叫虎皮莲,叫“东北百合”。

除了那一小片花,让我最中意的是满园子的瓜果都能吃了。

杏子黄黄簇簇,挂满了树,我把能够到的都早早摘完,再拿棍子把上头的打下来,无奈个头太矮,那些个挂在高处的被太阳晒的最好吃的杏子我却够不着,只能等它们熟透了自己掉在地上。

几架子黄瓜也都结了出来,在密密的黄瓜秧子里,我每天钻来钻去,寻一根长大的黄瓜,用手撸掉毛刺儿,在洋井上压水一洗,放在嘴里咔咔嚼。

有的傍晚,我为第二天做豆腐压完了一缸水之后,此时的井水都已经拔凉拔凉的了,我把摘下来的黄瓜往里头一镇,过一会,那玩意比两毛钱的冰块还爽口。

后来在宫崎骏的《岁月的童话》里看到男主儿用清澈清凉河水镇黄瓜,然后咔的一口,我突然想起了我八岁的夏天。

夏天里我最喜欢跟着我爸常去赶集,此时夏天的大集和过年已经不一样,满大街都是瓜果蔬菜。红红绿绿的毛桃堆在小车上,恰似个小山;沙瓤的大西瓜劈开两半儿,红红的摆在摊前头,馋的我眼睛冒火;会刀工的西瓜贩子,还能把西瓜切出来花儿,像《指环王》里白袍巫师的魔杖的形状,敲打听响儿之后,一西瓜就能卖出去了,贩子在用小刀给剌一三角小口,主客验完就欧了。

那时候服装店忒少,卖衣服的直接在路两边立几个杆子,拉几股绳儿,把花花绿绿的T恤和裤衩挂在上头就卖,前头铺块布放各种鞋子也随着行市走。

我爸在一认识的小摊子前头给我买了一双塑料凉鞋,由于塑料很硬,所以老卡脚,我也没穿几回,就扔在了窗台上,一只晒,直到没颜色。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候会卖一种夏天穿的丝袜,多是肉色的,十块钱买一沓子,无论男女老幼那时候只要在夏天穿袜子,都是这。

我常常在去做客穿着布鞋的时候要穿这袜子,以示体面。

其实这种丝袜根本不凉快,更不结实,一次就碎了。最糟糕的是那玩意不吸汗,尤其是新袜子,到了晚上脱了鞋,啧啧啧,那味道,只能用wocao来形容了。

现在夏天的时尚都被韩日风涤荡,再没人穿那种90年代款的凉鞋,孩子们的脚下都喜欢穿着白色运动棉袜趿拉拖鞋,虽然很奇怪,但起码不卡脚,更没有“wocao”那样惊人的味道了。

除了专业小贩,还有有些个老头把自家产的黄瓜、菠菜、角瓜、樱桃、杏子、嫩棒子、鸡蛋挑来,找一地儿坐着,他们很少吆喝,因为就是一老农,动静大了也害臊,所以愿意买就买不买我再弄回去。

我记得那时候我爷会把捆好的小葱,晒干的火烟和础好的猪槽子拿到街上卖,一集下来也能收入点钱。毕竟进货完全免费。

街上吆喝最大声的不是以上这些,是那些个卖耗子药和跌打丸的人,这些人打眼一瞅就不是本地人,大多来自南方。对于华北偏北的人来说除了我们自己,都是南边。

这些外地贩子,往往拿一个小喇叭,连忽悠带表演,说这药多神奇多神奇,耗子一吃就死,苍蝇一闻倒一片,哪哪疼一贴就灵,围观的人把他那挤得密不透风,架势很大,但买的多是老头老太太,因为他们好骗。

现在集上不让卖耗子药了,去买个耗子药就跟间谍街头一样。

除了这些我还见过来自康巴的藏族,身上挂满银刀,地上铺着虎骨、虫草、蛇酒,甚是生猛。对于他们卖的东西大家也就是看看很少买,因为买了也没啥用。

我最喜欢停留的摊子是熟食摊儿,本地熟食都是猪头肉、猪血肠、猪肝儿、猪肚、猪蹄子,也有回民卖牛羊熟食。

每次到卖熟食的玻璃匣子我都要在那里闻一会,然后馋虫泛起,口水涟涟。

在1990年代赶集比逛超市要好玩的多。你可以看到各种展览,屠户砍肉、贩子卖果儿,少民售贩怪奇,数不清的热闹和见识。还能遇到各种人,什么亲戚呀、同学、朋友,各种寒暄,私下嘲讽。这一片子的人都会在不忙的时候买不买东西都来集上聚一下,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穿着体面。

它不仅是市场,它是文化,可惜今天这种文化在资本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已经土埋了脖子。

我爷俩的赶集,从来都是在牲口市场结束,不仅是回家顺路,还因为我爸会相牲口,那几年也没少捣鼓了那玩意,那时候那牲口市场,这一整个地区的骡马都要在此地出入,千百头骡马简直壮观。

前些日子我上集路过那,经历了二十年的变换,牲口市场变成了贮存蔬菜的冷库,出入的动物也只剩下几只野狗。

倒是它对面的拖拉机销售点,布满了各种机械。

那年我爸爸常去大井拿网捞鱼,主要是泥鳅和小金漂子。那大井是人工开挖的水泡子,开在山脚下,挖的很大,泉眼水很多,供村民打药灌水和旱天用柴油机抽水灌溉用。

这样的大井我们那有三口,一口在村头,已经干涸,被大家当做扔垃圾的大坑,一口在砖厂山坡下。西边山坡下那口最大,就是这口曾经淹死了那两个女人。

由于开挖工程很大,堆起来的土刚好在大井周围形成了一圈儿岗子,围着他,夏天的时候很多人就会去洗澡。

1996年的时候我爸领着几个侄子去那洗澡,带着我。我站在水边,我爸用香皂给我搓了身上,大人们就脱光了进去游泳,或者带个大车胎,坐上面浮着。

当时我头一次看这么多大人洗澡,也头一次知道大人下面都要长毛。

我爸把捞回来的鱼用刮脸刀片开膛,抽出肠子,去掉脑袋,用盐焗上,放在盖顶上头晒。

其实那味道可难闻了,有时候我闻到就要作呕。

等到晒至半干或全干,就能炸来吃了。

其实不咋好吃,土腥气特重,味道比买来的小鱼干差远了。

由于家里有了弟弟妹妹,我奶大多数时间要照看他们,我有点受冷。俗话说“老小子大孙子。”我奶打根儿起还是疼我。我婶子常称葫芦饼干回家给孩子吃,在我放学之后过来的时候我奶就偷偷的塞给我胯兜一把。我那时候知道,这是弟弟妹妹吃的,发自内心的不要,但老太太总会逼我就范。

那年我叔跟人合伙卖苹果,是今天很贵那种黄元帅。他们家后小屋堆了一屋子,进门就能闻到苹果发酵的味道。我奶在我每次去的时候就偷偷打开后小屋,找个不起眼的袋子,扣几个给我放在衣襟上兜着。

不好意思我又想奶奶了。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底。不是吗。

自从做了豆腐我妈的手就越来越粗糙。为了让豆浆更加细腻,我爸买了眼儿非常非常细的尼龙纱包。这玩意过了豆腐之后用水洗不干净,洗不干净,眼儿就会堵。为了让他通透,我爸又去市里买了一小带子火碱,就是苛性钠,学名氢氧化钠。这玩意是强氧化物,有腐蚀性。

晚上,我妈要在豆腐锅里的水淘尽之前放上火碱把纱包泡在里头,泡完了就是用手搓。你会问,为啥不买个橡胶手套呢?不是不想买,而是不知道买,更不知道去哪买。除了医院,集市上没这玩意。

有一天我妈跟我说,“儿子你要好好念书,你看妈这手。”我说“妈,你手咋啦。”

“火碱烧的呗。”

“哦。”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只知道她手受了伤,我挺心疼。我上了初中学了化学,我才知道那玩意到底有多厉害。

1999年夏天央视《西游记》续集播出,主题曲超燃,画质也比86版清晰了许多。某天午后我正看重播,我姥爷来了,要在我家小住。

期间他帮我妈种了秋菜,那几天可累死我了,我得压水浇园子,累得我整个肱三头肌比练完块还疼。

等他要回家的时候我坐在他洋车子的后座,在饭前的黄昏逆着太阳去了我姥家。那天他没顺镇里走,而是绕到了当年铁道兵修铁道时驻跸的行营,那是一块本区最大最平坦的农田,一根垅就是一亩地。

我们骑进大平地,道路两旁齐刷刷栽着的高大的白杨,被华北偏北夏季的凉风吹的哗啦啦响。夕照从排树间透过来,白皮绿叶变得金黄,树影被拉得老长,老长。

当我抱着两毛钱一块的大冰蛋,吮吸1999年夏天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我的人生到底怎样。

我想做科学家,想做老师,想做画家,却从未想过做领导,更从未想过做个有钱人或者现在从事的工作。

我八岁的快乐,就是那条上学路联通的家和学校,就是电视荧屏上的动画片,就是草片里的婆婆丁、苣荬菜,就是我家窗前馋着我的一天天变黄的杏子,就是台阶下我用豆腐渣喂的成群结队的小蚂蚁,就是卷子上鲜红的一百分,就是我奶偷偷塞给我的一个“黄元帅”,一包方便面,一把葫芦饼干……

我八岁的烦恼就是我每天从我奶家背到我家的一大包很重的碎草,就是我妈洗纱包被火碱烧伤了的手,就是树下躲雨被雷劈死的怪谈,就是每天压一大缸水,就是放学路上结晶的那块“虱子药”……

某夜,我在院儿里打开手电,拿它照天,那光走了很远,根本看不到尽头。

同类推荐
  • 馨宁的青春梦

    馨宁的青春梦

    这是改革开放中期一代青年追求理想的故事。他们经历了找工作难,下岗,自寻出路,自主谋生等艰难历程。小说中的馨宁,就是这么一路走来,在艰难的自省自救下,实现了她最初的青春梦想。又是一个自始至终的纯情苦恋的故事。一场利用了旧思想的阴谋设计,使故事变的曲折离奇,见证了不同的人性。细心呵护的慈爱、巧言令色的设计,榨尽价值的贪婪、奋不顾身的护佑……不同品性的人纷纷登场……
  • 迤西旧事

    迤西旧事

    滚滚历史大潮中,滇西一个贫穷的小山乡,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仰天俯地,挣扎着融进时代洪流。本书用古典式章回体小说形式,以真实事件与人物为背景,表现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众生相。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当地一个神秘的传说开始说起......
  • 贾如的自我救赎

    贾如的自我救赎

    极重度强迫症患者的十年救赎....个人经历自传形式的涉科治愈强迫症
  • 博维传奇

    博维传奇

    一个普通人是否能逆袭?咱家博维有多厉害?一无是处的他能否重返巅峰?
  • 幼儿园里故事多

    幼儿园里故事多

    这是五个男人(无人驾驶汽车设计师,画家,淘宝店主,国企办公室文字秘书,制造业工艺技术员)到幼儿园跟若干个美女们一起看孩子的故事。这是若干个性格各异的80后90后的男男女女勇于追求真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反映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大中城市公立幼儿园真实生存状态的故事。这是一个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的故事。这是一个探讨新时期关于怎样做好老师,好家长,好孩子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中国结式的成长情感

    中国结式的成长情感

    也不知何时失去了,我们或许不在会对此产生一丝悸动;忘却了太多美好,因为青春早已逝去。一部成长记录,一首沧桑老歌,我们早已尘封的记忆,原来内心最深处仍然没有忘却。
  • 重逢未嫁时

    重逢未嫁时

    她和他本是心心相许,两情相悦,可是某一天他却突然人间蒸发了,她挖地三尺,仍然找不到他,他就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却意外的“撞”上了他,发现他不单活的好好的,还有了“老婆孩子”......
  • 快穿之桃源妖劫

    快穿之桃源妖劫

    多少次了!自从顾璟轩出现,江黎就一直做着同一场梦。梦里有桃源仙境,还有个妖冶邪魅,美的不可方物的少女。可是可是,这难道只是巧合吗?在真相浮出水面后,江黎的身份是谁?原来她曾叫做任雪,原来她曾有那样的过去。可惜原来的任雪在最后一个对她好的亲人去世后,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她江黎,受了那么多苦,而这一切谁都怪不了不是吗!说不怨恨是假的。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所谓的书灵缠着江黎结了生死契。什么?你说我是妖?!还是很强大的那种?嗯,江黎表示:我这么美,是妖也可以接受。不过让江黎去三千世界帮助炮灰女配、拆散主角完成任务,才能修复元神?!不过,听着好像还蛮好玩的,算啦算啦,为了修复元神,就当是去度假旅行了!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超级大明星爱上我

    超级大明星爱上我

    穆天晴29岁平淡的人生出现了意外,遭遇前夫出轨,公司开除的双重打击,高温天晕倒在傲娇大明星欧阳沐晨的面前。穆天晴白目“欧阳沐晨是谁?”欧阳沐晨挑眉“女人,你成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秋紫

    秋紫

    18岁的那年冷漠暴戾的偏执狂沈寒秋遇到清冷妖艳顾紫"我好想真的喜欢上她了"在会痛的青春里到底是谁治愈了谁
  • 意林宴

    意林宴

    阴差阳错,她来到A市的意林学院,为了完成任务,她亲眼目睹了一桩桩上吊、跳楼、割腕……的恐怖惊悚的案子,这一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又是为了什么?
  • 命运尾页

    命运尾页

    命运无形且无常。于是这世上,有人天生尊贵、一世荣华,也有人生而卑微、多灾多难;有人原本默默无闻,却突或奇遇从此一鸣惊人;也有人原来富乐无忧,却祸从天降从此陷落泥潭。儿女情长或是家国天下,是拒不认命的顽固挣扎,又或是无可奈何的逆来顺受。终究不过是天命所授。无奈何......
  • 此生有你的那份甜

    此生有你的那份甜

    我的骄傲遇见你都不做数,你是我想陪伴一生的人,余生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