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44300000027

第27章 游于方外无生死(8)

他的两个随从史孔梁和丘据也跟着他流泪,说:“君主说的对呀!臣下依赖君主的俸禄生活,虽然吃的是粗米淡饭,乘的是瘦马旧车,也还不想死呢,何况君主如此富有,如此享福呢?”

这时只有站在一旁的大臣晏子在笑。齐景公擦干了脸上的泪水责问他:“寡人今日在这里忧伤,史孔梁和丘据都能体察寡人的心情,跟着寡人一起忧伤,为什么你却笑呢?”

晏子回答说:“假如贤明的君主能长久活在人间,那么太公与桓公将会长久活在人间;假如英勇的君主能长久活在人间,那么庄公、灵公将会长久活在人间。如果这些君主都还活在人间,君主您只能披着蓑笠、立在田间耕作土地了,怎么会身居君位而拥有国家呢?只因为前代的君主相继去世了,所以您才有可能得到国家,成为君主的呀。可是您却因为人都要死而忧伤,这不是很可笑吗?不仅如此,还有您手下的这两位大臣,见到君王办了可笑的事,不但不去矫正,反而逢迎献媚,跟着陇伤,这不是更可笑吗?”

景公听了很惭愧,举起酒杯自己罚了自己一杯,又罚了史孔梁和丘据各一杯。

齐景公忧死,是因为他怕丢失己有的国家。他没想到,正是因为人皆有死,他才得到了先王的国家。这种只见一面而不见另一面的思维方法自然会引人发笑。

按照晏子的观点,人皆有死给齐景公带来了可怕的前景,人皆有死也给齐景公带来了优越的现世。也就是说,齐景公之所以成了君主,是人皆有死这个规律赐给的,齐景公之所以将要离开君位,也是人皆有死这个规律决定的。齐景公做君主只不过是人皆有死这个规律展现的过程而已,它不为齐景公喜欢继承君位而不让先君去世,也不为齐景公担心离开君位而让景公长存。齐景公的忧伤不但是片面的,而且是无用的。人不会永久活着,因此既不必为自己的在世而欣喜,也不必为自己的离世而忧伤。即来之则安之,将去之则顺之。

列子在《杨朱篇》中通过杨朱之口说出了一番生死的道理:

有一次,杨朱的学生孟孙阳请教杨朱说:“有一个这样的人,他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特别爱护自己的身体,以此求取不死。

可以做到吗?”

杨朱说:“做不到。世上没有不死的道理。”

孟孙阳问:“以此求取长生可以做到吗?”

杨朱说:“做不到。世上没有长生的道理。生命不是通过珍惜就能不死的,身体不是通过爱护就能长久的。况且为什么一定要追求长生不死呢?长生不死有什么好处呢?人的情欲与好恶,古代与今天是一样的;人的健康与疾病,古代与今天是一样的;世上的劳苦与欢乐,古代与今天是一样的;人世的变易与治乱,古代与今天是一样的。既然这些东西都听过了,都见过了,都经过了,为什么一定要再去听,再去看,再去经历呢?活一百年那已经是很令人厌烦的了,时间太长了!这么长的时间还嫌不够,还想活得更长,那是多么累,多么苦啊!”

孟孙阳说:“照先生这么说,早死要比长生好了。如果真是这样,不是赴汤蹈火、身试锋利便可如愿以偿了吗?”

杨朱说;“世上的道理可不像你说的这个样子呀!人既然已经生了下来,就放开任其生活下去,想要怎么样就让他去怎么样好了,一直等到死,才算了结。人将要死时,就放开任他去死,想要怎么样就让他怎么样好了,一直到他完全死去,才算终了。

因此,对待生死,没有什么不可放任的。是生是死,随它自然去吧,何必要管什么是早,什么是晚呢?”

这个故事首先讲人生必有死,这个道理前面的故事已经谈到了;其二是讲长生没有意义,那会很苦很累,暗含着死后可以得到休息,这在前面的故事中也有涉及;其三是讲,不必要追求长生,也不必要追求速死,是生是死随其自然,这是本故事的大旨,也是道家最基本的生死观。

“子贡倦学”的故事意义与此相近,但却有所侧重。

《天瑞篇》中说:

孔子的学生子贡感到学习太累了,想要休息一段时期,于是便向孔子请假。他说:“学生近日感到学习得非常疲倦,想要休息休息。请先生能够准许。”

孔子感到很奇怪,说:“人一旦来到世间便没有休息的地方。

你要休息那怎么可能呢?”

子贡说:“照先生的说法,学生连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吗?”

孔子说:“有倒是有,那就请你看那旷野之中高高的、圆圆的坟墓,坟墓中那上宽下窄的棺材,那就是休息的地方。”

子贡听说后感叹着说:“真是伟大呀,这个死啊!君子认为那是休息,小人认为那是倒下了。”

孔子听子贡对死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很是赞赏,说:“子贡,你真是把人的生死看透了。现在的人只知道人生的快乐,不知道人生的痛苦;只知道人老的疲惫,不知道人老的安逸;只知道死是可恶的,不知道死是休息。齐国的大夫晏子说过一句话,他说:‘生活在古代的人不厌恶死。仁义的人以死为休息,不仁的人以死为倒下。’实际上,死是人的归宿。古人以死人为归人,意思是回到家的人;以活人为行人,意思是走在路上的人。走在路上的人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家的人,将受到社会的谴责;而现在天下大多数人都不愿死,都抛弃家,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一个人离乡背井,丢弃亲人,抛掉产业,游历四方而不回家,这是一种什么人呢?人们必定说他是狂荡的人。而另有一人重视贤才,自以为心灵手巧,所以凭借自己的小聪明在那里追求名誉地位,到处张扬而不知收敛。这是一种什么人呢?人们必定说他是有智谋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都是不可取的,可是人们却褒一个而贬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如何正确地评价他们。

“子贡倦学”在以死为归的学说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死是一种休息,是一种快乐。之所以说它是快乐,主要是针对人生而言的。

因为人生在世总是处在不停地操劳之中,不得休息。为了求生,为了荣名,不停地奔波,无休止地奋争。这是一种痛苦,是一种煎熬。立足于此,死是这种痛苦和煎熬的解脱,所以是陕乐。

这种观点没有明显脱离生死随其自然的基本思路,但却发展了以生为苦、以生为累的思想,并对以死为归的思想表示赞许。

列子还在《杨朱篇》中表述了一种“生为暂来”的思想。

他说:

长沮子见杨朱每日无拘无束地活着,逢水喝水,逢食进食,无水亦不觅水,无食亦不求食,唯恐对他身体不好,于是劝杨朱好好保养,以求长生。杨朱不以为然,说:“有人愿意长寿。长寿有什么好处呢?活一百岁可以说是够长的了,一千个人中很难。有一个。可是你想一想,在这一生中,婴儿时期还不懂事,年老之时已经衰退,这两个要别人照顾的时期就占去了人生的将近一半。晚上睡着时无知无觉,白天有了知觉又忙忙碌碌地不得空闲,这样的日子又几乎占了一半。再加上病痛疾苦、忧虑疑惧,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又占了一半。算下来,在几十年中,真正无忧无虑、闲适自在的日子,大概没有几天。你说人活在世上到底为的是什么呢?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有人说是为了享受丰厚的物质、动听的音乐和悦目的美色。

可是物质并非时刻都能满足,声色并非可以长久赏玩,而且还得时刻注意法规的限制、名誉的好坏,往往为了一时的名声和死后的荣誉,不让自己的眼睛去看愿看的东西,不让自己的耳朵去听愿听的东西,注重自己心中的是非标准,放弃了自己当时能够享受到的快乐。这和囚禁在牢笼之中有什么区别呢?

“太古时期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知道,人生是暂时来到这个世界,人死是暂时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就随着自己的意愿去行动,不违背自然的需求。遇到愉悦的事情不回避,不受名誉好坏的束缚;放纵本性去生活,不限制对万物的喜好;不追求死后的荣名,也不触犯人间的刑法。至于名誉好坏、寿命长短,都不是自己所要考虑的事情。”

这个故事的归结点是不考虑名誉好坏、寿命长短,坦然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基本思想仍然属于顺随自然的范畴。

不过在表述的过程中,用否定人生快乐的方法去破除追求长寿的观念,因此显得颇有一些悲观厌世的情调。又用放任情性的方法去表述不违背自然的思想,因此显得略有一些纵欲的色彩。然而其宗旨却是随其自然,不加人意之束缚。

《力命篇》中表述了一种“人本无有”的思想:

魏国有一个名叫东门吴的人,很喜爱他的儿子。可是当他儿子不幸夭折之后,他却没有一点点忧伤的样子。他的管家觉得很奇怪,问他说:“先生爱儿子可以说是天下少有的了,可是现在您的儿子死了,却不见您悲哀和忧伤。这是为什么呢?”

东门吴回答说:“我原先本来就没有儿子,没有儿子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悲哀和忧伤。现在儿子死了,不是与原先没有儿子一样吗?既然与原先没有儿子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要悲哀和忧伤呢?”

这个故事是从人的演变来看待生死。认为人本来就不存在,死后也不存在,所以生前与死后没有什么区别。既然生前与死后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死后也就不应该有什么哀伤了,因为他在生前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哀伤。

生死随其自然,立足点在于人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个过程。说它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一个过程,其意义有两点:其一是,人是自然而生的,也是自然而死的,非旦自然生死,而且既已出生则必然要死,因为这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可能违背。既然如此,人在生死面前则是无可选择的。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则应抱有生死随其自然的态度,这是一种明智。

反之,明知生不可求而强求,明知死不可免而强免,明知未至死地而趋死,明知前有生路而不行,岂非自讨苦吃?岂非愚昧?其二是,人从无有而至有,又从存有而至无,处于无有之时无知无欲、无苦无乐,回归无有之地也会无知无欲、无苦无乐。既然如此,人生不值得追求,人死不必要回避。

客观一点说,这种观点是一种自然的观点,实在的观点,通达的观点,透彻的观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揭示了生死的真相,驱散了死界的迷雾,消除了对死的恐惧,进入了自若的境界,对人类有解除迷信,唤醒睡梦,启迪理智,脱俗归真的作用。

人们生活在世上,大都害怕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死将改变人生的一切,丢掉生时的家财,抛弃亲友与家人,割断情丝和爱恋,把人带人一个陌生的世界;因为生与死的中间隔着一个不可琢磨的分界线,是痛?是苦?是惊?是惧?谁都不知道,而别人临死时那种难受的样子却给人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因为死后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人们全然不知道,加上一些鬼怪传说的渲染,那里十分可怕便成了一般人对死的心理预感。

不过怕有什么用呢?怕也得死,不怕也得死。既然如此,与其害怕,不如正视它,研究它,以顺随客观规律的态度对待它。

这是最正确的态度。之所以说它正确,是因为它是对人的生活和身心最为有益的态度。列子生死顺其自然的观点与这样的态度是基本吻合的。

死是必然要来临的,拒之亦来,迎之亦来,这是人生的客观规律。列子正是立足于此提出了拒之无用而迎之不必,未来之则安于生而既来之则安于死的观点。由此可见,列子的观点不是随意的妄言,它建立在了对生死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死是一种乐事,因为它是劳累之后的休息、烦恼之中的解脱,所以死不应拒之,亦不必惧之,随其自然而应之。列子这种观点不能说是科学的,因为死后无知无觉,既谈不上苦,也谈不上乐。然一而这种乐观的态度却扫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而且以劳累后的休息、烦恼之中的解脱作比喻,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生前一无所有,死后也一无所有,人从无而变有,又由有而归无。据此列子提出生前无忧、死后亦无所沈的的观点。在这里,首先列子确立的前提是真实的、科学的,他客观地展示了人在生前死后的真实世界;其次他的眼光是深邃的,思维是非凡的,他把人的视野从有限的现世拓展到了不可目视的彼岸,将人的视角从人的生命体调整到了宇宙空间,使之具有了高度的洞察功能和透视功能。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脱俗的,显得那么沉静、泰然、洒脱、自在,一派圣哲风度,使人仰而观之。

由此我们说,列子生死随其自然的观点是中国古代的一面明镜,大可照亮人的心田,使人活得轻松,死得自然。

不过有些人并不同意这个结论,说列子的观点导向颓废、放纵、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这倒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列子讲述过几个相关的故事,我们在下面作一介绍,以供分析。

3.尽欢穷乐死则皆空

在列子讲述的故事中,的确有主张人生享乐的,但这种主张的理论依据并不是生死随其自然,而另有所主。请看“子产兄弟”和“端木散财”两个故事。

“子产兄弟”的故事出自《杨朱篇》。故事说:

春秋时期,郑国曾由子产执政。子产很有才能,只用了三年时间,便创造出了国治民安的局面,善者服其教化,恶者畏其刑法,邻近的诸侯也都心怀忧虑,怕郑国越来越强大。可是有一件事情总使子产放心不下,成为他担心而又束手无策的难题。这就是他的兄长公孙朝好酒,弟弟公孙穆好色。

在公孙朝的家里存放着千种好酒,已经是喝也喝不尽了,可是他还在大规模地酿造,酒糟堆放在那里像个小山。路经他家,离门口还有百步之远,就闻到了酒糟味,那个浓劲,呛人鼻喉。

说起公孙朝的喝酒来,那就更不用提了。酒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乐趣,除此之外,什么世道的安危、人间的吉凶、家境的盛衰、九族的亲疏、国家的存亡,一概不知,即使是水火兵刃危及他的生命,他也毫无知觉。

同类推荐
  •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内心的八度定律

    尼采的内心非常强大,他是一个心灵哲学家,永远为自己的内心而活,尼采曾经说,只要杀我不死的,只能使我更强大,对尼采而言,他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尼采的内心强大到疯狂,人们都说他疯了,其实他是具备超常规的思维模式,尼采依靠自己内心的八度定律,这是从哲学角度战胜一切的心灵鸡汤,本书是对尼采内心八度定律的最权威解读。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 二重论

    二重论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热门推荐
  • 飘塔学院贵族区

    飘塔学院贵族区

    闻名的飘塔学院分为普通区和贵族区,而在贵族区有一种叫做方糖的陪读制度,贵族区的继承人可以从全校挑选一位幸运儿成为自己的“方糖”。故事从那个强大的少年挑选了一个打破“三个月”诅咒的少女开始。菩藤年,像藤蔓一样平凡却不平庸的少女。言缄默,像国王一样强大却体贴的少年。一次落水事件,她成为他的方糖。他成为她这一生都无法摆脱的魔障。他十五岁那年研制的药物,在命运的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她揭晓的身世,将身心推向痛苦的深渊······当一层又一层迷雾揭晓,能坚守到最后的,会是爱吗?
  • 乱世大学太子求录

    乱世大学太子求录

    现代人梁炯,回到古代,完成了肖想已久的壮举——建立古代的大学。这所大学致力于培养集医毒、间谍、格斗、乐理、农工、鲁班等全方位一体化人才。这里有宿舍,食堂,蹴鞠场地,阶梯教室。总之,梁炯觉得,他可以在这里一展抱负,让乱世提前进入结束进程。
  • 鱼的诅咒

    鱼的诅咒

    暑假的前一天,我受到了委托,但需要我解决的事件是——诅咒,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下,我只好接下委托,然后,我看到了妖怪,扮成阴阳师的我至始至终只能看着诅咒的延续,扭曲的鱼妖怪之中的真相,隐藏了巨大的情感,但却无人察觉得到
  • 涅槃之帝

    涅槃之帝

    以吾之血,持封印不破。以吾之骨,化数年之时。以吾之魂,护我大帝安入轮回。妖娆苍穹,成我大帝不朽神话。妖魔不灭,吾之不苏。大帝,何时归来?
  • 孟婆今天也在闹辞职吗

    孟婆今天也在闹辞职吗

    想要改善工作环境,不许。想要提高薪资,不许。想要辞职去投胎,还是不许。我说,阎王大爷,放过我好不好?“说了不许就是不许!有种你再找一个符合孟婆条件的人来给我啊!”……我要罢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娇宠:腹黑老公带回家

    豪门娇宠:腹黑老公带回家

    齐大上校齐洛说:“乔小妞你就是个祸害,祸害了我哥大半辈子。”乔依依表示不服,明明她才是被祸害的那一个。她白天要忙着斗白莲花,晚上还要被傅安爵缠着祸害,她表示很无辜。傅安爵,傅家二少,堂堂帝皇集团总裁,集万千华贵于一身的天之骄子。这辈子却只爱一个乔依依,他只想宠她入怀,爱她入骨。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一对一,欢迎大家入坑!读者群:571491537
  • 沈轩回忆录

    沈轩回忆录

    红极一时的女星米雪恋上沈氏总裁,被其老婆迫害,远走他乡,确发现自己以暗结珠胎,米雪被匪徒杀害,儿子沈轩被沈总发现带回京城。沈轩在一次次欺辱中成长,黑化,最终变得强大,成为新任总裁,改变命运。
  • 观想师

    观想师

    想要叉烧鸡翅?没问题,我这就观想出来!想要等离子炮?没问题,我这就观想出来!想飞?没问题,我这就观想出一双翅膀来!想要美女?没问题!呃,等等,美女这种物体的构造太精密了,我无能为力……无论是香蕉苹果,还是手枪大炮,甚至坦克机甲,你脑海里想象的一切物体,观想师都能创造出来!无中生有,原本属于神的能力,但现在,人类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