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谈美国是不是无中生有,根据当时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要达到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铲除萨达姆政权、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供人道主义救援和保护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
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战争开始,2000多枚各类精确制导炸弹在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爆炸,无数伊拉克人倒在血泊之中,哭喊声回荡在这个孱弱的国家上空,好不凄凉!
伊拉克人民奋力抵抗,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祖国,加入抵御强国侵略的战争。侵略?对,就是侵略!全世界人民似乎开始看清美国用眼泪掩饰住的狰狞面孔。因为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英美联军起初“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达成,战事陷入了僵局。
俗话说: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美国联合“情夫”英国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好几路发起强大攻势,迅速占领伊拉克大部分领地,最终开着坦克长驱直入,得意扬扬地杀进巴格达,战火在美军身后蔓延,士兵们脚染无数伊拉克人民的鲜血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妻子”的残忍,“丈夫”伊拉克对其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双方掐得死去活来,胜负却很快见分晓。
2003年4月15日,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或许美国想用武力告诫想要得罪美国的人,甚至让他们感到恐惧,但事与愿违。或许美国想警告“9·11”恐怖袭击的制造者,得罪美国人将付出惨重代价,但事实上,以暴制暴只会激起更多的仇恨。更何况,美国还带着无法宣诸于口的其他目的。
仇恨不仅没有因为恐惧而消灭,反而壮大了。如果说以前仅有少数伊斯兰教徒反对美国,那么现在中东所有战争中的受害者都将归罪于美国。战后的阿富汗一片废墟,鸦片种植又增多起来,而这原本在塔利班时期已经被限制住了;战败的伊拉克唯一的经济产业——石油工业瘫痪了,全世界的石油涨价了,更多的无辜百姓家园被毁,生活无依。
战争从来都不能解决问题,只会造成更多的伤痛和更多的仇恨。相信美国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但美国似乎并不打算收敛。或许,我们更应该想想:中东到底富有的是什么,让美国人如此深陷其中而又不愿自拔?
2007年金融大崩盘
2007年9月15日,世界聚焦美国华尔街。有人说,这是“百年一遇的大地震”,有人说,这是一场世界性的“大风暴”,身处此次风暴中心的人们,记下了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这一天,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受此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5日巨幅下挫,创下“9·11”事件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这就是2007年震惊全世界的金融大崩盘。
事情开始失去控制了:房屋滞售,价格跌落,信贷紧缩……这场席卷美国的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似乎比真实情况还要严重得多,人们不由猜疑和揣测:它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未来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今天的故事都将是明天的历史,当未来的历史学家拿着放大镜查考今天美国金融风暴的线索和成因时,他们或许会摇着头说:怪物其实一直在跑,只不过在人们看重商业模式胜于商业信用、看重融资创新而不在意风险控制时,他们迷离的眼睛对怪物是视而不见的。
有人如是说:“‘9·11’摧毁的是两座看得见、摸得着的摩天大楼,而这次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却是美国人对未来信心的丧失,这要比世贸大厦倒塌更加可怕。”
1.消费的危机
在中国的老一辈,常常习惯于将挣来的钱分类,一部分作为家庭消费的开支,而另一部分存入银行。他们可能有时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但是光看着存折上逐渐增长的数字,就会异常开心。但美国人却不这样,甚至觉得不理解。在他们眼里,钱就是用来消费的:“钱只有用出去的才是自己的。”既然这样,挣来的钱又何必存进银行里呢?
很早的时候,亚当·斯密就曾说过:“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消费是促进生产的最有效途径。或许就是这样的思想,使得美国的经济迅速增长吧。美国的消费意识,或许与中国极端的存钱意识正好相反,但不幸的是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有时,美国老百姓的购买力并不能达到他们消费意图的经济能力,但可幸的是,他们有这个世界上最为宽松的借贷机构,可以为他们贷出他们需要的金钱。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或许可以为我们解惑,了解一下这场金融风暴的源头所在。
有一天,一位其貌不扬的男士带着一位十分艳丽的小姐来到一家名牌皮具店,为这位小姐选了一个价值6万多元的皮包。付款时,男士掏出支票本,十分潇洒地签了一张支票。店员有些为难,因为这两个人是第一次来店购物。
男士看穿了店员的心思,十分平静地对店员说:“您担心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对吗?今天是周六,银行关门。我建议您把支票和皮包都留下。等到下星期一支票兑现之后,再请你们把皮包送到这位小姐的府上。您看这样行吗?”
店员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到了星期一,店员拿着支票去银行入账,支票果真是张空头支票!愤怒的店员打电话给那位男士,那位男士对他说:“这有什么关系!你和我都没有损失。上周六的晚上,我已经同那个女孩上床了!哦,多谢您的合作。”
这就是美国金融旋涡的本质。金融业的放贷投资者、股市的股民其实和这位美女一样,对未来的收益充满良好预期,而对于可能加大的风险却缺乏防范意识。当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巨大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时,亏钱、亏本是铁定的。至于政府、媒体和一些所谓的精英分析家们,往往在其中扮演的就是这个店员的配合角色。
次贷危机就这样爆发了。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是美国政府运作的巨大隐患,导致的却是全球性的影响。无数金融者在这场浩劫中破产: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的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美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2007年8月8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支基金倒闭,等等,类似的破产事件不胜枚举。
危机迅速从美国波及全球。德国《世界报》(Die Welt)报道,一名当地警署官员在接受该报采访时透露,德国第五大亿万富翁,名列《福布斯》杂志2008年全球富豪榜第94名的阿道夫·默克勒晚上在他的家乡,也就是位于斯图加特东南部的布劳博依伦小镇附近因受火车撞击而死亡,终年74岁。他的家人在声明中说:“默克勒公司因金融危机及其在最近几个星期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困境……默克勒因无力处理当前状况而备受打击,因此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经典的说法: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去世的时候还清了她买房的所有贷款;一个中国老太太去世的时候感慨地说:我终于买上了房子。正是这样的说法让人们都疯狂地拥入了股市、房市。当卖菜的老太太都知道买股票能赚钱、都知道按揭买房购车过富裕生活的时候,那么股市离暴跌、金融业离次贷危机就不远了。
2.生活中的灾难
说着那些有钱人在这场浩劫中的悲惨,或许并不能让人有更深的感触,或许有人简单地以为这场风暴波及最大的只是有钱人。但事实上,一般的市民在席卷而来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影响丝毫不逊于银行和金融从业者,这场刮到老百姓身上的风暴,更能让我们心中荡起不安。
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附近的弗洛里桑特市,有一名绝望的失业父亲。这位现年44岁、名叫唐纳德·凯斯·吉安曼科的父亲是美国弗洛里桑特市的一名单身父亲,他在2004年就和妻子离了婚,独自带着两名17岁的双胞胎女儿艾丽丝和玛丽莎生活,在印刷厂打工的同时,靠着金融投资来养家糊口。在邻居们的眼中,吉安曼科的形象友好慈祥。然而美国次贷风暴却不期而至,毁灭性的金融危机使得吉安曼科的投资血本无归,并且还欠下了17.3万美元的债务,就在这年9月,吉安曼科不得不申请破产。吉安曼科的双胞胎女儿艾丽丝和玛丽莎都是高中三年级学生,就在明年便要报考大学了,这让破产的吉安曼科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的生命中已经没有比这两个女儿更为重要的存在了。他曾发誓,为了女儿的幸福,愿意作任何牺牲,哪怕是自己的生命。绝望的他终于铤而走险地下了抢劫银行的决心。
闯入银行的他脑袋里挤满的都是女儿在学校里轻快的步伐,在家中演奏着自己喜欢的乐器时露出比花朵还灿烂的笑脸。“只能这样了。”他这样想着,汗水不断顺着包裹过的脸颊流下,手不住地颤抖。当他带着抢来的钱逃走时,心中虽紧张着,却似乎松了一口气,至少女儿的学费与生活费有着落了。回到家后的吉安曼科依旧是那腼腆的笑容,带着只有父亲才有的慈祥。他与女儿一起坐在桌前,吃着已经渐渐习惯的简陋晚餐,听女儿讲在学校中发生的趣事,和女儿一起笑着。
他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连续抢劫了圣路易斯市附近地区的12家银行,劫得了大约10万美元的巨款。但抢劫这种事情,如纸中的火,总有烧透露出真相的时候。这名父亲在他实施最后一起银行劫案时,被美国警方逮捕归案。
还在学校中的吉安曼科的双胞胎女儿艾丽丝和玛丽莎得知父亲就是闻名的“连环银行劫匪”后,两个人都呆在了那里,已带着些许成熟的脸上,泪水顺着脸颊静静地滑下。她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这就是这场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伤害: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在次贷危机中,对人们形成打击的还有一个更有代表性的事情,那便是接踵而来的失业。11年前,露丝走入了雷曼兄弟公司的办公大厦,这家在美国乃至全球都首屈一指的综合性投资银行于1850年便已建立。当她坐在那个只属于她的办公桌前时,已经算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金领了。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在40岁的时候失业,即使是噩梦中也没有出现过。但是在美国华尔街出现危机后,包括露丝在内的数万名员工就这样被解雇了。40岁的露丝苦笑着拍了拍额头,真希望自己是在梦中。
这个年龄就失业,对于他们算是糟糕极了的事情,这迫使许许多多的人要另谋出路。本来,找工作这件事对于任何年纪的人都是困难的,更不用说不惑之年的他们。已经40岁有余的他们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还有了孩子,这使得他们肩膀上的担子异常沉重,那些还未偿还的贷款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再上岗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但失去工作的人就像越冬的候鸟一样多,要飞在引人注目的最前面,可谓是困难到了极点。美国有大学在之前发布了报告,说:有越来越多超过40岁的金融专业人士重返校园学习,其中有些人希望转而从事医生、律师或教师工作。在纽约曼哈顿上东区一个有名的社区和文化中心里,常年举办职业辅导课程,参加人数在过去一年增加了21%。“我们的成人教育和人生规划课程特别受欢迎。”这个成人教育计划的教员雅各布说,“参加者大多是超过40岁的中年人”。
转业过程中很难接受的是人的心理,原来年薪25万美元甚至更多的自己,如今要为了8万美元的年薪做一个“穷酸”的英语教师。一位美国主流大学的研究员说:“金融行业给从业者戴上了金手铐。”
也有少数地方在经济上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太多冲击,但在那里依旧有不少人因为外界的影响而节衣缩食。一位叫那扎的市民苦笑地对记者说:“几个月前,当消费者信心尚未开始下降前,本镇一些居民就已经开始减少光顾当地星巴克咖啡店的次数了。那些以往经常在该店享用4美元一杯香浓咖啡的顾客,现在开始在自己家里冲泡咖啡,味道虽然比不上星巴克,但是比较省钱。加之汽油及食物价格飙升,人们纷纷开始精打细算。许多人不再雇用清洁工、不再雇人修剪草坪,还有不少家庭取消度假计划,减少外出用餐,不少人给车加油时,也开始货比三家,许多妇女甚至减少了上美容院的次数。”
危机在精神上的影响随处可见,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位艺术家的设计来展示这一切:他设计的“美元”,上面印着的数字,变成了零。
3.幸福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在危机下的美国,涌现出这样的一类人:他们被付不清的房贷和突然消失的工作踢出了自己的家门,住在一个个简单的帐篷里,像极了20世纪30年代时美国的流民潮。在美国的零星角落中,这些失去家园的人们聚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