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9400000008

第8章 最有趣的饮食文化(3)

说起这道莱,还得从成吉思汗时代说起。相传,成吉思汗在一次围猎宿营时,看见士兵们架在篝火上的肉被熏得焦黑。他忽然灵机一动,取一个士兵的铁盔放到篝火上,拔出腰刀,把猎来的黄羊肉切成薄片,贴在“锅上”烤成外焦内嫩的炙肉片,然后食用,士兵们如法炮制,果然醇香味美。这就是“成吉思汗铁板烧”的雏形。以后在蒙古大军西征的时候,这种食法随军传到了欧洲、东南亚和日本,一时间风靡世界。可惜,国内却没有流行起来,不久就失传了。直到近几年,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在国内才日益流行起来。

23、鱼香肉丝是川菜吗

中国有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川、粤、闽、苏、浙、湘、徽、鲁莱,鱼香肉丝来源于川菜。

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产生意人家,他们家里的人很喜欢吃鱼,对调味也很讲究,以他们在烧鱼的时候都要放一些葱、姜、蒜、酒、醋、酱油等去腥增味的调料。有一天晚上,这家的女主人在炒另一道菜的时候,为了不使配料浪费,把上次烧鱼时用剩的配料都放在这道菜中,当时她还以为这道菜可能不是很好吃,怕男人回来后不好交待。正在发呆之际,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老公不知是肚饥之故还是感觉这碗菜的特别,等不到开饭就用手抓起往嘴中放,然后就迫不及待地问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女主人见老公连连称赞其莱之味美,就告诉他这款菜是用烧鱼的配料来炒的。后来,这道菜就取名为鱼香炒。

这款莱经过四川人若干年的改进,已早早列入四川菜谱,并因此菜风味独特,受各地人们的欢迎而风靡全国。

24、千张肉是谁创制出来酌

千张肉是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的,是湖北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湖北江陵地区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

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莱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唐穆宗年间,段文昌回老家省亲,当他宴请亲朋好友时,厨师做了许多菜,其中有一道形如发梳,称之为“梳子肉”,块大肉肥,一看就使人腻得慌,几乎无人食用。宴罢,段文昌找到做这个莱的厨师,对他提出了改进的技法。他让厨师将肥肉换成猪五花肋条肉,将炸胡椒换成黑豆豉,并增加葱和姜等作料,然后,段文昌亲自操刀做示范。

数日后,段文昌要离别家乡,再次宴请乡亲,厨师照他的指点重做了“梳子肉”。此莱色泽金黄,肉质松软,味道鲜香,肥而不腻,与上次的“梳子肉”大相径庭,一端上桌,客人们便争相品尝,不一会儿就被吃光了。人们纷纷问,这是道什么菜?段文昌见此莱肉薄如纸,便随口取了个名字:“千张肉”。于是,这道菜便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和大小饭店,并经专业人员不断加以改进,一直流传至今。

25、为何说狗肉不能上席

有句俗语说“狗肉不上席”,这句话是如何得来的呢?有些学者考证说,一是由于佛家主张“戒杀放生”,梁武帝肖衍提倡素食终身,所以佛门弟子也就难以再享狗肉了。二是道家有忌讳,李时珍曰:“道有以犬为地厌,不食之。”三是统治阶级的迷信思想。据《曲洧旧闻》记载:“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宋徽宗这个昏君听后,就立即降旨禁杀狗,并规定凡不再杀狗者,“赏钱至二万”。

另外,在满族人中还有一种传说,那就是黄狗和乌鸦救过努尔哈赤的命,所以满族人由此不再吃狗肉。清统治者进关后,汉族也不得不附和。查阅清宫的御膳,包括满汉全席在内,尚来发现狗肉。时间长了,不少人也就逐渐不知道狗肉是什么味道了。尽管有的汉人仍然吃狗肉,但慑于满族统治者的忌讳,所以在堂而皇之的宴席上,也就没有狗肉的位置了。西湖酣鱼起源吁何时西湖醋鱼为杭州西湖最负盛名之菜肴,开始于南宋高宗时,据古籍记载,西湖醋鱼一菜来源于“叔嫂传珍”。

相传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因而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他见宋嫂年轻貌美,便施阴谋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至此,宋家叔嫂祸从天降,悲痛欲绝。为了报兄仇,叔嫂一起到衙门喊冤告状,哪知当时的官府与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告状不成,反遭毒打,把他们赶出了衙门。回家后,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叔嫂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莱有酸有甜,望你有出头之日,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知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在这里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莱,也同传说一样在民间流传开来。

26、中国八大菜系是指什么

中国八大菜系指的是鲁菜、川菜、湘菜、苏菜、浙莱、粤菜、闽莱、徽菜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地方莱系。

鲁菜。发祥地是临淄和曲阜,以爆、炒、烤、炸见长,非常讲究用料,擅用燕窝、鱼翅、人参等高档材料制作厚味大莱,带有宫廷菜余韵。名莱有九转大肠、糖醋鲤鱼、汤爆双脆、德州扒鸡、脆皮烤鸭等。

川莱。发祥地为巴、蜀二地,调味多变,素有“百菜百味”之说,重油重味,尤以麻辣味见长。以成都、重庆两地菜肴为代表。名菜有宫爆鸡丁、毛肚火锅、鱼香肉丝、回锅肉等。

湘莱。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菜组成,尤以长沙菜为代表。其特点是制作精细,油重色浓,擅做熏腊原料食品,以熏、腊、蒸、煨、炖见长,名菜有东安子鸡、麻辣子鸡、清蒸甲鱼、霸王别姬等。

苏莱。地域上以苏州、扬州、南京为中心。选料严格,注意配色,讲究造型,菜谱四季有别,擅用炖、焖、煎、炒、烧等法,用原汤原汁调味。名菜有清蒸鲥鱼、百花酒炎肉、荷包鲫鱼、银莱鸡丝、清炖鱼翅等。

浙莱。主要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莱发展而来,其特点是注意刀功,讲究鲜、脆、软、滑,保持原味。名菜有生爆虾片、叫化童鸡、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等。

粤莱。由广州、潮州、东江等地方菜发展而成,其主要特点是花色繁多,美观新颖。做菜原料无奇不有,尤擅制蛇、猴、猫、鼠、穿山甲等美味,口味清淡,素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妙,山珍海味,珍禽异兽,名菜很多。

闽莱。主要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方莱发展而来,其中尤以福州莱着称。闽菜在南方莱肴中独具一格,色调美观,滋味清鲜,注重甜酸咸香。名莱有佛跳墙、雪花鸡、太极明虾等。

徽菜。由沿江、沿淮、徽州三地区地方菜构成。取料广泛,山珍海味具备,讲究火功,烹调以烧、煮、蒸为主,素有“三重”之称,即重油、重色、重火功,着名莱肴有红烧果子狸、奶汁肥鱼、火腿炖甲鱼等。

28、菜肴命名有哪些程式

以人定名:如麻婆豆腐、宫爆鸡丁、东坡肉、府伊面、叫化鸡、童子鸡等。

以地定名:如闽生果、川北米粉、丹东予鸡、西湖醋鱼、北京烤鸭兰、州拉面、重庆火锅、涪陵榨菜等。

以花定名:如牡丹鳜鱼、芙蓉鸡片、桂花肉、荷花包子等。

以药定名:如虫草金鸡、枸杞鸡丝、陈皮牛肉等。

以形定名:如绣球干贝、口袋豆腐、葵花肉、金鱼蒸饺、虎皮肉、出水芙蓉鸭等。

以色定名:如双黄鱼皮、红白豆腐、雪衣鱼条、翡翠烧梅等。

以味定名:如酸辣鱿鱼、麻辣肉片、双味全鱼、酸菜鱼火锅等。

以器定名:如瓦罐鸡汤、砂锅豆腐、铁板牛肉、火锅等。

以油定名:如奶油菜心、鸡油菜花、红油豆腐等。

以技法定名:如明炉乳猪、挂炉烤鸭、软炸鱼条、锅烧全鸭等。

以调料定名:如川莱肉丝、口蘑鸡片、冬菇菜Jc、叉烧包等。

28、状元及第粥是当了状元才可以喝的吗

状元及第粥是用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等生滚的荤粥,外加新鲜的姜葱煮成的。因为味道鲜美,故广东珠三角一带及港澳人都很喜欢吃。

这种粥为什么叫“状元及第粥”呢?这与明代广东状元伦文叙有关。伦文叙孩童时已表现出颇高的才气,但由于家贫,不得不以种菜卖菜维持生计,因而常顾不了午饭。一家粥店的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于是就天天都帮伦文叙,买他一担莱,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送莱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权作午餐。几年过去了,伦文叙天天在粥铺吃粥,对老板十分感激。后来,伦文叙的才气在一个偶然机会中为当时的广东巡抚所知,于是他得到了巡抚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读下,伦文叙终于不负众望,力压湖北才子柳先开,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别到了粥铺,感谢老板对自己幼时的帮助,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故老板请伦文叙命名,伦文叙略加思索后,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都是由于这种粥的帮助,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震,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29、驴打滚是柜放驴吗

老北京人喜欢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因而经营这种食品的摊贩和推车小贩很多,以天桥市场白姓食摊和“年糕虎”(虎占福)做的最有名气。

这种豆面糕,是先用黄米(或糯米)蒸熟后揉成团撒炒熟的黄豆面,擀开,加入赤豆馅心,卷成长条,撤上芝麻桂花白糖,切块食用。也有用黄米粉(或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蒸熟再用的。由于清代经营食摊现制现售“驴打滚”时,随制随撤豆面,犹如郊野毛驴就地打滚粘满黄土似的,故得此诙谐之名。

30、面条还有哪些叫法

我们都知道面条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面食,但是一说到“汤饼”、“不托”、“博饪”等词时,恐怕就不是人人都知道了。其实这几个词都是面条的古称,指的是同一种东西。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们开始把面条称作“不托”,意思是用刀把面饼或面片直接切成条状之后再煮食,不用手掌托着,用以区别在此以前直接用手掌压而成的薄片“汤饼”,并且自唐时起就已风行过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到宋代时,民间又好称“汤饼”、“不托”为“博饪”。孩子出生后三天,还要请亲朋好友去吃面条,开“汤饼宴”以示庆贺。

31、哪个民族有石烹食俗

石烹食俗也是原始食俗之遗风。比较典型的是鄂伦春人刳木贮水,烧石烫肉的方法。即刳木贮水,放进切好的肉块,把小石头放在篝火中烧热,夹出石头放入水槽中,如此反复数次,水沸肉熟取肉蘸调料可食,味道鲜美。

还有一些民族有此遗风。生活在云南横断山怒江大峡谷的怒族,以石板当饼铛烤出来的玉米面与麦面混合饼,又酥又香又脆。

高山族布农人以石板烤甘薯,排湾人野炊时用石板烤鱼。排湾人还以椰壳当锅,烧热石头放人“椰锅”里烫水煮肉。

云南纳西族在大理石板上和面,石板下火盆加热,以此法和的面,烙出“丽江粑粑”的层渊艮多,每层很薄,色美味鲜,香脆可口,油不腻,冷而不硬,驰名远近。

西双版纳的傣族吃一种傣语叫做“捣”的青苔,把洗净的“捣”和调料放人大碗中,加清水,再放进烧红的鹅卵石,水沸之后捏糯米饭团蘸碗中汤菜而食。

珞巴族习惯以石锅做饭煮菜,这可能是较高水平的石烹,虽费柴火但粥香味美。

同类推荐
  • 姓名学

    姓名学

    本书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文龙先生编写。书中介绍了姓氏的时代特征,153个姓氏溯源,帮助你寻根问祖,了解姓名的避讳、谥号、赐名、取名、取字、取号、取乳号、取小名的知识,为了更具实用性,书中还着重介绍了现代起名、改名的知识与方法。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凭借兼有中、日、韩三国生活经历而具备的独特知识背景,从三国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深入到三国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方方面面;由三国许多称谓的不同谈到了三国语言的差异,由三国人的婚恋观、家庭观、女性观谈到了三国人的佐餐习惯、餐桌用具、代表食品,由三国地域划分的习惯谈到了三国人的日常坐卧方式、送礼观、人情观,由三国人不同的情、义、理观谈到了三国人各有千秋的国民性格。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热门推荐
  • 六十年笔记

    六十年笔记

    中华民族盛世,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祖国太伟大了,家乡太可爱了。尤其多年在外地工作的本村村民,回到出生的这片沃土,谁都会产生一种流连忘返的眷恋。不把过去悠悠岁月,当今的蓬勃灿烂记载下来,有负于历史责任感。只有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才会在百年后,到另一个世界不会留下遗憾。
  • 从德玛西亚来的男人

    从德玛西亚来的男人

    一次战役,盖伦手下小将陈大枪离奇穿越时空,仅有随身的军用手机可以使用微信,是他唯一可以与瓦罗然世界连通的工具,为了异世营生,为了钱和姑娘,,他被拉进了一个又一个的红包群,,叮!恭喜领取盖伦的大宝剑,叮!恭喜抢到安妮的熊宝,叮!恭喜领取无尽之刃,叮!恭喜抢到,嘿嘿,谁的36E……v群号:194908793
  • 原来你是这样的白先生

    原来你是这样的白先生

    作为一名合格庶子,白亦寒始终禀诚着不争不抢,低调到底的原则。谁料,遇到了这条街上最野的崽,扮得了少女,演得了女王,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某暖一脸委屈:“小奶寒,外面都在传,说你是个吃软饭的!”白亦寒骄傲的小手一挥:“说什么大实话呢...“
  • 虐菜真人

    虐菜真人

    天才A:我同阶无敌。天才B:我越级反杀。孙平:但这和比你们高五个大境界的我有什么关系呢。
  • 我的冤家住隔壁

    我的冤家住隔壁

    一款。适合单身狗看。作文。
  • 梦源之界

    梦源之界

    梦,其实是另一个世界。人们做梦时,以上帝视角,观看着那个世界的一切。很少有人,能亲自去操控。秦湘,却拥有着特殊的能力—在梦中,成为其中一名角色。
  • 杀死老王

    杀死老王

    一个外号叫地瓜的房产销售员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老婆和隔壁老王搞上了,于是,他决定杀死老王。其中发生一系列搞笑的事。
  • 路过青春为了遇见你

    路过青春为了遇见你

    我们每个人都路过青春,在这场未知旅途中我们挣扎过,挥霍过,叛逆过…渴望着有人能将自己救赎,殊不知能救赎自己的人只有你自己。无论谁来到你的世界里都会给你上一课,其中的道理还需你自己去领悟。本作品献给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你,你是否也像故事里的人一样,在最好的青春里遇见更好的人,更好的自己……
  •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风俗与礼仪(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大般若经第二会

    大般若经第二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