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继位,由于他年轻还很小,由赵太后执政。秦国趁此时机派兵攻打赵国,赵军抵挡不住,先后被夺去三座城池。赵太后派人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让惠文王的小儿子长安君(赵孝成王的弟弟)到齐都临淄做人质,他们才会率兵援救。
赵太后十分疼爱小儿子长安君,不肯把他送到齐国去,于是齐国也不肯发兵援救。秦国见此情况,加紧攻打赵国,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大臣们非常忧虑,纷纷提出劝谏,希望把长安君送到齐国,以便让齐国早点派兵支援。太后十分气愤,他向臣子们说:“以后再有人提出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我就用唾沫吐他的脸!”
老臣左师触龙求见太后。太后心想,这又是来劝谏的,她满脸怒气地等着接见。
触龙慢慢走到太后跟前说:“我的腿有病,走路困难,很久没来给您请安,今天来看看您。不知您身体怎样?饮食如何?”太后看他并没有提起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怒气逐渐消失。
触龙又说:“我的小儿子舒祺非常不争气,我已经很老了,非常疼爱他,希望能让他在宫里当一名卫士,不知道行吗?”太后说:“这事好办。你的儿子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他虽然年少,但希望在我死之前对他有个安排。”太后问道:
“男人也爱小儿子吗?”触龙说:“男人比女人爱得还厉害呀!”太后笑笑说:“女人对小儿子是特别疼爱的。”触龙显出惊讶的神情说:“我还以为您爱女儿胜过爱长安君呢!”
太后摇头说:“你说错了,我爱女儿怎么能比得上爱长安君呢。”触龙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的前途着想。您把女儿嫁给远方的燕王,并不是不想念她,而是为她的长远利益考虑,希望她的子孙世世代代为王,难道不是这样吗?”太后点头说:“你说的没错。”触龙接着说:“现在您使长安君身居高位,封给他富饶的土地,让他拥有很大权力,但您却不给他为国立功的机会。如果您离开人世,长安君又怎么在赵国站稳脚跟呢?因此我认为您没有为长安君的长远利益着想,您爱他不如爱您的女儿。”
触龙的一番议论使太后顿然醒悟,她欣然同意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很快发兵救赵。秦国听说齐国发兵,便撤军回国,解除了对赵国的包围。
姗姗来迟
“姗姗来迟”的意思是说,慢悠悠地来晚了。多用来比喻妇女缓缓行走。有时也用以泛指行动迟缓,来得很晚。
此典出自《汉书·外戚传》:“上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
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戚,为作诗曰: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汉武帝刘彻曾经宠幸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她就是李夫人。有一次,李夫人得了重病,汉武帝前去探望。李夫人把脸蒙在被子中,不愿意见他,说:“妾久卧病床,容貌损坏,不可拜见我皇。”汉武帝坚持要看她的面容,李夫人转过头去,低声叹气,不作声了。汉武帝非常生气,悻悻地走了。不久,李夫人死了,汉武帝下令隆重地安葬她。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经常思念她,难以解忧。当时,有一个名叫少翁的术士从齐地来到京城,自称能招来亡人的神灵。晚上,术士挂灯燃烛,设立帷帐,陈列酒肉,请汉武帝坐在另一个帷帐中等着雾中看花。
经过术士一番折腾之后,汉武帝好像真的见到李夫人的灵魂了;他远远望去,有一个与李夫人非常相像的美丽女人,来到帷帐中坐了一会儿,接着又慢悠悠地走了出去。汉武帝急得抓耳挠腮,但却被禁止到跟前仔细去看看,思念之情更加炽烈,因此更加悲哀伤感。顿时悲戚至极,吟了几句诗:
“是你,还不是你,我的爱?我翘首而望,把你等待。可是啊,你却莲步慢挪,来得如此之晚,令我情急难耐!”
手舞足蹈
“手舞足蹈”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此典出自《文选·卜商〈毛诗序〉》:“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又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
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吃酒、游玩一切都很满意。一次喝酒,刘姥姥不慎打破了磁酒杯子,便说道,如果有个木头的酒杯,我失了手掉在地上也没得关系。凤姐听刘姥姥这么说,便对刘姥姥道:木头酒杯我们这里有,但那是一套一套的,取来了你一定要吃遍一套才算!鸳鸯听说,忙去屋里取来十个黄杨根做的大套杯。刘姥姥看见木杯,又惊又喜。只见那大杯子像个小盆子,小的也比手里的杯子大两倍,杯上一色的山水树木人物,雕镂奇绝。刘姥姥拿着这奇特的杯子,兴高采烈开怀畅饮。
正在畅饮之际,又听得府内箫管悠扬,笙笛并发,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使人心旷神怡。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
谈虎色变
“谈虎色变”的意思是,被虎咬过的人才是知道虎的厉害。
后来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情,情绪就十分紧张。
此典出自《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
程颐是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曾和哥哥程颢拜周敦颐为师,他们兄弟二人都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二程。”
程颐在谈论关于知识的问题时,强调只有亲自参加实践或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得到“真知”。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他说:“从前我见过一个田夫,他曾被老虎咬伤过。所以,当有人提起老虎伤人时,只有田夫一个人的脸色与众不同,他感到特别紧张。”他接着说:“像老虎能够伤人这样的道理,就算只有三尺高的孩子们也会懂得的,然而他们并不真正知道老虎如何伤人及老虎伤人的可怕情况。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真知,真正具有这方面知识的只有像田夫这样的人。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也是这个道理。”
谈笑自若
“谈笑自若”指在紧张和危险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
此典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余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又见《三国志·吴志·甘宁传》:
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避,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将领,名叫甘宁。他是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字兴霸。他一开始依附刘表,后来投靠孙权。
他曾跟随周瑜攻打曹操,进攻曹仁,跟随吕蒙抵抗关羽。因为立下了很大的战功,所以他被任命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以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境)。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
周瑜气急败坏,准备调兵遣将,与曹仁一决雌雄。甘宁上前劝阻,他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该先占领夷陵,然后再攻打南郡。吴军大都督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
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二十余回合,曹洪往南郡退逃。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
甘宁手下兵员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也只招到了千人。当天黄昏,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有五千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构筑高楼,然后士兵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一时间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吴兵将此情况飞报甘宁。
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只有害怕,唯独甘宁有说有笑,与往常一样,毫不紧张。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马上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由于甘宁率军沉着顽强地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
后来,周瑜派来救兵,配合甘宁打退了魏军。周瑜为甘宁解围后,亲自慰劳守城将士,并给甘宁记了一功。甘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在军中传为美谈。
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形容外表强壮,内部虚弱。或者用以比喻敌人貌似强大,实则脆弱的形象。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派兵攻打晋国。秦军三战三胜,一直攻进晋国的韩地。晋国国君晋惠公对晋国大夫庆郑说:
“秦军已侵入我国腹地,怎么办呢?”庆郑不客气地回答道:“原先,你从秦国逃回晋国后,答应给秦穆公五座城池,结果你背弃了诺言;秦国发生饥荒时,你又不愿意援救。这次秦军入侵,其实是你惹的祸,我有什么办法!”晋惠公不高兴地说:“你说话真没有礼貌。”晋军迎敌之前,采用占卜的办法来决定谁可以充当晋惠公所乘兵车的右卫。占卜显示,庆郑充当右卫比较吉利,可是晋惠公却不肯任用他,决定由同祖族之人步扬驾驭战车,由家仆徒充当右卫。该出发时,晋惠公登上由四匹小马拉的战车,而这四匹马是从郑国输入的。庆郑提醒晋惠公说:“古时进行祭祀和战争这类重大的事情,必须使用本国出产的马匹,因为本国马土生土长,懂得主人的意思,听从驾车人的指挥,又熟悉本地的道路,无论你怎么样驱使它,都不会别别扭扭。现在你却使用别国产的马匹去打仗,这种马会因为恐惧而改变常态,以致不听从主人的指挥。它们往往在碰到意外情况时,呼吸突然急促,血液循环也骤然加快,血管顿时扩张,外表虽然强壮,内部已经气虚力竭了。假如到了这种地步,要进进不得,要退退不成,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你一定会后悔不已的。”对庆郑这番话,晋惠公压根儿听不进去。
秦、晋两国军队在韩地旷野展开激战。晋惠公车前所套的马匹陷入泥泞之中,左旋右转也拉不出车子。晋惠公疾呼庆郑救命,庆郑说:
“你任性固执,不接受劝告,又不按占卜结果用我,这是你咎由自取,你还怎能逃脱呢?”说完,就离开了晋惠公。说来也巧,晋国大夫韩简用梁由靡驾车、虢射为右卫,驰骋在战场上,正好与秦穆公相遇,韩简打算将他捉住。可是,庆郑要韩简去救晋惠公,贻误了擒获秦穆公的机会,让他轻而易举地跑掉了。这场战斗,最终以秦军俘获晋惠公而告结束。
萎靡不振
“萎靡不振”比喻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此典出自唐代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又见《宋史·杨时传》:若示以怯懦之形,委靡不振,则事去矣。”
北宋时,徽宗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
在金兵已经占领了大片北方地盘时,他仍然征调大批老百姓从南方搬运奇花异石,运到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修建宫殿,装点花园。对于抗金这件大事,他却置之度外,随意派了一个无能的童贯去当领兵元帅。童贯屡屡战败,结果,金兵很快打到了京城附近。
一天,宋徽宗正在饮酒作乐,听说金兵快打到汴京了,惊慌失措,大臣们也慌作一团。这时,有一个叫杨时的大臣从容不迫地对大家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像干柴堆着了火一样危急,朝廷应尽快清醒振作起来,拿出抗金的决心和勇气,这样才能鼓舞人心、振作士气。如果还和从前一样萎靡不振,胆小软弱,那么大宋王朝就没有什么指望了。
笑容可掬
“笑容可掬”即满面的笑容仿佛可以用两手捧取。比喻喜悦的样子流露于外。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三国时,蜀国于建兴六年倾全国重兵出军祁山,攻打曹魏。
由于蜀将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失守。魏司马懿率领的大军直逼西城。
当时,退守在西城的诸葛亮已经没有兵可以调遣。他登上城楼一看,只见东北方向上尘土漫天,魏兵已向西城杀来。这时候,诸葛亮逃跑已来不及了,守城又无兵无将。于是,他立刻传令下去:
城头旗子要全部藏起来;军中不准敲鼓;士兵们不准出来张望。一切准备好以后,诸葛亮命令大开城门,城门口派几个老弱残兵洒扫街道,自己端坐在城门楼上,焚香抚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来到城下,看到诸葛亮在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果然立刻退走。
兴高采烈
“兴高采烈”形容人的兴致高,情绪饱满;也形容呈现出的欢乐气氛。
此典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三国时的魏国,有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叫嵇康,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官至中散大夫,人们都把他称为嵇中散。嵇康崇尚老子和庄子的学说,讲求养生服食之道,是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为说出“非汤武而薄周孔”,而且对当时掌权的司马氏集团不满,遭钟会陷害,被司马昭所杀。
嵇康的文章写得很好,主要成就是散文,被鲁迅称之为“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
之说,主张回到自然,厌恶儒家各种烦琐礼教。他的诗歌也非常出名,擅长四言诗,风格清俊。南朝梁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撰写过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在谈到嵇康性格和他的作品风格时,刘勰说:“嵇叔夜性高豪爽,他的志趣很高,文词犀利。”
小家碧玉
“小家碧玉”泛指平民家的少女。
此典出自晋代孙绰《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君不羞赧,回身就郎抱。”
晋代人孙绰写了一首诗,描写贫家少女的情思。这首《情人碧玉歌》写道:“我碧玉原是贫家少女,本不敢攀附富贵而与有才德的公子结亲。有感于郎君对奴家的千般恩爱之意,可又觉得自己没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奴家献身于郎君之时,郎君为我的情意而神魂颠倒。奴家感激你,并不觉得羞愧,也不脸红心跳,回过身来投入郎君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