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653700000006

第6章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原文”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解说”

养生重在健心,健心重在培养品德,健全自己的人格。

培养品格,就要求人经历世事,磨炼意志,以精明心神。我们以纷扰复杂的世事作为培养品格的场景,身临其境,从中获得持守品格的经验,因为没有这种经验,就无法应变事物矛盾的侵袭,即使你自信已拥有了人们对你期待的品格,遇到了具体的事情,却有可能就此丧失掉。例如,历史上那些曾经为人民作过贡献的人,却在某一件事情上丧失了品格,其原因就是疏忽了对自己品格的磨炼。人的心性是在不断改变的,每一种因素都影响着人的心理。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我好像与以前不一样了。”由于缺乏对生活的参照,当突然发觉有不对的地方时,事情变化已有结果了。

听取苦口良言,是获取新信息的有效途径。唐太宗称魏征是他的镜子,就是视魏征为参照体系,以免治国有误。养生者听取别人的劝言,参照他们的经验,既可在养生实践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又可引起警觉,以防范于未萌。

无论是不顺耳的言语,还是不顺心的事,养生者都应该接受并认真地对待,将它作为品格修养过程中的参照体系。

“多乐则意溢”、“乐事生淫意”。身处快乐之情景,人就心生意欲,丧精而疏志。人的本性都欲追求美好的生活,拥有丰厚的财物,以享受生活。生命在受到外界的压力时,就滋生了要解脱这种压力的意念,而美好的生活正是解脱压力的理想场地。但是,一个人真的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他又感到了另外一种压力,即生理欲望的压力。生命总是受着内外环境的压力,养生者怎样去处理好这方面的压力,正是养生之道。面对不顺心之事的压抑,我们受到了激发,保全生命的意念使我们努力地去工作。而身处于美好的境遇中,由于他已经存在着不为物质或不必花心思去办事的心理,那么,他内心的活动就转向了另一种情感。人的欲望潜伏在深层的无意识之中,这种无意识却是向人的显意识传播来自人体生理信息的。显意识借助外界所提供的理由来控制无意识的欲望信息。可是,人处在事事顺心之境,就没有什么理由提供给显意识了,如此一来,内心的欲望就乘此机会而自然显露出来。

“例解”

子玉不听劝 落入敌圈套

为人性情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是一个领袖人物的品行之大忌。古今中外,许多领导人就是因为这一性格毛病,贻误了国家,祸殃及自身。公元前632年农历四月三日,楚国令尹子玉率领五国的联合兵马进攻宋国,在与晋文公率领的军队于城濮进行的一次大战中,由于子玉性情暴躁,感情用事,致使楚军一败涂地,子玉本人也自杀身亡。

公元前638年,宋军因泓水之败归附了楚国。可是,公元前634年,宋国又开始背楚亲晋,这一行动引起了楚国的极大不满。第二年冬天,楚成王会合陈、蔡、郑、许四国的军队包围宋都。宋急忙向晋国求救。晋国当时正想联合中原诸侯,抵抗楚国北进,从而自己称霸中原,宋国主动来求救,这正好进一步争取宋国。所以,晋文公便很快地发兵救宋。

公元前633年春,晋军以问罪曹国为名,借道卫国。卫国不予借道。晋文公亲自率大军杀奔卫国,势如破竹。正月初九占领了卫国的五鹿,又派使者与秦、齐两国建立友好关系。接着又破了曹国,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晋军逼临宋境,企图迫使楚军主动北上作战,以解除宋围,同时,晋文公此举也避免了因援宋而受曹、卫的夹击,从而争取到了有利的作战形势。

此时,楚成王也看到,长期围宋,城坚兵顿,师劳士困;且救曹、卫不及,失掉盟国屏障;晋军逼临,大有晋、秦、齐联合攻楚之势。于是决定收缩兵力,撤除对宋的围困。并告诫前线统帅子玉,切勿与晋军交战。

但是,子玉觉得,这样撤军有损楚国的威望,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他还自负地认为,晋国新兴,实力不如强楚,因此极力要求楚王允许他同晋军作战。楚王也不甘心围宋失败,于是也就答应了子玉的请求,但却只派少数兵力增援子玉。

子玉得到楚王派来的增援,更坚定了与晋军决战的决心。为寻找与晋军交战的借口,子玉派使臣宛春向晋文公提出:若允许曹、卫复国,楚将即行解除宋围。

这时的晋国,由于受到秦、齐等大国的默许和支持,又占据着曹、卫的大片土地,因此也不肯罢兵。但是,又不好回绝楚国提出的让曹、卫复国的条件,于是,晋文公同曹、卫国公“商谈”,私下允许曹、卫复国,但条件是曹、卫必须与楚断交。同时,还扣留了楚使宛春,以此来激怒子玉。

子玉见晋军扣留使者,又挟持曹、卫与楚断交,气得暴跳如雷,怒气难遏。他立即下令撤去对宋国都城的包围,全力追逐晋军。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马上下令退避三舍。这时,宋国也派兵出城,配合晋军作战,秦、齐两国也派来了部队。农历四月初一,晋、宋、秦、齐四国联军在城濮驻扎了下来。

楚军将士见晋军退去,自己已经占了上风,便纷纷要求停止进攻。但此时的子玉已是头脑发热,固执己见。他不顾士兵的疲倦劳累,在晋军后面一直紧追不舍。楚军一直追至城濮,刚刚选择有利地形安营扎寨完毕,子玉就派人向晋军挑战。

晋文公很有礼貌地回复说,楚君的恩惠(晋文公流亡时,曾得到楚成王的礼遇)鄙人不敢忘记,正是为了回报贵国君王的恩惠,所以我们才退避到此??既然大夫你还不肯谅解我们,那就请整顿好部队,明天战场上相见吧!

四月初二大清早,晋文公就登上废墟,检阅自己的部队。只见晋军士气高昂,700辆战车,装备齐全,排列有序。于是,晋文公命令排开阵势,派胥臣带领下军进攻楚军右翼,狐毛、狐偃带领上军进攻楚军左翼,自己和先轸、却臻率领中军进攻楚军中军。

子玉见晋军打来,立即指挥部队迎战。他亲自率领中军,子西率领右军,子上率领左军,大家一齐杀了出去。子玉满有把握地说:“今天晋军一定会完蛋!”

战斗开始,胥臣所部将虎皮蒙在马背上,冲入敌阵,很快就冲溃了楚军右翼的陈、蔡两国军队。狐毛、狐偃在上军中虚设中军大旗,渐渐后退,栾枝派人用车子拖着树枝奔驰,扬起满天尘土。时适冬末春初,东北风将尘土猛烈地吹向楚军,使楚军睁不开眼睛。子西误以为晋中军退却,即率军奋力冲击。狐毛、狐偃且战且退,子西紧追不舍。突然,子西被晋先轸、却臻统领的中军禁卫军拦腰袭击,二狐迅速回头夹击,子西军大乱。就这样不大功夫,楚军左翼又垮了下来。子玉见左右翼都已崩溃,只有中军尚存,再战下去一定不堪设想,于是急传令撤军,连夜南逃。

晋军随即起而追击,直追到楚军后方屯粮之地,利用楚军粮秣、营舍休兵三日。然后又毁其营舍,于四月初十还师。子玉由于吃了败仗,也觉大失脸面,最后引咎自裁了。

总结城濮之战楚军失败的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子玉的怒气所致。当楚军围困宋都并行将灭宋之时,晋国竟联合秦、齐出兵曹、卫,直逼楚军翼侧,迫使楚兵罢围,这确实损伤了楚之大国的地位。但是,这时楚成王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看到中原形势已发生了不利于楚国的变化,从而采取收缩兵力、暂时避免决战的方针,这是对的。然而,由于前线统帅子玉被晋军作战行动所激怒,骄傲自负,不顾变化了的形势,更没有理解楚成王的意图,执意与晋军决战。楚成王也存在着侥幸心理,当子玉请战时,竟然允许了其所请,但又顾及形势对楚不利,不愿给子玉较多的兵力,这种最高决策的失误,就给城濮之战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由于子玉被晋军所激怒,刚忿用兵。特别是在宛春被扣,曹、卫两国与楚绝交后,子玉更是怒不可遏,急于求战。在晋军避其锐气时,他指挥部队紧追不舍;对晋军为选择有利战机,退避三舍的举动,子玉由于为怒气所迷惑,错误地认为晋军是怯战;在作战中不察对方行动虚实,不识对方的诈谋,更听不进部将的劝告;最后终于跌入晋军的陷阱,以致酿成城濮之败的大过错。

被人们誉为兵圣的孙子曾经这样说: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无义伐高丽 隋朝危四伏

隋炀帝大兴土木,使阶级矛盾激化,隋政权岌岌可危。但炀帝无视这些,反而认为经过自己的一番治理,帝国巩固,政权稳定,隋朝已是“统一寰宇,甲兵强锐”,“风行万里,威动殊俗”的富强国家,因而“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大肆扩张,甚至穷兵黩武,发动大规模侵伐高丽的战争。

大业元年三月,刘方奉命率军大战林邑(地处今越南中部的古国),四月攻占其首都,林邑王逃入海。隋军士兵肿足而死者十分之四、五,刘方亦在归途中病死。

这年八月,契丹(游牧于辽河上游的古族)侵扰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炀帝命韦云起发突厥(古族名)兵将其击败,获男女四万余人。

大业三年三月,炀帝派朱宽、何蛮等入海访流求(今台湾),次年又派朱宽去抚慰。大业六年正月,又派张镇周等率军万余进驻流求,招抚不从,隋军“蒙犯瘴疬,馁疾死者十八九”。

大业三年四月,炀帝北巡,出动“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借以煊耀武力,震慑突厥等少数民族。并命宇文恺等制作了可坐千余人的大帐;“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倏忽推移”的观风行殿;“周二千步,以板为干,衣之以布,饰以丹青,楼橹悉备”的行城;后又造了触绳能连发弩箭,敌近能自动报警的行宫“六合板城”。这些,“胡人惊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屈膝稽颡,无敢乘马”。出巡几达半年,耗费无计其数。

这年十月,炀帝命吏部侍郎裴矩掌管西域事。时地处西域要冲的吐谷浑经常骚扰,使商路堵塞。第二年七月,裴矩游说铁勒击败吐谷浑,炀帝派安德王杨雄、许公宇文述乘机追杀,斩三千余人,俘王公以下二百人,男女百姓四千人。大业五年,炀帝亲率大军再征。隋军撤退经大斗拔谷(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二省交界处扁都口隘道)时,兵卒冻死过半,马驴冻死十分之八、九。

炀帝对周边的经营,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派人去台湾,密切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开通西域商路,加强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然而,由于炀帝好大喜功,兴师动众,也给人民带来巨大的负担。如他为了保护西域商路,经常屯戍转输,弄得西京诸县和西北诸郡人民家破人亡,“百姓失业,西方先困”。

隋炀帝被一系列成功冲昏了头脑,更加歇斯底里,又连续发动了三次大规模侵伐高丽的战争。

高丽是邻近隋朝东北的强国,隋朝统一全国后,其国王高汤“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开皇十八年(598年)又兵侵辽西,文帝下诏征伐,但无功而还,高丽遂扩张至辽河,并曾侵扰营州,炀帝狂傲暴烈,又以天朝大国自居,如何容得下高丽的扩张。大业三年,炀帝北巡,在突厥启民可汗帐中见到高丽使者,便威胁他回国告知国王高元:要诚心归顺朝贡,不然,将率领大军巡行高丽。高元不理,炀帝遂发动了战争。

高丽地远路遥,炀帝作了长时间的战争准备。第二年,命开通永济渠,漕运直达涿州,以运送军需物资;又命大造军械兵器。第三年,在涿郡建临朔宫,作为亲临指挥的行宫。“课天下富人买武马,匹至十万钱”。第五年,又在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和民夫。

战争尚未开始,军民已被弄得疲惫不堪。元弘嗣督造战舰极为严酷,诸州役丁“昼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十三四”。民夫往涿郡运送军需,往还于道路者数十万,“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往泸河、怀远二镇运米的牛车都不能返回,民夫大半死亡。六十多万鹿车夫,二人运米三石,仅够二人途中充饥,无米可交,只好逃亡。炀帝又“扫地为兵”,农民大都被征为兵士。致使广大农村“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百姓穷困,财力俱竭”,“相聚为群盗”。炀帝征兵严急,“四远奔赴如流”,举国仓惶应命。大业七年秋,“山东、河南大水,漂没三十余郡”。炀帝不但不抚恤,反而征役更急,人民忍无可忍,山东邹平人王薄首先在章丘县界长白山举兵起义,随后,起义军蜂起,“不可胜数,徒众多者至万余人,攻陷城邑”。隋炀帝不顾人民的反抗,仍然一意孤行,坚持发动了战争。

大业八年正月,年关刚过,炀帝便下诏,要各路大军“总集平壤”。出军这天,炀帝在蓟城北郊祭祀马祖,亲授节度,然后号角齐鸣,第一军高举战旗向东北进发。此后每日发一军,每军相距四十里,连营渐进,经过四十天,二十四路大军才从涿郡出发完毕,首尾相距九百六十里。炀帝亲率的内、外、前、后、左、右六军随后出发,又绵延八十里。同时,水军由来护儿统领从东莱出发,浮海前进,舳舻相接数百里。出兵共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称二百万,再加上成倍的转运军饷的民夫,总共达四百万人以上。大军鼓角相闻,旌旗蔽空,军容之盛,前所未有。

刚愎自用的炀帝不信任诸将,于东下前告诫诸将:“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勿得专擅。”因而使诸将失去了许多战机。大军进到辽水,经过一番苦战,才得以过河,包围了辽东城。这时炀帝又约束诸将说:“高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辽东城将被攻破,高丽军便声言投降,隋军驰报炀帝,等接旨回来,城内又作好了守城准备,这样反复了好多次,炀帝仍然不省悟,反而责备诸将不尽力,扬言要杀他们。但各城仍然久攻不下。这时,水军进到离平壤只有六十里的地方,并大败高丽军。来护儿骄傲起来,轻率地带领四万大军进攻平壤,被高丽伏兵击败,他仅率士卒数千人逃到船上,不敢久留,仓惶撤退。宇文述、于仲文率陆军三十万五千人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渡过鸭绿江,向平壤推进。可是,兵士要自带武器粮食,每人负重三石以上,无奈只好弃粮而行。宇文述下令“遗弃米粟者斩”,军士便偷偷地挖坑埋掉,因而大军行到中路,粮食就快吃光了。再加上高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高丽人民四面抄袭,隋军饥困交加。隋军进到离平壤只有三十里的地方,乙支文德遣使诈降,宇文述见士气低落,不可复战,便下令退军,高丽军乘机追击。七月的一天,隋军撤到萨水,半渡时遭高丽军痛击,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诸军溃逃,一天一夜急奔四百五十里,只有二千七百人逃过了鸭绿江,资储器械“失亡荡尽”,战争最后失败,炀帝只好撤军。

然而,隋炀帝并未接受教训。他把责任全部推到诸将身上,受降使者刘士龙被杀,于仲文被囚致死,宇文述被削职为民。返回东都后,又随即筹划了再征高丽。

大业九年正月,炀帝下诏征天下兵马集结于涿郡,并召募骁勇卫士。二月,恢复宇文述等人官职,集朝臣共议再征高丽。三月,炀帝从东都出发,四月到辽东,命宇文述、杨义臣率大军进趋平壤。水军则仍由来护儿统领,稍后出发。

水军尚未出发,隋朝内部却大动干戈,不仅起义烽火遍地燃烧,就是统治阶级内部也四分五裂。杨素的儿子礼部尚书杨玄感乘炀帝远在辽东之机,从黎阳起兵围攻东都。这时,炀帝正率军即将攻破辽东城,听到杨玄感起兵的消息,吓得他手忙脚乱,连夜密令诸将回救洛阳。开始,高丽军不敢追击,后发现隋军是狼狈撤退,便在辽水袭击其数万后军,杀死数千人。再征高丽又以失败告终。

镇压杨玄感后,炀帝仍抱“拔海移山”之志,于第二年二月集百官再议征伐高丽。这时,隋朝危机四伏,百官知不可再战,但迫于炀帝淫威,数日无敢谏止者。炀帝遂下诏“复征天下兵,百道俱进”。三月,炀帝到涿郡,七月到怀远镇。由于士兵厌战,进军路上纷纷逃亡,炀帝杀掉一些逃跑士兵以衅鼓(以血涂鼓),仍不能禁止。所征士兵也大都不按时到达。七月,来护儿率水军在毕奢城击败高丽军,将逼平壤,高丽王高元见国内困弊,很恐惧,急忙遣使求降。炀帝遂借梯下台,下令班师。回朝后召高元入朝,又被拒绝,炀帝大怒,即“敕将帅严装,更图后举”,但因国内已无法收拾,“竟不果行”。

同类推荐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本书撷取了许多北大先哲的精彩言论、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深刻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人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北大人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博大、厚重与坚强。阅读本书,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热门推荐
  • 亿万总裁:买甜妻送萌宝

    亿万总裁:买甜妻送萌宝

    “我认识你么”“你特么再说一遍,你竟然说不认识老娘!”“小姐,你认错了,我真的不认识你。”“好,你别后悔,我走了,我静静的去养我的孩子,再见!”“等一下!你说什么!孩子!!”“去死,孩子又怎么样,你又不认识我,干你屁事!”“哎呦,老婆别走嘛,刚刚你老公我和你闹着玩的,再说你也不希望咱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没了父亲了吧,走走走,咱们回家告诉爷爷这个好消息。”汗颜,摊上了个这么个老公是福还是祸....
  • 我的青梅竹马

    我的青梅竹马

    齐仁,是我青梅竹马,三岁的时候,我们相遇。我喂他吃蛋糕,哄他不要哭。七岁的时候,他第一次为我打架。十三岁的时候,我在同龄的孩子中最为成熟。十五岁,仁高了,是个大男生,每次,我总要仰着头看他……不知道是否能抓住他?
  • 卡牌海贼

    卡牌海贼

    穿越海贼王世界,阴差阳错的遇到了刚刚出海不久的洛克斯,还被邀请上了船,不敢拒绝的陈龙选择了答应,从此他和一群怪物在一起,不知不觉间,他也成了一只怪物,而且是能够震慑住怪物的怪物!
  • 三国演义之穿越到三国

    三国演义之穿越到三国

    重生三国,遇见貂蝉!!!!!!!!!!!!!!!!!!!
  •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天命双生之神妃传

    【上神死后,其九魂十八魄散于天地。其上九魂,自成真龙九器,护佑三界。】缱芍沂觉得极是奇怪,为何每次遇到危险之际,总有一白衣男子及时出现,凛然一指,为其荡平凶险。莫非,这男子是她体内的虫子不成,总能知道她何时遭遇劫难?然而,后来,她才发现,原来这男子不仅住在她的体内,更与她共用一套魂魄!“上辈子,我的骨头定是与你混在了一起,所以,这辈子,我们才纠缠不清。”缱芍沂看着尤一,轻轻说道。“不是,我们混在一起的,并非骨头。”尤一也淡淡一笑,温情而道。“那是什么?”“混在一起的,是魂魄。”直至今日,两人的三魂依然纠缠一处,难以分离……小说风格乃玄幻修真+悬疑探险,剧情紧凑,精品古玄,【无限流+剧情流】,剧情为主,CP为辅。每一卷,都有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让你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 风,把我带走了

    风,把我带走了

    风,是个神秘的人,你总是想不到他在想什么。风的承诺,风的诺言,来自风的一切。总是不忘却……
  • 源修大陆

    源修大陆

    巅峰,是每个修者向往的阶段,到达巅峰便可蔑视整个大陆,然而通往这个阶段的路又是何等的崎岖。当修者自身修为冲击不前的时候,便会把兴趣转向别的地方..最高统治权,谁不垂涎?不管在哪个角落,总有虎视眈眈之人士。时机到,便抢夺,一方夺,一方反抗,来回间必有输者,输者必亡。于是乎,亡者之子,若能侥幸存活,便走上复仇的路…
  • 鬼谷子商学院

    鬼谷子商学院

    本书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分析,让读者来领会咀嚼《鬼谷子》,内容分社交纵横、商务谈判、职场处世、危机公关等七篇。
  • 六道神魔异世录

    六道神魔异世录

    虚空宝境,六道轮回。诸神在血雨腥风中,岿然不动;群魔在尸山血海中,肆意狂欢。奈何命运捉弄,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大杀四方的战神,但这非我所愿。前世已逝,来生未来,唯有今朝可期。从今往后,你做你的逍遥神,他当他的噬心魔,我的人生将由我来安排。有人笑我疯,有人骂我狂,我何尝不知这是一条不归路,但我仍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前路漫漫,虽空无一物,吾亦往之!无山我便造山,无海我便造海,这世间的一切都由我来主宰!!!
  • 从成龙世界开始的奇幻冒险

    从成龙世界开始的奇幻冒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天里,当莫怀仁悠闲的享受着自己的平静生活时,一团奇怪的光球被妹妹捡回了家中。“什么?你要让我穿越?我才不去,我妹还在家等我做饭呢,穿越有什么意思,日常才是王道好吧。”而当几十年后,当莫怀仁躺在病床上静静看着窗外回忆自己的过去的时候,他猛然间看到了窗外那已经等待了他几十年的光球……第一个世界《成龙历险记》第二个世界《龙族》