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2600000022

第22章 教育与文学(1)

我完全承认道德指导的好处,也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体系,但是它只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它教人读书写字,作文赋诗,培养高超的记忆力。世界上没有任何民族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高超的记忆力。

在中国,每个父母以及男孩子都把“念书做官”挂在嘴边。这句话的意思是获得教育,成为官员。它指出了在中国,学习的目的和最高理想就是当官。每个男孩都带着这个目的去上学(至少是当他长大,明白事理以后)。所有父母培养孩子,心中也是带着这个目的和希望。

中国的历史为人们的勃勃雄心作了详细而有力的注释。数世纪以来,政府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这类人手中。他们本是布衣,通过教育的手段,一步一步从大众阶层爬上权力和地位的顶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穷孩子,他们后来成了伟人,例如林肯,格兰特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是美国第18任总统。1822年4月27日生于俄亥俄州,死于1885年7月23日,共和党人。格兰特身材矮小,出身贫寒,其貌不扬,早年生活潦倒,依靠南北战争发迹。参战时他已42岁,当时为上校团长。4年后担任联邦军总司令,迫使南方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向他投降。凭借自己的军威,格兰特于1868年当选总统。1872年连任。尽管格兰特能征惯战,但不善理政。特别是在第二次总统任期内,他对南方奴隶主妥协让步以及对贪污腐化的属员采取姑息纵容态度,引起了选民的普遍不满。格兰特在寻求第三个任期失败后不得不离开白宫。格兰特卸职后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周游世界,曾经访问清朝。退休后格兰特负债累累,又经商失败,以破产告终--译者。,加菲尔德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尔德是美国第20任总统。1831年11月19日生于俄亥俄,1881年9月19日在新泽西逝世。共和党人。加菲尔德家境贫寒,4岁时父亲去世,家庭负债,全靠自己半工半读由中学升入大学。26岁时出任大学校长。1859年进入俄亥俄州议会。南北战争期间投笔从戎参加联邦军,32岁时晋升为陆军少将。1860年进入国会。在1880共和党人大会上,加菲尔德支持朋友舍曼,结果自己成为“黑马”被提名,并当选总统。加菲尔德执政后,面临激烈的党争。他明知“政党分肥”的弊端,但又缺乏改革的信心,只好在分配文官职务时尽量照顾平衡,结果两面不讨好。1881年7月2日晨,他被一个谋官未成者枪击,79天后死于感染和内出血--译者。等。中国人的这种传统,历史更加悠久,就像他们国家的历史比我们的要长一样。当今中国有无数的孩子被这些名字激励着,他们也可能有类似的经历。这些榜样广为人知,令人尊重,就像我们的一样。1900年的贡院景象。每三年,全中国有不到万分之一的读书人能够走完层层科举考试程序,获得当官的资格

人们都知道在清朝一名著名阁老(他是一个低微农民的儿子,早年生活贫寒)去世的几年后,因为他的廉洁奉公,皇帝在哀悼诏书中说:“他真是朕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并且派一位王子和十位贴身护卫,为死者在北京停灵期间护卫他的棺椁。并且要求死者家乡的总督亲自参加他的葬礼,突出葬礼的隆重,以示对逝者的褒奖。

很多人对中国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无宗教信仰的国家,完全被残酷低贱的迷信所控制。如果他们读一读中国的书,就会扩大他们的视野,改变他们的看法。他们会惊讶于在中国存在大量合理的思想、纯洁的道德和明智的忠告。它们是如此高尚以至于我们可以用它们来教导西方的孩子。这些你都可以在中国的教科书里找到。在775年前,一名著名的儒学解释者编辑注释了孔子的著作,成为初级教育的经典教材这里指的是宋代朱熹对儒学的解释和发展。朱熹等人发展起来的宋明理学是之后历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在清朝尤其受到尊崇--译者。。这本书没有修订,没有更改,至今还在每个教室中使用。它勾勒出人生准则。作者写道:“当孩子会说话时,男孩子们应该学会快速勇敢地回答问题,女孩子应该缓慢轻柔地回答问题。”其他的就专指男孩子:“七岁,他们要学计算,但是不要和长辈同桌吃饭。八岁他们要学会等候长者,礼让他人。十岁要送去私塾,日夜在那里生活,学习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写作和算数。他们要穿着朴素,学会谦逊和真诚。十三岁他们要学习音乐和诗歌,十五岁要练习骑射。二十岁要举行成人冠礼仪式,学习其他礼仪规矩,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虽然拥有广博的知识,也不能好为人师。三十岁时,他们要成家立业。四十岁,要开始为朝代社稷服务。五十岁要担任各部尚书,切实旅行职责。七十岁,要告老还乡。”

书中还有其他一些建议:“要教导孩子言正心正,各在其位,各安其职。要充满敬意地听人讲话。”“做学生要谦虚温顺,对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深信不疑。要向德高望重的人学习;要遵守箴言。”“学生要衣着整齐。”“每天早晨要学习新知识,每天晚上要复习。”这样一卷以真诚的语气,讲述如此明智的忠告的书,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三个半世纪就被当做教材,在中国广泛使用。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

另一本广为使用的好书是《家政集训》英文名为“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Family Jewels”--译者。。它包含一个学生要学习的全部课程的细节。这本书的主旨是:“少而精胜于多而粗。”初学者下定决心,订立一个高标准,理解进步过程中的每一件事。作者还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在案头摆两三本好书,随时翻阅。并且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有价值的话。中国有一句老话,广为引用:“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了解到中国的教育系统建立在如此高的水平之上,人们就不会对中国制度维持如此长久感到惊奇。

在任何其他国家和时代都找不到如此合理的建议和明智的箴言了。但是不能由此推测中国的学习课程,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部分上看,都像这些节选一样经过精心挑选。威廉姆斯博士在他的《中国》一书中就发表过这样的看法:“古代中国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规范净化心灵。”这话也许有道理。如果是这样,那么现代中国教育的目的也是这样,因为学习的课程几乎一千年来没有改变。但是了解到政府规定的学业是为了培养官员,对于道德训诫和明智忠告的敬意就会立刻变为惊讶。如上所述,它包含充分的道德规范。除了这些,还有大量迷信的教育,许多政治格言(它们是否有用令人怀疑),一些中国历史和传统,少量的地理,没有其他。这些历史(无论是精确的还是传统的)和地理都只是偶尔学习。它们不作为专门的学问来学习。它们的准确性和价值只是由它们是否出现在儒家经典中来衡量。这些经典写于耶稣诞生前几百年。

我完全承认道德指导的好处,也非常欣赏中国的教育体系,但是它只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它教人读书写字,作文赋诗,培养高超的记忆力。世界上没有任何民族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高超的记忆力。

学业很容易描述。当男孩在五六岁进入学校以后,先开始读《三字经》。它是有韵律的一种打油诗,内容是道德格言和故事。这本书教导人要尊敬父母,敬拜祖先,害怕皇帝,避免结交坏朋友,上学读书,发扬类似的美德。这本书不厚,学生要把它背下来,学习每个字的意思、读音和正确写法。这件事情完成以后,他就开始学习《百家姓》。这本书也有韵律,但是基本没有意思,只是一列中国存在的姓氏。学生也要把它背下来,学习每个字的发音和写法。之后就要学习《家政集训》(我前面引用的话就来自这两本书)。背下这两本书后,就开始了学业最重要和最高的任务。学生开始学习九本儒家经典。和前面的书一样,学习方法也是背诵,学习每一个汉字。

写作的训练和对孔子的学习是相关的。中国有大量优秀的诗歌。应该说,许多学者都是文学大师。汉语简明,灵活,善于表达细微的想法,所以极为适合写作。我阅读并且翻译了一封中国一位知名学者的官方通信。英文翻译将近一百页,而原文极为洗练,改变任何一个字都会影响意思。

我已经详细地描述过儒家著作。它不仅包含大量不重要的和没有价值的废话,还包括为数众多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现代人都无法理解和解释的话。这些话在书写的时候可能是最高的智慧,但是经过了几个世纪,无论是因为文字意思和词语使用的变化,还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的因素的改变,今天我们都无法理解它们了。它们就像是解不开、猜不透的谜。我从《易经》中选取较为容易的话举例:“大人见虎,往见神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然而易经可能比四书五经中的大部分内容都要好《易经》也属于五经,在作者所说的那九本圣书范围内--译者。。学生们就是要背诵这样的九本书,并且给出解释。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体系。

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乡村都有学校。公众普遍推崇教育。无论多么贫穷,父母都要送孩子去读书,否则就是一种耻辱。这些学校不是由政府资助的,而是靠捐款和学费建立的。通过了官方考试的老师收到微薄的报酬,小村庄的每年不到75美元,大城镇的每年150美元。为了年轻人考试专门进行填鸭式教育的老师(通常是已经胜利通过了这种考试的人),收入更多。

同类推荐
  • 执悟2

    执悟2

    《执悟》记录着初础同志读书学习的勤奋经历,包含着他对管理工作的静心思考,蕴涵着他对人生阅历的经验积累。全书共94篇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读书与思考》,下篇为《小故事的启迪》。虽然,书中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但从一个金融管理者的独特角度,反映了作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无不闪耀着作者的思想火花。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乃至其他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作用。
  •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

    《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遴选了古今中外近百部优秀作品结成集子。虽然《中外名著导读(彩图版)》是一部导读书,但我们仍然力图为读者打造一个立体的、彩色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 权臣末路

    权臣末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热门推荐
  • 百恋成殇

    百恋成殇

    为了他,拖着小小的身体远赴边关;为了他,学医献命;为了他,呕心沥血;十二年的守护,十二年的付出,终究还是…为了她,受尽烈焰焚身之苦又如何;为了她,一身修为不要又如何;默默守候,默默付出,只愿你开心…对于她,讨厌她明明受了委屈还笑颜如花,讨厌她明明累的不行还依旧坚持,讨厌她明明遍体鳞伤还要回到他身边,十二年,明明知道不应爱上她,心还是遗落了…
  • 丞相他为我权倾朝野

    丞相他为我权倾朝野

    【宠文】做奸臣难,做一个恶贯满盈人见人扔臭鸡蛋的大奸臣更难!苏九一朝穿到了自己胡乱画的几页的漫画中,成了漫画中响当当的反派大佬!但她作为颜狗,就算是穿到自己画的漫画里了也依旧是颜狗,瞧见美女移不开眼,瞥见美男迈不开腿。而且作为一个反派大佬日子过得也算舒坦,但就只安安分分当一个反派大佬太危险,所以苏九决定洗心革面,好好做人,当一个超级反派!但是....哪里想到她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反派居然被宠成了团宠?苏九看着面前某人淡淡的那双美眸,颜狗苏吞了吞口水。“甚美....甚美...”此文还叫《丞相日日问我何时嫁他》《在夫君怀里尽情撒野》《今天也是想嫁给丞相的一天》
  • 阴阳

    阴阳

    世家公子秦怡,为报杀父之仇,机缘巧合下修炼阳神真诀,一举成名。大仇得报,统一整个百合大陆。谁知道风云突起,武道大宗师不是修炼的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当阴谋被发现,看秦怡如何逆转阴阳,重塑三界。一个人,一个家族,一座城,一片大陆,豢养的背后依旧是豢养,逃不掉的命运轮回里面,如何打破命运的枷锁,
  • 截拳之道

    截拳之道

    强烈推荐一本截拳道的书……《截拳》。…………宗师李小龙仙逝,截拳之威随之而沉?国外武道猖行中国,占尽市场民心,缘何而起?源起华夏的截拳道,发展缓缓,又是何因?秦天受宗师之命弘扬截拳之道,穿越到秦王朝,途中艰难困苦,重重险阻,秦天一一克服……令秦天始料未及的是,穿越到秦王朝不止他一个武者,还有其它现代武派的人,如泰拳……最令秦天梦幻难测的是,连……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将截拳道扼杀于摇篮之中!他的目的,弘扬极具真正武道意义的——截拳道!截拳之道,其威巨大,实至名归真功夫之下,谁人不服?纵是千难万险,亦奈其何!截拳一统天下武道,指日可待……***********
  • 兽王传说

    兽王传说

    兽王立于天地之间挥手便可移山吼可引来来万兽兽王是神!!!!!
  • 空间重生之影后

    空间重生之影后

    洛小兮前世惨遭背叛,醒来以后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在与地球平行的世界,她发誓要把前世的遗憾全部拟补回来,她开始写小说,当影后……可是她身后的醋坛子是什么鬼,为虾米摔不掉
  • 全职猎人——爱莉有个好爸爸

    全职猎人——爱莉有个好爸爸

    也许我爱他沉默时的冷酷,也许我爱他推理时的睿智,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喜欢他。也许?这就是父女?
  • 师徒二人的修仙物语

    师徒二人的修仙物语

    某个人在假期脑洞大开的产物。一个进阶无望,修为只有筑基期,人称“修士之耻”的师父。一个天赋异禀,骨骼精奇,修仙之路一片光明的徒弟。师徒两个人的修仙经历。
  • 满身花影倩人扶

    满身花影倩人扶

    “花满!”只听见后面一声低沉的怒喊,“你敢走,我就.......”“就干嘛”花满转过头来,看着他。“我就......我就死给你看”只见他一脸委屈的用最狠的语气,说着最怂的话。花满“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走不走,看我心情咯”
  • 我们把守护忘记了

    我们把守护忘记了

    这是一部纪实作品。作者生活在一个有患病父母的家庭,个人的事业已无暇顾及,生活的重心是如何照顾二老的生活的起居及看病养护。病中的父亲不通情理,无端的猜忌怀疑,夫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全家人的生活都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作者对自己几年来的亲身经历进行了追述,巨细无遗,尽情倾诉,展示了一种真切而又复杂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