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700000024

第24章

沉雷响,云雾生,西北角上起大风。

忽听哗啦连声响,瓢泼大雨往下倾。

好似倒泄天河水,大雨里面带雹冰。

沟也满,壕也平,平地漫水把船撑。

房屋漏,倒敞棚,房倒屋塌家具冲。

奔高地,爬屋顶,男女老少哭叫声。

衣服被褥都冲净,苍天无眼水无情。

——西河大鼓赋赞

古城遭遇了五十年未得一见的水灾!老天爷仿佛和下界生灵结了仇、衔了恨,一气不歇地接连降了五六天的暴雨,万里长空漏若悬河,引得山洪暴发,北运河大堤瞬间决了口子,滚滚河水裹着雨水一起灌进城来。很快,马路变作了河流,没膝的浑浊水面上随处可见漂浮而去的草根、朽木,以至死猫、死狗。窄街小巷变作了港汊,几多房倒屋塌,百姓死伤无数,好端端的一座城池,陷入了一片狼藉与漫漶之中。

终于盼到天放了晴,水渐渐消退,街面上扶老携幼的流民却骤然间多起来,一个个衣衫破烂,面色蜡黄,据说大多数是从天津地片逃过来的,那里也遭了水患,而且比之北平更凶更猛,最为肆虐的时候,洪水已经没过了平房的屋顶。

日本人并没有因水患而减弱了对北平的控制,为了建设所谓的华北新秩序,开始推行强化治安运动,挨家挨户频繁地查户口,打着“清肃共产党”的旗号抓了一批又一批人。他们采纳了汉奸的建议,在街巷中成立了“公益会”,设置了正副里长,借鉴中国封建王朝“连坐”的方法,一心要把全城的百姓统统改造成顺民。

转眼间,林雪梅在雅轩茶社已经唱了三个多月,不仅为金三省挣下了一笔可观的份儿钱,也学到了许多无论在坤书馆还是师父那里都学不到的东西。每日里,她一遍遍聆听着靳大红、白雪遗出神入化的演唱,深深感受到了大鼓说唱的无穷魅力,促使她像海绵吸水一般广纳博收,进而受益多多。这段日子,白大爷成为了她从艺生涯中的又一个引路人,为了教她学艺,教她做人,老人家虽是最后一个登场,却经常早早地就赶到了园子里,他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朴实无华又冰雪聪明的乡下女孩儿,一切出于心甘情愿,爷儿俩已结成了忘年交。

“雪梅,这阵子,你师父对你咋样?”洋车上,靳大红关切地问着。她一手抱着个带藤套的茶壶,一手搂着林雪梅的肩膀,每日黑白两场,她都是叫三伏接上林雪梅一起往返。

“挺好的,什么时候见了都是笑脸。”

“敢情,算算这些日子你给他挣了多少钱?老家伙心里明白着呢。”

三伏回过头问了一句:“那个金盈儿没再找你的茬儿吧?”

“没。她好几天都不回一趟家,听说去坤书馆作艺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靳大红忽然想起了什么,“雪梅,虽然说你到雅轩已经时候不短了,可我还是得问问你,当初我跟你交待的园子里的‘十大班规’你没忘吧?”

“瞧您说的,每天我都默诵一遍,忘不了。”林雪梅掰着手指数说着:“一不许吃里扒外,二不许临场推诿,三不许冒场误场,四不许出口伤人,五不许打架斗殴,六不许夜不归宿,七不许酗酒赌博,八不许欺师灭祖,九不许吸毒嫖娼,十不许拉帮结伙。对不对?”

“对是对了,要紧的是得照办不走样。”靳大红满意地点了头。

“记下啦。您和白大爷全都说过,学艺要先学做人,人也堂堂,艺也堂堂。”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尚未干透的大地升腾起一片片若有若无的水雾,使得行走在路上的人们像钻进了蒸笼,心慌气短,闷热难当。车入西单南口,走不多远就看到了雅轩茶社的门脸。

四九城中,雅轩称得上是规模较大的一等一的杂耍园子,场地宽阔,布局合理,足可容纳百十号人。观众席分做上下两层,楼上是包厢,楼下是一排排的折叠式木椅,椅背的后面安有搁板,可置放果碟和茶具。一副楹联刻在舞台两侧的廊柱上,写的是:慢起朱唇出妙曲,轻敲檀板放佳音。

北平人活得仔细,凡事都要讲究个清水下面——一清二楚,乱了不行,分不清也不行。论至娱乐场所,坤书馆是坤书馆,杂耍园子是杂耍园子,二者既然称谓不同,便有着高低文野之分。杂耍园子用不着看客点曲儿戳活,节目、演员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虽三尺台毯,却也讲究四样齐、八样整,通常一场演出共有十一个节目,即前场三个、中场六个(分前中场三个、后中场三个)、压轴、压大轴,完全依据艺人的名望大小排列次序,说、唱、变、练样样有,听的看的相得益彰。想进园子的一律花钱买票,抑或是把票钱直接打在茶资里。

靳大红走进后台要做的第一件要紧事便是沏茶,眼盯着滚开的水把茶叶泡上了,这才能安下心再干其他的,多年来已经形成了难以更改的习惯。

林雪梅顾不得擦汗,抢先去茶炉间把一个暖水瓶抱了回来。

“开吗?我得要那翻大泡儿的。”靳大红不放心地叮问了一句。

“这我知道,现打的,差一点事儿往后您再别理我。”林雪梅拔下暖瓶塞,一股腾腾热气立时从瓶口冒出来。

靳大红人虽粗放,但使用的茶具却尤为讲究,外面是细藤子皮编织的护套,内里有着一层絮着丝绵的布衬,中间包裹着一件铜胆,开启了铜胆顶面的两片合叶,这才拿出藏在尽里头的紫砂泥壶——既结实又保温。

“糟了!”靳大红失口叫了一声,“晌午头我做的小咸菜忘带来了!”

这里的人都知道靳大红有着一个癖好——喝茶要就咸菜,一根酱萝卜切成指头肚大小的丁,拌上米醋淋上香油,上场前约半个钟头把它拿出来,一块一块叼着吃下,就为了把渴给逗上来。之后开始喝茶,待三壶热茶下了肚,把汗出透了,也就到了登场的时间,如此上台亮开嗓门一唱,才能唱得通心通肺,酣畅淋漓。

“咸菜在这儿呢,您落车座上了。”林雪梅像个变戏法的,一转手从身后拿出了一个玻璃瓶,“您真逗,人家是就着咸菜喝豆汁儿,您可倒好,就着咸菜唱大鼓!”

“说对了,我这是就着咸菜唱豆汁儿大鼓。”

林雪梅唱开场,唱罢一段《摔镜架》从台上走下来,看见白雪遗已经进了门。

“梅子!”老人像在呼唤自己的孙女。

“哎,白大爷,您吉祥!”林雪梅欢快地跑过去,搀起了他的胳膊。江湖的规矩,岁数归岁数,亲近归亲近,辈分万万不能改。

她紧忙帮着把茶泡上,一转脸工夫,小泥壶旁边多了两个又大又黄的京白梨。

“这是怎么回子事?”老人手指着梨,故意板起了面孔。

“这几天净听您咳嗽了,听人说梨能镇咳化痰,我就……”

“你哪儿来的买梨钱?你师父我可了解,他那钱全都拴在了肋巴骨上。”

“钱是我过生日那天三伏哥给的,让我买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林雪梅主动转了话题:“今儿您打算教我点儿什么?”

“你这个贪心的小丫头哟,我肚子里的这点儿东西都快被你倒腾光了……”白雪遗爱怜地在她的头上拍了一下,“还是先说说昨儿你都记住了什么吧,温故知新嘛。”

“行。您跟我说,在台上表现书中人物,要‘得其心,成其貌,善其言,仿其行,表其意,传其神’,首先是要得其心。”

“这是强调不求形似,重在神似。”

“您还说,无论说无论唱,口齿必须清晰,‘一字不到,听者发躁’,咬字的诀窍是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就好比老虎妈妈叼着虎崽儿过山涧,咬得太紧会把虎崽儿咬死,太松就会从口里脱落,掉落到山涧里。”

“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

“最要紧的是,咱唱的玩艺儿是俗的,可谓俗中套俗,但不能让观众把咱人看俗了,也就是说,咱作艺的,行低人不能低,不管世人如何看你,都要懂得自尊自爱,不能自轻自贱,哪怕人把你说得一文不值,你也绝不能去行那苟且下作之事!”

“说得好!”白雪遗带着亮音赞了一句,“孺子可教也,看来,我的唾沫没白费!”

林雪梅将一个削好的梨递到老人的手里。

“今儿我就跟你说说咱这大鼓书中的理吧。”老人沉吟片刻,缓缓言道:“艺谚说,‘无情不感人,无理不服人’,还有句话叫‘造烛求明,听书求理’,咱唱的是古书,讲的是俗理,说忠,言孝,明廉,喻耻,是祖师爷给咱们定下的法理。如此,什么活能使,什么活不能使,心里必须清楚,就是说首先要弄明白这段活在讲什么理,不能不分是非曲直,只图热闹,不能台底下一有人鼓掌叫好,就傻小子卖豌豆——多给。最近,《纺棉花》、《打樱桃》、《戏迷小姐》一些个粉戏纷纷登场,也有不少人鼓掌叫好,苍蝇似的围着宗着,可那不是光彩,那是艺人的耻辱!说白了,谁高兴这么做?日本人高兴这么做,中国人都去看台上女人的大腿了,就没人再去关注他们的恶行。梅子,你记住白大爷的话,日本人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敞开地让他们蹦跶也蹦跶不了几天,岳飞不让唱,咱就唱关羽、赵云,梁红玉不让唱,咱就唱花木兰、穆桂英,就是要让人们明白一个理,爱国可嘉,卖国可耻,从古至今,咱中国人就从来没屈服过谁!唱字两个曰,曰古曰今,用口醒世,这是咱唱大鼓的本分!”

林雪梅不住地点着头。

这时,董茂昌一撩竹帘进了后台。半个月之前他重返了雅轩,只因掌班的班主喜欢林雪梅台上的脆俏、台下的可人,舍不得放她走,老董又是班子里的老人,难以辞退,于是,一台节目便有了两档梅花大鼓,尽管显得有点儿拧巴,却也只能如此。然而,董茂昌的心里却觉得极不舒展,从两档梅花不同的掌声中他已感受到了观众对他的冷落,认定是林雪梅抢了自己的饭碗,加之她又是金三省的徒弟,所以,见了她便总是冷着个脸。

“董大叔!”林雪梅热情地打着招呼,“今儿天儿热得邪乎,瞧您这头汗,先擦把脸吧。”她边说边主动接过他手里的衣裳包,顺手又递上了一条刚刚投洗过的凉手巾。

“白爷,您来得可够早班儿啊。”董茂昌装作没看见,只顾和白雪遗搭着讪,转过身摇摇头又小声私语了一句:“大夏天的,图什么许的。”

林雪梅脸红了一下,很快便恢复了正常,“董叔儿,我那小弟弟、小侄子都好吧?听说长得可有人缘呢,哪天您把他们抱来,让我亲近亲近行不?我就喜欢小孩儿。”

“行了,别净捡好听的说了,”董茂昌依旧板着面孔,“我这人有个毛病,好话听多了胀肚。”

白雪遗自然知道他气从何来,赶紧把话接了:“茂昌,知道不,日本人要实行计口售粮了,说打下月起就开始执行,我那条街连领粮证都发下来了,明确规定人口按六岁到六十岁计算,余下老的小的都不算数。”

“我操他日本人八辈祖宗!”董茂昌瞬间激愤起来,“提起这事,我这心里正窝火呢!半拉月前我就领了证了,这规定明显的就是冲着我来的,老娘七十了,儿子孙子刚一百天,还有个四岁的丫头,都不算人口,横不能把他们的脖子全拿绳子系上吧?哪一个不吃不喝能成?还有,这阵子粮价见风涨,两块钱的一袋面现而今已经涨到七八块了,这下可好,不光涨价,有钱你也不能随便买粮食了。这叫什么?这就叫掐人嗓子眼儿!依我说,日本人肯定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听他骂街,林雪梅忽地想起件事来,昨天晚上不知是谁在桌子上放了张报纸,是一张当日的《新民报》,她闲着没事时瞄了瞄,看到上面登的一篇文章挺显眼,标题是:“歌台上骂声不断,董梅花意欲何为。”署名“东亚曲迷”。文章指名道姓地说董茂昌一连五天演唱的曲目都带着个“骂”字,计有《徐母骂曹》、《洪母骂畴》、《击鼓骂曹》、《樊金定骂城》、《胡迪骂阎》,而且,有的原本不属于梅花大鼓的段子,也被他生拉硬拽改了辙韵搬演到了台上,“明显的这就是对华北临时政府不满,对中日亲善不满,公然借古讽今,指桑骂槐,严重地破坏了社会治安。”当时看得她出了一身冷汗,紧忙把报纸藏掖起来,只想对董茂昌当面提醒几句,不料,找他时他已经唱完活走了。

“董大叔,今儿您打算唱什么段子呀?”

“《王婆骂鸡》,怎么了?”董茂昌斜楞着眼回了一句。果然是又带个“骂”字!

林雪梅从抽屉里找出那张报纸递了过去,“您兴许不知道,昨儿有人给您登了报了。”

董茂昌扑哧一声笑了,“现而今,我董茂昌已经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了,谁这么不开眼,还到报纸上去捧我?”

“不是,”林雪梅急忙指着报纸解释道,“这篇文章是说您借着唱大鼓发泄对当局的不满。”

“是哪个孙子这么抬举我呀?还不满了,又岂止是不满!”董茂昌把报纸甩到桌子上,一脸的不在乎,“不就登报纸吗?没什么大了不起的,正好让我出出名,登得越多越好!”

林雪梅想起,刚才在台上,她看到记者孙维本就坐在前排当间,手里还捧着个小本儿,莫非说他就是那个“东亚曲迷”?可他本是《世界日报》的记者,怎么又去了《新民报》呢?

“董大叔,我觉得,写文章的人今天好像又来了,这会儿就坐在台下,您得留点儿神。”

“茂昌,雪梅这孩子是替你担心啊,”白雪遗加重了语气,“小心不为过,这年头,谁不是一肚子的火气?骂两句得了,我看,今儿这段《骂鸡》就免了吧,千万别捅出什么娄子来。”

“谢您了白爷,董某心里有数。”

台上,胡翠珠的京韵大鼓已接近尾声。此时,台下坐有七八成的座,可见几个小贩穿梭其间,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手托托盘,压低嗓门在不停地吆喝,“瓜子嘞,油焖的瓜子!”“卫青啊,萝卜就热茶!”“苹果嘞,金桔,润喉清嗓子!”间或,还有冒着热气的手巾把儿在观众的头顶上方飞来飞去。有买有卖,人见不怪,习以为常,但是,按园子里的规矩,在倒数第三个节目登场时,小贩们的这些个举动都必须自动停止。

检场的撤去了胡翠珠的红缎子桌围,迅速地换上了另外一套,这套用的绿绸子面料,前脸上绣着“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图案,上方走水处则标着“董茂昌”三个大字。

董茂昌登场亮相,依照惯例开始铺场:

同类推荐
  • 德川庆喜(贰):中正捭阖

    德川庆喜(贰):中正捭阖

    日本幕末时期风云剧变,西方列强渐渐暴露出欲望的獠牙,举国上下人心惶惶,各藩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有志之士皆奋起改革,不想却掀起了一场更为惨烈的腥风血雨!所有人都被偏执狂躁、勾心斗角所束缚,权利与阴谋你来我往,而时代的潮流却从未停止脚步,一直朝向人们所无法预料的方向前进。众人皆醉我独醒--拥有"再世家康"之明的德川庆喜要如何才能拨开四面八方的阴谋之手,抓住所有政权?又如何才能带领日本走出危机迈向复兴之路?阴暗晦涩的时代下,希望之星的光芒越来越亮,一场精彩绝伦的谋略之战已经打响!
  •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文集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成绩斐然,被称为法国和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作品主要描写普法战争、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生活和农村生活三个方面。他的作品结构和布局都很严谨,人物刻画极为深刻,他十分擅长小中见大,从平凡的生活中揭示深刻的社会内涵,针砭时弊,鞭挞讽刺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他还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描写人物,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独白极为细致。所以,尽管他的优秀作品距离我们已有一个多世纪了,但是,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使得作品经久不衰。
  • 白手小子赚大钱

    白手小子赚大钱

    他们是两个平凡的小人物,但又是两位不平凡的人物。“爱吃”的天性,是他们合作的奇缘,成功的契机。青少年时代他们聚聚散散,性格秉异——一个勤奋好学,一个荒嬉不拘;但是共同的失落、困惑与追求,终于让他们殊途同归。他们曾崇尚“嬉皮”浪迹天涯,也曾屡结红颜游戏人生;他们曾是“迷惘的一代”不知路在何方,但最终并没有自甘沉沦……他们终于走出了“雨季”,踏出了泥沼,迈上了新的人生旅途。他们几乎是白手起家,以每人4000元的“赌本”,租一间破加油站,开一个冰淇淋小店,开始了人生搏击、商海弄潮、价值重建的浩大工程。小本生意,惨淡经营;商场倾轧,风高浪险,谁识个中滋味?
  • 流年(中卷)

    流年(中卷)

    长篇小说《流年》是朱西京历时10年的作品,由作家出版社于2008年正式出版,小说分上中下三部,共120余万字,内容涉及城市、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多种人物的形象和心态,人物个性鲜明、市景逼真,生动再现了60年代至今4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人们的心灵动荡,呈现了一种史诗般的文学追求。著名作家陈忠实在看了《流年》后表示,该作品有生活的深度、广度、宽度和硬度,是生活的原汁原味,是一部具有非凡史诗气质的作品。
  • 八月盛宴

    八月盛宴

    《八月盛宴》内容主要分为“八月盛宴”、“丢失”、“转椅”等章节。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强画神

    都市最强画神

    神界画神重生到一个被欺负至死的吊丝身上,继承神器手握神笔,所画之物可以成真,从此走上逆天之旅。纵横都市,各大女神来求交往,脚踩富二代,骑着太阳神兽,画神,画魔,画仙,画妖。凡之所像,皆是虚妄,画可成真,现实可成画。
  • 只是个普通的魔王而已

    只是个普通的魔王而已

    作为一个魔王,每天都在期待着被打倒的那一天,这样就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了。但是,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弱啊!
  • 锦云好欢喜

    锦云好欢喜

    女尊1V1,日常温馨,轻松孤单的小白菜林欢喜带着她的空间镯子穿越到了女尊王朝一个九岁的小女孩欢喜身上。异世的欢喜成了团宠,哥哥就有6+1个,娘亲疼,爹爹宠。半路还捡了了个特战队藏在空间里……就是,她想定个亲怎么那么难呢?锦云哥哥你别急,我肯定能搞定我娘亲爹爹的,也肯定能搞定你娘的。投其所好没用,送礼也没有用,表忠心……什么?说不同意,就不同意?哼!你当我没脾气吗?给我等着,你不同意也得同意,锦云哥哥是我的!是我的!
  • 旧拾光

    旧拾光

    一段青涩学生时代未完待续的恋爱,一场和青春有关的重逢,有些感情,当你若干年后再次回望,终究还是会为自己鼓掌。和自己的初心一同走下去,原来是如此的幸运。
  • 灵异社团

    灵异社团

    自古以来神鬼之说便是老一辈人茶余饭后的闲聊话题,而年轻一辈则认为这是老年人的无稽之谈,华夏天朝无奇不有,且看小道士如何在红尘万世中斩妖除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将自己和孤独融为一体

    将自己和孤独融为一体

    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我自己的生活……。。。
  • 烈焰进化

    烈焰进化

    行走在虚拟于现实之中,穿梭于无限的位面之间。见证了空间的碰撞,偷渡于主神的夹缝。文明毁灭,虚灵陨落,新生的空间掀起纷争的序幕!从普通人到先遣者,在初始之城燃起了异能的火种。绚丽的魔法令人迷醉,潜伏者隐藏在阴影之中。万千体系修真为首?穿越在游戏之中成为一只野怪,火焰之花安静蛰伏只是为了极限的绽放。武林纷乱,帝国建立,神秘的时空之门来自何方?破碎的瓦罗兰成为轮回者猎场,浓烈的战争之中英雄能否真正无敌?在无尽的世界中进化,穿行于浩瀚的时间长河。一个人,一把火,默默前行......
  • 西游世界大冒险

    西游世界大冒险

    玉皇大帝料定三界五百年之内,一定有异事发生,特命太上老君寻找天命之人,来破此劫难,当林小月被认定是天命之人的时候,平静了数万年的三界,终将掀起一番滔天巨浪。
  • 我的大脑有芯片

    我的大脑有芯片

    神秘的M星系几乎覆灭,逃脱出来的力塔星智能基因芯片“玲珑”,融合进入地球人陈阳体内,并帮助陈阳参悟了太虚道碑,成为了一个修炼者。在陈阳与地球修士的碰撞中,一个名为幽鬼的黑暗势力浮出水面,它们正在掀起一场巨大的阴谋......一切尘埃落地,外星人入侵了地球。是谁为外星人指路,太虚道碑从何而来,毁灭半个宇宙的神秘组织到底是些什么人,M星系又是如何毁灭。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已经威胁到了整个宇宙,真正的敌人是谁,他们要干什么……当最后时刻降临,看陈阳如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