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日:“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外在的名誉与生命相比,谁更重要呢?得到名誉、财富和失去生命相比,哪个更重要呢?得到想要的,反而失去最重要的;想要满足,反而会受到屈辱。只有知道适可而止并能心不离开大道,才能保全性命,永远无忧。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和效仿的。
用人之道无论是世界大同的蓝图伟业,还是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抑或是企业成功的目标管理,都离不开大家携手共进、相互扶持,方可达成。
在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第一因素,故选人、用人、留人,成了国家、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国家选用了开明贤德之人,必能国泰民安。帝禹选举皋陶而使得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相反,一旦用错了人,国家将遭受灭亡的危险。秦始皇错用赵高,仅十五年江山就灭亡了。企业挑选了德才兼备之人,必定能飞黄腾达。中国海尔集团起用了张瑞敏这样有管理才能的老总,才起死回生,反之,企业也有可能倒闭。
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一个经营二百多年的老牌银行,由于总经理里森在财务上做了手脚,而导致银行破产。因而,用人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企业的存亡,岂能不慎乎?
俗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仲弓是孔老夫子的得意门生,他做了季氏的大管家,曾经去向孑L子请教人事管理的问题。子日: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先派定各部门的负责人,宽恕下级的过失,举用贤德的人才。他又问道:“如何才能识别贤才并举用呢?”
日:“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意思是:推举你所了解的,至于不了解的,别人难道不会举荐吗?老子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想选优秀的人才,先得会识人才、了解人才,这些都需要有知人的智慧,才能做到。
面相识人。相由心生,一个五官端正的人,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清目秀,鼻直口方,两耳垂肩,往往会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感觉。面相学最忌讳五官不协调,俗称“破相”。但是,亦不能以貌取人,只可在特殊情况下作以参考;据说孔子相貌奇特,五官朝外露天,是“五漏”之相。此相属于怪相,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桃花顺”,乃成大气候之格局。上古时,人的相貌虽丑,但心地善良,因此叫兽面佛心;中古时,人心不古,却道貌岸然,故称人面兽心;下古时,天良回归,人人慈眉善目,内外一如,故叫佛面佛心。亚圣孟子非常善于识人,他看过梁襄王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这是根据梁襄王面带霸气、举止轻狂、傲慢无礼、生活奢侈而判断出来的。
气色识人。一般老中医一眼就能看出你身上哪儿出了问题?
比如你有胃病,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中医诊断离不开望、闻、问、切这四个步骤,他用的是第一个步骤“望”。望什么?望气色。脸色泛黄,一定是胃有问题,因为黄色属土,主胃。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因其能量的差别而散发出不同的气场。如我们对人友善,则很明显能感到善的气场;生气时,则能明显感觉有煞气;起杀念时,让人感觉杀气腾腾,毛骨悚然。这些气是由人的心念而散发出来的。
有人做过实验,当他怀着善意去给鸡喂食物,鸡群会毫无防备地跑过来抢食。如果他起一个念头:“今天要宰只鸡给客人吃”,这时再去喂食,就会发现没有一只鸡过来,即使跑过去,它们也会跑开。由此可见,当一个人心念发生变化时,也会引起气场的改变,就连动物也能觉察到。
人头上通常有五种气,其中白气灌顶不同凡响,紫气东升贵不可言,金光一片定是圣哲,红气当照心浮气躁,黑气压顶重病缠身。
所以,我们想要识别一个人,也可以适当借鉴和参考这种方式。当然,这种气场的好坏,是需要我们有相当的敏感度才能识别出来的。
《玄奘西游记》记载,玄奘在印度那烂陀寺曾拜戒贤法师为师,记载中提到戒贤法师晚年患有顽疾,痛苦万分,最后竟然像他这样一个大修行者都实在忍受不了那样的痛苦,准备轻生。可在这时他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中出现三位仙人,一位背光为白色光芒,照彻山河,是弥勒佛。另一位背光为金色,是文殊菩萨。还有一位背光是紫色,是观自在菩萨。这三位仙人向他道出了一段因果。
原来戒贤法师前世是一个国王,因为不爱护自己的子民,而得此果报。仙人告诉他如能够坚定信念宣扬正法,则病情会得到缓解,三年后会有一个大唐僧人来拜你为师,请收他为徒。由此得知佛祖的头光代表一种光明、祥和、尊贵的气场。
言行识人。早在几千年前,圣人留下了许多识人的经验供我们参考:“巧言令色,鲜矣仁。”“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等等。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商朝有个贤臣叫箕子,善于观察人。一次,他看到商纣王吃饭时换掉了平时的木筷子,而改用了象牙筷子,便长叹一声道:“恐怕国家有难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回答道:“如果吃饭用的筷子都要用象牙精制而成。那么他盛饭的碗岂肯将就?一定会用上好的璞玉打造而成。既然如此,饮酒的酒盅也定会用珍贵的犀牛角做成,用这么高档的餐具,请问会吃粗茶淡饭吗?肯定会吃一些山珍海味。既然吃的是山珍海味,用着高档的餐具,那么会穿朴素的服装吗?不会,肯定是绫罗绸缎。住的就更不用说,一定会建造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而这都需要钱来支持,那么钱从哪里来呢?肯定是搜刮民脂民膏。如此下去,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就会怨声载道,一定会起来反抗。这样国家就会发生灾难了。”后来果真应验了箕子所言,这足以显现出箕子的远见与识人的智慧。
心态识人。子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我们识人的方法不仅是要观察他的所作所为,还要了解他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最后看他是否心安理得。如果能如此明察秋毫,人怎么能骗得过你呢?
可在这时他做了一个奇特的梦,梦中出现三位仙人,一位背光为白色光芒,照彻山河,是弥勒佛。另一位背光为金色,是文殊菩萨。还有一位背光是紫色,是观自在菩萨。这三位仙人向他道出了一段因果。
孔子也是识人高手,有一次他听到子路弹琴,琴声刚硬,缺乏柔和,以至于将琴弦弹断。孔子由此推断出子路性格太过刚硬,将来恐怕不能善终。玉至硬则易碎,钢至坚则易折。果然,后来子路在卫国政变中,被叛臣贼子用箭射死,并将其尸体剁碎。孔子因为失去这个学生而十分痛苦。所以,我们从一个人的笑声、琴声、语气、脚步声甚至是文章、笔体等,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及吉凶祸福。
三国时期,曹操的几个儿子一直在为太子之位而明争暗斗。
后来,在曹操年迈体衰之时终于宣布立曹丕为太子,太子出宫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忘乎所以地抱着自己的亲信说:“你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吗?我盼这一天已经好久了!”这个亲信回家之后,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对他说:“依我看,太子是个难成大器之人,首先他喜形于色,没有沉稳、内敛之气;父亲生死攸关,他无半点伤感,只关心权力,此是不孝;国家大任将至,关乎黎民苍生,任重而道远,而他全无忧患之感,恐怕江山在此人手中也不会长久的。”果然,曹丕在位没有几年,江山就改姓了。
还有更高深莫测的识人方法,那就是佛家所讲的“他心通”。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身边有个国师叫志公禅师,道行修为非常了得。一年冬天,他随梁武帝游山之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山的四周白雪皑皑,而山顶中央却没有一点雪。梁武帝非常好奇:“这是什么缘故?”禅师答道:“那山顶一定有位修行者。”于是,两人便上山去寻访。只见有一人鹤发童颜、赤臂露足在此坐禅。梁武帝欢喜称赞:“此乃高人也!”于是,便想请高人下山接受供养。这位高人回礼道:“感谢陛下垂青,只怕小僧无德无能有失皇恩所望。”武帝见他谦虚有礼更加高兴,坚持要另择吉日来亲自迎请高人回朝。志公禅师却用他心通观照到此人心口不一,是个贪图富贵、名利之人。返回途中,武帝问志公禅师:“国师看此人如何?”禅师答日:“此人修炼之功很不简单,不过其道德修为不敢恭维。”武帝心想:“莫不是国师见我看重此人,而心生嫉妒吧?”志公禅师看出武帝之心,便说:“若是武帝不信,不妨一试。”于是武帝第二天就将这位高人迎请入宫,并召集群臣设宴款待。可是武帝却故意将这位高人的座位排在最末,给其他人端上来的是美食佳肴,唯独给他吃芹菜、豆腐这样的粗茶淡饭,这位高人心里想:“这皇帝如此怠慢于我,有机会我一定要让他见识我的本领。”他虽心里不快,但表面上依然若无其事。事后,梁武帝对志公禅师说:“我看这位高人不像禅师所讲的那样,一定是您误会了。”志公回日:“武帝不妨再试。”梁武帝答应了,便又将群臣召集到宫中来嘉奖,这次每人都得帛绢百匹,高人正要接受,却见宫女又将礼物收了回去,并说:“这是给大臣的,没你的份儿!”高人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一下子火冒三丈,拂袖而去。果然如志公禅师所料,他虽有神通,但心性未明。也许我们也都渴望有“他心通”,但这种境界是通过修行的功夫才能达到。如果我们目前没有这么高的境界,也不妨通过一些特意的考验来识别。
新西兰的一家知名医院招聘护士。有许多高学历、资深的应聘者都来了,经过初试、复试的淘汰,最后只剩下三个人。这一次,应聘者进去之后发现那里有一位坐在轮椅上浑身发出臭味的老人,一个资深的老护士视而不见,另一个学历颇高的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捏着鼻子远远地躲开了,只有一个中专刚毕业的女孩子走过去带老人去检查、洗澡、散步,后来这个人被录取了。护士的天职就是用爱心去照顾病人,眼看一个急需帮助的人而无动于衷,又怎么能配做一名称职的护士呢?所以,有些人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忠厚、老实不善于辞令而无法适应社会,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一个心中有爱、为人诚信的人,谁会将这样的人拒之门外呢?
诸葛亮曾提出七条知人的途径: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对是非的判断来考察其将来的志向,看看是否胸有大志;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提出尖锐的问题对其诘难,看其观点有什么变化,能否随机应变;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即就某方面的问题咨询其看法和对策,看其知识经验如何,是否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观察其在困难面前的表现,看其有没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即以美酒款待,看其个人品德如何,是否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即观察其在金钱财富面前的表现,看其是否能经得住物质利益的诱惑,是否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即托付其办事以视其信用如何,是一诺千金,还是信口开河。诸葛亮的这些观点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借鉴古人的经验,拓宽知人的思路。
一个真正能慧眼识英雄的人,一定会找到他人的致命弱点,发现他的生活盲点,觉察到他身上的缺点及优点,从而才能帮助他成就生命的圆点。这才能真正做到如《大学》所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的境界。
选人固然重要,但是人才不是选来就万事大吉了,如果不能知人善用,就是浪费。那么如何用人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呢?
观其志向,委以重任。子日:“道不同不相为谋。”先达成共识,然后才能共事。如果你有一番雄心壮志、宏图伟业想要成就,一定要找跟你志同道合的人。子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这就是说,可以与我们共同学习,但未必与我们志向相同;即使有共同的理想,也未必能够持之以恒;即使可以坚持理念、持之以恒,但是也未必可以通权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