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74600000013

第13章 辨义释词(3)

人们在写“专用书信”或“一般书信”时,常在信的末尾写上“此致”、“敬礼”或“请予接洽为荷”等。那么,这里的“此致”、“为荷”是什么意思呢?

“此”,在信的末尾,是表示近指的代词;这;这个。它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信中所写的内容。“致”,尽也,表示毫无保留地给予或呈献之意。由此可见,“此致”的作用是概括全文,结束全篇。而不是“敬礼”的动词。两者之间不存在语法结构上的动宾关系。在使用时,最好在“此致”后面加上一个句号;在“敬礼”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但一般习惯写法上,也有人不用标点的,这样的写法,也无可厚非。然而,“此致”的意义仍然是没有变化的。

“为荷”中的“荷”字,应当作动词使用,表示情感,如“感荷”、“致荷”等。据此,“为荷”的意思,便是因此感谢你了。

“恻隐之心”非“侧隐之心”“为人父母者,谁都有侧隐之心”(《××老年报》)、“她吃的饭很粗糙,也很简单,就象(应为“像”)中国的煎饼,邓玉华顿时起了侧隐之心”(《××消费者报》)“侧隐之心”中的“侧”系“恻”之误。《辞海》:恻隐——哀痛;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怜悯。《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朱熹集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现代汉语词典》: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不忍。《成语词典》:侧隐之心——见遭受不幸而引起的同情心。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三回:“且说山东济州郓城县新到任一个知县,姓时,名文彬,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恻隐”语出有据,“侧隐”则不知所云。

“雌”“雄”溯源

《辞源》对这两个字的解释:“雌:母鸟。见《说文》。引申凡阴性之鸟兽皆称为雌。”“雄:生物之阳性者。与雌相对。”后者未言及鸟类,但是一些词汇中的语素“雌”、“雄”

用上述释义却无法加以解释,如《后汉书·赵典传》:“(兄子)温字子柔,初为京兆丞,叹曰:‘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遂弃官去。”这“雄飞”喻奋发猛进,“雌伏”喻屈居人下。“雄飞”中的“雄”应当指雄鸟才对,其他雄性生物是不能飞的;而“雌伏”中的“雌”应当指雌鸟才对,“雌伏”指雌鸟伏在那儿,正与“雄飞”相对。而上述《辞源》中关于“雌、雄”的释义显然未能全部解决问题。

雌、雄的本义见于《说文》:“雌,鸟母也。从隹,此声。”“雄,鸟父也。从隹,声。

”注意,“鸟母”和“鸟父”分别指成年的雌鸟和雄鸟。“雄飞”和“雌伏”中的雌、雄两个词素若用“鸟母”和“鸟父”加以解释,马上就迎刃而解了。

由雌、雄二字组成的词还有“雌黄”和“雄黄”。“雌黄”是个常用词,它是一种矿物,呈柠檬黄色,硬度小,可当颜料使用。古人使用一种黄色纸张,若写错字,就涂上黄色的雌黄遮盖黑色的墨迹,于是后人就把乱发议论称为“妄下雌黄”,把信口开河称为“信口雌黄”

。至于“雄黄”,也是矿物名,呈桔红色,硬度小,中药用为解毒等。

“雌黄”与“雄黄”二词中的“雌”、“雄”为何义呢?有人撰文说雄黄“比雌黄的颜色要深一些”,“在词语上反映出来”,“‘雄’有‘强’的意思,‘雌’有‘弱’的意思。”

对此,笔者难以苟同。我们知道,雌雄成鸟在外表上的最大差别就是羽色,雄性成鸟羽色大多极为艳丽,如人们熟知的孔雀、鸳鸯等等。而雌鸟羽色多暗淡无光,这是保护色,孵卵、育雏时不易被敌害发现。而雌黄与雄黄二者最为明显的差异就是颜色,“雄黄……其赤如鸡冠,光明晔晔。”(晋葛洪《抱朴子》“雌黄……色黄。”

(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就因为前者颜色艳丽,犹如羽色艳丽的雄性成鸟,故称之为“雄黄”;而后者的颜色暗淡,犹如羽色暗淡的雌性成鸟,故称之为“雌黄”。由此可见,雌、雄二字的本义“鸟母”和“鸟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再看另外两个涉及雌、雄的本义的词。在雨后的天空中往往会出现虹;有时与虹同时会出现另一条彩色圆弧,因为阳光在水珠中比虹多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颜色要比虹暗淡得多,称为霓。古人称虹为雄,称霓为雌。《尔雅·释天》刑?疏引郭氏《音义》云:“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显而易见,虹的颜色鲜艳,像羽色艳丽的雄性成鸟,故称之为“雄”;霓的颜色暗淡,像羽色暗淡的雌性成鸟,故称之为“雌”。

己、巳、已

新近,中央电视台《马拉松智力竞赛》中有条抢答题,因为难度比较大,所以竞赛小组一时答不上。是条谜语,谜面是“你像我,我像你:你排行老六,我排行也是老六;你懂天文,我懂地理;咱俩有时在一起,——打两个字。”谜底是“己”和“巳”。为何猜这两个字?

大概因时间关系,节目主持人没加以解释。

己,音“挤”jǐ,是十天干的第六个字,即甲乙丙丁戊己……所以说懂天文。自己的“己”也是这个字。

巳,音“寺”sì,是十二地支的第六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因此通地理。生肖属“蛇”巳年出生。

在干支纪年中,每60年就有一个“己巳”年,例如1929年是“己巳”年。所以说它俩有时在一起。

至于“已”,音“椅”yǐ,这是个多义词,常作“停止”解释,如“欲罢不已”,“争论不已”。又作“从前”解释,如“已往的事”。作“已经”解释,如“老父已经去”。其他的如作“罢了”、“算了”等等解释。

己、巳、已这三个字稍不小心便会用错,于是有人编首顺口溜:“开口己(挤),合嘴巳(寺),嘴巴半音念已(椅)。”久不用时更要多留意,否则意思相差“一万八千里”。

莫将“脍炙”误成“烩炙”成语“脍炙人口”用以形容好的诗文深受读者称赞,不少人误读huìzhì,因而误写成“烩炙”,有时甚至还出现在电视广播和报刊上。“脍”读kuài,是炒熟的肉丝,“脍炙”一词,还有一段有趣的师生问答。

孔子的弟子曾皙特爱吃羊枣(黑枣)。他死后,儿子曾参看见羊枣,就引起对亡父的思念之情,不忍下咽。百多年后,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就此事向教师质疑:“脍炙和羊枣哪样的味道好?”孟子说:“脍炙呀。”公孙丑反问:“那么,曾参先生为什么吃脍炙不吃羊枣?”孟子回答得巧:“脍炙是曾皙和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却是曾皙的独家嗜好。这就跟对亡亲姓名的避讳一样。讳名,不讳姓。”

“烩”的形音义都跟“脍”不同。“烩”左旁的部件是火,读huì,是指两种烹饪肴馔的方法。如烩虾仕、烩什锦、烩豆腐、烩饭、烩饼、烩火烧。

“学历”与“学力”

“学历”,其义偏重于“历”,是指学习受教育的经历,具体指上过哪类学校,是肄业还是毕业等。如:

①有记者这样描述:论学历,不过是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毕业,还不够大专。(《半月谈》)1989年第二期)“学力”,其义在强调“力”,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即学以致用的能力。如:

②母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初中语文一册《鲁迅自传》)总之,说明学习的经历用“学历”,表示具体应用学问的能力写作“学力”。读下例可分析二者的区别:

③评比时,不看学历看“学力”,不重资历重能力。

是“无上崇高”非“无尚崇高”在不少报刊和学生习作中,将“无上崇高”误写成“无尚崇高”。如“教师的职业身价、地位究竟是无尚崇高,还是无限卑微”等。

其实,这里的“无尚”应为“无上”,“上”字取义为“等级高的”,“无上”合起来即“最高”之意。而“尚”字《现代汉语词典》中三义:①尊崇、注重;②姓;③还(副词)。显然,将“无尚”组合,用上述三义,均不能表达“最高”之意,若写成“无尚崇高”,即为“不尊崇高”之意,岂不是与事理相悖。

“度”与“渡”之别

每到逢年过节,大街上到处可见“欢度国庆”、“欢渡春节”之类的大横幅;一些文章中,在说到度假时,往往又有“渡假”的写法。有的写“度”,有的写“渡”,不知哪个字正确,把人弄糊涂了。本文来帮助大家弄弄明白。

“度”与“渡”这一对同音近义动词,都是过、通过的意思。“度”的本义是计量长短、高低,如长度、深度、温度、湿度等。人们通常计量时,都是由这一个点到那一个点地进行丈量、计算的,因此“度”也就有了由此达彼的“过”、“通过”的意思,如度日、度假等。“渡”则是由“度”派生出来的。此字从“水”,专指由江河的此岸到达彼岸,也就是通过水面,由“渡”组成的词汇有渡口、渡船、渡工、囚渡、飞渡等。

不过,在古汉语中,“度”、“渡”并没有严格的分工,两者可以互相通用。例如:清人魏源有“操刀而不割,拥楫而不度”句,这里的“度”就是指渡河、通过水面;《木兰辞》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句,这里的“度”,在现代汉语中应写作“渡”。又如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陈仓”是地名,是空间概念,却用了“度”。

在现代汉语中,“度”、“渡”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度”的对象是时间,如节日、假期、光阴、年华、夏季、周末、良宵等。而“渡”的对象则一般是空间,如江河、关山、海洋、险关等,既可跋山,也可涉水;还可(引申)用于比喻义,如共渡难关、难渡年关、渡过年关、渡过困难时期等。

时间,是一种自然流逝的过程,人们的主观意志是不能支配它的。国庆节到了,你不想度也得度;元旦未到,你想度也度不起来。而空间(例如江河),人们的主观意志却可以支配它。

人不想通过,就不渡;你若想通过,就想办法搞船或游水渡过去。

不过,“度”、“渡”分工有一个例外,前面提到的“渡过困难时期”,还有人们常说的“过渡时期”、难渡年关,这里“渡”的对象不是空间,而是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与比喻义有关,是说通过这段时间就像渡河、渡难关一样。“过渡”,就是指事物由一个阶段经过一段时间而转入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过渡内阁(也叫过渡政府)等。这里若用“过度”,就不合适了,就成了过分,过头之义了。

“至”和“致”

“至”和“致”是表示不同意思的两个词,语音相同,词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用。“至”

当“到”字讲,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屈,其中的“至”都是表示“到”的意思。

“至”用在至少、至迟、至上、至高无尚、欢迎之至等词当中,是表示“极”和“最”的意思。“至”还可以构成“至于”一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的意思,例如,甚至于、不至于、以至于、至于特殊情况另当别论、至于他怎么想我不知道。

“致”表示向对方表示什么或给与什么,如致敬、致谢、致哀、致函、致电、致辞。“致”

用在致力、专心致志等词当中,表示把精力、意志集中用在某个方面或某种事业。“致”还表示“以致”的意思,作关联词用,表示上下文的因果关系。

“至”有三种意思,“致”有四种讲法,二者意思不相同,为什么会被用混淆?原因就是对词义没有辨析清楚。比如,“以至”和“以致”常被用混,其实意思很不一样,“以至”作连词用,表示延伸和发展,有“一直到”的意思,例如,从沿海城市以至广大农村……在政治上、业务上以至生活上……“以至”还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的某种结果,例如,形势变化太快以至使很多人思想跟不上。“以致”表示的意思和上面不同,它表示的是“致使”、“因而造成”的意思,如他平时抽烟太多,以致得了肺癌。“以至”可以说“以至于”,而“以致于”的说法没有。他还不致于那么傻;过分劳累以至生了一场病;致于家务活就顾不过来了。这些句子中的“至”和“致”,显然都是用错了。

“汨”、“汩”辨

汨、汩古义相近,在古籍中常可通用,但现代汉语中已有明确区别。两字左面均为水旁,右面一为“日”,一为“曰”,字形十分相似。

汨,音mì(秘),水名。源出湘赣交界处,后与罗水合流,称汨罗江。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忧国忧民而又自感回天无力,愤而投汨罗而死。从此,这条江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汩,音gǔ(古),常用来形容水声或水流的样子,如韩愈诗“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

由水流的迅疾可引申比喻文思的畅达,如说“笔下汩汩而出”,其意同“文思泉涌”。由水流的喧嚣又可引申比喻世事的纷扰,如“汩乱”。

分辨汨、汩二字,有个简便的方法。“汩”为水旁加曰。曰者,在古汉语中是说的意思。“汩”即水说话也。因此,形容水声或水流,理所当然应用“汩”而不用“汨”。

说“年”

过去,人们一提到“年”,就以为“年”是一个很吓人的动物。其实,“年”不是动物,而是植物,是我国谷类的统称。这还得从“年”本身的字体结构来说明。

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年”字是在“禾”下连写两笔,整个字型颇像穗长根深的禾形,用以表示五谷丰登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谷熟也”,《春秋传》中解释为“大有年”

,即现在说的“大丰收”。

因为甲骨文的“年”字是象形字,所以当初的“禾”下连写两笔,与现在的“年”字没有什么差别,因而前人又有“卜辞(bǔcí)中禾年通用”的说法。

钟鼎(dǐng)文中的“年”字,是从甲骨文的“年”字演变过来的,稍(shāo)有不同是由“禾”下从“人”,便成了会意字,是人“汗滴禾下土”辛勤劳动的结果。从“年”字的产生形成,可以看出,那时我们的先民已从渔猎社会进入了农业社会。

秦篆(zhuàn)的“年”字,则又将“禾”下从“人”,改为“禾”下从“千”,这就成了指事字,用来形容禾多。但无论是“禾”下从“人”还是从“千”

,都是说明谷物的“大丰收”。谷物一年一熟,用“年”字是篆书“季”字的简单写法,形体结构有所变动。以后又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写法,这些写法只是为了书写上的美丽和实用,至于植物的形状,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

词的顺念和倒念

在我国丰富的汉语词汇中,顺念和倒念都可以存在的词是很多的。如:叫喊——喊叫;问询——询问;力气——气力;深夜——夜深;演讲——讲演,等等。这类词倒念以后意思不改变。但也有这种情况顺念和倒念后两个词的含义就完全不同或相差很远了。例如:蜜蜂——蜂蜜;黄金——金黄;哨口——口哨;海上——上海;带领——领带,等等。了解和掌握词的顺念和倒念,对于同学们准确理解词义、使用汉字和牢固记忆词儿是有很大帮助的。

请你想一想,分别举出两个顺念和倒念后意思并不改变和含义完全不同的词。

别名

一种事物在通常的名称之外还有另外的一种名称,或同是用之于书面,或同是用之于语。例如《尔雅·释草》:“荷,芙渠。”郭璞注说:“别名芙蓉,江东呼荷。”“别名”也说“一名”。如《乐雅·释虫》:“蟫,白鱼。”郭璞注说:“衣书中虫,一名蛃鱼。”“一名”也说“亦名”。同书“蟋蟀,蛬。”郭璞注说:“今促织也。亦名青列虫。”“别名”、“一名”、“亦名”意思相同,都指的是通常称谓以外的名称,不限定流行区域的广狭。

古今文种对应解

奏章—相当于今天的“请示”、“报告”。

疏—有现在的“报告”、“汇报”之意。

诏告—与今“指示”相同。

诏书—相当于今天的“指示”、“批复”。

诏条—类似于现代的“条例”。

敕—相当于今天的“国家主席令”和“国务院总理令”。

敕牒—类似于今天的“布告”等下行文。

书—与今天的“函”相似。

榜—类似今天的“布告”。

誓—类似现代的“动员令”、“宣告书”、“誓词”等改革开放增新词七千条改革开放前,人们对“市场经济”、“炒股”、“卡拉OK”、“买单”、“多媒体”、“上网”、“手机”等词语闻所未闻;而今这些词常挂在平常老百姓的口头,天天见诸报端。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董琨研究员说:“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日新月异,出现了大量反映社会变化的新词汇。”今天的人们越来越熟悉“第二职业”、“下海”、“打工”、“信用卡”、“下岗”、“再就业”、“钟点工”等词汇,这些词汇正显示出了老百姓观念的更新和心态的积极调整。

国家语委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于根元研究员介绍说,当代汉语新词大量出现,每年以数百条的速度增加,从1978年至今约有7000条比较固定的新词诞生。

他说:“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变革期间许多新事物、新思想、新概念的涌现。”

20年前的思想解放带来了“科盲”、“港商”、“议价”、“并轨”等极富时代印记的词语:今天同样有“科教兴国”、“软着陆”、“高科技”、“扶贫”、“一国两制”、“知识产权”等新说法。

尊重知识的社会风气造就了“考研”、“博导”;完善法制带来了“普法”、“扫黄打非”

;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又使人们接受“休闲”、“发烧友”、“打的”等词汇。

“身为……”应带贬义

“这时,身为专案组组长的李文德副局长兀地想起,这与警方掌握的一个在南充称“老大”

同类推荐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之歌

    本书第一章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全景展示———每个志愿者送上的奥运寄语;第二至第五章分别是场馆志愿者、媒体运行服务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媒体村服务生自己写作的岗位服务事迹与心理成长轨迹记录;第六章记录学校的条件保障团队在志愿者背后默默地付出;第七章是对奥运志愿者的特殊组成成员的访谈;第八章是“奥运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课题组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本书系统而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如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强化技能,控制技能等。全书内容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的一些理论和实际进行分析,致力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引入日常教学实践中。
  •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本书围绕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当一位好老师的必备条件和方法,是广大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好教材。本书教育的对象是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们,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

    本书反映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县委和公社领导顺应农民群众的生产要求,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率先搞包产到户的自觉尝试。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凯源玺之晴

    TFboys之凯源玺之晴

    我因为我的闺蜜而女扮男装,加入TFboys,为我闺蜜报仇。可是,我却爱上了他们!把我的未婚夫遗忘了!............(之后!我奇迹般的成了女配!原来我的妹妹才是女主!只是比我晚出来!仅此而已!王源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实习男护士和他的同事们

    实习男护士和他的同事们

    在能够直视人心的地方,看尽人生百态,最后记在心里的那些事。
  • 系统之这个徒儿不对劲

    系统之这个徒儿不对劲

    【本文1v1,虽然美男子不少,但溺水三千,女主只取一瓢~亲爱的读者们,请千万不要被女主高冷的外表给骗了!她骨子里就是个二货!】新世纪大好女青年伊椀,是不信命的,如果她还活着,定会给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贡献出一笔漂亮的票房。但是很不幸——她挂早了三年。当她第一次从系统那,得知自己是挂在了一块肥皂上时,她沉默了。不,那一定是场意外。当她收了那未来魔头肖墨为徒,一路上努力给他洗白,却成功把自己洗黑后,她又沉默了。不,一定是她哪一步走错了。当她兢兢业业给那徒儿招揽其未来的三千后宫,那些女人却反过来拜倒在了她的脚下时,她再度沉默。这是命?她撸起袖子,冷呵呵的笑,“我还偏不信——”“师尊~你剑掉了。”他微笑着拾起,手似乎是无意从剑刃上划过,“啊,徒儿又受伤了~她手一抖,不行了,这个徒儿要不得了,心忒黑了!“师尊,反正你也不要我。”他做出心如死灰状,甩开她的手,甘愿坠入那有去无回八仙噬魂阵。......也许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当她终于想要为了他屈服命运,却发现——丫的这天道早就想要抹除她?呵,她命由她定!天道算个什么?她偏偏要逆了它!然后把痴徒带回家!
  • 剑与世界的叹息

    剑与世界的叹息

    布安迪斯帕是没有黑与白的世界。人们在羁绊的漩涡中徘徊、挣扎、抵抗,被迫做出选择并完成自己坚信的“正义”。但最终他们会因时光飞逝而化作一捧烟尘,飘洒在历史的长河。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亦或他们所行之事,唯有晦涩难懂的不知名诗篇在吟游诗人口中永世流传。
  • 朝生暮死是蜉蝣

    朝生暮死是蜉蝣

    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世七时寒暑而不足。
  • 只想路过明日方舟

    只想路过明日方舟

    当一个都市级别的混混想好好学习时,他穿越了,穿越的是一个他熟悉的世界,泰拉世界。白羽期只想低调的当个普通的路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王道……然而实力不允许啊!“陈sir,是那几个先动的手,真的。”“进局子再说吧你。”“凯尔希医生我发誓那批整合运动不是我打的。”“我知道,先来做个全身体检吧……”“天火姐姐,相信我,天灾真的和我没关系。”“我信你个鬼。”“........” PS:本文大量二设,与原著有大量出入,不喜勿喷,请多多包涵,同时也希望大家及时指正。
  • 怒剑行

    怒剑行

    很多时候,改变命运的,或许只是一只蝴蝶。穷家少年,偶然与剑结缘,那便仗剑行天下!
  • 天荒元年

    天荒元年

    树叶的一生只是为了归根吗?或随风起舞,或昙花一现,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旁人都说明白不如糊涂,可是我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